长离歌 第十章 二试论道

作者 : 桥羽

第二日。

“今日之试为论道。古有云:乱世明哲保身,治世建功立业。何为乱?何其治?何作保身游世?何处建业功名?此间种种,人人皆异,今以此为题,二人各抒己见以辩之。”荼祁姜苻引二人入题,静坐旁观。

韩嫣对东方朔颔首一敬而道:“自文景二帝治世,天下富足,百姓安乐。曾两次除田租之半,租率终减至三十税之一,而后至全免田租,且对周国未常动兵,以保家国和乐,免损国力。如此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以德化民,何不道为治?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迎太平以盛世,何不应建功而立业家国?故此离曰,今为治世方可成功业也。”

“离兄所言极是。”东方朔颔首而答,“然人伦尚理,天道无常。吕氏春秋亦曰:全则必缺,极则必反。文景二帝无为之治,养民生息,今已近功竟德全,若以四时喻之,乃硕果深秋之象也。循五行,秋属金,兵祸兆,且,积厚而灾重。离兄自小与上甚密,当知其品性。先,匈奴数犯我土,然文景二帝念及国体,休以和徳。今国库渐丰,民怨渐平。东方斗胆妄言,金兵之秋,不日也。”

韩嫣怅然,思绪全部停在“金兵之秋”上,这是她最不愿到达却又不能不走到的地方,然心中却仍存一线希望,“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必知乱之所自起。仁者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上处皇廷之斗,深知家家相篡、人人相贼、君臣不惠忠、兄弟不和调之害,奴汉之争,岂非同语?汉土之民为民也,奴地之民亦也天下民民本同生,何不为兄弟也?若独爱其国,不爱人之国,岂非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岂非独知爱其身,而不爱人之身?由心得心,由爱相爱,方可为百姓大家之福也。”

“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离兄诚追先贤之心也,朔颔首。”东方朔听得韩嫣语语深入心,感怀之意生敬重之情,但又一声叹息道,“论及先贤,王道始于尧舜,而霸业开于炎黄。自轩辕败神农,战火屡兴于野。诘问百代四方,何人请战?何人嗜戮?然,不平则鸣,鸣则起争,此消彼长,攻守易势。天道循一,民心几易已。殷商汤王,圣周文王武王,推古及今,贤王数显,而战祸不绝,君以何解?非不尚仁也,乃人之初心非仁矣。兼爱之说可敬,不可为矣。”

东方朔语罢,场中一片沉静。只闻风声过耳,不识叶动有声。姜苻看了一眼荼祁,见其眉宇之间多了一抹愁丝,确也,古往今来,战火屡兴于野,不平则鸣,鸣则起争,妄以己之力而扭乾坤以转,实为难事。苍天已叹,命各有数,然若因此而拒人念,大不为也。万事因果相承,顺水行舟至,停走自然知。

韩嫣深深感怀沉思,东方朔之言久久回荡耳旁,绕于心间。良久,开口道:“东方兄所言甚是,然万不可因人心之恶而弃其仁,贤王之所以为贤,非因其不可避战祸以免,而因其可保民于战祸而安生,此为治而非乱也。古者治世以建功业而天下平,皆为尚贤也。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此皆古来治世而功业生也,战祸之争屡兴而起,却非乱世而为治矣。”

东方朔迎风而立叹曰:“依离兄所言,则贤王治曰治世,昏君朝为乱世?然,观乎史,亦有君贤而民不聊生,或君聩而国泰民安。孟子又言,民贵君轻。何以判之?以上论,今诚建功之机,立业之秋,名垂青史,尽可图之。以民论,一将功成而万骨枯朽。以汉论,偿累世之怨,定千秋之基,以狄论,取丰饶之地,许后世之福。人之义,为君,为民,为国,为天下?朔以为,治乎?乱乎?王乎?霸乎?渺渺人言尔。以天论,夏制周礼西关汉将,皆人世碌碌而已,然日月如一,山川不言。古亦有士,知不可为而为之,朔敬其志,亦怜其志。因深知,若延天道一二需搏以命数八九。吾所愿顺者,道也,立心于天地哉。”

韩嫣抬头迎上东方朔的目光,似劝说又含悲悯,惜才而不能保,知天而不能道,明心而不能逆,谁人不想以安为家,以乐长平,然心之枷锁,身之重任,生而为此,无可为他。

“东方兄之意,长离明矣。”韩嫣怅然道,“然人之往所不同。离生而不能为己,苦于心中终难言之。天之大,何不可处处安平?地之广,何不能世世长乐?今尚有黎民待救于水火,尚有家国待护于安平,君之治,臣之志,民之生,家之宁,小以见大,大以见道,天命所归于此,无可从他。若知其定数而无所作为,此生为憾。道为己所至,若知其尽而弃走之,无碌何为?长离已上行舟,滔滔江水,无从而退,命矣,定矣,天之数,难违矣。”

荼祁深深望向韩嫣,一身白玉,迎风而立,目光深而不见底,面色怅而隐于心。想当年自己孑然入汉,为民之大业而誓今生,现将重担交此孩子肩上,从孩童到少年,隐女儿身于男装下,藏匈奴血在汉名中,长于皇廷而斗心,心系家国而被束,难言之苦,难月兑之任,压心在身,单薄之中满是沉重,言语之间道尽奈何。荼祁长叹一声,未做多言,似是在感己身之同受,又似在惑重任誓言坚持至今是否有错。

“离兄之志,朔明矣。”东方朔忽而一笑,道:“君定知,此亦不同王道霸业,能留书高阁,传唱市井。朔愿为君祝,求不仁天地之恻隐,为君赋,咏长乐平安于山林,为君思,寻清明不央之道于江海。朔指东风为誓,命必尽天年,守安于世,代君观北辰长空,百川入海,赏歌舞承平,韶乐舒怀。”

韩嫣迎上东方朔明亮的目光,不再多做郁结,“金箫得琴为伴,可谓知音。长离得东方为引,可谓知己。虽生为各道,意所不同,然得一遇而识,得一识而知,尚无憾矣。不知可有日,待束所尽月兑,心归本然,再聚而谈,畅然于野,高笑于天。”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姜苻微微一笑,对庭中二子道,“二试论道至此,各明其心,足矣。”

“是也。”荼祁迎上姜苻的笑容,继而笑道,“人各有志,志自在心,天方日长,顺水而行矣。半仙兄,二试既已过,可道出三试之题了。”

“三试济世,天命已出,长安城内将生劫数,十日之内源头即现,望二人以救之。”姜苻目光深长,知天数不尽语,观二子之造化。

“长离,东方,待此事圆满,尔等尽可归来。”荼祁说罢,送二人出林庄。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长离歌最新章节 | 长离歌全文阅读 | 长离歌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