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
一缕缕从岩崎城评议间一侧的木窗处投射进来的阳光犹如一柄柄光剑,这些光剑的辉芒将六郎的半张脸映得非常坚毅。在六郎左眼眼眶的扭曲刀疤之下,因为光芒的折射而泛黄的瞳目一如饿虎。
“现在本家东部临近三河国今川领地的豪族叛乱,一部分原因就是恐惧遭到本家亲织田领主的清洗和诛灭,并非真心投靠今川。而且他们的实力因为本家多年的削弱政策而变得弱小,若不是有今川家派来的一名大将率领的三百兵士前来支援,他们断然没有实力反乱。所以在下认为当广布手令投降不究,再一鼓作气击灭今川派来的援兵,便可以平定本次叛乱。”
六郎微微侧头看了看一旁端肩点头的黑田秀家,六郎所有情报都来自于这个本地除了丹羽氏之外最大的豪族家老。黑田秀家因为是本地豪族,所以对本地豪族之间的恩怨了如指掌,此次亲今川派豪族叛乱,也是难逃他的情报网。而这些比较详细的情报,已经在他选择支持六郎的时候,交给了他一部分。毕竟黑田秀家此时与六郎站在同一条船上,一荣俱荣,而此时正是六郎崭露头角的好机会,黑田秀家必然鼎力支持。
坐在评议间最上的丹羽氏识沉吟了一下,六郎的提议可以说与丹羽氏常大致相同。不过丹羽氏常因为需要代表其派阀中本地那些与亲今川豪族有仇的亲织田豪族家臣的意思,所以极度主张灭杀和抢掠。六郎则是建议拉拢能拉拢的,再击溃叛乱军的主心骨,那支由今川家派来兴风作浪的军队。这样的方式节省实力,而且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领地的毁坏。
“嗯六郎说的有道理。”
丹羽氏识佯装考虑,他这样一说,坐在他左手边的豪族家臣中传出不可思议的声音,在他们眼里,那些亲今川派的家臣因为与他们积有宿怨,所以他们不能接受六郎的方式。他们只是臣服丹羽氏识的豪族家臣,他们不管那片属于丹羽氏的领土如何,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家族能在战争之中获取多少利益。
所以当丹羽氏识露出赞同六郎提议的表情之后,他们便露出难以接受的表情,甚至一些比较大的豪族家臣之中,更有不满的情绪出现。
“叔父”
丹羽氏常的那张脸,乍一看与丹羽氏识几乎如出一辙。他听着从身旁豪族家臣之中传来的不满声音,急切的以双眼示意丹羽氏识,表现出着急的神情。
虽说岩崎城周边已经被丹羽氏识统治,但其领土上也有许多豪族家臣分别控制着乡村。这些地头武士虽然单独无法与丹羽氏识抗衡,不过同时发出不满的情绪的话,就算是丹羽氏识也必须给与充分的照顾。而丹羽氏常明知这一点,他急迫的以眼神提示丹羽氏识,除了能提醒丹羽氏识不要忘记豪族家臣们的立场,更能向丹羽氏识卖个人情,一箭双雕。
“虽然六郎说的有些道理,但本次时机不佳,不予采纳。”
“老夫年岁已高,即便是出兵也再挥舞不动武士刀,没办法适应颠簸的战马马背。本次出兵虽然仍然由老夫统领,但丹羽氏常、六郎你们各领一队,同时进攻叛军领地,不要怜悯背叛者,给我杀光他们。”
丹羽氏识老奸巨猾的一笑,面对他寄于厚望的六郎,跟他越来越压服不了的黑田秀家,他很乐意看到他们二人被其他家臣打压。这种借刀杀人的伎俩丹羽氏识非常喜欢使用。他没有接受六郎的提议,而是使出了一套太极推手将丹羽氏常和本地豪族家臣团推上了前沿与六郎和黑田秀家对立。无论是他们之中任何一个最终胜出,或者两败俱伤丹羽氏识坐收渔利的结果,他都会立于不败之地。甚至通过这次对亲今川的叛乱家臣毫不留情的诛灭,还可以向新臣服的织田家做出一种决心,这种一箭三雕的事情,丹羽氏识怎么会放过。
丹羽氏识心中瞬间百种想法,表面上却面色如常,他看着面前坐着的所有家臣,仿佛有种将一切掌握在手心的神祗的错觉,这便是他痴迷了一生的权力的美妙。这种美妙一旦品尝,便犹如最上瘾的毒药一样无法摆月兑。
权力便是人间的神力,可以凭借权势者的一己私欲予人生,予人死。可以将一切强取豪夺的野蛮行径,罩上一层无比神圣的外衣。
“嘿。”
丹羽氏常的嘴角极其隐秘的翘了翘,那弧度诡诈阴险。他紧紧盯着因为提议没被接受而垂首沉思的六郎,双眼布满血丝和厌恶。一切的事情正中他的下怀,既然丹羽氏识不同意除掉六郎,那么以他丹羽氏庶流藤岛城城主的身份,想要在乱军之中诛杀某人简直易如反掌。而这个机会马上就要到来,他藏在宽大和服袖子中的手已经兴奋到颤抖!
