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国 第三十四章蜕变

作者 : 致命兵器

第三十四章蜕变

林格无力阻止九一八事件的发生,但事变发生后,心还是被深深的刺痛了,他感到很痛苦,更感到一种愤怒,前世今生累积起来的对那个岛国的厌恶情绪达到顶点。

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严格的讲,九一八事变只是一个起因,林格的性格不会怨天尤人,也不是无法接受挫折的人,弱肉强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他不是不懂,甚至他觉得中国近代史该有此一劫,不破不立。

他更大的痛苦根源在于因此而起的心魔,用东北话来讲就是他魔症了,这种痛苦主要针对的是他本人,他对自己产生了严重的不满和怀疑,他早知道九一八事变会发生,可又无力做点什么去改变,他痛恨自己的理智,甚至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

在那些日子里,每当他一个人独处时,都觉得极度的孤单和迷茫,他有满肚子的话和委屈,却又找不到人可以分享,他的人生仿佛一下子失去了目标。

长期以来,林格一直都有取希特勒而代之的野心,但实现这种野心的决心和意志,却是非常不坚定的,因此他的行动也表现出举棋不定而且患得患失。

一方面,长期生活工作在一起,林格对希特勒是有相当感情的,老师这个称呼并不只是口头上的,在很多事情上,希特勒都确实在给林格锻炼的机会和指导,要说林格内心一点感激和感动都没有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林格多少感到畏惧,谋权篡位可是天下最危险的事情之一,如果他是孤身一人,他还能感到轻松点,可他不忍心让自己的家人也承担这个风险,每次一想到贝琳格和两个双胞胎弟弟,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决心就开始动摇。

他一直都无法做到置之死地而后生,尤其是现在已经有钱、有权,还有一个幸福家庭的情况下,让他孤注一掷的去篡权,绝对不是一件轻易可以下决定的事。

因为篡权这么危险的事情,不是靠想,而是要实际采取行动的,是要做长期的准备和布局的,一旦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了,可是篡权的成功率有多高呢?风险有多大呢?利益有多少呢?

如果他还是一个单纯的普通人,靠着情感就能做出决定,事情就简单了,但已经养成政客和商人思维习惯的林格,这些却是他下决定前必须要考虑的。

谋定而后动,但对非常珍惜家庭的林格来说,家庭和个人野心到底哪个更重要?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恐怕家庭那边的砝码都要更重一些。

因为他的野心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而不是希特勒那种发自内心的使命感,换句话说,林格之前一直都是缺乏信仰的。

以前每天工作10几个小时,林格觉得是种乐趣,而现在却变成了一种痛苦的折磨,孤单感和对自己产生的怀疑,让他觉得自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天天都只能沉浸在对前生兄弟们的回忆中麻醉自己。

发生在林格身上的这种状况是事出有因的,因为他长期以来都在内心中隐瞒着太多秘密,其小心谨慎到,刚到希特勒身边工作时,为了避免在睡觉时说梦话而泄漏不该说的秘密,无论工作时多么疲劳,他都从不在汽车上、办公室里睡觉,他的身上有一根针,每到坚持不住时,就用它来提醒自己,那是真正的头悬梁、锥刺骨了。

虽然随着地位的提升,个人空间多了,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但对他来说,这仍是一种巨大的心理折磨,因为他的这些心事还是无法向人倾诉,就这样日积月累下来,这次心魔,实际上是长期积累的各种压力和负面情绪的总爆发。

这是林格自从穿越后遇到的最大困难,就像现代人耳熟能详的那句话-人的最大敌人就是他自己,战胜自己比战胜任何敌人都难。

这时候的林格是个情感上的弱者,是他穿越后最脆弱的时候,幸运的是,他觉得自己孤单,但事实上他并不孤单。

最先发现林格异常的是敏感的贝琳格,她虽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林格的烦恼,但仍然变着花样来安慰自己的哥哥。

看着突然变得懂事的贝琳格,感受着两个弟弟崇拜的目光,听着父母信任和关心的话语,脆弱的林格贪婪的享受着种种来自亲人的关心和爱护。

他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亲情是永恒不变的,刚到异界的他,可以因为一件衣服,一顿饭甚至贝琳格的一杯水而感动,可日子长了,他就慢慢开始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很少有以前那种感恩和珍惜的激动心情,可实际上,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变化,遇到困难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亲人,而亲人也始终在默默的支持着他。

