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等从头看起:”,
“忆菊,蘅芜君”,题目和诗人名很有诗意,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宝钗当然现在没有这心情,但谁知也许竟在未来不幸言中?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两个字,虚空,无论是贾府现在的奢华热闹还是许多人内心的情意繁复,在将来,都可能会成为“虚空”,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这已经是老妇模样,至少是老妇心理,是全诗最有力得分最高的一句,
““谁怜为我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此句悲到极点,整诗也亏得薛宝钗能有如此悲凄意境!
““访菊,怡红公子”,这题目和作者名,一个字,比较俗,哈哈,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无事忙的形象来啦,(xx注:说得好!(外人注:不要曲解大白纸的意思!))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xx注:怎么老是谁家种谁家种?莫非宝玉走出了百里之外?(外人注:休要夸张!))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xx注:怎么看怎么觉得宝玉在虚呤!(外人注:他有这个兴头去访菊啊,你体会不到就不要说别人虚!))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宝玉的意境至少到这里还是差宝钗较远,虽然宝钗写的是“凄”而宝玉写是“兴”,
““种菊,怡红公子”,(xx注:这种菊仍然显得“俗”,哈(外人注:种菊是劳动,劳动俗?(xx注:问题是谁来种)))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xx注:会栽吗?(外人注:))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xx注:经雨活?为什么事先不浇水,如果昨夜不雨,岂不是今朝菊已死?(外人注:))
““冷吟秋色诗千,醉酹寒香酒一杯。”(xx注:诗千?太托大了吧!(外人注:))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xx注:竟然能绝尘埃,明显就是胡写!(外人注:人家种花赏花后的意境,你管得着吗!))
““对菊,枕霞旧友”,人月兑俗,便不在乎名号,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湘云的思维模式基础是“出乎意料”,虽然也许她并没有刻意如此想,但也许这就是她的思维方式,而且,她本身现在岂不是“别圃移来”?这“一丛浅淡一丛深”无论从诗句还是从意境都让人眼睛一亮,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湘云之洒月兑,这两句尽显,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这一句更是已经“越”湘云,成为曹雪芹心中的绝妙写照!(xx注:大白纸在虚拟为曹雪芹知音了(外人注:那又怎样?最重要的是曹雪芹是“更无君傲世”!))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此句回归哲理,更是虎头豹尾!
““供菊,枕霞旧友,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这个显得过于文绉绉,倒有些不象湘云了,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这里应该可以看出,整“供菊”诗象极了湘云十几二十年后的心情,即哪怕是生活不如意,哪怕是情感不如意,湘云的性格和内心的清高也不会改变,再加上一份成熟,但如“供菊”里所说的了!
““咏菊,潇湘妃子”,也许是最重点的来了!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林黛玉的傲视众人的形象通过这诗深深印出!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黛玉由“满纸自怜”说到“千古高风”,思维极其清晰,跨度相当之大,其内含的力量非众人可比,
““画菊,蘅芜君”,宝钗如果之后不做两,是说不过去的,但她第二选题稍稍在后,也可能不是偶然的,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仍然以“谦逊”开头,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宝钗擅长丹青,这几句却丝毫也不“谦虚”,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月兑秋生腕底香。”,很有女子气息,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此处又稳重大气,全诗完全符合宝钗之才,
““问菊,潇湘妃子”,飘逸灵动如仙的又来了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以菊之绝世清高对黛玉之绝世清高,这问可不是一般的问,此问意境之高,直高上了九重天!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已将菊当作平生知己,
“写诗耗心血,评诗也伤精力啊!”小戒叹道。
“小戒说得好!”小猴翘起大拇指。
“此回定大伤曹施主!”老沙叹道。
“也大快曹施主!”小唐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