贱种!
——————————————————————————
二月初的春风吹绿了人间的山野,飞鸟的鸣叫声中,一切正在变得生机盎然。已经初见青绿的猿投山在东方的晴空之下连绵高耸,远远望去只觉气魄雄浑。
“有点凉飕飕啊。”
一个十岁左右的年轻武士坐在军椅(马扎)上,有些惋惜的模着自己刚刚被剃光的头顶。在他身后站着来自织田信长处的分别背着黑色母衣和赤色母衣的武士伊东武兵卫和加藤弥三郎,再后便是那五十名高举三间半长枪盔甲精良的足轻。这股军力虽然不多,但在那个征战只靠农兵的年代,已经是一股足以攻城略地的力量。
他们停驻在一处初显草色的高坡之上,在高坡的下方便是原属丹羽氏胜,现在已经划归到这个年轻武士名下的三个村共五百贯土地。在这名年轻武士的位置上,可以清晰看见那三个村子里的地头武士正因为他召集的命令而慌忙四处派人征召农兵,因为命令紧急,所以三个村子简直乱成一团。
天文二十年的二月初,岩崎城丹羽家领地中亲今川派豪族的叛乱之下,年仅十岁的六郎,在老家督丹羽氏识的主持下,匆匆忙忙的完成了自己的元服礼。乌帽子亲选定丹羽家首席家老黑田秀家,黑田秀家亲手为六郎带上乌帽子的一刹,象征着六郎已经正式变为通常意义上的成年武士,具备成为将领的资格,以及拥有一切成年武士拥有的权力。
同时六郎废弃了这个幼名“六郎”,拜受了丹羽家通字“氏”后,改名丹羽勘助氏次,也就是丹羽氏次。
(元服是指战国时期武士幼子成年的一种礼仪,类似中国的“冠礼”。参加元服的大多都是12-16岁的年轻男子,不过由于是战国,所以男子元服会更早一些。乌帽子亲便是选择家中较有威势的一门众或者亲信,来为元服者戴上乌帽子,建立一种类似义父子的情谊。)
因为是初阵,所以氏次将盔甲穿戴整齐。但即使是最小号的盔甲,只有十岁的氏次穿起来仍然显得过于宽大。冷不防一看氏次,觉得就是一具盔甲坐在马扎之上,完全看不到氏次本身。而那个过大的兜盔,只要氏次戴在头上,便失去了面前一半以上的视野。所以他不得不摘下来放在腿上,露出他刚刚剃过的头顶,任凭早春的风吹过这片刮得稍微渗血的头顶。
在战国时代武士剃去头顶的头发已经成为成年武士的象征,据说最初的武士是不剃顶的,只是因为武士需要长时间作战,兜盔(盔甲的帽子)不离头,所以头顶的头发经常被兜盔磨秃,非常难看。或者在剧烈的战斗中,头发散乱遮住视线,所以渐渐的武士们便都开始剃去头顶的头发。而在战国时代,用刀刮去的头发比较容易长回来,所以一些武士发明了一种更自虐的办法,就是以镊子拔头发,将头发和发根一并拔除,一劳永逸的解决头顶头发的问题。
在葡萄牙传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所著的《日欧比较文化》中提到,曾见过武士因为拔头发而疼痛流泪,并流出满头黑血,状貌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