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厢清怨 第60章 伤农

作者 : 油偶娃娃

关于鸭梨卖不出去的事,宋金海每日上衙门,从街上路过早就有所目睹,原本以为今年是个丰收年,老白姓能靠家里的鸭梨小枣,卖个好价钱,谁也没想到,今年会是这个行情。

一筐子鸭梨守到天黑,也卖不出一个,有老农一气之下,宁愿把鸭梨熟透了烂在树上,也不摘下来去卖。更有舍不得的穷苦人家,把鸭梨当做饭吃,一天三顿,顿顿是鸭梨,鸭梨本来就是凉性之物,吃多了容易月复泻,吃得全家人拉肚子,不得不花钱去看大夫。

宋金海去上差的路上,看到大街小巷挑着担儿卖鸭梨的人,心情沉重地叹了口气,想起小女给他出的主意,从一个老农手里买了一篮子鸭梨,带到了府衙去,请各位同僚和府尹大人尝一尝。

“甜,真甜,我看呐,今年的鸭梨比哪年都好。”颜同知咬了一口鸭梨,津津乐道。

府尹大人吃着鸭梨,味同嚼蜡,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见颜同知一副浑然不知百姓疾苦的样子,颇为厌烦地瞥了人一眼。

鸭梨也吃了,宋金海有话说,“不知各位,觉得这鸭梨的味道如何?”

“今年的鸭梨外皮微黄晶莹,吃起来甘甜可口,水分充足,也只有我们河间能种出这么好的梨来,河间人杰地灵,又蒙上天厚爱,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颜同知第一个赞道。

李兴祖脸上乌云密布,黑得快要下雨,“你们知不知道今年的鸭梨卖到了什么价钱?”又指着桌上的篮子,“就这一篮子鸭梨,不到五文钱,五文钱呐,现今白菜三文钱一斤,这一篮子鸭梨少说也有十来斤,算起来一文钱一斤都不到,连白菜都不如了,你们天天坐在朝堂,两耳不闻窗外事,还口口声声说关注民生,关心百姓疾苦,老百姓的事就是你们的事?”

李兴祖背着手,走着官步,在大堂上走来走去,下面的人一个个惭愧地低下了头。

“宋通判,对于鸭梨一事,你怎么看?”李兴祖突然回过头来,问道。

宋金海沉稳地在心里组织了语言,“今年风调雨顺,粮食瓜果大丰收,这对河间来说,本来是件好事,现今最大的问题是家家户户的鸭梨堆积成山卖不出去,即使卖出去了也卖不了好价钱,只能是贱卖,果农劳心劳力采摘,欢欢喜喜地挑了担儿出去卖,可最后到果农手里头的钱,却是比往年的少了一半,真是‘果贱伤农’啊。”

“果贱伤农。”李兴祖细细咀嚼这个新鲜词汇,觉得说得很有道理,“看来怎么样帮助果农把鸭梨卖出去,才是关键。”

“不如让果农套了牛车,拉了梨到附近的村庄去卖卖,这样一来,总比挤压在家里的好,能换几个钱是几个钱。”这种大好表功的机会,颜同知怎么会错过,让别人占了先机。

李兴祖摇摇头,“淮北一带多产鸭梨,附近的地方也是获得了大丰收,鸭梨不比其他不是必须物质,没钱的人家连饭都吃不上,哪还有钱去买梨。”

“近的地方不行,我们就走远一点。”宋金海插话道,“河间也有常年出塞的商队,还有好几家大商号,不如和他们联手,让他们把鸭梨拉到关外去,这也是一条门路。再说,河间离京也就几百里地,京城繁华富裕,河间的鸭梨小枣早就在关内打响了名声,在河间一文不值的鸭梨,到了京城说不定能成抢手货。河间又在京杭大运河的要道上,进京走水路也方便,又能防止鸭梨一路颠簸,受损过多,没有好卖相。”

说到后面,宋金海明显是底气不足,声音越来越小,心里叹道,这可是小女想出来的法子,说相比起来,进京走水路才是上全之策。

“宋通判所言不错,只有把鸭梨运出去,才能救河间老百姓于疾苦。”李兴祖看向宋金海的目光,颇有几分欣赏之色。

颜同知心里很不服气,小声嘀咕,“和我的方法如出一辙,没想到被他捡了大便宜,哼……”

李兴祖和衙门的官员关于鸭梨外销的事宜,细细地商讨了一番,决定双管齐下。

一方面找来几家大商号的掌柜,让他们的商队托运鸭梨到塞外去,几家掌柜不是很愿意做这桩买卖,谁都知道,鸭梨最忌磕碰,一碰就是一个大印子,从河间到塞外,用骆驼也得大半个月才能到,路上又不好走,拉到塞外估计都成了一堆烂梨,不过他们常和衙门打交道,为了以后方便,卖衙门一个面子,答应先拉着试试,其实最主要的是可以拉些晒干的小枣鱼干过去,这在塞外可是金贵东西。

另一方面,组织船队载着鸭梨进京去卖。

果农们一听到这个消息,连饭也顾不上吃,纷纷拿了梯子筐子,叫上自家的小子闺女们到梨园里去摘梨,胡同里闹哄哄的,又有和大村家的相熟的婆子,站在门口同人说话。

宋珍芝认得那是常来走动的老路家的,第一回见面的时候,还错认为宋珍芝是大村家的闺女,被大村家的骂了一通。

“胡同里的吴家刘家陈家,天没亮就去摘鸭梨去了,说是要摘了新鲜的梨过好秤,让商队帮着拉运出关去,也能换几个钱贴补家用,换些针线钱,总比烂在树上的强。”老路家的说道。

“我家二爷说了,这次是府衙出面,过了秤登记在册,等商队一回来,就能领到钱了。”大村家的说话的时候微微扬起了头,宋金海在衙门当差,她们下面的仆人也跟着沾光不少。

“你们家二爷可是好人,多亏了他想出用渔网养鱼的法子,我家老头子也在海边占了一亩三分地,别提多上心了,天天吃了饭就带着大黄到养鱼的地方溜达,下雨天也没有拉下,前两天用网子网了一下,养了三个月不到的小鱼苗,就有一两斤重了,过一段时日就过来捞了卖了。”老路家的呵呵笑着,她常年在海边晒着的脸黝黑黑的,长了许多斑点,这样一笑,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两朵黑菊/花。

老路家的口里的“大黄”是她家养的一条大黄狗,经常形影不离地跟在老路后面,摇着尾巴撒着欢儿。

宋珍芝在院子里用小锄头锄地种花,听着门外的谈话,也觉得很有趣。

前几日,她让家里的仆人帮着在院子的东面开出一块地来,专门用来种花,还让大村帮她做了一把小锄头,看起来兴致满满的样子,只是对于种花这件事,她实在提不起信心。

在现代她听人说仙人球好养活,一插就活,她从花匠手里买了一盆,放在电脑旁防辐射,后来仙人球内部腐烂变成了一团臭水。她不甘心,听说绿萝好养,只要有水就行,弄来一花瓶绿萝,放在临窗的桌上,没几天叶子就黄了……状况连连,她欲哭无泪,她也有一颗爱护大自然想净化空气之心,可是无论养任何花花草草,她养什么死什么。

眼前这块刚开垦出来的光秃秃的土地,她把它当做了花圃的实验地,“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是颗种子就会发芽,她就不信,她不能在这片土地上,种出东西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一厢清怨最新章节 | 一厢清怨全文阅读 | 一厢清怨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