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去种田 正文 第十二章 书声朗朗

作者 : 易月半

诸葛均除了按照黄叙的说法下令郡田曹准备稻麦轮作事宜,同时派遣人手前往荆南桂阳购买稻种,他也没忘记把自己从华佗那里要来的医学宝典给派上用场。

就在这初平四年的秋天,南昌城内一处宽大的宅院内,一阵童稚的声音开始在晴朗的秋空下回荡。这里汇集了来自南昌附近的孩子,他们有的是豫章郡本地的孩子,有的是来自北方的流民的儿女,甚至还有少数孩子是之前诸葛均处断豫章反乱时留下的有罪官吏大户的遗孤。

汉朝并非是完全不重视教育的年代,按照《四民月令》的记载,当时的学校也分小学、太学,而小学本身又按年纪分别,就这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小学和初、高中。大约八、九岁的孩子就会入学学习识字和计数,十二三岁的孩子就开始学习《孝经》、《论语》;而再大一点,过了十五岁,在汉代那就不上小学了,应该去读太学,在那里学习《五经》

但是在这汉末实情又是如何呢?汉末政治**,官学的教育质量就开始降低,就连京都洛阳的太学都是时办时停;而各地方州郡的郡学那就是名存实亡,连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乡南阳郡的郡学都已经停办多年了。等到黄巾乱起,从此天下战火不断,战争与夺地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人民们要不忙于逃命,要不就在埋头耕作求存,更有的甚至在杀戮与被杀戮中挣扎,别说官学了,就连私学也要一定的条件才能维持下去。

因此在这种条件下,教育往往为世家们所垄断,于是世家子弟们更加兴盛,一批批跃上历史舞台,世家主宰政权的分量原来就不轻,如今更是越来越重。而低层的官吏和人民受教育的质量就越来越低,甚至出现很多郡吏拿笔写字都困难的现象。

诸葛均作为一个穿越者,当然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在他看来,若作为长期战略发展来看,提高人民的教育素质那是很重要的。光是忙着打仗种田,忽略了下一辈的培养那可不行。要知道教书育人那也是播种啊,而且运气好种出来的还是参天栋梁呢。这个想法自从他在寿春陪着兄长诸葛亮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酝酿了,而进入南昌之后更进一步变得清晰起来。

在三国中后期,荆州地区为什么能给提供了那么多的人才?这自然和北方中许多人才流亡荆州自然有关系,但同时也和荆州地区司马徽、庞德公等人开办的私学以及刘表本人兴办教育,开经立学的政策是有着月兑不开的关系的。就说说诸葛亮、庞统这两人吧,若不是因为有了良好的教育环境,能成为日后的人才么?还有那位徐庶,眼巴巴地往荆州留学,还不是为了图个好教育么?

既然刘表能在自己地盘养出人才,难道我诸葛均就不能学着做?咱不要诸葛亮、庞统这样的人才,只要能胜任一般官吏的人才来填补官僚体系,能具备一般技能的人才去填补手工制造业,能读书识字的农民兄弟回去想法子改善农业。总之,不求高精尖,就从改善底层着手,这难道还不行么?

因此自从在刑场对刘壹下令征集钱粮准备后,诸葛均就已经开始着手恢复豫章郡的官学。只是一开始兴办官学他才知道这其中的难处。对于诸葛均最想要改善教育程度的底层人民来说,他们对诸葛均的好意其实不大领情。原因很简单,在我们朴实的农民兄弟们看来,这与其送孩子去读书,还不如留他们在家里多干点活,这样还能多点收入。除非你要招收幼儿入学,帮大家照顾孩子,那或许还能考虑下。

问题是诸葛均开办的可不是幼儿园。他希望面向的对象起码也是小学生,最好能是中学生的年纪,这样才能在不久之后就派上用场。虽然他派遣官吏宣扬学习文字知识的重要性,又说会传授工业技术,但反响并不好。来上郡学的多数还是那些原本就在求学的儒生以及一些落魄世家子弟。

如果按照汉末的情况,其实一般来说郡守这样也就满意了。但诸葛均的野心不止如此,他希望能通过逐渐扩大的教育传播,一点点从根基处改变整个豫章郡的现状。当掌握知识的权利由世家转向广大人民,当选拨人才的范围极大扩展——那该是怎么样的一副前景?

于是诸葛均前思后想,又宣布了另外一条消息:日后郡内选择新的官吏,有很大一部分将会从郡学生徒中经过考试择优录取。这下子来读书的人的确多了。但诸葛均沮丧地发现,多出来的居然是城内那些世家的子弟们。本来他们嫌弃郡学初办,教育质量甚至还不如自己家的薪火相传,可如今听说还有这么好的机会,一个个都削尖了脑袋往里钻。至于农民兄弟们,倒是有一些胆大的也开始送子弟来上学,可那人数少,而且多半还是家里比较有钱的。

这下子诸葛均呆住了。看起来在眼界高低和抓住机会这两方面,世家的确超过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啊……这该怎么办呢?

眼珠子一转,诸葛均索性下令,能进入郡学的农民学生,郡学免费为他提供吃住;若是成绩达到三公子划分的标准,郡学将会提供不错的奖学金!果然这汉末的农民兄弟们都很讲求实惠,一听还有这种好条件,有吃有住,学得好了还能往家里赚钱,那谁不去啊?虽然很多人依然保持观望,但是胆子大一点、心思活一点的就都抢着把孩子送来了。南昌的郡学很快就陷入了饱和状态,诸葛均只得宣布,今年到此为此,来年再行扩招。同时他心里恶狠狠地补了一句:如今我虽然赔钱办学,但等到你们食髓知味,欲罢不能的时候,咱再来看谁赚谁的钱!

