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莫尔回到石景山教导大队,立即让马人合将学员们召集起来。他对老马说:“这是沃辛顿斯基中将带来的一部纪录片,是我们苏联的核心军事机密,经莫斯科批准,特地带来向中国学员们放映,让学员们观摩真实的导弹核武器试验过程,让大家对导弹事业充满信心!”马人合十分高兴。老莫又说:“把教学笔记发给大家吧,因为,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员们将有更多、更重要的内容要记!”
学员们很快就云集在大礼堂。一道白幕拉上,放映机低鸣了起来,大礼堂四周的窗户上放下了厚重的窗幔。影片开始了。黑白影片拍得很粗糙,镜头还在不停地抖动。设计室的镜头,生产车间的镜头,总装厂的镜头,纷至沓来,影片没有声音。一枚巨大的导弹开始装配,完成了总装,装进了发射筒,吊装上了火车。火车开动了,越过高山,穿过平原,运送至了一个荒凉的地方,把导弹装上了一个高高的发射架,完成了发射准备。镜头切换至一片空旷的草原上,有几栋钢筋水泥的建筑,一座高耸的铁塔,一条锈迹斑斑的铁轨,以及轰炸机、坦克、被拖上旱地的战舰、装甲车等战斗装备,堑壕里还有活蹦乱跳的牛、马、羊等动物,以及绵延数十公里的军营,纵横交错的堑壕。影片切换到发射现场,现场一片忙碌后,人员迅速撤离了,镜头定格在导弹上不动了,突然,导弹底部爆炸出一团巨大的火球,几乎掩盖了导弹,导弹月兑离了烟雾腾腾的发射架,向上飞去,拖着长长的火舌,最后消失在视线里。镜头又切换回草原,在高远的天幕下,导弹突然钻出云层,向草原上飞去!很快,空阔的草原上,一团耀眼的闪光横空出世,银幕出现一片令人窒息的惨白,接着,一个巨大的火球,猛烈地翻卷着,膨胀着,不断扩大,不断上升;巨浪席卷一切地滚过茫茫的荒原……一朵巨大的焦黑色的蘑菇云冉冉升起!电影又作了几次凌乱的切换,凌乱的镜头里,草原上的几栋建筑已被夷为平地,高大的铁塔瞬间扭成了麻花,轰炸机被吹得掉了个儿,坦克被肢解得四分五裂,到处散落着动物焦黑的尸骨,光秃秃的土丘冒着团团黑烟,世界在顷刻间冰销瓦解……死寂的礼堂,似乎也成了银幕画面无形的延伸。在这个无声的黑白电影里,最具有冲击力的色调莫过于惨白和焦黑,这两种对比剧烈的颜色,构成了一幅惊悚的景象,这个景象,就叫做毁灭!
……
学员们正襟危坐,他们的胸膛剧烈起伏着,他们的面容是凝重的。这只是一次导弹原子弹武器试验,死的是动物,毁灭的是试验品,可以不足惜。但毫无疑问,无论谁,都不希望哪一天轮到人类自己成为试验品。广岛、长崎的阴影已经过于深重了。
原子能,人类最具天才的发现之一。是该用来建造发电站让黑暗的世界获得光明,还是象今天这样更高效地杀戮人类?
火箭,人类最具天才的发明创造之一。是该装上航天器承载人类飞向茫茫太空,还是装上核弹头对准我们自己的星球?
导弹核武器,人类最具天才的发明创造之一。是将人类变得更强大了,还是越来越令人类束手无策?
人类的目光是如此光辉伟大,而落脚点却往往又如此自私狭隘。
在场的肯定有很多人在思考这些问题,因为人性本善――姑且让我们坚渝地相信这一点,那么,在看到如此强大,强大得人类自身已经无法承受和掌控的武器的时候,看到人类的安全必须要以一种更不安全的手段作为代价的时候,人性里天生的悲悯难道不该受到触动吗?或许,人最高贵的地方,就是有一种悲悯的情怀。从某种意义上说,武器,已经成了人类共同的敌人。能最终拯救人类的,也必是人类的悲悯,是人类天性里的善――而绝不是武器!
武器,是残忍的,是血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是罪恶的,可是,我们又能拒绝武器吗?在二战中,如果苏联的后方兵工厂没有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大量的武器送到前线,那死亡的又何止2700万人?如果没有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那法西斯的魔爪还要荼毒多少苍生?如果解放军不是用小米加步枪和敌人的飞机加大炮对抗,战场上又会少埋多少烈士的忠骨?
武器伴随着人类同生共长。漫长的历史告诉我们,如果人类离开了武器,就难以生存、繁衍、发展和进步。从最初的木棍、石头等原始武器,发展到今天的导弹、原子弹、导弹核武器,人类最终能发明创造出什么样惊世骇俗的武器,谁也无法作出回答。未来有一天,人类会彻底抛弃武器吗?不知道。但在今天,人类还离不开武器。至少,在人类还没有克服自身的局限,在人类正义的力量还没有绝对性压倒邪恶,在所有人的悲悯还没有被真正唤醒,在真正的人类和平还没有到来前,我们必须拥有强大的武器!不仅需要,而且急切!
加林科夫、薛沅奇、莫尔、马人合等一起走出会议室,异口同声地说,出太阳了!雪后的天空里,显出一种冬日里不可多得的高远,夕阳也格外的妩媚。会议室里的灰暗被斑斓的色彩涤荡殆尽,温暖的光明沐浴着大千世界、万物生灵。风雪悄然散去,世界光彩重生。自这一天起,教导大队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