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 第四章 血脉的贵族张爱玲

作者 :

张爱玲出身名门,(也可说豪门)40年代的写作,开始在她的文章里描述着奢华:丝绸的花袄,家传的首饰,雕花的家具,整桌的宴席,礼节的繁缛,感情的演绎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战火威胁着迷惘无措的人们。人们很是诧异在这艰难的岁月里居然还有人这样追忆着过去,追忆着荣华富贵,追忆着功名利禄,追忆着繁华喧闹后来人们也很快明白,这样的奇迹出现时,是有足够的理由的。

张爱玲是前清中堂大人李鸿章的重外孙女,也就是李鸿章的大女儿是张爱玲的祖母。官宦世家,名门望族,演绎着一幕一幕的惊世人生

李鸿章,安徽合肥肥东人。(——)由于这么一位前清重臣,是我家乡的人,而且是在同一块土地上,所以历年来对这位名人更加关注,更加热爱,更加研究

李鸿章6岁就跟着父亲,在父亲的课馆书屋(私塾)学习,他少年聪慧。过后又拜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了扎实的学问功底。1845年——1846年拜在湖南大儒曾国藩的门下,学习经世之学,奠定了一生的事业和思想的基础。1859年又再次投奔曾国藩湘军大营充当幕僚,掌管大权。

李鸿章在安徽合肥市有大量的地产,在安徽芜湖市也有留世的宏伟建筑。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在芜湖市读书,也有幸就是他的豪宅的邻居,对一些传说也就是更加关注。据芜湖的文史资料记载:李鸿章对芜湖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城市的典型建筑“陶塘月湖桥”“景春花园”“柳春园”等等都是李鸿章的贡献。就目前我们市有名的“镇波塔”下面的一条街叫“华盛街”全是李鸿章的产业,现作为保留建筑,还保持着明清的风貌,供后人游览,休闲,观赏着古色古香。所以我幼年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对李鸿章并不陌生,对他合肥的地产更是不陌生。(近年再回合肥已经没有了辉煌的踪影,荒凉还是荒凉,败落还是败落。)

作为李鸿章的重外孙女张爱玲,她就是见证繁华辉煌,体验家道中落的亲历者,他所经历的家庭生活的一幕一角都映现着时代,国家,社会,革命等一切重大题目的辉煌衰败,沧桑变幻。人们不再诧异她缘何这样年轻就可以写出这样的气势,这样透明的文章。张爱玲的外曾祖父李鸿章,及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都是大清一代豪门宦官,他们更是历史浪尖上的大人物,在那个世纪两种制度的交接口上,这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书中的主要人物,真实的反映历史风云的沧海桑田中他们曾留下禄禄亲躬的真实身影。

1901年7月25日,奕亲王,李鸿章在为前清廷慈禧太后签订了卖国条约《辛丑条约》后,背负了“卖国贼”的罪名。无论当时是何境遇,是何危急,是怎样的身不由己,他的“卖国贼”的名声是名副其实的背上了。但是无论今人对于已作古人的李鸿章做怎样的评论,做怎样的千秋评断,毫无疑问,李鸿章是当代最出类拔萃的,最为后人所敬仰的一代大臣。李鸿章在事业上他励精图治,亲历亲为。他所有的思考仿佛无不与国家的命运迁结为一体,努力的效果好也罢,坏也罢,意图总是大处着眼,是令我们后人所赞扬的一代名臣。李鸿章道德上的律己也得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这种律己的道德是我亲眼目睹的一段美丽的传说。这也是我对李鸿章的了解,探索,发生兴趣的根源。这就是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

古今成大业的人往往都是克己的。李鸿章本人没有什么私生活,不漂亮的太太也不是自己做主的,妻取德,妾取色,他有一个唯一的姨太太也是丑的。这在当时是颇令人诧异的事情。现在想起他的行为,和我自己在幼时经历的故事,专家们也都分析:李鸿章的“律己”和唯一的一个姨太太,恐怕也是李鸿章免人虚招的遮人耳目的一种官场行为。

