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基善来到旧金山的时候,欢迎他的是蔡锷带领的新华一期的老生。“热烈欢迎新华二期的师弟师妹!”刚下轮船的冯基善和他的同伴们老远就看到这样一幅横幅,顿时心里暖洋洋的。
新华二期的入校标志着一期的学哥学姐们很快就要从新华学校毕业了。一个月之后,他们就将离开他们眷恋的新华校园,踏上各自的旅途,去往美国各种各样的大学,进入各类专业深造。
蔡锷报的志愿是西点军校。这个学校要进入比较困难,最后丁香动用了很多关系,才让蔡锷和同伴吴子强一起如愿以偿的进入了这所美国陆军的圣殿。
蔡锷现在已经俨然是新华一期同学中的领袖,天生具备领袖气质的他总是扮演组织者的角色,自然而然的让所有人在他的指挥下团结行动,并且善于激发同伴的情绪和斗志。
冯基善第一眼看到蔡锷就很喜欢这个年纪和自己一样大的老大哥。同样是13岁的孩子,冯基善觉得自己就没有蔡锷那样潇洒淡定、儒雅亲和的气质,这让他很羡慕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学。
冯基善来自安徽巢县,自幼家贫,造就了他朴实顽强的个性。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比同龄的孩子显得更身强力壮的他本来去投奔了淮军,却因为年纪太小而没被理睬。失望的他正好碰到招收留学学童的周旺,朴实而聪慧的他深得周旺的青睐,便被带到了美国来。
蔡锷显然也很注意这个身强力壮的学弟,在他看来,这个冯基善天生就是块军人的料子,身体强壮、举止严谨,交谈之后更发觉他虽然一付农家子弟的样子,却是谈吐不俗,看问题颇有见地,如果假以机会,当是军旅中出人头地的胚子。
于是一路上两人亲热交谈,蔡锷天生的领袖气质和亲和风范很快征服了冯基善,听说蔡锷将去美国陆军最好的学校就读后,更是羡慕万分。
“希望明年能在西点军校看到你,相信你会是个好军人的,冯基善贤弟。”蔡锷临别时这样对他说。
看着蔡锷远去的背影,冯基善暗暗咽了口口水。蔡锷的话深深的刻在了他的心里,成为他这一生所听到过的最重要的一句鼓励。
他转身走向新生报到台,等候领取学习和生活用品。
“冯基善!”终于报到他的名字了。
他走到报到台面前,有些犹豫的问接待的的中年男子:“大叔,能在花名册上给我改个名字吗?”
“哦?”中年男子有些意外的抬头看了看他。
“是……这样的。”冯基善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来的路上,我已经给自己改了个名字,叫冯玉祥。”
※※※※※※※※※※※※※※※※※※
丁香离开旧金山的新华学校后就带着蔡锷、吴子强和另外7名进入美国其他军校就读的男生来到了内华达荒漠中的训练营。新华二期学员的整体素质让她很满意。临走的时候,她单独召见了两个人。新生花名册中有两个人的名字让她大为意外,她无论如何也要见一见这两个如雷贯耳的小男孩——冯玉祥和阎锡山。
看到两个男孩充满崇敬的站在自己的面前,丁香很难想象这就是历史中那两个叱咤风云的大军阀。冯玉祥和蔡锷同岁,阎锡山则要小两岁,都是半大的男孩。
丁香知道此二人都是历史中辛亥革命中的青年志士,后来因为因缘际会而分别成为了独霸一方的大军阀,那么同样的因缘际会也能在这个时空中让他们成为革命军中的忠诚将领。想到自己来到这个时空,竟然能把蔡锷、冯玉祥和阎锡山都变成美国西点军校出身的将领,丁香在兴奋之余,多少有一些荒唐错谬之感。
丁铁指挥国民革命军第一营列队出迎,第一次面对这样一支现代化装备的铁血雄师,小蔡锷兴奋的满脸涨红。
丁香对自己的军队表现出的杀气非常满意。虽然没有经历过铁血的实战,可是在接近于后世特种兵训练的基础上磨练出来的钢铁之旅自然而然的就表现出了嗜血强硬的独特气质。
丁香突然觉得自己有点象另外一个时空中的希特勒在检阅他的军队。因为出于个人审美的偏好,她给革命军选用的军装样式基本上是抄袭了二战中德国国防军的样子。她一直觉得二战德军的军服很帅气,很能衬托军人的气质。
看着眼前青灰色的钢铁雄师,丁香血脉中野性热烈的一面开始沸腾,于是,一个恬静、高雅的淑女资本家瞬间又变成了她的士兵们所熟悉的那个满嘴脏话、和大兵打成一片的漂亮领袖。
蔡锷觉得领袖姐姐现在这个样子也很迷人。听完丁香煽动性极强的训话,看着她接下来和士兵们亲热的混成一团,蔡锷很希望自己也能融进这个剽悍而荣誉感强烈的团队,按照丁香的说法,这是他们的“兄弟连”。
蔡锷和他的小兄弟们很快实现了他们的理想。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这群女圭女圭兵编成了一个独立班,由蔡锷出任班长,一起参与到了第一营的训练之中。
即使老兵们对这群女圭女圭兵手下留情,魔鬼般的训练依旧让独立班的少年战士们如坠地狱。
“领袖,他们还是半大的孩子,用得着这样折腾他们吗?”营政委刘玉峰有些不解的问丁香。
“梓川,玉不啄不成器。”丁香正色回答他,其实,出于女性天生的母性,她心底里也很心疼这些孩子们。
她接着说:“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将领,祖国的安全、千万士兵的生命以后可能就掌握在他们的手上,他们必须知道军人生涯的真正内涵。只有能经受这样的训练,他们以后才能成为让士兵们信赖的军官,成为真正有实战素质的将领。我不需要挂着西点军校光环的公子,我需要的是坚强的战士!”
