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之逆流 第五十九章 请出使

作者 : 黄帝炎

第五十九章

天佑阁(内阁)前的长廊转角处罗虎与某位低头疾走的少年书吏撞了个满怀少年手中那叠文书洒了一地其中某份看似普通的伪清塘报一下就抓住罗虎的全副心神。

“……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封孔氏后裔为世袭衍圣郡王并世领济宁知府、曲阜知县。着即将朱熹牌位奉入文庙春秋祭祀……。”看塘报的时间正是六天之前大败后的清廷还真舍得下本钱对孔府封赐之优厚全面过了历代王朝就差直接给个山东王了。、

那一刻罗虎是脸色白眼皮狂跳鼻翼频频抽*动。战场之上箭矢交攻生死瞬息之际也没见他如此失态。

那少年书吏从旁安慰道:“榆关伯不必过虑!鞑子虽欲借圣人血脉为其张目可孔府在仕林眼中颇有瑕疵纵使倒过去为害也十分有限。”

说孔府有瑕疵少年书吏已是口下留情正经的应该是声名狼籍才对。历经千年富贵不虑的朝代更迭的曲阜孔氏早已堕落成了最最腐朽的社会寄生虫娇奢婬逸还是小事其对金钱的贪婪无度对乡里的疯狂压榨更展到了连宦官们都为之不耻的地步稍有良心的儒生都不愿与曲阜孔氏有任何往来。

罗虎不奇怪对方叫出自己的名号二十出头的四品文官满朝就他一个人家想不到才是咄咄怪事。他只是稍感诧异眼前的少年竟还有几分见识。

不过少年仍没有说到点子上孔老二没有滋在墙上的‘精子’们不足为虑真正可虑的反倒是清廷有将程朱理学立为儒学正朔之意奉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朱熹入文庙就是第一步。夹杂了太多的佛、道思想又极端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不仅是个学术不纯的大杂绘更是儒学中最糟粕最反动的一个学派。所以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朱熹本身就是口是心非的伪君子甚至连程朱理学的门徒多空谈少实务对国济民生全无贡献都不是主要原因实在是此种完全排斥人们在所谓纲常之外有任何思考的余地学说具有太重的奴性尤其善于阉割人的血性。可以想象推崇这种近年已被大明逐渐淘汰的奴才学说不但能使更多儒家败类与通斯古人同流合污的更会为清廷源源不断的培养大批死心塌地的精英汉奸对满清的而言无异于平添了十几万雄兵对华夏文明的活力更是最有效的摧残。

“你叫什么?”完全的上位者口气罗虎有这个资格。

“下官李笃!”少年书吏露出了白生生的牙齿给人以很清新的感觉。

别奇怪那个这就是击毙博洛的少年战后高桂英巡视城墙少不得接见一干有功士卒对生性质朴的李笃却是印象颇佳又听说其祖上是书香门第便多勉励了几句。最后不知那个随驾聪明人拍的脑袋将李笃录进内阁做了一名书吏虽只是堪堪入流的从九品却也是身在中枢日后总不愁大把的前程。

罗虎嗯了一声。把手中地案审记录塞给李笃。就心事重重地去了。他得赶紧回去拟折子才成。这份塘报就象一剂苦口良药。让他一扫大胜地骄狂。既认识到自己任重道远。更意识到有些事情地步伐得加快了。

夜深人静。唯有计时地宫漏在滴嗒作响地含元殿内。

李自成瘫坐在御案上。揉着自己地额头。愁容满面地样子。

陕北大捷一举顺军自四月以来地被动局面。可李自成却现。自己地烦恼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别地且不说。光是论功行赏就棘手得一塌胡涂。

已经是一大堆地侯爷了。此次少不得要有几个封公地。可清军地主力尚存。大仗恶仗还在后面。日后再有战功。难道还给众将封王不成?真要给众将都封了王。只怕他想不做朱元璋不成了。唉。还是封赏得太早了。当初就怎么就以为天下已定再无抗手呢。

便是只顾眼前也难。诸将彼此争功争得很凶。对因伤亡空出地军中实权位置更是个个垂涎欲滴。原本丞相在这个时候该负起调和之责地。可牛金星却滑得象条泥鳅。对那一方都是不偏不倚地。话是没少说。却往往说了等于没说。

情知再想下去也是无益的李自成强迫自己收起心神示意站在案前的杜勋继续给他念奏折。

杜勋清了清嗓子尽可能洪亮的念道:“臣直指使项煜弹榆关伯有失圣人恕道折。前姜瓖等虽有大过可其有心反正继而为东虏囚于军中获救于王师后自效之心拳拳以上种种也皆为实情。今榆关伯任性使气欲将瓖等显戮于世不但让欲降我朝之伪官寒心更将原本可以幸免于战火之山西万千生灵推入涂炭其罪大焉……。”

