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日的城市 32.第八章 小鸟的眼神 (4)

作者 : 斯耶

第32节第八章小鸟的眼神(4)

老梁领根柱回来得早,铺上有几个空位,根柱拣一处空位放下行李。老梁在自己的铺位上掏出一搪瓷缸子,到门斗后边的水龙头接了半缸子水,一天没舍得买瓶水,现在喝起来咕咚咕咚像饮牛。根柱坐在铺位上,心里还是想呕,但是他忍住了。环视这个通开的房间,布帘对面地界较窄,摆着四五套铺盖,比这面的铺盖干净一点,但也看不出本色。比较起来,根柱的铺盖像新郎倌了。几个女人在铺边模牌,扑克已经卷了边,像两副扑克那样厚。一个妇女抬头看老梁:

“今天咋回来早了,把你儿子领来了?”

老梁:“刚认识的一个小兄弟,出来乍到。”

妇女:“老梁,今天我陪你舒服舒服?”

老梁:“不中,今天一天没挣到钱,吃饭都吃老肉了。”

几个妇女嘎嘎一阵大笑:“老梁还要装真童子呢?”

通铺上陆续回来人,看见根柱也没有人问,人来人往的都司空见惯了。有人拿回一包花生米,有人拿出两个猪手,有人拿出两包榨菜,凑在一起喝起酒,吹牛皮,说南山抓虎北海擒蛟,吹过了嘎嘎一阵大笑。根柱不饿,不是不饿,是觉不出饿。他的脑袋里积满了声音,不只是脑袋里,胃里也积满了声音,很窄、很挤,吃不下东西。闹腾到小半夜,通铺里静了。也不是静了,是没有主动的声音。咬牙、磨牙、放屁、梦话,世界像活着一样。

根柱刚朦胧地睡过去,隔着两个铺位传来声音,不是男人的声音,也不是女人的声音,是男人混合着女人的喘息、申吟。根柱好奇地在枕头上抬抬头,借着月光看见铺位上拱起一个大包,里面一起一伏的。根柱明白了,忽悠出了一身汗,想起了老梁的话:“看见啥都是没看见,听见啥都是没听见。”

老梁的两个老乡揽了个活儿,让老梁一起去。老梁说:

“带上柱子吧,他个初来乍到的,是个本分孩子。”

老梁的意见没人反对,但是两个人的活变成了三个人又变成了四个人,老梁歉意说:

“以后大哥找活忘不了你们俩。”

路上,老梁感慨:

“活人难啊,就说那几个女人吧,离婚了,没家了。娘家回不去,打工挣不到钱,连正规的卖屄都没了年轻,卖不出去,只好在这里混着。这些打工的,在家里有老婆孩子,在这里只能干熬。这些女人十块钱一次,给个盒饭也行。说白了这些女人是豁出去下边这张嘴养活上边这张嘴,这些爷们是豁出去身上的力气养活下边这根筋。”

老梁又说:

“一次公安局的抓卖婬,把几个女的抓去了。警车走到半路,警察实在受不了她们身上的味儿,把车门子打开,一脚一个踢下车,训斥她们你们也叫个女人?谁不想当个象样的女人,谁不想当个象样的男人。男人就拿吹牛皮当真事——骗骗自己,女人落到这步田地,骗不了别人也骗不了自己了。”

根柱知道老梁这是说给自己听,边听边点头。还是那句话:“看见啥都是没看见,听见啥都是没听见。”

活是给开发区一家装修住宅的干力工。上楼背水泥、沙子,下楼背墙上砸下的残土。开发商的设计不合用户的心思,用户打掉原来的隔墙,再砌新的隔墙,一来一回,比没有墙还费事了。老梁和他的两个老乡都有工具——一柄锤子和一把钎子,砸墙上的废水泥,根柱没有锤子和钎子,根柱背沙子、水泥和残土。这家是五楼,高档社区么,举架高,相当于一般的七楼。根柱背几趟开始喘,心就在嗓子眼儿,一张嘴就能掉下来。主人是个带眼镜的先生,中午过来看看,带来二十个包子,夹四棱块子肉的山东包子。本来没讲供饭,但是这先生看着厚道,不过意,就买了包子。每人五个,很快就吃完了。老梁对夹着包在各屋检查的先生说:

“老板,一看你这人就厚道,你要是供我们饭,明天再多买几个包子吧。”

老板停了脚步,瞅着老梁,眼神中很诧异,他试探着问:

“你看多少合适?”

老梁:“再买二十个就差不多了。”

眼镜先生:“天,够我们家吃半个月了。”

眼镜先生马上出去,又买了二十个包子,带回两包榨菜,看着他们吃净。眼镜先生惊诧着走了。老梁卷起一棵旱烟,吧嗒着说:

“这人是好人,跟咱们不是一路人。”

根柱当天挣四十元钱。老梁把钱递到根柱手上,告诉他去买一柄锤子、一把钎子,又告诉他买什么牌子的合适。

老梁的老乡说根柱:“你知道梁哥为啥对你好吗?他有个儿子也像你这么大,在天津上大学呢!”

春草到哈尔滨打工,靳翰林两口子着实紧张了一阵子。一个小丫头,碰见坏人咋整?又不能不让她去,整天顺炕洞躺着,好人也得憋屈出毛病。春草抽空回了趟龙泉,学说碰见了秀儿,在秀儿的饭店当服务员,两口子心里的石头才落地了,有心思打听起秀儿的现状。靳翰林不缺钱,春草打工全当是出去散心。又问春草到底和根柱有没有意思,春草急赤白脸地告诉他们不用问,两口子面面相觑,打住话头。心里感慨:小时候盼着孩子大,盼大了凡事不由爷了。翰林给春草带够了钱,让她买个象样的手机,着天给家打个电话。

春草是很称职的服务员。春草支应着馄饨馆,客人明显的多了。馄饨馆附近是个大建筑工地,圈着几千民工。以前,只是湖北民工常过来吃馄饨,跟后灶师傅攀乡亲,结账时抹去块八角的。现在民工们都愿意来吃馄饨,一个中午要翻三回台。民工们来吃馄饨,也是来看人,看春草。也不完全是看人,是来听声音。两性共处才和谐,工地里缺少女人,就不和谐。有两个管账作饭的,骂起人来比男人还男人,基本上不算女人。吃碗馄饨,看看女孩子,听听女孩子的声音,夜间想象着女人的模样、声音,自己辛苦地解决问题,阴阳和谐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狗日的城市最新章节 | 狗日的城市全文阅读 | 狗日的城市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