作为一个见识过前世教育赚钱之彪悍的穿越者,诸葛均对自己将来能够回本很有信心。

这教育的传统依然按照汉朝的来,只是诸葛均别出心裁,在小学中分出了中学,由十二岁到十五岁的孩子就读。于是就分出小学、中学、郡学三级,至于太学,那可是在京都,如今那边兵荒马乱的,谁能去读啊?

三级学校中,诸葛均最重视的是中学和郡学。郡学里就读的几乎都是十五岁以上的少年,他们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原本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学问根底的,如今来读一方面是为了加深学问,另一方面也是求一个出身。这几乎是诸葛均很快就可以到手的官僚人才资源,日后如何用他们改善这豫章郡的官僚网络,那就是一个关键的命题了。

那么他们还要读《五经》么?读,自然是要读的。诸葛均还不想被那帮子儒生戳脊梁骨。但是他却别出心裁,选了一些积年的老官吏来讲课。这些人其实未必精通《五经》,那可要教什么?结果三公子手一挥,不懂《五经》,难道连官府公文格式,上下交流礼仪,豫章郡县民情你们也不懂么?懂这些就成,把这些给我教了!对了,如何贪污受贿,私相授受之类的歪门邪道你们要是敢教了,那我可饶不了你们!啊,还有,顺便把之前本公子处置那些人是如何罪大恶极,下场是如何凄惨也一并宣导一下,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你们懂吧?

这一下,官吏老师们都懂了。于是豫章地理民情、官府应用文写作、各项收支计算等等东西就迅速转换了来上课的少年们的思维。学生们也就都明白了:哦,原来官是这么做的啊?而诸葛均特别提拔的几位思想道德课官吏们上课的时候更是激情四射,声嘶力竭地宣扬以诸葛府君、三公子为代表的诸葛家的伟大。

于是有一天,诸葛亮去上完郡学回家,就很不好意思地对诸葛均说:“均弟,原来当初你在南昌城如此英明神武,为兄和你一比,那真是自愧不如啊……”诸葛均当场就把嘴里含的一口蜜水给喷了出来。

顺便一说,诸葛亮读的是郡学,他是天才跳级生。而步骘和卫旌两位也在里面读书。诸葛均则是两头跑,有空闲他就去上几节课,有时在郡学,有时在中学。这除了他本人努力之外,也另有一个小九九:都说人生四大铁,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分、过脏,一起嫖、过娼。扛枪目前是没指望了,贪、赃——谁敢贪本少爷的豫章郡我砍了他!嫖、娼——年纪太小不提倡。那么看来现在最优先的还是同窗啊。

在郡学和中学里,除了中规中矩读书的儒生,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主攻的方向不是儒家经典,而是别的东西。比如《氾胜之》十八篇、《四民月令》;比如《华佗青囊经》;比如《许商算术》、《杜忠算术》、《九章算术》;比如诸葛均下令,由郡中官吏记录整理的那些老经验工匠、农民们的技术书;甚至还有商贾经商的经验书!

如果说之前跟随官吏们学习的是诸葛均用来改善豫章官僚系统的后备军,那么这些人在诸葛均眼里则是改变整个豫章格局的新鲜血液。他们或许将会成为豫章官僚体系的扩充和发展,也或许会落入基层民间,用他们的本事去推动那里民众的生活发展。

这些人将会是诸葛均刻意播种的一粒粒种子,他们将会走上和传统儒生不同的道路。虽然如今他们基本上都是觉得读书做官无望才来学习的,但日后他们所开辟的天地却未必会逊色于他们那些做官的同伴。或许历史不会记录下他们的名字,但必然会书写他们为历史上科学的先驱、工业的先驱,商业的先驱。而这些名号的响亮与否,则取决于他们能否在这汉末的科技工商的荒野上破土而出,由幼苗成长为一株株栋梁之才。

不过那些前景还很遥远,诸葛均目前依然必须依靠那些世家子弟和儒生们来撑持起豫章郡的局面,即使在郡学中,成绩优秀的学生依然是落在了世家子弟们的头上。这是受过不错的教育,而且经由父辈们拓宽了眼界和官场见识的一群少年人。他们的干劲、野心和实力都不是刚起步接受教育的农家子弟们可以媲美的。这是一个诸葛均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这个现实让他在把对于农家子弟的奖励标准放到了一个比较低的水准上时,心里满是苦涩。

是的,现实是不容易改变的。然而那不代表不能改变。时间,只要给我时间,咱们走着瞧!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平等的教育,农民子弟并不会输给你们这些官二代、富二代!诸葛均如此想着,把目光投向了三级学校中的小学。

那里,从相对接近的起跑线上起步的农民子弟和世家子弟正在一起接受小学教育。郡学世家独霸,中学世家占优,那么这小学呢?我相信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决定一个人前途的是他的勤力与否,而不是家族背景。诸葛均冷笑着想。

“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请道其章:宋延年,郑子方。……”

仿佛是回应诸葛均的期待,小学里诵读启蒙文字《急就篇》的朗朗童音传入了他的耳中。那声音虽然犹显柔弱,却又是那么认真而固执,便如同诸葛均心中那一丝希望,虽然目前还不得升腾展现,却已经是坚韧不灭。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回到三国去种田最新章节 | 回到三国去种田全文阅读 | 回到三国去种田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