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脑回明朝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作者 : 朱丹御笔

第一百二十五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李修远寻了个位置坐下,对着跪在自己神色慌张的侍卫呵斥道,“冷静才能寻求解决之道,尔等的一言一行,均代表着天家脸面,希望尔等时刻铭记于心,更希望往后行事不会再像今日这般辜负朕对尔等的期望。”

“是,卑职谨遵陛下教诲,万死不敢忘。”众人被皇帝这一呵斥,心中一凛,忙不约而同信誓旦旦的向皇帝表达自己的忠心。

“说吧,什么事?”待那名侍卫的心情基本平复之后,李修远才不疾不徐的问道。

“回陛下,卑职方才得到消息,燕王府郡王殿下遇刺了。”侍卫深呼吸一口气,壮着胆子禀报道。

“朱高煦遇刺?”李修远闻言,初时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但看那侍卫的表情不像作假,眉头不由皱了皱,脸上表情却没什么变化,好像那侍卫禀报的只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般。

皇帝虽然能言出必行,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一干刚刚争先恐后向皇帝表明了自己忠心并声明一定谨记皇帝教诲的侍卫们仍然还是神色微变,脸上一副震惊之色。

“只是一个郡王遇刺而已,人还没死呢,大呼小叫个什么劲。”李修远有些不满的瞥了眼那名侍卫,又一一从众人身上扫描上了一次。才一脸冷漠着说道。

朱高煦居然在京城里遇刺!

这个消息让李修远颇为讶异,毕竟以燕王府的势力,除了自己这个皇帝之外,貌似没什么人敢打他们的主意,那为何她们不禁找到了地球,上特意找到了挥袖中。

他们却很奇诡的偏偏遇刺了,听到这一消息的瞬间,李修远就立即感觉此事有些蹊跷。

如今这年头,哪怕是皇帝也不定会不叫了她不安全,四个多月前真正的皇太孙朱允炆被人长弓暗杀,此后自己这个冒牌皇帝也先后在皇宫和四海酒楼里共遇刺两次,如今他都几乎已经变得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麻木了。

与皇帝遇刺比起来,小小一个郡王爷遇刺只能算是一件芝麻大小的小事情而已,李修远除了刚听到这消息时稍稍有些讶异之外,并没什么感觉,只是心里头的疑问又增加了一些。

“苦肉计?”听取了侍卫的汇报后,李修远立即陷入了沉思,脑海中第一个冒出的想法便是这是朱高煦他们自己早已计划好的苦肉计,妄想以遇刺为借口来完成某种他们希望达到的目的。

“如果是真的遇刺,那又是谁暗中指使的?”李修远旋即冒出了第二个想法。以自己目前搜集到的情报,燕王朱棣差点就与白莲教达成了联盟协议,所以白莲教大可排除在外。

莫非是宁王?

要说有杀人动机的,李修远想来想去也就唯有宁王嫌疑最大。他只要造成并加深皇帝与燕王府之间的矛盾,使实力最强的双方两虎相争,然后他这个渔翁最后再跳出来轻而易举的把所有利益收入囊中。

不过若是再将宁王排除之外,是否还有别的野心勃勃的秘密组织或个人也在暗中实行某项计划呢?

关于这个问题,李修远暂时不得而知。不过他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先确认朱高煦是否真的遇刺受伤,其余之后的问题则都得根据检查结果再行推测谋划。

而且李修远虽然对朱高煦的生死丝毫不放在心上,但不管怎么说,在众目睽睽之下,刺杀事件发生在天子脚下,对皇帝的威严无疑是一个相当大的打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能掉以轻心。稍有不慎,甚至很可能落人口实,被作为炒作的借口。

如今已是冬季,年关渐进,建文元年正月的新皇登基大典筹备工作已开始正式启动,在这至关重要的关键时刻,李修远可不想出什么纰漏。

只是李修远的希望虽然很好,现实与理想却从来都是相反的,无人插足力量,变成了好像只要曾经有医生到自己任务任务,虽因此而显得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一般个人虚幻的期望,是多么强大的意外。

总而言之,正因为现在是关键的时期,所以敌人必然会加大力度干扰并打击李修远的活动,甚至连生命也将受到一定的威胁。

一个人的人生就好像一个棋盘,一步走错,满盘皆输。李修远自然更加小心谨慎,唯恐出现任何纰漏。

“把事情经过具体说一遍。”李修远沉思许久之后,睁开紧闭的双眼说道,同时右手食指习惯性的又放在桌子上轻轻敲打起来。

自己才刚刚经历了被偷袭,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连朱高煦也凑热闹的加入了被刺杀的事件里,李修远忽然发现事情开始变得好玩起来。

