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海情缘 楔子(2)

作者 : 郝一博

[第1章楔子]

第2节楔子(2)

秀才是在两岁时随十九岁的父母从山西清源(今清徐县境)讨饭来到蟠州落户的。那两年家乡连着大旱,颗粒无收,饿死人便野,再流行了霍乱,满门灭绝人家不计其数,欧阳家那门仅活下秀才秀才爷爷和他的父母。秀才爷爷染上了霍乱临断气时,把一辈子存下的十几两银子交给秀才的爹,令他带着妻儿逃命。并千叮咛万嘱咐,万万不可断了欧阳家的血脉。秀才爹草草掩埋了咽气的父亲,为活命,更是为了父亲要他延续欧阳家香火的嘱托,携妻带子逃离了清源。

蟠城落下了脚,秀才爹凭着自小学徒做醋的手艺,在黄河故道边搭个棚子,用那十几两银子作本做起了醋生意。但让他着实没有想到的是,本为糊口所做的挑担生意,竟会非常受此地人的喜爱,不久后他做的香醋就在蟠州相传开来。聪明过人的他又在原有的配方中加了几道适合蟠州人口味的配方,创新改进了些工序,做出的香醋液态清亮,味道香醇,蟠城及四乡很快便无人不晓欧阳家的香醋了。按理,如此红火的生意本该扩大作坊规模的。但身为外乡人的他俱却惧怕树大招风,三年过后才在棚子就近置了块两亩左右的宅基地,盖了座规模不大的小作坊。

而今秀才不愿再娶,秀才爹已是心灰意冷,却又没半点法子。

自从背井离乡来到蟠州定居后,也不知为何,他那裆下的东西就渐渐不中用了。虽也看了不少中医,吃了不知多少回春的草药也没恢复精气。想着携妻带子逃离故土主要是为了延续欧阳家的香火,而今秀才不愿再娶,自己的身体又无能续子,眼见着家门要绝后,不善言辞的他成天忧闷叹息,三年后得病去世,死后那双眼睛也是睁着的。好在秀才娘是把经营作坊的好手,香醋生意依然红火。

去年春上秀才娘患了重病,临终前含泪恳求秀才娶妻生子。也是哭着责怪,你也是个知书达理的秀才,能不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欧阳家这门要是在你这辈绝了后,你又怎么能对得起列祖列宗?

秀才自相好的女人离他而去,心里就有了娶个女人的念头,只是不好说出口。这会眼见娘亲就要离世,却看不到他娶个女人进门,已是愧疚不已。含泪答应了娘亲,暗对自己说:“欧阳家是绝对不能绝后的!娶妻生子不只是要完成母亲临终时的遗愿,你也需要女人啊!”

秀才虽十四岁就考取了秀才,之后却再怎么苦读,屡次会试都未中举。父母虽也清楚独子的他日后必将继承这份产业,也屡次要求他学着管理醋坊生意,无奈他对生意没有半点儿兴趣,每日里只是跟一帮秀才吟诗作对,谈古论今。如今父母双亡就不得不管起作坊了。作坊是父母创下的基业,也是能够养活他的根本,就是再没兴趣也还是要继续经营下去。好在作坊里都是些老伙计,父母在世时对他们不薄,他们也是要依靠这作坊养家糊口的,所以都也尽心尽力。

这会的欧阳秀才欣赏着新宅,心里就直说:“都二十四了,人家的孩子都能提瓶打醋了,我也该娶妻生子过安稳日子了。既便娶填房,也要风风光光的娶!”

这时节忽听到门响。秀才以为又是亲朋前来观看新宅的,开门见是媒婆,他那张满脸带笑的脸霎时拉下了。媒婆正是母亲相托说媒纳妾那个。自媳妇投河丧命后,秀才一直对她没好感,甚至还对她在心里充盈着敌意。

媒婆四十余岁,靠嘴皮子吃饭的她伶牙俐齿,也是成就了无数对的鸳鸯。秀才的媳妇跳河自尽后,爹娘也是央此媒婆给秀才再说亲事的,秀才就是不愿再娶。街上见了媒婆也不搭理。媒婆背地里也不知骂了多少回秀才白读圣贤书,欧阳家怎么会养下这个不肖子孙之类的话语。可自打秀才的娘离世,听说秀才愿意再娶,深知欧阳家底的她在秀才还没盖起这座四合院的时就找过秀才。秀才虽不情愿搭理,却心知想找女人就离不开这个媒婆说媒。考虑半天后说了三个条件:一要是会做生意,二要是长得俊的黄花大闺女,三要是年龄不得超过二十岁。

秀才本就生得高大俊秀,起初媒婆对秀才的这些要求倒也没感觉太为难。可多日后遍城找寻却未果。那年月,谁会让没出门的女子抛头露面做生意?

