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七剑 正文 第一回 三朝是非付茶闲,一朝悲恨由闺怨1

作者 : 未了生

“托”的一声,一支红缨镖扎入了一名瘦形汉子的肩头。[我搜小说网]瘦形汉子嘴上没吭一声,只左掌在中镖的右肩上一按。“扑”地声响,红缨镖便从他肩头应力而出,向身右空处一跳,横里飞去,径直插入到路边的一颗柳树身上,没入寸许。瘦形汉子脚下不停,踢草疾行,直向月影深处投去。

“往哪跑你?”瘦形汉子身后不远处紧紧地跟着一人。那人生得手长腿长,清癯健硕,却一身短打扮。只见他靴底生风,正自奔行紧追。他身后十几步外,前后相随着还有三个,装束相似,都提了兵刃,凶煞着面孔,飞也似的急追。

“嘿,老房喂的好镖!”那四人中一名脸上蓄着重髯的汉子高声叫道,“留神,要活的!”

瘦形汉子身后紧随的那人应道:“知道。你瞧好。”说毕,送一声断喝:“呔,吃我一掌!”身形猛地向前急窜一步,右手收刀向后背一架,左手迅疾一掌拍出。这一记颇有开碑裂石之势的一掌平平实实地落在那急奔中的瘦形汉子背上。

瘦形汉子早似油尽灯枯。这坚韧刚劲的一掌拍到身后,好比石头砸了豆腐。只听“扑”的一声响,他重重跌了下去,泥一样软在地上。出这一掌的那人心下顿喜,连忙上前,俯低了身子,出手便来拿他。不料,瘦形汉子倏地转身,口内道了声“着”。就见一柄不到半尺长的匕首疾入那人咽喉;“嚓”的一声,透颈而过。一股殷红的鲜血从他后颈笔直射出。射出的浓血,顿作一根柱子。血柱子在惨淡的月光掩映下显得格外阴恻凄怖。匕首滑着血柱子飞上空去,蹿了尺许远近;随那一滩浓血,一同摔落地上。却看那人哼没哼一声,仰头即倒,毙死在路边野草丛间。

此时,靠后的三人方才奔近,见此情状,都大吃一惊。

那满脸留着重髯的汉子显得十分激愤,白煞煞的脸膛立时涨得通紫。他口里一声暴喝,手下单刀便应声送出。

倒在地上的瘦形汉子动也不动,十分萎顿。

眼见钢刀便要落在他头上,忽见他将身子一侧,便在地上滚开二尺远近。重髯汉子这一刀便走了空。

旋即,就看瘦形汉子挥出右掌,迅速地在地上一撑,整个人居然便弹了起来。他身子尚在半空里,还未着地起身,却见那重髯汉子已把钢刀横了过去,径直递向他腰侧。

哪知这瘦形汉子也甚了得!只一瞬间,他便把手在递过来的刀的刀背背上一按;借这一按的力道,人便翻身一跃,稳稳地落于地上。这瘦形汉子更不停手,“啪”地拍出一掌,击向重髯汉子肩头。

这时,重髯汉子身后两人纵进,一个尖脸长身地挥着一对判官笔,分从左右点向瘦形汉子两肋。另一个国字脸的却提着一柄长剑,但见剑身乱颤,已然罩住瘦形汉子周身七大要穴。与此同时,重髯汉子肩头一缩,躲过了对面拍来的那一掌;随即,手中把刀一缩一伸,扎向对面心口。

瘦形汉子“嘿”地一声冷笑,收掌一托,掌上如同生了磁铁一般,立时吸住扎向自己心口的单刀;同时,另一手扣出,在身前转了一圈。在这转的一圈中,便把递在两肋处的判官笔给卸了下去。

