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国 第三十三章标准化和岩石组织

作者 : 致命兵器

第三十三章标准化和岩石组织

林格今天叫弗立克来,是想让他负责组建一个标准化生产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作用和职能都在他的管辖范围内,因此,他很轻易的就得到了内阁和希特勒的批准。

这个委员会的目的是:协调全德国的企业工厂进行标准化流水作业,并学习美国人的生产管理经验。这是林格非常重视的一个课题,因此,国会大选结果刚刚揭晓,他就立即安排弗立克组织人员,去美国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

标准化是现代流水生产线的精髓,可以说,没有统一的标准、长期的准备和系统的工程,想搞什么流水生产线只是妄想。

林格要搞的这个标准化,不是针对某个企业或某个行业,而是在全德国范围内,进行工业生产最大限度的标准统一。

对比此时德国和美国的企业,会发现德国企业在技术上并不落后,但在工业化生产的管理和规模上却存在很大的差距。

而造成这一事实的根本,就是双方企业的生产理念和管理模式的不同。比如说军火工业,德国的克虏伯公司生产一门大炮,在瑞典的铁矿到港后,从炼钢到制造成大炮,几乎每一个步骤、每一个零件都是克虏伯自己生产的。

这样的生产模式,好处是更容易保证成品质量,如果是打一场快速的战争和规模有限的战争,那还暴露不出其中的问题,但想想苏联的战略纵深,如果发生持久战和消耗战那必将不堪重负。

而美国企业则完全不同,福特生产的汽车,除了车体以外,汽车厂几乎只相当于一个总装车间,大量的零部件都是外包给其它小的加工厂生产的,这些加工厂、零部件厂是独立进行生产管理的,从生产管理上讲,无疑美国更胜一筹,其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流水化作业。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是未来工业化发展的趋势,而逐渐细分的工业就必然涉及到标准化和通用化的问题,哪怕一个螺钉也要形成统一的标准,标准建立后,又将更有利于形成规模化生产,这是未来工业发展的潮流。

欧洲的众多公司企业,多是家族企业,由于历史传统的影响,现在更像一个自己自足的封闭大作坊。

想实行这样的改革无疑是非常困难和复杂的,但林格一想到苏联源源不断的坦克,一想到美国那庞大的工业实力,就下定决心要做出改变。

首先应该召集工业巨头们加入到这个委员会来,按照行业等分成不同的独立委员会,为他们分析两种生产管理模式的利弊,并动员他们考察和学习美国的相关生产企业,引导他们制订出初步的统一标准,并将附属的众多零件厂和一些加工部门,至少从管理角度独立出来。

然后将这些生产雷同工序和零件的小厂,有选择的通过控股方式进行合并和整合,最后再反过来通过这些扩大化的零部件厂、加工厂,来协调各大生产巨头达成更进一步的统一标准……。

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反复整合、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日之工,但是,这又是一个越早成型,后期作用就越大的工程。

这个计划林格已经准备了很久,弗立克就是他挑选出来负责这个委员会的人选,弗立克对美国的考察,也是有针对性的实地考察。

标准化生产委员会直接对内阁负责,是个完全公开的机构,对德国的经济和工业影响深远,成为日后德国最重要的经济组织之一。

但是现在其影响和威力还没有显现,与全国轰轰烈烈的建设热潮和陆军扩编的严格人员要求比,并不够引人注意。

但是,林格在1931年底陆续成立的几个特殊办公室,则完全属于秘密组织。

奥斯维得是其中一个办公室的负责人,这个办公室是建立在党卫队内部的一个组织,对外称“党务整顿办公室”,绝大多数党卫队员都不知道该办公室具体做些什么事。

只是当有人发现,个别和该办公室发生接触的人突然消失了,再加上它那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名字,立即谣言四起,普遍认为这是个非常危险的地方,绝对是生人勿近、非请莫入,办公室内部人则自称该部门为“岩石”。

“岩石”对党卫队员来说其实没那么可怕,消失的人主要都是奉命到欧洲各地执行秘密任务去了,它的主要职能也很简单,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国家社会党组织,并想尽一切办法宣传德国的好处,目前的重点当然是在欧洲了。

其产生根源要分析很久,这里尽量简单来描述。这主要涉及2个问题,一个是人力资源,一个是统治基础。

德国目前控制区域的总人口大约6000多万,如果包括奥地利和捷克等地的日尔曼民族最多不超过8000万,按照这个人口来测算,其中有大概1500万左右成年男子可以当兵,考虑有相当多一部分要维持工农业生产,那样德国的最大兵员大概是600万,超过这个数字,将严重影响德国的经济和工业。