苏轼曾撰文《晁错论》,在其中他曾指出关于削藩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时机、手段、用人。那么我想从这三点出发,简要说一说明朝建文帝和永乐帝前后削藩的不同结果。

1.时机的判定。我们大家都知道,建文帝是懿文太子朱标的儿子,是洪武帝朱元璋的皇孙。在他登基称帝之时,放眼大明的江山,真是“群叔环立”,窥伺神器者绝不在少数。而建文长于深宫,又没有丰富的治国治军的经验,亲信的像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虽然忠心耿耿,但是大都是“不经用事”,不堪谋国之用。这样来看,建文上台后,他虽然认识到,诸王为乱,燕王为首,周王以下为其翼。但是立刻清除诸王绝不是最佳的时机,应当在巩固帝位,广结人心,礼重当路诸公,明宣之以君亲之义,暗备兵以防四方不测。分化瓦解诸王,待之以时日,再徐图削藩。那么这就存在一个问题,诸王是否给了建文这样的一个机会呢?我个人认为,是存在这样的时机的。首先,建文帝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所以他的登基不是名不正言不顺,从大义名分的角度来说,暂时不存在问题。为什么“八王之乱”中,各藩王可以肆意起兵,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当时各路藩王都是“名不正而言不顺”。名分这在古代的中国社会十分重要其次,就是建文帝当时登基日浅,还不存在各种失德的行为,所以,没有给与诸藩以口实。第三,诸藩串联勾结还需要一个准备的过程,毕竟是谋反的大事,不可能振臂一呼,四方归心。燕王起兵后也是胜胜败败,不会是一帆风顺,所以立即起兵的可能性不大。后来宁王、安化王反叛,当时他是有借口的,但即使如此也最终不免于覆亡,可见,在风险成本这么高的前提下,各藩不会贸然起兵,洪武帝的余威也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建文帝却在登基之后,立即着手削藩,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建文帝登基,秋八月,废周王为庶人。建文元年夏四月,湘王惧罪自杀,齐王、代王被废。六月,岷王被废。秋七月燕王起兵。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燕王不管他是否有谋反的想法,但是在新皇帝这么凌厉的攻势下,他被逼反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再看朱棣削藩,他在登基之后,也非常明白,自己既然可以起兵“靖难”,那么理论上任何一个藩王都是有这个权力的,所以,他所面临的削藩任务就更加棘手。但是,他在时机的选择上没有像建文帝那样,操之过急,而是将巩固自己在南京的政治地位放在了首位,他大肆诛杀异己,发明了“瓜蔓抄”的残酷审查方式,死于这场**的人不计其数。而在这场政治风暴中,被废的藩王却得到了恢复,得到优容。显然,朱棣没有把削藩当作最首要的政治任务,他选择了在巩固自己之后,再行削藩的时机,这也为他日后削藩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手段的运用。削藩与灭藩,其实这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看看成功的削藩,刘邦曾经反复用兵,削掉各异姓王,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国力。而汉文帝的机杖却能安抚吴王的反叛之心,为朝廷争取宝贵的时间,汉武帝在主父偃的建议下,颁布《推恩令》,也将藩国的危害消解于无形。而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做法也可以看作是解决藩国拥兵的一个方法。所以,削藩并不是一定要去消灭藩,而是要解决诸藩对中央的威胁,通过改封、迁徙、征召、推恩等多种手段,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而建文帝则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式,特别是在他根基尚浅的情况下,用这种方式是非常不明智的。而朱棣则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手段。如宁王原封大宁,因助燕王“靖难”有功,当初朱棣曾有“事成中分天下”的许诺,但此时却矢口不提,宁王请改封苏州或杭州,均遭拒绝,最后改封南昌。齐王复位后仍然骄纵不法,朱棣没有立即废黜而是多次下诏教训警告,至永乐四年才废黜了这一藩王。此外,谷王也是凶暴之徒,意图不轨,还妄图勾结蜀王,结果被蜀王告发,这时朱棣采取了诸王议罪的做法,让诸王去给他定罪,这样既不至于留下恶名,又可以警示诸王,一举两得。诸王以为谷王当诛,而永乐帝仍然不开杀界,仅仅是废黜,周王和改封后的宁王都被人参劾,而永乐帝也是采取警告和征召入朝讯问教诲的方式,使得周王、宁王都远离了政治,至于代王、岷王、辽王等干犯纲纪,也仅仅是削去护卫,切断他们与军事力量的联系而已。在怀柔与强硬的两方面手段下,诸王终于被驯服,永乐帝也坐稳了他自己的江山。

