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家往县城走,先要经过博阳河,再走茶子山小路,最后在上官道。丽娘人小力弱,身上又背着二十几斤的白菘到的河边时已是气喘嘘嘘。
博阳河水面宽,须得乘船才能通过,河面上经常停有渡船以供路人通过,只是船资不低,得要一个铜钱,所以一般的乡下人家无事是不外出的。丽娘望着手中的大钱真是心痛的的心肝肉都疼在了一起。
过罢河,丽娘是走走歇歇,来到城门口已是一个多时辰。德安县城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古城,城门高耸,城墙有五六米高,城门口两边站满了守城的兵士,对过往的路人进行检查。
待进的城,已是巳时末了,城里面街道宽阔,干净整齐,两边商铺林立,酒楼饭馆林立,人声络绎不绝,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因生活富足而带出的笑容。丽娘有一瞬间的恍惚,感觉自己是走在二十一世纪的都市里。
丽娘问过路人,先是找到了卖日常米面肉菜的集市。这是一个有着几百平米的大集市,从东往西走,卖猪肉的、卖羊肉的、卖鱼肉的、卖鸡鸭及各种米面菜蔬的,摆的是满满当当,每一个摊位前都挤满了人。
丽娘一路走,一路打听着各种物事的价格,猪肉四十文一斤;羊肉六十文;鱼的品种多,要二十道五十不等;鸡鸭也是要三十文一斤,米最差的要七文钱。我的个乖乖,丽娘心中一叹,这物价可真不便宜,按一个铜板三毛钱计算,也比的上丽娘穿越前的物价水平了。
到得前面一个卖各种瓜果蔬菜的铺子丽娘放下背上的篓子,小心的整理了衣裳和头发,人都是有嫌贫爱富的心理,即便是二十一世纪的商场,那些店员也总是喜欢看人下菜的,丽娘不想被人看不起给赶出来。
丽娘这边刚进点,那边立着的小店员就走了过来道:“小姑娘,买点什么果子啊”?丽娘装着打探的样子,四面转了转问道:“这桔子几个钱一斤”?“十个钱”“苹果呢”“十五个钱”········“白菘呢”“三个钱”这么一来一往的,丽娘终于了解了自己想要了解的,顿时心中是无比高兴,可面上却是无比的平静。又与这小伙计东扯西扯的闲了了会。得知,像他们这样的店收蔬菜果子都是找城里牙行帮忙,牙行的人总是知道哪里有好东西,丽娘知道牙行就是现代的中介公司。
从铺子里出来,丽娘来到了集市边卖散货的地方,周围也有不少贩卖自家农产品的人。花了差不多一个时辰,以每斤两文钱的价格把白菘卖了,得了五十文钱。虽然能卖到三文钱,但丽娘为了能快点赶回林家,不得不便宜的卖了。想着少挣的二十文钱,丽娘的心就一阵滴血。
出了集市,丽娘往大街上走,往绣品铺子一路走着,老远瞅见两个人,是林氏两兄弟,丽娘刚想避开,就被他们看到了,只见两人走了过来,林明远碰了碰林明轩的胳膊道:“丽娘怎么上城里来了,早上没听你说啊”?林娘见会了面,只好道:“刘婶子让我来给她买点针线”。
林明轩这个人平时就没有林明远活泛,加上在林家丽娘害怕杨氏也总是避着他,因此吭吭哧哧了半天来了句“吃午饭了”?丽娘看着他很是无语。
和林氏两兄弟分别后,丽娘去路边的混沌摊吃了碗混沌,本来,林明轩是要带丽娘去吃饭的,不过,丽娘拒绝了,想啊,本来已经不得杨氏的喜欢了,这万一有谁看到她与林明轩一起在城里的饭馆出现,跑回去告诉了杨氏,那真的是么办法活了。
大中午的绣铺里没什么人,铺子的老板娘是个非常热情的人,见到丽娘进来了忙道:“沈家的小娘子进城了,这次是有什么好东西”?丽娘也来过几次了,知道老板是个极爽快的人,因此也不和她客气,直接到:“只有三十根络子”。
三十根络子拿出来,丽娘就看见老板娘的眼睛亮了起来。的确,丽娘不会绣花,但是配色却是不差的,只见老板娘道:“每根五文钱,再多也是没有了的”。这比之前料想的多了一文,丽娘心里乐开了花。
