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理想年代 第十八章

作者 : peteone

一大清早,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有人摇醒了我,转过身眯着眼睛看,我爷爷站在我床边,一脸正气的瞄着我,说:“你看我这身去电影院行吗?”

我爷爷穿着一身黑色中山装,刚刚六点,我竖起大拇指,说:“帅!”翻过身睡回笼觉。

八点起床,去火锅店,他们正忙着,我来坐下,张先婷走过来,把这几天的情况给我简单说了说,火锅店我并不常来,精力花在写作方面,名声在外比较好办事,企业家在这时候还成不了气候,生意做得都是小打小闹,

我对张先婷说:“等下跟我一起到附近看房子,老住在招待所不好,买几间房子吧。”

张先婷很赞成,店里人十几个服务员了,三班倒。有个宿舍省得两头跑。陪着我到万松园小区转悠了一圈,武汉地价便宜的不象话,但没想着做房地产,一平方卖一块多不把人赔死。这回基本上谈妥了一栋二层的小楼,事交给了张先婷办。

回去的路上,我跟张先婷说:“那个普通话计划看来得停停了,武汉人还没适应这种先进的理念,瞧见几回顾客听着普通话茫然无措,我是操之过急了。”

张先婷调侃我:“那美国人民还吃不吃我们的火锅了?”

“吃,怎么不吃,过几年他们想吃直接到华盛顿就可以了,我们在那里开家分店。”

“吹牛吧。”

“没有,有你呢,星星之火可燎原,不出十年我们冬天里的这把火就会烧遍全中国。”

“别给我戴高帽了,我就一乡下丫头可担当不起。”张先婷家住汉阳,武汉人把汉阳称为武汉的“郊区”,很奇怪一个出汉阳铁厂的地方会没落到如此。

“口说无凭。”又是份策划书,“你回去写份计划书给我吧,时间段的划分详细点,以后的可实施性就强。”

“算了吧,我写不了,忙得要死,没什么空。”

我说:“你是领班,看着店就行了,没必要事事都做到。”

“这几天人太多了,人手完全不够,大毛他们都来帮忙,其实挺羡慕你每天都这么悠闲,今天你的电影上映了吧,对不住了,不能去看。”

我说:“这小意思,婷姐姐记得一定写,火锅店以后的发展可全靠你了。”

张先婷看我难得正经的跟她说,勉为其难地说试试,回店里召集所有员工,一人发了个二十元的红包,大概是半个月的工资,开业不到一个月就发红包算是独此一家了。要张先婷把红包交到每个人手上,安定人心,树立张大姐亲民的形象。

火锅店里没什么事情了。一个人晃到杂志社,坐在位置上翻新出的《时代》,邓爷爷是这期的封面人物,美国现在正刮着中国风,时代的局限性让界限很明显,两个不同阵营的大国正在在小心翼翼地试着交流,人们其实渴望互相了解,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阿甘正传》里约翰列侬抽着烟热切地问阿甘,他们(中国人)是不是有很多妻子。即便是虚构的,描绘不同人种之间的不了解,入木三分。封锁和壁垒只是政客的玩的手段和政治噱头,是博取自己的政治筹码的工具,大家都不是妖魔鬼怪,没必要疏远,于是邓爷爷先伸出了手。坐下来“我们无所不谈,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求同存异了。

翻完了《时代》丢到一边,什么时候《世界月刊》能做到《时代》这种名气,杂志的人气是够了,随便一本杂志在中国只要有人看都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但要走出中国就困难了,关键是拥有自己的品牌,还在摘抄引用不如做成旅游杂志。《世界月刊》就已经向全国约稿了,稿费丰厚,原创从优。每期我会写点关于政治的文章,最近一直在写冷战美苏争霸下人民的思想进程,六七年代西方世界属于嬉皮士,思想庞而杂,有想法就能成立思想流派,这时代还是在敌对中探索,九十年代时出的关于美苏冷战的小册子看过不少,我对此比较兴趣,有幸置身其中还是下了番工夫查找了一手资料。

正在写苏联在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珍宝岛事件的霸权处理方式,导致自己孤立自己的时候,王阿姨过来了,问:“稿子写多少了。”

“我还在写。”我说“最近都没时间。”

“小喜,快点不能拖了,你写的政治文章反映很好,反响很大,写得很精辟,都是看同样书,真不知道你怎么写出来的。”