他掌势不收,连着粘在臂弯里卸下的判官笔又一转,“当”地一声响,判官笔竟撞在了国字脸那人伸进的长剑上。“哗啦”声响,笔、剑一齐跌落在地。

他只转瞬间工夫,就夺下围在身周三人手中的兵刃。当真令人难以置信。

然则,他早已内力衰竭,身负重伤。适才这几下子已是竭尽余力而为。

就见正对面的重髯汉子一掌击出。这一掌,那瘦形汉子再难化解。他只得拼出性命,挥掌相迎。不料,这重髯汉子的这一掌却不拍实,手掌只在对方掌面上一蹭,便即挪开。“咔嚓”声响,瘦形汉子的胳膊已经被掰折。却原来是被对方一手硬功硬生生地将胳膊折断。

这时,那重髯汉子又踢来一脚,结结实实地点在对方腰间。瘦形汉子闷哼一声便即跌倒。重髯汉子迅速抄起单刀,“啪啪啪”地连挥三下,竟是用刀的刀背封了瘦形汉子的穴道。随即,他把刀一收,长舒一口大气,回过身对另两人道:“他姥姥的!终于得手了。”

那两人中尖脸长身的那个,不由分说即上前一步,伸脚踏住地上那瘦形汉子的头,朝地啐一道浓痰,开口便骂:“你逃的出如来佛的五指山,也逃不出咱们的十指关。(神座)咱哥儿弟兄十人死你手上七个,真了不得!不愧是御林军里正儿八百的头牌教头哇!啐!你能逃得出刑部的死囚大牢,嘿嘿,您可真有本事!咱哥们儿可算拿住了你!哼!甭瞪我,告诉你,你起不来!老老实实的。甭废话,一会儿麻利儿地跟咱们走。你是被大人们点了名的死囚,跑的了一时,跑不了一世。横竖你都是零碎的死!”

那个国字脸的汉子撇嘴道:“唉唉,我说老贾,你费那么多话干嘛!赶紧带他走是正经。回北京,把灰孙子往衙门里一送,这叫早完活早拉倒。喏,绳子给你。”

那尖脸长身的伸手接过对面掷过来的绳子。嘴里又斥骂了一通,才提起那瘦形汉子,把他往自己臂弯下一架;绳子绕几个大圈往他身上一缠。回头一兜眼,却道:“我说爷们儿,怎么着,咱们是先回镇上,还是就连夜兼程北上?”

“回镇上?不怕惹人耳目吗?”重髯汉子睨了他一眼,说道,“咱们是密差,能惊动地方衙门吗?咱几个白天在镇上这出打斗,已经闹下很大动静了。再闹腾,谁都该知道咱是干嘛来了。这出买卖要是张扬开了,即便是咱把这人带了回去;末了,咱弟兄也都得是个死。我说老贾啊老贾,把差事办砸了,回去掉了脑袋,就不嫌脖子上空得慌吗?得了。还是赶紧连夜往北京回吧。你瞧瞧这天色儿,这残月……慎得慌!”

“老何怎么着?”尖脸长身的那人朝地里草间的那具尸体一努嘴。

“嗨!爷们儿由得风蚀雪浸日晒雨淋鸟啄狗啃鸡刨虫叮化作草木归于大地干干净净地去吧。”重髯汉子叹了口气。

“得。”尖脸长身的一歪脑袋。这三人不再多言,架住那瘦形汉子,起身便走。四条人影径向月影深处投去。密密扎扎的林子里,却剩下一具尸首横暴野外,凄风拂过,徒有长草轻曳。

这几个人都是从北京来的锦衣卫高手。他们一行共是十人。这十个人俱是紫禁城中锦衣卫里的佼佼者,与另外八个奔赴山东即墨的锦衣卫高手,并称“京师十八罗汉”。那重髯汉子叫作铁云飞,原是八卦刀门出身,早年中过武举,本事非凡。他人虽生的粗鲁,心思倒十分细密。“京师十八罗汉”里最属他文武双全。那尖脸长身的汉子叫作贾长啸,一身艺业出于关西鹰爪门。他平素以出手狠辣闻名。另一个国字脸的叫作房德坤,很会使暗器,曾是唐门弟子。之前放镖留人的就是他。至于刚刚死在道边的那人,北京城的武官们都叫他何老鬼。这人武功最高,一双肉掌、一套轻功,横行京冀武林二十年,没遇着过对手,不想却死在这瘦形汉子的手里。