“政委,你就别担心这群女圭女圭了。”丁铁在一边开导刘玉峰,他一直都很尊重他的“刘先生”,“我看这群女圭女圭有点门道,每天训练完了,班长都会召集全班开会总结训练得失,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而且蔡班长的鼓动能力非常不错,开完会后的小士兵们总是情绪特别激昂。”
“梓川,别说这群孩子了,你一界白面书生,不也和士兵们一起训练了吗?对于我们的训练,你是有亲身体会的。我们的训练,不是为了折磨人,而是为了锻炼军人钢铁的意志和在艰苦环境下的作战技巧。你能挺得下来,难道还担心这群被我养得膘肥骨壮的臭小子吗?”丁香笑着说。对于刘玉峰主动要求和士兵们一起训练,丁香非常赞赏。理想的政委,不仅仅是嘴皮子麻利的书生,更是指挥官和士兵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兄弟,刘玉峰为革命军以后的政工人员带了一个很好的头。
“对了,新的劳拉1894式自动步枪已经全部装备了吧?使用的情况怎么样?”丁香想起了这个她关心的问题。
说起这款威力恐怖的枪械,丁铁和刘玉峰异口同声的说了一句:“好枪啊……”
※※※※※※※※※※※※※※※※※※
丁香来到内华达荒漠还在等一个人——冯如。
从福特研究所师满出山的冯如在丁香的要求下把他的研究团队移到了内华达荒漠之中。这个团队在外人看来非常怪异:一个13岁的男孩指挥8个20多岁的工程师。
这8个工程师是刘志远从美国各地大学里搜罗来的学习机械、材料、物理等学科的华人学生,全都是东南亚华侨的子弟。出于保密的原因,丁香没有让刘志远找西方人。丁香希望冯如的飞机研究团队躲在历史隐秘的角落里,而让主流历史按照原来的轨迹发展。等莱特兄弟十年后飞行成功的时候,中国人的飞机技术已经领先了世界10年!
冯如这个新华一期的挂名学生看到蔡锷等同学后非常激动,小兄弟们爽快的聚会了一晚,丁香破例允许他们喝酒,在她看来,这些孩子们应该长大了。于是女圭女圭兵和女圭女圭工程师醉成了一滩烂泥。
接下来冯如和他的团队就进入了一个全封闭的营地里。
飞机的实验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
丁香除了每天给她的士兵们讲解现代战术理论课之外,密切关注着冯如他们的进展。
1894年10月24日,晴,气温23摄氏度,一个适合飞行的天气。
冯如头戴飞行帽,沉稳的走上飞机。
丁香看到过莱特兄弟首飞成功的历史图片,与照片中那架飞机相比,冯如的这架飞机显得体积更小,结构更加精巧。丁香知道这架飞机使用的发动机功率达到50马力,这是目前福特研究所的技术所能提供的最强动力了。
飞机在长长的跑道上逐渐加速,就象一只伤愈的鸟,努力的展开翅膀希望重回天空的怀抱。
飞机的轮子开始离开地面,可是很快又重重的落回地上,让所有人的心都象是被重重的击打了一下。
“加油!加油!……”站在丁香身边的工程师紧张的喃喃自语。
“起来了!起来了!……”人们的的情绪逐渐被吊到了最**。
飞机这次如人们的祈祷,没有再落下来。
3秒、4秒、5秒……15秒、16秒……
丁香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与后世莱特兄弟首飞仅仅在地面上方几米处飞行了十多秒的成绩相比,冯如的飞机已经飞离地面起码15米以上的高度,并且一直持续飞行了近一分钟,飞行员冯如还潇洒的把飞机调转方向飞了回来,潇洒的着陆!
工程师们欢呼着涌上前去。世界上第一个重于空气的飞行器!
……
当冯如被大家兴奋的簇拥着来到丁香面前的时候,一贯沉稳伶俐的丁香第一次说话有些口吃。
在众人的欢呼声之中,冯如勉强听到领袖姐姐断断续续的几个词:“……风之子……天空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