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又是五天过去。这天又到了朝会的日子。等到群臣行过大礼,纷纷入席后,刘天便按照计划,笑眯眯的看着下面群臣笑道。
“朕前日听闻荀彧,荀攸俩叔侄有大才。若非董贼乱政,此二人已为朕所用。故此朕重召此二人。来人,宣二人进殿。”
话音刚落,伺候在殿门口的一个小黄门立即飞快离去,前去传唤荀氏叔侄。这个时候,王允正微微皱眉,对刘天先斩后奏,召见荀氏叔侄颇有看法。身为司徒这么久,他知道荀氏叔侄的才华。只可惜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荀氏叔侄冒犯了董卓,他却视若无睹,只为提前赶走两个将来有可能与自己为敌的人物。但是他没想到天子竟然又把这两人重新召了回来。
“荀氏叔侄素有才名,不假。只是陛下从何得知此二人之名?”
王允眉头微皱,细细的心里琢磨着。片刻之后,他想到了贾诩这个在诛杀董卓之时出过大力的人物。顿时,他完全明白过来。
“只怕陛下召荀氏叔侄入朝,亦是此人的主意。唔……我得早作防范才是。”
就在王允暗自琢磨的时候,荀彧,荀攸两叔侄在小黄门的带领下走进了大殿。两人见到刘天,立即一丝不苟的行了个大礼。
“臣荀彧(荀攸)拜见吾皇。”
“呵呵,平身。”
刘天见到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荀氏叔侄,喜滋滋的示意两人起来说话。等到两人站起身来,他这才看清楚荀氏叔侄的相貌。只见站在左边的荀攸头发胡须有些斑白,宛如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似的。而站在右边的荀彧却是黑须黑发,也就是三十岁出头的模样。
打量着这两叔侄,刘天感到有些奇怪。按照他知道的历史,荀攸虽然要比荀彧年纪大点,但是哪里像现在这样这么明显。短短片刻之后,他恍然大悟的微微点头,心里暗暗自个给自个解释。
“嗯,和历史上一样,荀攸虽然老了点,但是年轻一点的荀彧却是叔叔。现在看起来两个人相差得这么大。估计是荀攸坐了那么长时间的大牢,被董卓派人折磨的吧。”
这时,荀攸,荀彧两人见刘天只是看着自己,并不说话,心里不免有些奇怪。好在自从诛杀董卓,回到洛阳之后,刘天平日的一些习惯性举动已经被百姓们传得街知巷闻。再加上天子的名头,两人只当这是天子的习惯,也不敢过多追究。
就在两人暗自嘀咕当今天子的古怪脾气之时,刘天收回目光,笑眯眯的环顾下面群臣一周,然后望向荀彧,吩咐道。
“荀彧,朕欲暂封你为大司农部丞。你可满意?”
“臣谨遵陛下旨意。”
荀彧听到刘天叫到自己名字,又封自己为大司农部丞,立即恭恭敬敬的上前一步,行了个大礼。随后,他这才退回原位。不想没等到他回到原位,王允便闪身出席,言辞恳切的拱手劝道。
“臣司徒王允以为此事不妥。”
“嗯?”
刘天见王允又跳出来和自己作对,当即眉头微微一皱。旋即他便舒展眉头,挤出一副笑容,笑眯眯的望向下面的王允。
“有何不妥?”
“回陛下,荀彧原任守宫令一衔。只是恶了董贼,方才无奈挂印辞官归家隐居。如今董贼已经伏诛,自当官复原职才是。”
王允正色的一一讲来。在座群臣听了,无不暗暗点头称是。而荀彧倒是没什么意见。大司农部丞共有三人,共同掌管天下十三州事务。虽然有实权,但是守宫令也是不错。即使没有资格参加朝会议事,却是替天子掌管笔墨纸砚等杂物的官员。算得上是天子身边的近臣。更为重要的是总归也是在为汉室效力。
荀彧虽然不在意自己是不是能得到大司农部丞一职,但是一直沉默不语的贾诩却对王允的心思颇有看法。他看着站在正中的王允一副大公无私的模样,心里不禁暗自嗤笑。
“王司徒……不过鼠目寸光之辈,不知进退。今日可得一时显赫,来日只怕不得善终。”
这时,刘天对于王允的心思也明白了个七七八八。见王允在赶走自己中意的刘关张三人之后又打算阻止自己提拔荀彧,他当即脸色一沉。
“王司徒,朕已得知荀彧有大才。有贤才而不用。莫非你准备让朕做一昏君不成?”