锦衣卫是明朝时期设立的、由皇帝亲自统御的情报特务机构,全名“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其功能在于侍卫内廷,并掌巡查缉捕、处刑断狱之职,而“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荫寄禄无常员”,其统领惯称作都指挥使。锦衣卫侍卫悉着飞鱼服、佩绣春刀,宿卫、仪仗,可见其威武整肃。而密缉暗省,乃衣便服,形容与市井贩夫走卒无异。至于民间巷议风闻,悉能为其所掌。另者,锦衣卫侍卫各个武艺高强,能飞檐走壁,能通诸般军器;其中多是武林名家子弟出身。至明末,锦衣卫还配给火器,堪为装备精良。锦衣卫机构设在北京、天津两处,地方各省、府都布有其秘密办事机构。锦衣卫本是与刑部、都察院及大理寺相互独立的刑事机关,“凡承制鞫狱录囚勘事,偕三法司。”是以,其刑狱之权,常在“三法司”之外;而所断之罪,不依律条,独奉密诏。至于暗杀、刺探等执事,又与“东厂”相同。是故,民间合称锦衣卫与东厂为“厂卫”。而嘉靖、万历两朝后,锦衣卫多阿附阉党,其沆瀣一气、狼狈为奸,自不必细言。特别是天启年间,因皇帝无为,魏忠贤弄权,锦衣卫实际上已由宦官把持。

那瘦形汉子叫作褚君宝。他本是御林军官,却因明朝三大悬疑要案之一的“梃击案”而被牵连其中,三司会审后,断了个死刑。本等着秋审过后,死刑复核了,再就地正法。谁料,他不知如何竟从刑部的死刑大牢里逃了出来。之后,朝廷遣出十大锦衣卫追踪,一路循着线索,查到了江西。后来在一座酒楼里遭遇。双方一场恶斗,褚君宝仗着武功卓绝和机智,竟然连毙七名大内高手。但也由此受了重伤。

褚君宝因是“梃击案”中的要犯。是案关系重大,不止牵连朝野间浙党、楚党与东林党各官宦集团之间的利益纷争。更牵系到皇家册立太子的“国本之争”。这里面的文章,重叠繁复,曲折诡谲,非一言能尽。以致其后另两宗悬案相继发生,三案相并,成为明末内廷第一等悬疑。后魏忠贤印发《三朝要典》,颠倒黑白,罪名反指东林党。且说:

“梃击案”发生在万历四十三年。原来,大明万历皇帝“神宗”朱翊钧当年立储东宫,依着立长立贤的规矩,立的是长子朱常洛作太子。然而据野史谣传,这位太子朱常洛来历稀奇,却是神宗皇帝朱翊钧临幸宫女所生。是以,神宗皇帝很不喜欢这位出于偶然而降生于世的儿子。朱常洛当了三十九年太子,便遭了神宗皇帝三十九年的冷遇。这太子之位,坐的真是风雨飘摇,朝夕不保。加上神宗皇帝宠幸郑贵妃,一心喜爱幼子福王朱常洵。所以,神宗晚年,便有更立太子之念。所幸,得赖众大臣保本力争,誓死抗谏,才保住了朱常洛的太子之位。

但是郑贵妃一心只想要自己儿子福王做太子,将来好当皇帝。是以储位之争一日未停。便是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发生了一件大事。一天晌午,太子东宫中忽然闯进一名刺客,那人手持枣木棍,竟把护卫东宫的侍卫打死。后在一众太监的围击下,才擒住了刺客。这便是“梃击”的由来。然而,“梃击案”的蹊跷在于,刺客被拿住后,竟然疯疯癫癫。案犯名叫张差,本是寻常农户。如此身份,如何能够轻易进入太子东宫?刑部主审又是诱逼又是拷问,竟始终问不出个结果来。而案犯张差,观其言语举止,与疯人无异。而该案主审官员恰系**重臣,遂逼案犯供认为郑贵妃手下太监庞宝、刘成主使。疯子张差浑浑噩噩地就在主审官拟好的供词摁上了手印。于是,刑部将庞保、刘成下狱。之后三司会审,将二人断为主谋。张差判了凌迟。当时值班戍卫太**的便有褚君宝在内,结果被指摘为内谋,亦判作死刑。