拿着老板娘给的一百五十文钱,丽娘心里是无比的舒畅,又买了些丝线向老板娘打听了牙侩的所在,老板娘见丽娘今天卖东西和买东西爽快,没有讨价还价,心里高兴就告诉她说城里的李牙侩是最讲信誉的。
丽娘欢喜的谢过了她,顺着道找到了李牙侩,道:“我婶婶有五分地的白菘,长势非常好,想托牙侩给寻个好买家”。
李牙侩见丽娘小小年纪,话却说的顺溜,以为是家人教的,就到:“城里的白菘是多,但只要是你家的菜好的还是好卖的,现在是三文钱一斤”。
丽娘见这李牙侩讲的果然不差,想来也是个诚信的人,就和他约定,等找好了买家,就到林家村的林家找她。
和李牙侩分别后,丽娘就去糕点铺子给林三娘买了五块栗子糕,以感谢她。毕竟她打络子和种菘菜,林三娘是帮了她大忙的。
丽娘回到林家时已是申时末了,进房间把今天的银钱放好,数了二十五个出来,那是分给刘婶子的,其他的丽娘数了数,有一百一十三文钱,随后又记了数今天总共花了六十文,两文路费,吃饭要了八文,绣线三十文,最贵的就是买给林三娘的栗子糕,才五块就花了二十文钱,银钱可真是不尽花啊丽娘想着。
丽娘记好了数,把这一白一十三文钱用小帕子包好,小心的移开了衣柜,衣柜后面的墙上,丽娘在那挖了一个洞,那里有一个巴掌大的木盒子,里面是丽娘这两年攒的二两银角子及五百文钱。
本来她还有一些好东西的,是林家老夫人过世前给她的及副银手镯和银簪子,论价值的话也有五六两,不过后来都被杨氏拿走了,理由是她年纪小,藏不住钱,真实的原因就只有杨氏自己知道了。
丽娘藏好钱出来时,刘婶子在厨房准备晚饭。丽娘和她讲了今天进城的情况,把了她二十五文钱,只是瞒了络子的事,不是她信不过刘婶子,只是为了以防万一罢了。
两个人在厨房忙活时,刘婶子往门外瞅瞅道:“今天你走了后,春梅问你来着,我说不知道,她还道大门外找了找,你当心点”。
丽娘听了,不置可否,再怎么当心,麻烦该来的时候还是会来的。
丽娘转了话题道:“晚饭准备了什么”。
“一条鱼,猪肉片,菘菜,你来做吧,你做的菜味道是总格外好一些”。
那里是她做的菜味道好,丽娘想,不过是宋人做菜舍不得多放油及调料罢了。
丽娘就着刘婶子准备好的食材做了一个白菘梗炒肉片,清炒白菘,鱼头豆腐汤,水煮鱼片,做水煮鱼得有辣子,味才好,不过这时代没这东西也只能将就了。
等丽娘做好后,刘婶子过来说:“分明是你炒的,每次告诉大夫人都说是我做的,我看大夫人也是心知肚明的,今个午饭你不在,大夫人就抱怨说饭菜的味道不好”。
丽娘听了心里苦笑,大夫人心里知道是一回事,可却不能放到明面上来的,不然,要是事。
等一家人吃完晚饭,丽娘和林三娘回了房,拿出在城里卖的的栗子糕,林三娘顿时喜笑颜开,抱住丽娘就道:“我就知道丽娘子对我最好了,知道我喜欢吃栗子糕,每次上城了,都给我买”。
说完就坐在桌边小口的吃了起来,边吃还边道:“是万福兴的,他家的栗子糕总是格外的香甜,我最爱他家的了”。
吃完了栗子糕,林三娘做到了桌边准备练字,丽娘帮她磨好了墨,正准备坐到床上去打络子就听得外面有敲门的声,丽娘走过去一看,是林明远。
只见林明远手中提了个小纸包道:“丽娘子,这是小二买的,托我拿过来”。接着又是嘿嘿一笑道:“小二对你可真不错,怕你没吃午饭,特意给你买的······”。
丽娘抬头只见院中枣树下,站着个人,想来是林明轩了,丽娘是在是不知说什么好,就转身回了房,林明轩的好意丽娘不是不知道,可根本不敢有所表示。
回了房,听见响声的林三娘抬起头问道:“谁啊,这么晚了”。
丽娘道:“是大少爷,他给你买了栗子糕,这会送来,见你在练字,就不进来了”。
林三娘见了,又是一阵欢呼,接过栗子糕道:“可是晚饭吃的太饱了,这会是吃不下了,只能留到明天了,不过这栗子糕在是香”。
其实丽娘也是喜欢吃栗子糕的,以前老夫人在的时候,每次有了栗子糕,她都能得上两块,现在丽娘已经有好久没有吃上了,想不到,林明轩却能记得她喜欢吃栗子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