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枭臣 第六十一章 开战(三)

作者 : 金刚葫芦第八娃

更新时间:2012-06-27

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岁生日,大清朝为了这位老佛爷的万寿可谓煞费苦心,似乎头半年整个大清朝都在为这位老太太的万寿而忙碌着的。

虽然现在还有好几个月,但是打从几年前老太太就放出风来要大办一办。十年前慈禧五十岁生日时,本打算好好闹上一番的,不想爆了中法之战,寿没做成不说还吃了法国人一肚子气,弄得她多少年来心里都不痛快。虽然有老太太逢甲不利一说,但这也只是私下里的议论,表面情形便是一切有关太后万寿庆典的事情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办当中。

似乎老天爷也有点看不惯慈禧这位“雌鸡司晨”的老女人,不想让她事事顺心如意,5月23日凌晨,朝鲜牙山海面响起的隆隆炮声揭开了中日两国死斗开始的序幕。

一方蓄锐已久偷袭,一方混混噩噩毫无防备。日本联合舰队最精锐的第一游击队四艘主力战舰偷袭了大清的护航舰队,四艘运兵船全部沉没,广乙舰、威远舰也被日舰击沉,数千精锐淮军葬身海底,无数物资、武器、银两还没有发挥它们的作用就成了龙王爷的珍藏。护航舰队中最强大的军舰济远舰匆忙迎战,却独力难支,经过拼死力战之后,济远舰击伤日舰吉野号,而自身也身受重创而逃。

总之一句话,英勇作战的济远舰反而幸存下来,而狼狈逃窜的广乙舰、威远舰以及运输舰全部葬身海底。

在这个无线电电报还没有投入使用的年代,漂泊在海上的舰船唯一的办法只有返航赶快将这一消息传递回去,所幸,济远舰虽然身负重创,但还是侥幸的逃过了联合舰队的围捕,千辛万险的逃回了旅顺。

直到牙山海战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天半的时间,当李鸿章反应过来日本已经出乎预料之外向中国亮出了屠刀之后,便立刻向北京地皇帝还有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出电报。说明中日两国之间战争已经爆,日本舰队突袭了北洋舰队,济远舰身负重创,广乙舰、威远舰沉没……

牙山海战之后,天下震惊。整个大清上下,从正在筹备万寿的大清中枢,到北洋团体,还有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到寻常百姓,全都一时震惊得哑口无声。

一直以来,日本在所有人印象当中都是一个小而贫弱的国家,虽然大清现在落魄了,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无论比财力,比人力,大清也不是区区一个日本能比得了的。

最近二十年很多日本人都来大清做生意,所以无论是大官贵族还是贩夫走卒都对日本人不陌生,矮矮的个子,穿得半土半洋的,头发梳的怪里怪气,心翼翼的贩卖着他们那些质量低劣的东洋货。每到天气暖和的时候都要在脚下等着一双木头片子做的鞋,走起路来发出哒哒的响声,让人隔着老远就能听到。相较于人见人怕,人见人畏的西洋人,最起码东洋人不那么讨厌,他们脸上永远挂着谦卑的笑容,基本上是唯一能让大清朝的老百姓唯一能感受到受到尊重的洋人。

往往路上遇到这些东洋人,大清的爷们看不顺眼,上前骂两句,踢两脚他们还想做错事办鞠躬道歉……可什么时候,这些矮矬子东洋人居然变得船坚炮利起来,像西洋人一样欺负起大清了?而且一出手就狠狠的撕咬了大清一口,听说一下子就干掉了海军好几艘铁甲兵船,真是咬人的狗不叫,一叫就要咬人啊!

在朝在野,所有人都对日本的这一棒子给打懵了。等他们反应过来,第一感觉不是像西洋人打来时的害怕,而是愤怒!

大清好歹也算是办了几十年洋务,买了兵船买了洋枪,弹药堆积如山,官军战力犹存,十年前就算是强如法兰西亦没讨得了好去,怎么现在一转眼天就变了呢?

北洋好歹是劲旅,海军更是号称亚洲第一,不说中法大战,单说前几年那一件事就让大清的爷们想一想都觉得涨脸。英法俄日四国剑拔弩张,可海军一强硬,人家愣是不敢打。得益于前几年与四国的军事对峙,让大清国的臣民们也做了几年世界强国的梦,可他们不约而同的忽略了,当年人家之所以“没敢打”,不是害怕大清的“亚洲第一”舰队,而是顾忌大清当时的盟国德国与奥匈帝国卷入战争。

不过,好歹大清也是涨了面子,自尊心蹭蹭的往上窜,现在被一个矮小的邻居一巴掌扇在脸上,这让人怎么能受得了?

