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字传奇 第三百一十章 我是..

作者 : 泰梦

缅甸首都仰光是一座具有热带风光的美丽的海滨城市,城区三面环水,东面是勃固河,南面是仰光河,西有伊洛瓦底江入海汉河之一的莱河。

从濒临仰光河的南部,沿东西两河之间向北扩展,是繁华的商业区,一条条笔直宽敞的大街上,花圃里鲜花盛开,人行道上绿树成行。

市内的民间建筑具有传统的缅甸风格,同时也有不少西式建筑,缅甸政府大楼、中央银行、海关、仰光车站、邮电大楼等均是英国式建筑。

1982年3月12日,当清晨淡淡的雾霭散去的时候,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支他们看起来无敌的舰队,一艘万吨级的运输舰,两艘5000吨级的护卫舰,一艘万吨级的登陆舰正在张开尾部的血盆大口,在两艘扫雷艇的引导下,满载海军陆战队的两栖坦克和装甲车接二连三的驶出来。

军舰的舰桥上高高升起的紫睡莲旗帜明白无误的告诉所有的人,我是

苏尔帕戈达码头的3、4号泊位,南华联邦的海军陆战队开始登陆,随即控制了这个500多米长的码头区域。

与此同时,南华联邦莱城号航母起飞的机群,以8架一个单位,排成战斗队型,两个单位的战斗机,在缅甸首都仰光上空呼啸而过,如入无人之境。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情况,还是要从1982年缅甸颁布的新国籍法说起,其规定在1824年以前在缅甸居住的部分族裔才能算缅甸公民,华人作为客籍公民和归化公民,没有被选举权,不能竞选公职,不能担任政府机构和团体的领导职务,甚至不能出国和读大学。

1982年缅甸《公民法》颁布后,有20名议员因其父母不是缅甸公民而被取消了议员资格。

奈温政权的有功之臣,原矿业部长尼尼博士,虽是缅籍但由于查出他的父母是华人,就被降职为驻某国的大使。

1982年3月11日,南华通讯社奉南华联邦政府之命发布声明,郑重指出:“缅甸当局无视我国的一再警告,最近连续出动武装部队,侵犯华人在缅甸境内的安全,抢掠华人财富,导致局势急剧恶化,严重威胁在缅甸的华人安全,南华联邦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将保护在缅华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自己的决定。”

威慑是以实力为基础的,为了增加威慑力量,并在一旦缅甸军队敢于出动时有更大的取胜把握,南华联邦的一支舰队和一个海军陆战旅负责执行这一计划。

南华联邦政府这样做已经不是第一次,这要从很早说起。

缅甸1948年1月4日**之后,由吴努领导的反法西斯自由同盟执政,同盟系一个由多党派组成的松散阵线,内中以社会党势力较大,内部一向不甚团结,总理一职一向由吴努担任,至1956年6月,让位给社会党人吴巴瑞。

1957年3月吴努复任总理,吴巴瑞退居付总理兼国防部长,双方开始互相倾轧。

1958年同盟彻底分裂,吴努另行成立联邦党,同盟则保持原名,由社会党人吴觉迎、吴巴瑞领导,两者争权夺利,相持不下。

1958年10月29日陆军参谋长奈温将军出掌临时政府,监督议会选举,让两方在同一基础上竞选。

1960年2月选举结果,联邦党获胜。

1960年4月吴努重新执政,任缅甸联邦政府总理,但联邦党获胜后,亦闹不团结,不久又内哄分化,由吴努的得力支持者德钦丁领导一派,与其抗衡,互相攻击,以致**无力,社会不宁。

1962年3月2日,缅甸军队发动一次不流血政变,推翻了吴努的文人政府,宣布解散议会,成立革命委员会,接掌所有立法司法行政权力。

三军参谋长奈温将军出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兼国防部长,集大权于一身,除外交部长由一名非革委会成员的文人担任外,其他部长全系军人,后外交部长以后亦换成军人,从此缅甸一改旧观,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缅甸**后,经济仍十分落后,一切工商业大都操在英国人、印度人手中,巴侨、华侨亦有一部分力量,其后英人势力逐渐退出,至1964年缅甸商业60%为印度人所控制,缅甸人才开始抬头,但所占比例不大。

外侨以印度人为多,在100万以上,华侨约30万,半数以上为侨生或入籍的华人,外侨经营工商业,多居城镇,其生活远比缅人为高,对比之下,缅人自然有所不平。

军人政府多年青军官,民族情绪很高,又急功近利,故排外思想十分浓厚,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暴风骤雨手段,扫荡一切经济领域及文化领域的外侨势力,迫使外侨离境。

政府要员中据说亦有人主张采取温和政策,把外侨资本限定在工业范围内,并促外侨入籍效忠缅甸,溶外侨于一炉,但其主张未为采纳,反而遭到猜忌,为集团所排挤。

军人政府的排外措施,系以国有化的名义执行,因为缅甸的金融经济绝大部分操在外侨手中,故以国有化名义,恰好能收到排外的效果。

他们上台之初的1962年4月30日即宣布了一个《缅甸社会道路》的宣言,宣布他们的设计的社会是缅甸式的,不与其他任何社会相同。

1963年初又宣布了一个国有化法案,他们的国有化是择肥而噬的,有油水的国有,没有油水的就不国有,故至今最富有剥削性的典当行业,不独存在,且不容许外侨私营。

其国有化方式是闪电式掠夺式的,不给出路的,故他们的主义即系排外主义,以国有化之名,行排外之实。

1963年2月23日,缅甸政府宣布银行国有化,所有外资银行,侨资银行一律由政府成立于1948年2月3日的联邦银行接管。

1964年1月,宣布出入口贸易国有化,将以前已发出的所有出入口货的执照一律取消,私人一律不准经营出入口业务,缅甸两大出口商品大米与木材的生产收购出口等事宜分别由农业局、林业局掌管,私人不得插手。