家庭的温暖让他感觉舒服和放松,就像在寒冷的冬天里可以去泡温泉一样,他的心一点点解冻了,暖了,重新焕发了新机。

林格战胜心魔重新振作起来,主要靠的是自己,但是家人的呵护也起了很关键的作用,没有什么激励的话语和警世名言,但那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更高境界。

这帮助林格以很短的时间就重新找到了理智和情感的平衡,恢复了一贯的自信,经此心路历程的林格彻底月兑胎换骨。

10月初,从心魔中挣扎出来的林格,决定找希特勒进行一次谈话,这是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开端,如果说以前的林格是以政坛不倒翁裴矩为参照物的话,现在的他已经决心要做司马懿、王莽了。

有人会问,林格感受到家庭对他的重要,应该更不容易做出篡权的决定?现在却决定做王莽,这不是前后矛盾么?

实际上,林格心魔的根本在于,一方面他有蠢蠢欲动的野心,各种各样的责任感,和对希特勒领导德国的不信任感,但另一方面,他缺乏必胜的信心,更缺乏抛弃一切奋力一搏的勇气,这两者的冲突,让他对自己产生怀疑才是问题的真正所在。

至于家庭、恩情等等只不过是他无法决断时为自己找的借口,是一种推卸和逃避,林格也许做不到刘邦那样的绝情断欲,但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在需要的时候,也会毫不犹豫地使用各种阴谋手段,就像老子《道德经》开篇那句玄而又玄的话“道可道,非常道。”

走出心魔不是说林格在内心天平上已经衡量出得失,才做出的决断,因为那本身就是个死循环,是没办法具体量化后做出判断的。

其真正含义是他彻底抛弃了这个天平,这是一种个人境界的升华,从怀疑到渴望再到行动,这是一种从问号到感叹号再到省略号的转变。

月兑胎换骨的他,开始充满信心的站在更高的角度上,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问题,这是一种无所畏惧的胆识,是一种战无不胜的自信,更是一种天下唯我独尊的气魄。

(中国历史中的唐王李世民是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人物了,按照正史的记载,六月四日李世民之所以突然下手,是因为事先李建成与李元吉已经谋划好,要在李元吉出征的饯别酒宴上,埋伏刺客当场杀死李世民,然后再杀死尉迟敬德等人。李建成的一个属下将这消息密报给李世民,他不得已,才做了这样的决定。

这完全是谎言。其用意,不过是为李世民六月四日的阴谋政变制造充分的根据,为这位具有雄才大略而根本蔑视公认道德的政治家作一种道德上的美化。

李建成也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将李世民压制的毫无还手之力就是明证,他的整个计划,是对李世民的力量逐步加以削弱。

如果李世民乖乖交出兵权,放走秦府的几员战将,他不过是个空头王爷,哪里还需要设什么“鸿门宴”?政治家从来不做徒劳无益的事情。

但李建成绝没有想到,他的这一似乎完美的计划,直接造成了自己的灭亡。这并不是因为他愚蠢,而是因为他的优势太充分了。

李世民堪称杰出的军事家。但在长安城中,他根本无法调动军队。能够动用的武力,只有极有限的秦王府卫队和暗中蓄养的武士,总数不过几百人。而太子东宫的卫队,按照规定,规模比秦王府大得多,再加上齐王府,总数有几千人。

这些卫士,也是经过反复挑选和训练的勇士。不仅如此,由于太子多年镇守京城,京城的几万禁军,名义上虽不属他管辖,而实际上,将领大都是他的亲信。这样的力量对比,他怎么会想到李世民敢轻举妄动呢?

过去,李渊因为他们兄弟不和,曾设想把李世民派到东都洛阳。但李建成认为,李世民一旦去了洛阳,占据一方,手握军队,便谁也奈何不得,他怎么能放虎归山呢。所以他想尽办法,劝李渊改变了主意。李建成对李元吉说:“秦王留在长安,不过是个匹夫,容易对付!”这话并不是没有道理。

但所有的人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不明白:李世民究竟有什么样的胆魄!

玄武门事变,从当时整个政治形势、军事力量对比来看,是一个极其大胆和冒险的行动,其成功的把握,实在并不大。

关键就在于,李世民和他的谋士敢于选择这样一个别人想象不到的地方突然下手。当然,李世民也别无办法。就像下围棋一样,全面处于劣势的一方,只能紧紧咬住一个可能的机会,置生死存亡于不顾,全力搏击,以求一逞。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国全文阅读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