秀才盖房期间媒婆来过几次,对秀才说黄花俊闺女和年龄都不是问题,可会做生意的闺女着实难寻,先娶进门慢慢学着就是。秀才本就对生意毫无兴趣,他期望的是娶个女人能像娘亲那样管理起作坊。这会的他斜眼看着媒婆,抽了口烟袋,吐了口烟雾,心里暗道:“谁来教?我还不是被逼上的梁山才管起这作坊的?”于是冷冷地对媒婆说:“我说的这三条缺一不可。”见媒婆蹙起了眉头,就又说:“只要你能把这事办妥了,我出三成的口舌费,多给你些喜钱。”媒婆虽为难,却冲着这多出的三成的银两和喜钱多方打听,终在城南找到了做酱咸菜的程家。

程家在自家开了个临街铺子,卖自家做的咸菜,也卖酱油醋,醋就是批发欧阳家的。程掌柜四十岁上才得一女,三年前妻子病逝后再没续妻,家里就他和独生女儿相依。女儿十六岁,生得美若天仙。平时在家做饭做花红,帮父亲在院内整整咸菜,柜前是绝不过来的。程掌柜自小念过私塾,也教女儿识过一些字。

媒婆是半晌时来到程家提亲的。程掌柜听说欧阳家心大喜,蟠州城城里城外谁不知欧阳家的香醋?前一阵去城里批发欧阳家的香醋,就听伙计说秀才盖起了相当气派的四合院准备娶亲。他有心托人说媒把女儿嫁过去,又担心门户不当,欧阳秀才看不上他这做小本生意的家境。没想今个儿媒婆竟会找上了门来提亲,心里自是大喜,暗思:“怪不得一大早就有喜鹊在院内的梧桐树上叫个不停,原来是有喜事临门。”但听了媒婆说女孩要会做生意的话,心又凉了半截子。

媒婆却有心计,对程掌柜说,秀才这会也没爹没娘了,娶了媳妇后还不得把老丈人当做自己的亲爹?依我说,这门亲事要是能成,嫁了姑娘后你也别一个人再守着这半死不活的生意了,跟着过去帮着料理醋作坊,随便哪里漏点都要比你这生意赚得多。

程掌柜听后欣喜,暗想媒婆说得有道理,往后能和闺女生活在一起也不落得孤单,老了也有依托。就问是不是欧阳秀才的主意?媒婆说,秀才可没这么说,不过有她这张嘴,这事她会说通的。程掌柜就说仰仗她了,能说成这门亲事,这边也少不了她的好处。

媒婆出了程家,就紧赶紧的来了欧阳秀才的新宅。进门暂未入正题,依旧先夸几句不知夸了多少遍的气派宅院。秀才尽管每次都听到相同的话语,依然非常心悦。接着媒婆提到程掌柜的女儿,赞美了一番姑娘的美貌,再说蟠州再也找不到第二个那么漂亮的。秀才虽心动,却清楚媒婆是耍嘴皮的字,也没全信,想了想开口问女子会不会做生意。

媒婆笑道:“正想跟你商议这件事呢。”再就说:“我是这么琢磨的,他程掌柜也就这么一个闺女,闺女嫁过来,他程掌柜也孤单不是?守着那么个只能糊嘴小买卖,倒不如让他歇了生意随闺女过来帮他们小两口经营这醋作坊。”又提醒道:“人家程掌柜可是识文断字的,做一辈子买卖的生意精,往后有他带着闺女经营着醋作坊,你想想你该多省心?再说,程掌柜除了这闺女也没有别的孩子,你不用担心人家往外搂你的家财不说,还得可着劲力得帮着你。话再说回来了,你得琢磨琢磨,没出门的闺女要是成天抛头露面做生意,那还能是个好闺女?”

秀才也认为媒婆的话有道理,老丈人当然虽说不能算是自家人,但就这么一个女儿,往后绝不能对女婿丢奸耍滑的。可此时的他也在心里盘算着娘亲临终前一再嘱托秘方不可外漏的嘱咐,心里暗思,即便日后把作坊交给媳妇和老丈人管理,醋的秘方也是不能交给他们的。

秀才虽心里乐意,但脸上还是没有什么表示,蹙着眉头问:“程掌柜跟你说他往后愿意跟闺女过来帮我?”

