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早期茅山授箓仪规及今后授箓操作程序
从现有记载的有关茅山授箓的资料来看,仍对今后授箓具有指导意义,某些方面仍值得今后效法。
(1)交法信
明朝《受箓次第法信仪》列举了初受道法信、受四部禁气法信、受治职法信等。法信中列举与上清法箓有关的是受上清法信、受毕仙券法信。其中受上清法信需交上金九两、明镜五面、青罗九十尺、绛纹四十尺、白纹四十尺、黄纹四十尺、青纹四十尺、紫纹四十尺、本命纹缯随年加一尺、绯罗巾五十尺、香炉五枚、香合五具、香案五具、大席五领、青丝绳九尺、金钗十四枚、镇龙三枚、金人四枚、金鱼三枚、绢五匹,朱砂一两、佩版三片、版衣碧纹七尺、朱蜡一两、青线四条、谒版十七片、投版三片。
从这些物品中可以看出,举办授受不同的箓,所需的物品不同。即授箓法位越高,举行醮仪时物品愈要充足。
(2)上清谒版文,即牌位。《受箓次第法信仪》记载茅山上清宗坛授箓时需备谒版文十七片。其次序为:
郁单无量天玉郎门下
禅善无量寿天玉郎门下
梵监须延天玉郎门下
寂然兜术天玉郎门下
波罗尼密不骄乐天玉郎门下
化应声天玉郎门下
梵宝天玉郎门下
梵摩迦夷天玉郎门下
波黎答天玉郎门下
南岳上真紫虚元君魏夫人门下
玄师杨真人门下
侍帝宸许先生门下
太极真人徐法师门下
太上玄一第一真人门下
太上玄一第二真人门下
太上玄一第三真人门下
太上正一真人三天法师门下
此外,还有真文谒版十五片、道德刺版文十二片,因限于篇幅文中不再一一列举,这里只是为今后寻查提供依据。
(3)用印法
授箓传度科仪中,要在章奏表状和奏申上盖上不同的印章,称用印法。如在章表内年月上用“九老仙都之印”状;在章奏表状方函上下用“封函印”;如法师备授三洞箓则在奏申状上年月上用“三洞箓职印”,亦称“总括三洞之印”;如法师只受大洞箓,则在奏申状年月上用“大洞箓职印”,亦称上清毕道之印;如法师受中盟箓,则在奏申状内年月上用“中盟箓职印”,亦称“上清金真玉光之印”;如法师授盟威箓,摄行科教,则在奏申状上年月上用“盟威箓职称”,亦称“上清盟威之印”。
封真文策,上用元始印,下用五老印,皆字首向外。封杖上用元始印,下用五老之章印。封三皇版,以九老仙都印(紫衣)上下并同,以印向外(后同)。封五符版,以九老仙都印(紫衣)上下并同,以印向外(后同)。封五符策,以三天太上印(绯衣);封上清策,以十同之印(碧衣)。
(4)上清箓坛临坛三大师、三师、五保师
按《受箓次第法信仪》传统教制定规,授箓时还必须有箓坛临坛三大师,三大师应聘请教内德高望重、熟悉授箓科仪的老道长担任,箓坛三师分别为监度师、保举师和传度师。另外,授箓时还必须有三师,五保师。
三师:度师上清玄都大洞法师姓名、年若干岁;籍师上清玄都大洞法师姓名、年若干岁;经师上清玄都大洞法师姓名、年若干岁。
五保师:上清大洞三景弟子姓名(各五位)
非师不度,非师不仙。先存三师,凡谈经行道,烧香入室,登坛皆先礼师,次当起愿开度九师及己身,道书说此法不遵,真灵不降。礼师须知地址、方位及其师面貌。
三师五保师,皆是所拜师傅的同学,高徒上士,敬之者师,号曰三师。奉献巾刀,以其拂拭尘垢,断割缠绵,解释烦恼之罪,破除障滞之网,义存解月兑逍遥。依道法接受三师名讳,要求箓生终生存念,不敢违反。“违者七祖,同受风刀”。凡写度师、籍师、经师名讳,均须如实写明所在某州某县某乡某观及姓名、面貌。临坛三师、五保师不必写年龄。
(5)授箓醮仪:
关于茅山授箓时的斋醮科仪,我们可以从《道藏》中得知(文物出版社等出版《道藏》第9册134页):
授箓时,开坛第一日举行《玉箓资度宿启仪》、《玉箓资度解坛仪》、《玉箓资度设醮仪》。
第二日,举行《玉箓资度早朝仪》、《玉箓资度午朝仪》、《玉箓资度晚朝仪》。
第三日,举行《玉箓生神资度转经仪》。转经仪内另有早、午、晚朝科仪。
第四日,举行《玉箓生神资度开收仪》。开收仪内又有早、午、晚朝科仪,与转经仪有别。
开坛先将以上科仪举行结束后,这时即进入玉箓大斋:
第一日,举行《玉箓大斋第一日早、午、晚朝科仪》
第二日,举行《玉箓大斋第一日早、午、晚朝科仪》
第三日,举行《玉箓大斋第一日早、午、晚朝科仪》
这三日玉箓大斋早、午、晚科仪各不相同。三日玉箓大斋结束后,是夜举行《玉箓济幽判科斛仪》。(见《道藏》同上)其内容是召孤、接引、荡形等,其目的是超度幽冥,死魂受度,罪消北府,名上南宫,往生升天。
这样,预启道场前四天,玉箓大斋道场后三天,共七昼夜,即《茅山志》卷十七所记载的“开建上清皇坛,预启玉箓道场七昼夜”。在预启玉箓道场七天中的空闲时间里,还要设醮三百六十分,即《茅山志》所说:“散日设醮三百六十分。”另外,应将茅山现有《早、午朝斋醮科仪》列入今后授箓时的醮仪中。预启及玉箓道场结束后,紧接着依科仪传授经箓。
从道教授箓的传统来看一再强调授箓不能越阶,不管是何地何坛开坛授箓,均要从初授太上三五都功箓开始,待考核数年合格,再迁升需授何种箓。“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正统道藏》第28册有全部授箓的科仪,灵宝中盟箓有待收集资料,至于授上清大洞箓,这是茅山上清宗坛的本宗法箓,传经方面应以围绕上清经系有关的《灵宝无量度人妙经》、《上清大洞真经》、《黄庭经》、《太上三十六部尊经》、《三官经》、《北斗经》、《玉枢经》、《道德经》、《坐忘论》、《玄纲论》、《三茅真君垂训文》等;传戒方面应以《太上老君戒经》、《正一威仪经》、《道门十规》、三归、五戒、九真妙戒等戒律为主。
(6)茅山授箓经戒编印及法器的制作
授箓前应汇编和印刷以上经书,同时还应制作法印、法剑、令旗、号令、朝简以及茅山上清道服、道帽等,还应印制受箓弟子职牒(也叫箓牒)。
茅山授箓法派:应以“三山滴血派”为主,只将其中的几个字改过来就行了。“三山今愈振,福海启洪波”,恢复原来“吾当愈兴振,福地涌洪波”。
正一道的经箓,其箓阶品级,依其德行道功进行升授,不可越阶授受。授箓活动中,传经与受戒同时举行,这是正一派道士宣誓奉持戒律、终生奉行道法的一种传统方式。传授经箓中要举行隆重、壮观的道场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