我说:“没什么特别,只是觉得有些时候国与国之间缺少了解,和美国政府都建交了,总不能还是“美帝”、“美帝”地叫吧。”

王阿姨点点头,说:“钱钟书都说女人才是天生干政治,看来带你身上可不成立,小喜是我们社的一块招牌。”

“哪里,我更象个自由撰稿人,还霸着副主编的位置,光拿工资不干活了。”

王阿姨说:“不干活你也得在这个位置上干坐着,〈世界月刊〉能有今天,大部分还是有你和大毛他们的功劳,以后主编的位置非你莫属。我说了,小喜就是〈世界月刊〉的招牌。”

受宠若惊了,我连称不敢。王阿姨笑咪咪地找我要了晚上的电影票,回自己的办公室。懂得名人效应,谈笑间抓住人心,王阿姨是个强人。

埋头继续写,杂志社的人都被吓到了,王喜还没在写字桌前呆这么长时间,漂亮姐姐们都来虚寒问暖。曹爹爹那里都过了关,再不用在教室里无所事事,这是好事。花点时间把文章的结尾敲定了:国与国之间互相了解、尊重才能共同发展。说的就象诺基亚以人为本一样,人人皆知道此道理,就没人做得到,文章在《世界月刊》上分三期刊载,这是最后一篇,我从头再读了一遍,很不要脸的鉴定:此贴必红。还是相当满意的,写这种开拓思路的文章是二十一世纪愤青们的拿手好戏,空谈无罪,我有样学样。

5点办完事就回家了,电影票是7点半场,电影票都是我自己买的,老爷子实在坐不住了,问了我几遍什么时候走,我和我大伯、二伯玩斗地主正开心,这里不兴赌钱,抓了三盘花生米当筹码,边玩边吃。我跟我爷爷说:“您老不急,你玩几把吧,时间还早的很。”

斗地主是阶级游戏,我爷爷是贫农出生,一盘满满的花生米都被“地主”给刮了,我爷爷骂我们玩物丧志,又抓了一把花生放盘里,人民终于翻身做了主。

7点了,全家都出发了,我被人一路望,因为穿的是一件夹克和条牛仔裤,没听错,就是条牛仔裤,比历史提前了几年出现在中国街头,显得格格不入。我表姑妈走在我旁边也穿了条牛仔裤,窄臀得搭配中山装显得很奇怪,我随手摘了朵路边的小花戴在表姑妈的头上,说:“喜儿同志,革命条件艰苦,红头绳俺是买不起,借花献个佛。”

我表姑妈又掐我,她说:“王喜同志,我看你的才最适合当喜儿,看连名字都一样。”

“黄世仁同志,不要!”

我表姑妈听到这句没把我掐死。相信我被掐多了是会上瘾的,医学上的学名叫“犯贱”。

一路上打打闹闹的,我爷爷却表情严肃,一声不吭,我女乃女乃说没见这样去看电影的,倒象是去开政治会议(批斗大会)。我们都在后面的偷笑。

走了一刻钟,到了六渡桥旁的新华电影院,余老师一家都在那里等着呢,杂志社里的人也来了几个,余老师和我表姑妈见了几次面就成了好朋友,所以没理由不从我这搜刮好东西,牛仔裤必不可少,拿了两条,还好给了钱,单价5元。

余老师和王阿姨一人穿一条,衣服配的好,都穿着毛衣,余老师穿的黄色,王阿姨是红色,我笑笑说:“真漂亮,简直象两姐妹一样。”

果然还是接受外国思想的,在这里这么夸人,平常是被定为流氓罪,新疆没位置了,就直接拉出去枪毙。余老师听了也只是含羞一笑,牵着我表姑妈的手去说悄悄话了,王阿姨说:“就小喜嘴巴甜。”

余伯伯还是一身中山装,说:“小喜给她们这些衣服做什么,少不了在家里试来试去。”

我笑了:“挺好的,中国人又不是不爱漂亮。”

说余伯伯心坎里去了,中山装看多了,再好也要省美疲劳,何况那些接触过西方社会的知识分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

我爷爷和余伯伯站着谈会话,就带着我们进电影院了,我姑妈问我电影拍得怎么样,我回答她,你看过就知道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生之理想年代最新章节 | 重生之理想年代全文阅读 | 重生之理想年代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