然而这个案子里,那疯子刺客张差竟疯言疯语,从口里连番供出了无数朝廷大臣,上到六部侍郎,下到在京四品,俱是各部要员。一桩案子竟然牵出的官员是越来越多,牵出的人的官阶是越来越大。然而,一个猎户如何能识得这些朝中大臣的名字?这就是最蹊跷诡谲之处。是以后党大臣和力保太子的诸臣子纷纷攻讦对方为幕后主使。一时间,朝野震动,政局混乱不堪。而神宗皇帝昏庸糊涂,最是个蝉翼为重、千钧为轻的人。也不查明案情真相,便把一干大臣下狱治罪。不分青红皂白,悉数午门问斩。杀了个把大臣后,便草草了结此案。至于谁是主谋,案件真相如何,便谁也不知。万历四十八年,神宗皇帝于**卧榻内,因酒色过度,龙驭上宾,一命呜呼。于是,太子朱常洛登基称帝,改明年年号为泰昌,便是明光宗了。

光宗皇帝朱常洛在位就只一年,但是发生在他身上的奇事不少。明朝“三大悬案”无一不和他有关。一个人做皇帝就只做了一年,却牵出一朝三大悬案,当真也算得震古烁今了。

所谓明朝三大悬案,便是“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光宗皇帝即位后,已是人到中年。他三十九年太子生涯都是在惊愕、恐慌和孤独中度过,如今到了中年,人不免变得十分神经紧张,精神恍惚。身体也是憔悴多病。自作了皇帝后,竟全然无心打理朝政。白天便是炼丹服药,修道求仙;晚上则**怀柔,顾问春色。是以,身体愈来愈糟糕,精神愈来愈不正常,病况愈来愈加重。掌管御药房的太监一日忽然进了一剂汤药,之后皇帝便狂泻不止。连着月复泻了好几日,本就瘦比黄花的光宗皇帝便就此起不来了。这时,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两枚红色丹丸给圣上。朱常洛吃了一枚,顿觉精神大好,病况见愈。于是,龙颜大悦,宫女太监欢腾。当晚他便把第二颗红丸吃了。哪知,转天便暴毙龙床,驾崩宫中,也龙驭上宾了。这可是天大的案子,那李可灼进献的红色药丸是否有毒?如果有毒,又是谁主使的他?种种疑问,却谁也解答不来。只因当晚那李可灼便悄然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皇帝身边的相关宫女太监又都一个个突然暴毙。其诡谲之处,难以言尽。是案最终也无从定谳。这便是“红丸案”的由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且说康妃李选侍得光宗皇帝生前宠幸,连朱由校——也就是后来的明熹宗,其生母王才人也都因此含怨而死。而年幼的朱由校也是一直被李选侍把持在身边;诸般侮慢凌虐,不堪之甚。光宗皇帝突然驾崩,一直把持操控朱由校的李选侍便在乾清宫内,意图挟持幼主,然后垂帘听政。众大臣们自是料到事态严重,情形危急。于是,以左都御史杨涟为首的一干文武,便在皇帝驾崩当日,一齐直奔乾清宫,殿外恸哭求谒,要临拜亡帝。李选侍如何不知道众大臣们的意思?自是坚决阻拦。然而,众文武誓死力争,李选侍最后只得无奈顺从。众大臣临拜驾崩了的光宗皇帝后,便求谒皇长子朱由校。见了朱由校后,众大臣不由分说,便山呼万岁。于是,朱由校便被众臣子拥立,数日后文华殿上接受群臣礼拜,登基称帝。改明年年号为“天启”。朱由校便是天启帝、明熹宗。

