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说“奇”、“畸”(1)
我们中国古典小说久有四大奇书之名。所谓奇,即《三国》、《水浒》、《西游》、《红楼》四部长篇小说,各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特色。这样解说“奇”字似乎很通,其实没有讲到点子上,因为不管哪一部小说只要它能流传,能有读者,都会各具特点、特色,能都称为奇书吗?所以我们所说的四大奇书的奇并不止于那一层表面关系,至于《红楼梦》尤其是一部当得起“奇中之奇”的奇书。
读《红楼梦》千万不要忘记开卷故事的缘起,就是娲皇炼石补天。她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本来三万六千五百块这个整数就恰好够用了,问题出在忽然多出了一个“零一块”,这也正是《红楼梦》的“奇”之所在。“奇”的本义是与众不同,即有它的独异之处——你看到这个“独”字就应该引起思索了,独是孤孤零零一个的意思,也就是“奇”的来源。因为“奇”字又读作“机”,意思是“单”。
在数学中,数字分作双数和单数两类。单数即一、三、五、七、九……叫做“奇数”;双数即二、四、六、八、十……叫做“偶数”。
奇数必须读作“基数”,说到这里,也许很出你意外,这个读“基”的“奇”的左边加上田字偏旁就是“畸”,而“畸零”一词指的是一个孤孤单单、了无伴侣的可怜的人或物。我说了这么多话是为了什么?就是想告诉你,娲皇于整数之外,多炼出这么一块孤独寂寞、可怜的畸零之石,不能入选补天,被丢在青埂峰下,不知过了多少岁月,自悲自悼,然后遇到奇缘而变化为人下凡历世。
你必须读懂这一层意义,然后才谈得到读懂全书主角贾宝玉之为人、之相貌、之性情、之处境、之悲喜聚散的经历、感情,才能够真正读懂《红楼梦》这部“奇”书。
《红楼梦》之奇,与《三国》、《水浒》、《西游》之奇不尽相同。它的奇就奇在贾宝玉这位少年公子,其来历、品格等均与一般世俗寻常之少年很不一样。
让我提醒你,《庄子》有一句重要的话:“畸于人而侔于天。”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有些不寻常的人物,他在万万千千的寻常人中,是个单一孤零的角色,而他是与道、与天、与大自然相比肩的特异人物。曹雪芹笔下所写的这位少年公子、主角人物正是一个“畸于人而侔于天”的奇特人物。因此《红楼梦》之所以称为奇书者,包括了这么多的内涵意义。我们读《红楼梦》不能用一般的世俗寻常的尺度标准、价值观念来衡量它,否则就会把珍贵的“畸点”给消灭了。
我引《庄子》的用意,正如顾虎头所说的“倒食甘蔗,渐入佳境”。《庄子》这句话里的“人”是什么?“天”是什么?勉强用今天的语词来说,人指的是人群社会,天指的是天然、天真。
为什么《庄子》要说“畸于人而侔于天”呢?要读懂这句话又要回到《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上来。人本来与天、道、自然是没有分别的,但人群社会生活却又带来了种种相互关联、制约、矛盾、协调等非常复杂的局面,这样的生活年深日久,人的本然、天真就被那些关系给埋没了。问题是还有生来具有大慧的人,他不喜欢人类社会的不良现象,而要寻求最原本的那个天——人性、人情的本真。历史学与诗词学大家缪钺先生给我的《红楼梦新证》题诗曰:“公子才华早绝伦,更从桑海历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