3人才的选择。建文帝在整个削藩的过程中,非常重视齐泰和黄子澄的意见,但是,他们的意见是否可取,建文帝却没有深思熟虑。如黄子澄说:“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看似他的意见不无道理,但是这无疑是打草惊蛇,让诸藩人人自危。但是这个意见居然得到了最高当局的首肯。可见建文帝是没有看出黄子澄的意见只是书生意气而已。同时,在朝的卓敬认为:“燕王智虑绝伦,雄才大略,酷类高帝。北平形胜地,士马精强,金、元年由兴。今宜徙封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夫将萌而未动者,几也;量时而可为者,势也。势非至刚莫能断,几非至明莫能察。”卓敬的核心在于不动干戈的情况下先以迁徙的办法消祸乱于无形,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与后来永乐帝处理宁王的方法不谋而合。可见卓敬的办法确实是真知灼见,但是建文帝却没有采纳。后来永乐帝也承认“国家养士三十年,惟得一卓敬”。可见,建文帝在决策和用人方面与永乐帝相比都是略逊一筹。除此之外,建文帝在朝缺乏强有力支持及其不善于知人这一点在最后关头体现的十分明显,“建文四年乙丑,燕兵犯金川门,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伏诛。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我们可以看出,在最后关头,他缺乏忠心耿耿的大臣,而且这时他竟然用诸王和徒有其表的贵胄(李景隆是开国元勋曹国公李文忠之子,但却甚是无能。)去守城,可见其不善知人的一面。而永乐帝在长期的征战中也培养出自已一套非常完备的文武班子,“黑衣宰相”姚广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所以,最终用人的失败,也使得建文帝从削藩到反击燕王都未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最终丢掉了皇帝的宝座。

总之,纵观建文、永乐两代皇帝的削藩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社会“法、术、势”这三者的运用,并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政治手腕才能实现,所以,如何运用好“法、术、势”?如何选准时机,用对方法,托付得人?这对中国的古代执政者来说确实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而白莲教作为一种宗教概念,包括的内容很广。可以说它是一千多年来,发生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各种“异端”、“左道”、“邪教”的总括,是佛教、道教以外的重要的民间宗教。反映的是中国下层社会百姓的生活、思想、信仰和斗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白莲教教义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互相斗争的势力,叫做明暗两宗。明就是光明,代表善良和真理;暗就是黑暗,代表罪恶与不合理。这两方面,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不断地进行斗争。弥勒佛降世后,光明就将最终战胜黑暗。这就是所谓“青阳”、“红阳”、“白阳”的“三际”。教徒们侍奉“无生老母”,信奉“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的八字真言。无生老母是上天无生无灭的古佛,她要度化尘世的儿女返归天界,免遭劫难,这个天界便是真空家乡。无生老母先后派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下界。他们分别在不同时期内统治人类世界。

青阳时期是由燃灯佛统治的初际阶段,那时还没有天地,但已有了明暗。明系聪明智慧,暗系呆痴愚蠢。

红阳时期是由释迦牟尼佛统治的中际阶段,那时黑暗势力占上风,压制了光明的势力,形成“大患”,这就是所谓“恐怖大劫”的来临,这时弥勒佛就要降生了。经过双方的决斗,最后光明驱走了黑暗。

白阳时期是由弥勒佛统治着的后际阶段,明暗各复本位,明归大明,暗归极暗。

初际明暗对立,是过去。中际明暗斗争,是现在。后际明暗各复本位,是未来。教首们宣传,人们如果信奉白莲教,就可以在弥勒佛的庇佑下,在大劫之年化险为夷,进入云城,免遭劫难。待彻底摧毁旧制度,破坏旧秩序后,即可建立新的千年福的境界,那时人们就可以过安居乐业的好日子了。

白莲教认为现阶段,虽然黑暗势力占优势,但弥勒佛最后一定会降生,光明最后一定会战胜黑暗。它主张打破现状,鼓励人斗争。这一点吸引了大量贫苦百姓,使他们得到启发和鼓舞。加上教首们平日的传授经文、符咒、拳术、静坐以及用气功为人治病等方式吸收百姓皈依,借师徒关系建立纵横联系。

白莲教的势力的绝不可小觑的,虽然尚不足以与一个帝国对抗,却可以慢慢撼动一个国家的根基。

如何处理与白莲教之间的关系,俨然已成为了李修远时下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至于郡王朱高煦,李修远在了解了详细情况后,已大体掌握了部分资料,只要再亲自前往一探究竟,查明真相,李修远相信自己必能成功想出一个很好的应对计划。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带着超脑回明朝最新章节 | 带着超脑回明朝全文阅读 | 带着超脑回明朝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