我的成长在安徽省芜湖市,它是南方有名的鱼米之乡,并且是国内有名的“四大米市”之一,官,商云集,其繁荣繁华的程度有着“小上海”的著称。50年代初,正是国家经济走向崛起,走向繁荣的一个重要时期。我就住在我们芜湖市有名的“十里长街”,这条“十里长街”就像是40年代的“十里南京路”,沿街满满当当的商铺一个接着一个;高高,大大,深深的庭院一个紧挨着一个。这里有一座最大最高最深的庭院传说就是李鸿章的唯一的姨太太的住所。据我们的长辈当时回忆,当年李鸿章是花巨资新建的豪宅,但人们也不得不诧异,李鸿章根本从来就没出现在这座豪宅里,里面的高贵夫人也是深居简出。正是有这么一位神秘的夫人曾住在我们这座美丽的江南名城,而使我们城市的名声大震。一个又一个扑簌迷离的故事传颂,而使我们的城市魅力起来。由于李鸿章是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市政府对这座建筑物给于了极大的关爱及保护。建筑物虽然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雨沧桑,但两扇高大的朱漆门和门前的一对威武的石狮留下了明显的官宅特点,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却依然保持着独有的古色古香,政府虽给于了多次修缮,但沧桑后面使它依然保持着大清的记忆,名臣的辉煌。记得当时市志,及文史资料也记载过什么门庭,什么门号是一代名臣李鸿章的居所。由于这座宅子离我家很近,故我接触的故事,看过的大院,魅力的传说历历在目使我对李鸿章有了想探索下去的yu望,这个yu望的探索又有了链接,又链接到我的偶像张爱玲。这是后话。

在很多记载中,李鸿章的唯一的姨太太确实是免人诧异的一记虚招。在当时的官场上确是一种需要,你不“逐流”,就被“淹没”。

李鸿章在“律己”的道德上有目共睹,令人敬佩的。李鸿章很爱他的儿女们,两男两女全是太太一人所出,(其中大女儿就是张爱玲的祖母)李鸿章特别对女儿们宠爱有加,经常留在身边带看公文以培养女儿们的眼界和能力。所以张爱玲的祖母也算是当代的一代才女,留在阁房里23岁才出阁。

李鸿章真不愧为是一代“智人”,在太太的问题上他免去了太多太多的内部“争风吃醋”“争夺家产”“勾心斗角”的家庭斗争,就一个太太,四个子女就一个妈,多么明智的选择啊!这是我对李鸿章的敬佩之处之一。他没有后院的烦恼,没有感情的纠缠,没有绯闻,就一个遮人耳目的姨太太还是官场上的需要,(并把这唯一的姨太供养富蔗的远地)他的全部精力和生命都贡献给了国家。

李鸿章还有一笔“过人之智”,这是我再次的敬佩之处,那就是他把他的两个女儿“下嫁”。我想这可能也是这位“智人”的高明之处吧。她们嫁的不是什么“门当户对”“男才女貌”“富甲一方”。按照这姐妹俩的高贵出身,顶级的宦官之家,知书达理的闺秀,优势集及一身,李鸿章却把女儿们只是一般的“下嫁”了。李鸿章的心灵深处在想什么?我在查询了大量的李鸿章的生平,性格,人品,思想,人格的形成,以及大量的官场行为证明,李鸿章是个有远见的慈父,是个忧心忧忡的慈父。李鸿章的心灵深处是:只希望两个女儿在他的百年以后仍然能骄横而跋扈,美丽而独立,明亮而刺眼,让她们永远的发光,在她们的丈夫们的面前永远是一盏白炽的灯。

这位“智人”给了两个女儿几辈子也吃不完的嫁奁,使她们真的在她们的丈夫们面前永远都是一盏白炽的灯。耀眼,刺眼的白炽灯。

永远明亮而刺眼,永远美丽而独立,永远骄横而跋扈

多么明智的慈父,用心良苦的慈父,高人一筹的慈父

这一切在张爱玲的作品里都得到了验证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最新章节 | 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全文阅读 | 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