“腐儒!”李自成拍案冷笑。姜瓖害得他真定大败更折了老八队出身的大将刘芳亮单是冲着这份仇怨他就断没有让姜瓖活下来的道理说罗虎任性使气岂不是连他的耳光都一起煽了。况且罗虎所执的道理也甚正放眼天下鼠两端乃至时附时叛的大小军阀多如牛毛不以雷霆手段将这些小人震慑住日后顺军还不知要吃多少亏了。

杜勋突然停下了。

“怎么了!”余怒未消的李自成带着愠意问道。

“回陛下折子有个夹片!”杜勋吞吞吐吐的道

“念!”李自成喝令道。

“臣听闻榆林自四月得陛下赐婚以来至今未与其妻费氏同房……。”杜勋声音愈来愈小可那种胆颤心惊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君王所赐的婚姻你都敢让其名存实亡往大了说是大不敬往小了说也是心存怨怼认真起来终归不出一个死字。

李自成脸一黑深吸了口气道:“这个项某是谁的人!”

他相信罗虎能做得出这样的事来也确实为之恼怒却更有兴趣知道指使项某是朝中那位重臣。

杜勋不带感情的如数家珍道:“此人原为前明的山西兵备道是宋尚书的进士同年。”

这里的宋尚书自是指顺朝吏政府尚书宋企郊崇祯元年的进士崇祯八年当时还是闯将的李自成慕其官声清正率军围了宋企郊的老家乾州扬言“但得宋某一人免屠城”城中官民老幼一齐跑去宋府门前跪拜弄得填街塞巷宋企郊迫不无奈踌躇不定只得投入自成军中李自成倒也守信对乾州秋毫无犯。因为资历较老人也忠耿比起后来的牛金星等人宋企郊才具或有不足却一直是李自成最亲信的文官。“

查然李自成一听是宋企郊口气立马就缓了下来:“企郊不是堂同伐异之人此事应与他无关。他就是项某人希图幸进哗众取庞了!”

“此折留中不免得横生物议!”李自成斟字酌句道:“直指使项煜居官不谨贬官二级外放到湖广为知县限明日正午前赴任!”

杜勋一边在小字条上写下李自成的处置并将字条贴上项煜的奏章上一边暗笑项煜自找没趣榆关伯本是从龙勋旧近日多立大功就算有什么不妥那也是陛下私下敲打那容得外人说三道四何况出手还如此恨辣。

“臣榆关伯罗虎自请出使江南事。”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杜勋所念的下一本就是罗虎上的折子。:“今天下之势已成鼎足我朝居西北一隅伪清据有幽燕冀辽残明据江南三者中残明民最富兵最弱绝无进取之力其助我则我势胜其联东虏则东虏难制……”

李自成陷入了沉思这个题目很大罗虎所说的道理他不是不懂。

事实上早在七月间李自成就是派人南下的联络南明申明了兄弟阋于墙共御外侮的良好愿望。可当时的南明却死抱着君父大仇不放一心要借虏剿贼反派出重臣北上欲与满清结为兄弟之国。

不过经过了前次的多铎大军南下有了切肤之痛的弘光小朝廷怎么也该认识到鞑子的狼子野心了吧一干昏昏沉沉的南明文武多少也会变得明智一些。当然这只是李自成的想法。

“为求名正言顺臣请为礼部侍郎……”

李自成高兴夹了些许感动点罗虎做了礼部就与军事完全不沾边了这样的罗虎无疑更上一层楼让李自成的放心。当然罗虎弃武从文这也是给众将做个榜样。最后也是最关健的一点文武兼备忠诚可靠再没有比罗虎更适合出使南明的人了至少大顺朝里找不出第二个。

“……并护卫安定公前往金陵以表我朝合好之诚意……”

李自成莞尔一笑这个小罗虎太坏了。

这个安定公就是崇祯的第三个儿子定王朱慈炯顺军退出北京时把崇祯儿女们都带了出来一直养在西京城中虽是笼中鸟金屋囚可生活却没有半点的亏待。带此人去江南表面上的让南明的承情其实却是变相的威胁现在的南明之主福王只是崇祯皇帝的同祖堂弟血统上哪比得了崇祯的亲儿子若是再不听话下回就把太子朱慈烺送回去那可是更大的烫手山芋。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1644之逆流最新章节 | 1644之逆流全文阅读 | 1644之逆流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