消息一传到北京,当天就有清流上书,御史纷纷响应,弹劾李鸿章交涉不利,助长倭寇嚣张气焰。既然日本首先起衅,要求大清马上对日宣战!调集淮军劲旅,痛剿朝鲜上陆之倭贼。北南北洋海军合流一处,寻找倭国海军报仇!

在攻击李鸿章上,帝党首领翁同龢向来是急先锋的角色。自光绪皇帝亲政以来,皇帝还是获得了一定的权力。尽管“二品以上官员任免皆出后手”,但是远离朝廷中枢和核心内部斗争的外人与普天下的大清国百姓是不知道这些的。

随着皇帝手里逐渐掌握了一些权力,帝师翁同龢自然也水涨船高,这点从一些邸报上奏议上的大臣排名便看出一些端倪来。翁同龢的名字始终列在各种奏议的首位,在军机则先于领军机大臣王世铎之上,在总理衙门则先于庆亲王奕劻之上。

此时的翁同龢在朝中已经渐渐有说一不二的趋势,市井之人看不透玄机,渐渐传出了“朝中大事,系翁一言”的说法。

这样的排名或许一般人不在意,不过细想起来,有清二百多年,汉臣的排名第一个排在满臣之上的,就只有翁同龢这老头子了。

汉臣压满臣一头,甚至亲王也不例外,这样的排名绝对可以算得上是空前绝后。翁同龢虽然贵为帝师,但慈禧老太太现在可还没有死,出现这种情况也许翁同龢是无意的,不过却给人了一种灼灼逼人的态势,不过也因为现在慈禧老太太并不像与光绪彻底撕破脸,所以翁同龢才能这么风光。

以翁同龢为首的帝党,时刻都想着如何从慈禧手中把权力一点点的夺过来,牙山海战就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机会。帝党第一时间就嗅到了这味道。这几年来,无论是帝党还是后党,都有些被李鸿章的北洋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两方面不约而同的都在不断打压李鸿章的势力,这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

翁同龢迅速就做出判断,当今最上策就是宣战。一方面可以让北洋和日本对耗,一有不对就可以弹劾李鸿章。而且这场战事,也可以让光绪渐渐走到台前拿权,对于帝党而言。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于是在帝党摇旗呐喊下,当今大清最重要的已经不是太后老佛爷的万寿了,而是对日宣战,报复日本。

帝党掌握的是天下的清流,这些人让他们打打杀杀不行,可摇旗呐喊,引导舆论走向正是他们的强项。

一时间,从北京城开始。一片喊打的声音。这个时候,不管满汉,谁还敢提为了老佛爷万寿暂时隐忍,交涉解决问题的人都成了清流要打到的对象。那天下汹汹,足以淹没所有反战之人。

这些帝党清流,从来没想过会不会打败仗。估计心里面都是一个心思,从古至今,戚继光平倭万历援朝抗倭,这个中央王朝与倭寇的对决哪一次不是以倭寇的失败而告终?什么时候不是这个不知天高地厚地小日本吃亏?

煌煌大清,怎么可能会打输?一要考虑的,是在这场注定了稳赢的战争中帝党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面对来势汹汹的帝党,后党一时间也找不出什么避免开战的借口,毕竟小日本已经蹬鼻子上脸欺负到家门口了。后党一些打手在幕后老大的指示下,只是稍微弹了弹风声,隐晦的表示大清毕竟还是讲以孝治天下,能不能等太后万寿过后在与倭寇决一雌雄,可就是这么一种试探,两个后党的打手就被群情汹涌的清流们用唾沫给淹死,最终受不过天下一片骂声,黯然辞官。而后党人物,包括慈禧在内,都一时失声。

清朝国内群情汹涌吵着要跟日本人开打还不算,就连南洋、西洋,美国那边的华人听到消息,也纷纷义愤填膺,电报雪花般的拍到北京,要求“天朝上国”好好教训一下不知死活的倭奴。

一时间,宣战风潮席卷中外。各地督抚也顺应天下大势,电文接踵而至,都是一派的义正词严要求宣战。

光绪也电谕李鸿章:现在开战,北洋有无把握?朝鲜之师,可克敌否?李鸿章该员,对倭何以处处忍让,导致国威大损?若该员尚有一丝尊严,当惩倭以平民愤!

平时光绪称呼李鸿章,都是爱卿之类的,可现在倒好,直接叫他的名字了,后面干脆连名字都不叫,直接称呼“该员”了。

面对光绪责问的上谕,李鸿章感到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大清枭臣最新章节 | 大清枭臣全文阅读 | 大清枭臣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