媒婆听了秀才的话暗喜,说:“哎呦,人家程掌柜可没说这话,不过有你婶子在,就算他程掌柜不怎么情愿,我也能给说妥的。大侄子,婶子还不是全都为你着想啊,你说你想找个会做生意的媳妇,还不是想成亲后多念书?念书的秀才成天照看着生意也委屈你。婶子就觉着,这门亲事真是老天爷给你定好了的,对你真合适。人家那女子,真跟个仙女似的。不是我说,这识几个字跟两眼一模黑的女孩子就是不一样,你可看人家这丫头是小户人家的,可人家那样儿就算大户人家的女孩子都比不了,跟你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秀才点头“嗯”了声。却又心道:“她把这女孩子说的这么好,可要娶进门的媳妇,我也总得亲眼看看是个什么样子才能娶进门的。”开口说出要见一面那女子的话。

媒婆听了秀才这话后霎时犯了难,未出嫁的女子怎么好婚前相见相公的?却又想,秀才的话说得在理,人家没爹没娘,也没至亲,怎么能不见一面女孩子的面就答应娶进门?低头想了想对秀才说:“大侄子,这样的事真还从来没有过,我要和程掌柜商议商议的。”秀才点头答应。媒婆就说这就赶过去,立马却又说:“我这赶到那儿也就到饭时了,这会也不好去吃程掌柜的饭不是?我还是路上随便吃口……”

秀才明白媒婆的话意,探手从口袋模出了几枚铜板递过去。媒婆接后眉开眼笑,又说了几句秀才是大善人之类的好听话语。再就说晚上等她的回话,扭着细腰、踮着小脚笑眯眯地出了门去。

秀才院内及各屋又看了阵,忽地想到该去醋坊瞅瞅了。

自从娘亲去世,醋坊的生产都是交给爹娘生前就非常信赖的一个老伙计管理的。老伙计在醋坊干了近二十年,是看着秀才长大的,秀才对他自是放心。可自家的买卖也不能不时常盯着,况且账目是要他亲自管理的。

可此时的秀才想着要去醋坊做那些琐事,又是由不住心烦,心里就说:“真要是那女子能如媒婆说的那样,娶了后再教教,往后帐交给她来管,老丈人帮着经营,我就再不插手这些琐事。”打开大门时,猛地看到门口站着位左手捻珠右手持钵的和尚。和尚六十有余,脸盘圆胖,眉须直垂面颊,颇具仙风。

秀才心说和尚是来募缘的,走近与和尚互道了“阿弥陀佛”,探手从衣袋里模出两枚铜钱放在和尚的钵中。和尚看看他却不动步,眼瞅院内问,能进你的院里看看吗?秀才拱手请入。和尚进院来四处看了阵,也没说上任何言语。临出门站定,看了欧阳秀才的脸颊片刻,道:“施主,在宅院里种上两颗石榴树吧。”

秀才心知这仪态不凡的和尚要他在院内种上两棵石榴树必定有因的。谢了后再掏几枚铜钱放于和尚的钵里。和尚转身离去,几步远后,秀才又似忽地想到了什么似的,紧走几步赶上问:“敢问师傅是那座庙的?”和尚答:“茂山寺。”

媒婆晚上来报,程掌柜已经说了,嫁过闺女后就歇了他自己的生意,过来帮他经营醋作坊。只是现在不愿意让闺女直接见秀才,怕被人笑话。后天正好是蟠龙山庙会,到时只能由媒婆领着那女子让他偷看看。

蟠州城每年最大规模的庙会就是阴历的四月初八,蟠州城乡以及附近邻省的客商云集。制作精巧、造型生动的民间手制工艺是庙会的主角。剪纸、面人、木玩、泥玩、布艺等各类手工玩意儿随处可见。耍猴的,卖艺的,吆喝卖大力丸的,卖野药的,卖吃喝的,说书的,卖风筝的应有尽有。身上穿的,家里用的,做工种地必须的等等物品,两三天之内便摆满了蟠龙山蜿蜒小道及山坡上各处空地

庙会这日人山人海。看热闹的,闲逛的,囊中无银饱眼福的;躲在人群后听书、看戏、看耍猴,见有收钱的过来立马起身走开的;挣钱的,花钱的,要钱的,偷钱的。各色人众齐聚,热闹非凡。

秀才先是买了两颗石榴树苗,嘱咐跟来的伙计回去把树根泡在水里。后就按照与媒婆商定好的时辰去了佛爷庙。

大殿内上香的人络绎不绝。秀才等了阵媒婆从大殿出来,看到媒婆身边跟着女子,他的心霎时狂跳起来。

但见这女子生得芙蓉如面,桃腮杏脸,明眸皓齿,肤若凝脂,美如冠玉,貌美如仙。秀才的脑中立马就想到李白那句“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的诗句。

媒婆看到秀才后给他使眼色,秀才也没注意,眼睛依旧定在这女子脸上。少顷发现媒婆的眼色,脸就涨得通红,冲着媒婆点点头,转过身急步走去。

月余后,三媒六证、纳彩行聘、换帖传柬、定了吉日,等等事务均都办妥。五月十六这日,秀才用上了八抬大轿鼓乐迎娶。蟠城的举人、秀才大都来贺,知州也派人送来了贺礼。

蟠城人娶亲嫁女相当讲究的,礼仪繁杂,在此不作赘述。但人们所感叹的是,秀才娶填房竟也会用上八抬大轿子,操办如此之大婚宴,着实令蟠州百姓议论了好一阵——

1/1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孽海情缘最新章节 | 孽海情缘全文阅读 | 孽海情缘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