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的新兵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海勤兵,一种是6勤兵。
海勤兵是为舰艇部队输送的兵员,他们先要经过训练基地半年到一年时间的专业培训,按所学的专业到舰艇上相应岗位服役;对6勤兵的要求相对简单了一些,只要经过几个月的新兵入伍训练,就可以入营了。
装备部属于6勤单位,每年都会接受一批新兵入营。这时,也是军务参谋最忙的时候,先是把这些兵按各单位的需要分配下去。接下来就是新兵们最关心的一件事,工作岗位的安置。其中最令人向往的岗位就是汽车驾驶,每年都会有很多新兵被选送到汽训队学习。
到这个时候,打电话的、写条子的、登门拜访的人就特别多,面对这样那样的关系,林东海不知所措。请示领导,有了一条原则:同等条件的,还是要照顾关系。这样一算,学开车的名额不少,可基本上也没什么好评选的了,都可以内定了。
回到家,林东海和父亲说起这件事。父亲是1955年入伍的,入伍后就被安排去汽训队学开车。林东海问道:“你当时是怎么去的汽训队?”
“很简单,新兵入伍训练后实弹射击,进了前十名的都去了汽训队。”
“射击成绩和选司机有什么联系?”
“没什么联系。要硬说有联系,那就是射击也需要眼睛好、心静,当然,也包括训练刻苦。”
“这倒也是。至少这种筛选方式能体现出公平,落选的也无话可说。”
“那当然,射击成绩是硬碰硬的,不服不行。”
林东海觉得那时的部队领导太可爱了。否则,像父亲这样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没有任何可凭借的社会关系,好事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头上。一个简单的决定足以影响一个士兵今后的展前途和生活道路。父亲正是因为有了汽车驾驶这门技术,才在退伍后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才有了一个舒适的小家。
想到这些,林东海觉得自己很没用。做为军务参谋,他基本上毫无作为。虽然没有在这里掺杂任何个人的关系,但他还是很难做到问心无愧,因为,这种选送没有做到完全的公正公平,尽管最后决定权不在自己手中,但毕竟是身在其位。
那些更多的没有任何关系的普普通通的士兵会怎么想。
当然,如果他也有自己的私心,想安排谁去,那绝对是近水楼台的事。可他还没那个心思,就算是有,身边也没什么特殊的私人关系需要关照。可没想到,还是有人告状到部长那里,说他营私舞弊。
告状的人牢骚满月复,部长怒气冲天。
“林参谋,你说说,是怎么回事?”
林东海莫名其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原来,基地军务处一个参谋的亲戚想去开车,名额有限,不在这次选送之列。可事到临头,他不知怎么的自己弄到了一个名额,洋洋得意的样子激怒了基层单位的领导。告状的人认为,这一定是林东海捣的鬼。
林东海对告状人说道:“你有没有问问那个兵,名额到底是不是我林东海给他的?”
告状人理直气壮:“不是你还有谁?”
“我可以当着部长的面,很负责人的告诉你,这个名额不是我给的,而且,我对这件事情根本就一点都不知道。”
部长听明白了。他让林东海先回去。
不一会儿功夫,告状人找到了林东海,连说对不起。
林东海说道:“你有正义感,有良心,也不能凭空往我身上泼脏水呀。”
“我是气昏了。本来现在的兵就难带,再搞这些不正之风,不是火上浇油吗?”
“行了,我也理解基层的难处。今天的事我不和你计较了,来日方长,你会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以后你还可以继续盯着,不满意就告。”
“不会了,这次真的是对不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告状的事,部长不但没批评林东海半句,还对他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可是没过多久,林东海被部长一顿好训,训得林东海哑口无声。
惹事的是机关的公务员,一个来自河南的新兵。士兵档案里写着,他是来自河南一个县城,高中文化程度。看着言语不多,人很老实,林东海就安排他做了公务员。按理说,公务员是个很好的差事,干满一年,只要工作表现过得去,入党也好,挑选个喜欢的岗位也好,包括去学开车,一般都能予以照顾。
公务员主要负责机关报纸信件分,跑腿勤务什么的。也要负责部领导住宅的清洁卫生。万万没想到,档案里也没写,这位新兵是县长的公子,生活条件优越,平时也游手好闲惯了。他才不在乎什么入党、开车之类的事,只是想在部队舒舒服服地混满服役期。现在,安排他成天打扫卫生,那可真是‘委屈’了他。
终于有一天,部长无意中在自己的衣柜门上现了一个大大的用刀子刻出的‘忍’字。
这就是部长火的原因。
“他忍什么忍啊?看看你们选的这孬兵!”
这事是无论如何也月兑不开干系了。除了低头认错,立即换人,没什么好解释的。
父亲服役时的部队是沈阳军区直属防化营,最大的长就是营长,父亲记得,那个营长佩戴的是大尉军衔。看到儿子当兵才十来年,就已经是正营级干部、少校军衔了,像是做梦一样。
儿子真是前途无量啊。
他也知道,在榆林基地机关大院里,像林东海这样职位的人多得数不过来,比他职位高的更是数不胜数。可那不关自己的事。林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都在农村,就没出过一个大学生,也没出过一个做官的。
有时,林东海会流露出不愿意在部队干,想转业到地方去,父亲第一个反对。部队多好呀,管吃管穿,那么多战友同志,一起工作,一起娱乐。要是真到了地方,想打篮球都凑不齐人。
李副部长喜欢打球,有空的时候就会拉着林东海一起去。和领导打球并不是一件痛快的事,因为你不能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多少也要考虑到领导的情绪。后来李副部长升职调走了,这让林东海感到很轻松。他几乎每天下班后都回去球场,每个直属分队的球场上都会留下他的身影,这样的运动变得非常有意义,不仅密切了官兵关系,也会因为和基层部队频繁接触,可以更多地了解情况。
球场上有个士兵给林东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球技算是不错的,但更让林东海看好的是他非常认真,几乎是每球必争。时间长了,林东海开始对这个兵留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