刘天这话一出,群臣心里当即一紧。他们这个时候也意识到王允在赶走刘备这个隐患后有些得意忘形了。虽然天子年幼,但是天子始终是天子。整个天下都是天子的。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大司农部丞。还不如卖个人情,也好缓和君臣之间的关系。
“臣大司农郭全有事启奏。”
见王允惹恼了当今天子,大司农郭全连忙闪身出席,拱手禀道:“王司徒并非此意。王司徒虽为当朝仅存三公之一,却并不知晓各府情况。大司农部丞共有三人,只是昔日董贼擅权。三人之中有一人投效董贼,如今已被打入大狱。陛下能知大司农部丞尚缺一人,实乃英明。十三州事务繁重,两人恐难以胜任。如今陛下举荐一人,臣不甚喜悦。”
这时,王允心里也是惶恐不安。他同样意识到自己有些得意忘形了。如今天子手下还有吕布这个手握大军的骠骑将军。自己这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对天子意见。着实是有些过了。于是,他见郭全主动送上一个台阶,便顺势就着下了。
“老臣惭愧,不明就里,险些误了朝廷大事。大司农之言有理,老臣亦无异议。还望陛下恕罪。”
刘天见王允服软,心头的火气不由消了三分。他有心借着这个机会给王允狠狠的敲打一下。但是一见王允主动服软,他也只好按下火气,挤出一副笑容呵呵一笑。
“无妨。既然司徒已无异议。朕便封荀彧为大司农部丞。”
话音落下,没有一个人敢在这个时候继续招惹刚刚才有了火气的天子。见群臣都老实的坐而不语,刘天立即趁热打铁,将目光投向一言不发的荀攸。
“荀攸,朕欲暂封你为议郎。你可满意?”
“臣,遵旨。”
荀攸应声上前一步,低着头拱手应了一声。他和自己那个年轻叔叔的想法有些不同。想要竭尽所能辅佐天子,自己爬得越高,对天子的帮助就越大。刚才见到当今天子为了给自己叔叔争取到一个大司农部丞之衔,不惜与王允翻脸,他心里哪里还不知道当今天子是打算重用自己叔侄二人。
“大司农部丞掌管天下十三州事务,可参与政事。议郎不受五官中郎将管辖,亦有入朝议政之权。陛下封我叔侄二人,想必有心于王司徒等人之外,建一势力与其制衡。既如此……我须细细琢磨一番。”
荀攸退下后,暗自在心里琢磨。而此时,经过刚才的那一幕,哪里还有人敢跳出来反对。反正一个小小议郎而已,又不是九卿。天子要封谁就封谁吧。于是,荀攸担任议郎一职的提案无比顺畅的通过了。
荀攸受封之后,刘天心满意足了。直到这个时候,朝会这才回到正轨。看到刘天的要求得到满足,脸上流露出一丝轻松,群臣也趁着这个机会把这些时日积压的政事一一提了出来。不多时,殿内气氛渐渐热闹起来。每个人都想趁这个机会在天子面前表现。一时间,反对与支持的声音络绎不绝。人人都积极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群臣踊跃发言的时候,王允一言不发的静坐在席上。他虽然一副专心致志倾听群臣发言的模样,但是心里却在飞快的盘算起来。
“不想荀氏叔侄竟得陛下如此信任。若不趁早笼络。来日只怕又是一个对头。嗯,待散朝之后,我便去邀请他叔侄二人至司徒府赴宴。席间寻机试探便是。若是志同道合,我也不妨助其一臂之力。若是志向不同,索性……”
想到这里,王允心中稍稍平静下来。于是,他便收拾收拾心情,耐住性子倾听着群臣的讨论。但是他没注意到虽然群臣踊跃发言,但是任由数人和自己一样在席上沉默不语。
“王允果真是只老狐狸。昔日何进,袁隗,董卓在时,他竟能一直隐忍不发。直到此时方才显出锋芒。若我不小心行事。只怕我便如玄德一般下场。”
曹操神色不变的坐在席上暗自提醒着自己。他耳朵里听着群臣的热烈讨论,双眼却目不转睛的盯着坐在最上首的王允。仿佛打算从王允的身影上看出其内心深处的想法似的。而在他不远,贾诩同样沉默不语,只是暗暗观察着殿中文武大臣。
与此同时,这次朝会如此热烈,令刘天倍感意外。看着下面激烈讨论的群臣,他仿佛又有了一种自己穿越前开会的感觉。而自己也和那个时候一样,多半插不上半句话。回想着自己穿越前的生活,他唏嘘不已。
过了好一会,他收敛了这种会令自己颓废的回忆,转而认真倾听起来。莫约两个时辰之后,这场朝会便在热烈的气氛下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