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布那样的走,
布别了村庄,
布却在异地里,
布写着家乡,
布我看到你腮边的泪。
布二
布东北很冷,
布冷的象你寂寞的心,
布但是那老年的祖父,
布高举着温情的火焰来顾。
布三
布其实你是命运里的插曲,
布三十一岁,
布上帝就不能忍受你在人间的痛苦,
布你痴痴的去,
布留得半部《红楼》
布静与蓝天碧水永处。
布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1936年,为摆月兑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历尽坎坷之后在香港病故,据说,当时她生命中曾经存在过爱的男人都不在她身边,她留下了痛苦幽怨呐喊的绝笔:“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时年31岁。著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等。
布曾经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另有张爱玲、石评梅、庐隐)的萧红去世后,纪念她的文章很多,写的好的也很多,许多年前曾看到过《散文选刊》上一片文章《萧红不死》写的非常好,今天在网上搜到戴望舒一的纪念萧红的诗歌,也写的非常好:现摘录于下:
布萧红墓畔口占
布戴望舒
布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布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