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新境 21.说“奇”、“畸”(2)

作者 : 周汝昌

第21节说“奇”、“畸”(2)

能知贵势原污浊,善写胸怀见本真。”他用最简略的文词指明了《红楼梦》的最大价值与光彩,就是曹雪芹把人类性情的本来天真写得那么让人倾倒,但寻求“天真”的人却往往不被人理解,不为世俗所容,这就是《红楼梦》曲中的一支题为〔世难容〕的道理。若问这种人古来有好例子可举吗?我说有!诗人中就用李白、杜甫两位来看看问题。

杜甫有一句诗叫做“畏人嫌我真”是说我拿自己的真诚来对待人,反而遭到误会甚至敌视,惹出不少麻烦,因此我害怕世俗之人不理解我的本真心意。再看杜甫又怎样评论李白呢?那就更令人惊讶而动心了,他说:“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你看,这是多么沉痛的呼声啊!大诗人李白不会处世,总拿自己的天真、诚意对人对物,不但没有讨好,反而落了一个“皆欲杀”的重罪名声,如果你懂得了这些,那么你再去读读《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之为人、之行事就明白了。贾宝玉者,也是李、杜大诗人、大诗圣一流的上品人物,是民族的精华,不是什么寻常“纨绔公子哥儿”,同时也就能明白正因世俗不能理解、不能容纳这种寻求天然本真的大智慧者,所以对贾宝玉也是“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你听我讲到这里,大约也就自己一下子和那个三万六千五百零一的那个一挂上钩了。他之所以不为世容,所以为“奇”,所以为“畸”,以及《红楼梦》里许许多多不容易为一般人所理解、所接受的难题,也就不是全无办法寻得登堂入室的路径了。

讲到这里,读者也许会问,这种“天真”、“本真”到底是人人共有的,还是少数人特有的?又,既然曹雪芹已然说明人是正邪两赋而来的,那么这个“本真”是正是邪?或者正邪二者谁占的成分多?这样一推问题就很多了,本篇只能作一个最简单的小结。这种本真大略相当于《孟子》所说的赤子之心,就是人从怀胎到降生还没有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本性属于最善良、最美好的精神境界,这讲起来仍然显得太空泛,令人难以掌握琢磨,但我可以举一个外国报纸上的小知识来说明。研究结果表明,初生婴儿每日要笑三百多次,随着年龄的增加,他每天笑的次数迅速减少,大约到十多岁以至成年人,每天笑的时候有那么一两次就不错了……我借用这个例子来说明,赤子在没有被“污染、歪曲、破坏”的时候,确实有他的本真,否则他每日因何而笑?他究竟梦见什么?一定是美好的东西才会让他笑吧?!姑且揣此,以后有机会再加续论。

庚寅年九月十六霜降

2010-10-23

,更多精彩,请见原书。呼吁读者购买正版图书。

本书为凤凰网读书授权转载。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本书。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红楼新境最新章节 | 红楼新境全文阅读 | 红楼新境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