濑户内海,位于九州岛、本州和四国岛的中间,海域狭长,向西连通日本海,向东连通太平洋。
那一带沿海,自古,海盗活动猖獗,朝廷屡屡派武将带兵去剿,但无论大胜还是小败,没有一次能够彻底肃清。
四国岛上有四个国家,伊予国为其中之一,占据四国岛的西北部,海岸线由濑户内海环绕。伊予守的主要工作倒并非治理伊予国,而是常年征讨在该国沿岸活动的海盗。
正历元年,地方官除目仪式的前夕,赋闲在家多年的藤原应庆,拜访时任关白的堂兄藤原道隆,献美酒。当夜,两个人喝得酩酊大醉,关白公喝到尽兴,披散服拍案高歌,酒席一直开到黎明。除目仪式三日后的早晨,使到藤原应庆的家中,通知他即刻前往太政官厅办理任职伊予国国守的手续。
天禧元年四月,朝廷接到报告称:「前伊予守藤原应庆任满不还,以日振岛为据点,纠集船只千余艘,自己率兵出海为盗,抢掠海中往来商船。」
藤原看过这份报告后,脸色铁青,独自在演武殿关闭了一个时辰。
我是一个普通人,虽然现在长在公卿贵族的家庭,但我没有相应的思想基础,没有伟大和崇高的使命感,我不希望也不需要日常生活充满所谓的意义,但我享受快乐。
藤原跟我不一样。
植物离开根会枯死,一个人如果月兑离他的氏族除了会失去亲戚、家世背景和社会关系,还会失去什么呢?
我认为从藤原氏摘出来,离开京都,两个人到乡下的地方去安静的生活是获得快乐的捷径和保障。当然,这种想法也许有些天真,甚至消极,但如果努力,凭藤原手中的人力和物力,我们绝对可以获得一份幸福安乐的生活。
独善其身对藤原而言却是一种耻辱。
我不相信他会改变。
藤原回到主殿,他的头半湿,身上带着一点沐浴后的清香,整个人显得很沉静。
他的侧脸非常苍白,不知道为什么,当我注意到他眼睛里面隐藏着的怒意,刹那间,我险些落泪。
我确实不知道为什么。
藤原应庆被任命为伊予守兼海盗追捕使,任职期间,勤恳、忠于职守,以镇压加怀柔的手段,令一众海盗信服归顺,朝廷每年对他的政绩评估都很好,可以说没有任何朕兆,这个人突然的从一介治安官吏变成海盗头子。
原本在藤原应庆手下供职的武士和士兵也都沦为海盗,他们跟那些被藤原应庆打败、收拢的海盗一起,接受藤原应庆的带领,在濑户内海海域,烧杀沿海郡邑的官署,抢夺官私财物,其势竟无人可挡。
朝廷接到报告后,先是下令京畿各寺院举行佛事,诵念仁王经为国家祈祷,然后出太政官符,召藤原应庆赴京问询事由。
四月十一日夜,京中大火,烧毁屋宅数十处,有人传言:「藤原应庆谋犯京师,密遣兵士入京,放火造乱。」
一时间,朝野上下,各式各样的猜忌风行。
几日后,更夸张更具体的谣言也出现了:「关白有意帝位,曾与藤原应庆在比睿山顶,把臂俯览平安京,约定由藤原应庆乘乱诛杀华山法皇,由关白圈禁天皇,事成,关白为帝,藤原应庆为征夷大将军。」
稍微有理智的人都能辨明这种具有强烈针对性的谣言的真假,可是形势却越来越紧张,藤原道长暴怒,每日的朝会,在一片声讨中开始和结束。
京都的街头,很多武士抓捕为逆贼散布谣言的叛乱,使得事态更坏,人心恐慌。
「藤原应庆之乱」的本质是一场阴谋,诋毁藤原氏在朝野在民间的声誉影响,挑拨藤原氏与天皇对立,激化关白和法皇的矛盾,但是哪一方在蓄谋,哪一方在推波助澜,又哪一方将获利?
最快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剿灭藤原应庆这个变故的源头。
问题是派谁去讨伐。
所有势力都在拖延扯皮,一方面,此次讨伐逆贼的大将将来肯定高升,另一方面,时间拖得越久,对藤原氏的伤害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