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进化 第33章 曹冲称象

作者 : 一页成名

董力在纸上画着几条船以及船上吊机位置,吨位的简图,说道:“想要检测出三十五台吊机中,哪一台的马达是次品,我们的常规技术确实达不到,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吊机满负荷运转,从而测试最恶劣工况下的马达工作情况,次品马达马上就现形了。”

这种方法叫做满运载或者运载测量,也被称之为临界点测试,是测量马达性能极限的最佳方法。

徐青云摇了摇头:“当前情况下,满负载测试绝对是最佳的选择。可是就算我们分七个批次,想要找到每个吊机满负荷运载的吨位的物体就很难,何况只有几个小时,到了午夜,大风一起,测试会很危险的。”

段天涯脸色涨红的盯着中野一夫道:“难道要向日本狗妥协,求他告诉我们马达编号?”

董力在众人说话的时候,已经在纸上书写完毕,众人看到的是一系列数学物理公式的运算。

董力说道:“每艘船上的吊机由二十吨到一百六十吨不等,一些小吨位的吊机加上动滑轮组可以将载重吨位翻几倍,当然,再经过机械效率的运算,三十五台吊机的实际最大载重量可以算出来。”

董力指着自己演算的数据说道:“大部分吊机的满负载重量不同,我们根本找不到吨位刚好相等的一批批货物给他们测试。可是我们注意到七艘船中最轻的一艘自重在其余六艘船,三十台吊机适当使用滑轮组的话,刚好可以在满负荷的情况下将最轻的船吊起。这时候,我们只用观察这三十台吊机的马达是否运转正常。如果现不了次品,只需要检查最后的五台就可以了。”

众人此时才明白董力的运作。这实际上是一次‘曹冲称象’的逆操作。当初曹冲没办法得知一个庞大大象的重量,只得利用浮力将他等重于许多石块,石块重量相加,从而得出大象的吨位。

如今是董力没办法短时间内弄到符合三十五台吊机的‘石头’,于是直接让他们起吊等重量的最轻船舶。

下午四点二十二分,大连,青岛,上海,九江加上武汉本地总共六十多位专家风风火火的赶到武昌造船厂。

这种七条大型船舶同时测试的大场面,只有造船总厂的水域运作得开。

武昌造船厂书记厂长一肩挑的林孝彰脸色极度难看的盯着众星捧月的董源父子。

今天张厂长披红戴绿的,甚至请到了省台的记者,安排了船厂子弟献花,准备弄一场船舶下水试航的大场面。

毕竟这七条船舶是全国次与国际顶级船级社的合作。只这个‘全国次’就是极为了不起的业绩了。

就在林孝彰热情洋溢的表讲话,展望船舶未来的时候,突然接到军代表的电话,这七条船舶的甲板吊机系统存在故障隐患的消息传过来,几名省台记者的录像顿时停了下来,开始向上级汇报。

在军代表让林孝彰准备安排船舶检测的时候,林孝彰知道了这次隐患是眼中钉‘董源’的儿子现的。

早不现,晚不现,偏偏这时候现,这不是摆明了给我上眼药吗?

可是林孝彰转念一想,又冷笑起来:呵呵,董源,以后你想上眼药的机会很多啊!你在那边厂子里困了十几天,可是生了很多事呢?

林孝彰阴谋得逞的快感没有舒爽多久,就已经被董力指挥的晕头转向了。

董力清楚地记得,武汉造船厂历史上与挪威船级社的合作是以技术纠纷结束的。这也使得随后几年欧洲船东都极为鄙视‘中国制造’。

中国造船业由此断开了与欧美强国的合作。

讽刺的是,中国造船的展,是在千禧年后,随着欧美造船成本的增加,日韩两国凭借成本与技术优势,逐渐成为世界第一,第二的造船国家。亚洲也成为新的造船中心。

堂堂中华居然是依靠着捡一些日韩不愿做的船舶项目,逐渐展造船业的。

如果这次与欧洲的合作能够成功呢?欧美强国就会提前五年现中国造船市场的巨大潜力,从而先于日韩两国展。

关系中国造船业能否越日韩的头等大事。董力也顾不得自己锋芒毕露的指挥着六十多个全国顶级专家工作了。

董力拿着巨大的图纸分配众人任务道:“将七大船舶以自身重量排列,编号一到七号。将七号船舶行驶到图纸的a点,其余六艘船按照图纸的位置排列。随后我再布调整各吊机回转角度的指令。林厂长,你负责另一块,如果我们的测试证明这三十台吊机都没问题的话,次品马达就应该在七号船的那五部吊机中。你要在四个小时内,调齐八百吨物资让最后五台吊机满负荷运转。”

林孝彰向莫天来建议道:“莫老师,我们收到了省气象台通知,今晚到明天武汉会有大到暴雨,为了安全起见,测试可不可以延后啊,与挪威方面只能商谈延后供货期了。”

林孝彰就是了解到今晚到明天的暴雨,才提前在下午弄一个船舶下水的宣传片给省台的。

董力摇了摇头,说道:“北欧人严谨得可怕,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中国人的技术和信誉都是持鄙视态度,我们不可以给他们飙的借口!如果我们加快度,赶在今晚十点前应该能测试完成的。”

董力毕竟是在武昌造船厂长大的,因此对这片水域极为熟悉,他在来这里的路上,就为七条船画好了方位图纸。

下午六点零八分,七艘船都到达制定水域。董力则和几个技术员呆在附近一艘巡逻艇上,无线电指挥!

董力站在巡逻艇上,感受着巡逻艇震动越来越剧烈。看来,风暴就要来了啊!

董力微皱眉头下指令:“一号船舶一号吊机向左回转八十度,与七号船左舷十二米钢件对接······六号船舶五号吊机,与七号船舶右舷尾七米钢件对接。”

董力有条不紊的布了三十台吊机与七号船舶的对接。

巡逻艇上的技术员们看着这个十五岁少年有些稚女敕的背影,想象他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每一台吊机的位置与角度计算的如此精准,在崇敬之余,居然涌出一阵恐惧!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动力进化最新章节 | 动力进化全文阅读 | 动力进化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