历史上,德国在进攻苏联前总兵力也就500多万,但其中40万左右要部署在挪威、荷兰等国家维护统治,同时防止英军登陆切断从瑞典来的铁矿石通道。

大约80万要部署在法国防止英军登陆并维护统治,还有几十万要部署在南斯拉夫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清剿游击队,维护东线进攻的后勤补给通道。北非还有10多万在帮助意大利人,同时国内也要保留部分驻军为预备队。

最后能参与东线进攻的德**队只有约300万人,虽然还有一些仆从国的军队,但由于装备、士气等因素,除芬兰等个别国家军队外,多数都缺乏战斗力。

而同期苏联人口大约为1.9亿左右,加上其广阔的纵深,顽强的斗志,丰富的资源和特殊的气候等因素,想通过进攻法国那样,在几个月就迫使它迅速投降非常困难,东线战场变成艰苦持久的战斗几乎是必然的。

持久战就要拼经济、拼资源、拼综合国力,不可否认,人力资源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真正的历史中,苏联虽然取胜了,但是也已经人力枯竭了,比如说到战争后期,苏联不得不将监狱的犯人放出来直接加入军队。

德国的失败有很多原因,自身也犯了很多错误,其它的以后慢慢来分析和解决,这里只讲关于人力资源的,一个明显的错误是其民族政策。

苏联虽然有1.9亿人口,但其中只有大约一半是俄罗斯民族,其它在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区域的很多民族,与俄罗斯民族的关系并不好,而诸如波罗的海三国都是刚被苏联吞并的。又加上斯大林为了五年计划而实行的集体农庄制度,以及后来进行的大清洗运动,可以说,苏联少数民族对苏维埃政权的抵抗情绪和与俄罗斯民族的对立情绪都非常严重。

德国刚发起东线进攻以后,由于苏联人口主要集中在欧洲土地上,莫斯科战役前,苏联的大约40%人口已经在德国占领区了,实际上这时候的苏联人口优势已经很少了,很多苏联的少数民族甚至是欢迎德国人的到来。

但由于希特勒本人的种族优生论和轻敌思想,德国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粗暴的占领区政策,很快又逼迫这些人转而投靠苏联人,反而致使德国大量兵力不得不用来维护补给线和新的占领区。

战后,英**事理论家富勒分析说,如果德军进攻苏联时,是以反苏维埃政权的解放者姿态,友善对待苏联的各少数民族,而不是以征服者和残暴的杀戮者姿态出现,历史很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而在相持的那2年里,每当苏联军队攻占一些地方,就会有大量来自占领区的人民补充入军队。如果德国能在战争中有效的利用俄罗斯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矛盾,苏联可能早就打不起这场战争了,最少不会如历史上那样怎么也消灭不光。

同理,在和苏联相持的近2年中,虽然西线的200万驻军不如东线的军队精锐,但即使能抽调100万加入东线战场,对苏联都是致命的。

1941-1943年,英美两国根本还不具备在欧洲大陆进行登陆作战的条件。但是由于德国在波兰、南斯拉夫、苏联和法国等多个国家都实行了错误的民族政策,导致游击队风起云涌,拖住德**队的最大功臣其实是占领区人民。

而“岩石”组织的目的就是开源节流,现在正是民不聊生的经济危机,苏联也在搞集体农庄,客观上为国家社会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通过在欧洲大陆发展当地的国家社会党组织,宣传德国的好处,哪怕规模很小,哪怕只能在地下活动,但当德**队进入以后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个明显的作用在于,能迅速建立更有效的本地人政府和军队,减少对抗,也就减少了德国驻军的压力。

另一方面,如果国家社会党组织在该地发展的好,林格还准备吸收这些人员,建立外籍的党卫军战斗师,又增加了兵源。

“岩石”组织的建立,特别是对苏联这种民族矛盾突出的国家,分化和瓦解的作用绝对不可低估。

该组织在和平时期不负责收集情报,不搞暴动,实质就是一个争取民心的政治组织,林格希望能利用几年时间不断完善和加强这个组织,为以后的大规模战争打下一定的政治基础。

林格明白,战争本身是暴力的,但已经完全不同于冷兵器时期的战争,现在的战争是经济、军事、人力资源、技术等各方面的全方位对抗。

简单粗暴的占领政策和野蛮的民族政策,只会给帝国增加更大的负担,长期来看,绝对弊大于利,既然以后要统治该地区,有近10年的准备过程,总比到时候现发展要有效的多,所以其对“岩石”组织的活动是抱有深切期望的。

长期以来,林格一直都在加强自己的实力,不过,除了在中东、中国这些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做点小手脚之外,总体上讲其行为还是中规中矩的。

但是,“岩石”等情报组织的行为却多少有些越轨了,他能够下决心成立“岩石”等情报组织,其实是源于和希特勒的一次谈话,而这次谈话又源于1931年秋,发生在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国全文阅读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