之后,李选侍依旧死心不改,仍欲控制乾清宫,妄图垂帘听政。于是,众臣子奏疏上议,要求李选侍移出乾清宫。李选侍迫于无奈,只得移出了乾清宫,迁住哕鸾宫。不料数日后,哕鸾宫忽然失火。李选侍和她带在身边的一位八公主,都不幸遇难。于是,后党官员便出来纷纷攻讦,指责幼主不道,大违孝悌人伦,致“选侍投缳,其女投井”。并极力弹劾曾经主张太后移宫的众大臣。因此,双方派系矛盾渐渐激化,斯须势成剑拔弩张,朝野间争斗竟愈演愈烈。可谓:长安棋局何日了,鼎上烹脔谁先焦?最后,还是朱由校亲自定案,驳斥了后党大臣们的奏议。这便是“移宫案”的由来。

本来明朝三大悬案,虽然案情真相都没有结果,但也都定案了结。不料,天启年间,魏忠贤因遭到以杨涟为首的一群东林士子以二十四大罪为名的弹劾,于是魏忠贤恼羞成怒,阉党便重新挑起了这三大悬案,指责东林党人是三大悬案的主谋。于是,东林党人被纷纷下狱。杨涟、左光斗等人悉数被害,惨遭凌迟极刑。魏忠贤对东林党人极尽迫害,捣毁各地东林书院,波及牵连甚广。一时,士子无声,但噙恨泪。君子被刑,豺狼当道。而前文中那御林军官褚君宝便是被“梃击案”牵连到其中的。而追捕他的那铁云飞等锦衣卫,便是阉党爪牙。

所谓东林党,是指明代后期,以江南士子为主的政治集团。推其由来,那是万历三十二年,革职还乡的顾宪成,在太湖无锡,得当地士绅资助,修复了宋代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一干名学大儒,一起日日讲学其中。这些人不止讲经论道,钻研程朱理学;更畅议经纬,宏论天下,评点当世人物,谠言嘉论。一时间,三吴士子争相趋附,湘楚名流纷纷拜慕。东林书院外有一名联,世人皆知,便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自万历年到天启年,几十年间,东林士子广布朝野,形成独立的政治集团。他们大多是方正不阿的清廉耿介之士,对朝局多所谘议,对阉党极力攻击,发奸?`伏,极得天下间那些有正义观念之人的敬慕。

然而明朝的皇帝便是,没有谁最混蛋,只有谁更混蛋。粉墨登场的明熹宗朱由校,那更是中国五千年里皇帝中难得一遇的混蛋。他在位八年,朝政一任不理,全都委系给亲信太监魏忠贤。自己则躲在御花园里,成天干木匠活。中国历代的昏君,凡那等诞谩不经的,往往都会沉湎于某些物事。其中有爱歌舞的,有名的比如陈叔宝;有爱美人的,比如唐玄宗;有爱诗词的,比如李后主;也有爱书画的,比如宋徽宗。但是爱做木匠活的君王,古往今来、瀛寰世界便只他明熹宗朱由校独一个。不过,他的木匠活倒也做得十分精巧出色,艺术水准颇高,假使活于当世,依其才具,或可去伦敦剑桥大学进修,亦未可知。如此说,此君也算生不逢时之至。总而言之,大明朝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位昏庸混蛋至极的皇帝,才会有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宦集团的阿党比周、飞扬跋扈、翻黄倒皂、倒行逆施。

自古皇权至尊,天下权柄操于一人,乾纲独断。一旦君王昏庸无能或者不作为,便有大权旁落的危险。一旦弄臣掌权,由此必定国乱;致天下动荡,可绵连数年,能撼社稷根基。汉唐以来,周始反复。所以,大明江山,诚败于万历,乱于天启,而亡于崇祯。此乃后话。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金陵十七剑最新章节 | 金陵十七剑全文阅读 | 金陵十七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