1964年3月2日宣布全国工商业国有化,先在仰光实行,3月19日普及全缅,计缅被接收的工商机构12212家,其中95%为外侨所有,稍有点资金的均在接收之列。

3月2日中午电台广播政府命令,声音刚停,各厂店门口即有一名兵士到来,把铁门一拉,宣布里内所有东西都属于政府,任何人不得私有,命令并规定所有存在仓库住宅等地的资财设备须自动上报,否则一经查出,坐牢十年。

法令虽宣布将来要给予适当的赔偿,但实系一纸空文,卒无分文结还,如有人询问其事,该经管机构会说:“政府管理你们的东西许多年,管理费用早已超过其价值了,政府还要向你们追补管理费用”,完全是无赖口吻。

当缅甸政府宣布国有化时,若干东南亚报纸曾直接了当的称缅甸政府劫取外侨财产。

1964年5月17日缅甸政府再施杀手锏,宣布流通的100元、50元大钞作废,当时发行的钞票分100、50、10、5等几种,这是继工商业国有化后,对外侨的一次毁灭性打击,命令规定所有大钞必须上缴,违者重罚。

自从1963年外资银行被收后,外侨在银行的存款大都提出钞票藏在家里以防万一,收藏的钞票自然是大票,因此一夜之间,便都变成了穷光蛋。

事后缅甸政府宣布收回的大钞100元的900百万元,50元的300百万元,当时发行的大钞共有21.7亿缅元,故尚有970百万未曾缴回,占全部大钞的40%,大部分因外侨怕事,收大钞沉落河底,足见外侨对于缅政府的严峻手段的恐慌程度。

另据1964年3月政府统计,在大钞作废前二个月,全缅流通货币共为2230百万元,大钞占流通货币的97%,10元、5元的小钞只占3%,可见这个杀手锏对持有大部分大钞的外侨打击之大。

1964年9月1日,缅甸政府宣布接管私营报纸。

当时除缅甸政府出版的英缅版工人及劳动人民日报各一份外,有十余家私营,英、缅、印、华各报纸十一家,其中英缅文报纸由政府宣传部接管继续出版或合并,中文报纸则勒令停刊,员工由报馆当局负责发出三个月工资遣散,政府不负任何责任。

停刊的中文报纸共四家,即**、新仰光报、中国日报、中华商报,至此,华侨就没有中文报纸可看了,又因政府控制了入口,中文书报也不准进口,故华侨看中文书刊再无可能。

1965年5月,缅甸政府宣布接管私立中学校,因为缅甸学校每年五月为新学年开始,所有外侨办的中学,校舍、校具全归政府所有,行政由各地教育局派人主持,学校名称也改了,课程全部用缅甸语文,外文只有英文一科,即是说不能再有中文课程了,各校教师除个别外全部不再录用。

被接收的华侨中学校,仰光有十间,各地有十九间共二十九间,仰光十间中左派的七间:即华侨中学、南洋中学、中华中学、福建女子师范学校、华夏中学、业余公学,右派的中正中学,教会的华英中学、挽华中学等三间。

其他城市的中学,左派有十八间计为曼德勒、腊戍、密支那、八莫、东枝、景栋、大其力、勃固、东吁、卑谬、兴实塔、勃生、渺名、壁榜、瓦溪码、毛礼、毛淡棉、丹老等地的华侨中学,右派的只有一间德迈励志中学。

1966年5月,缅甸政府再宣布接管全缅私立小学,受影响的华侨小学,仰光有27间,左派的24间,右派的3间。

计仰光市内有:中国、育侨、新侨、华侨、集美、育新、侨尼等小学以及佛学、归女、颖川三个夜校,郊区的为阿弄新华、九文台华小、新闻乃华小、甘马育华小、群英、眉尼贡华小、包杜华小、勃生堂华小、达基打华小、开方道华小及南奥、北奥、打汶、丁眼遵等华小共14间上均属左派学校,右派为力行、醒民、新民等3间。

至于缅属各地华侨小学为数很多,有华侨的地方就有学校,即使一二十个学生也要办一间学校,无确实记录,其中与仰光教师联合会有联系的进步派小学计有147间,右派学校及其他未有联系的,因缺乏材料故未详。

到1966年5月,全缅的华校均被接收,中文课程全部没有了。

数百年来,我们华侨祖先每到一处必群策群力办起学校,目的是为了要我们的子弟识中文,保持民族文化,不要忘本,现在华校被收,华人都感到很痛心。

华校被接收后,中小学教师大约有二千人左右,绝大部分离开了学校,学生人数约有26000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黑字传奇最新章节 | 黑字传奇全文阅读 | 黑字传奇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