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国两大难题之一的护国教派解决掉,嬴征心中的大石总算落了下来。
没几天,嬴战就接到了游啸风的传书,说是大晋国方面进展顺利,晋王已经同意。同一天,天机门在雍州的代表李文虎也送来了姬天心的亲笔书信。内容与游啸风相仿,不过还是询问了一下嬴战要不要借用车驾依仗的事情。
嬴战将书信转交给嬴征,嬴征倒没有如同游啸风那样直接拒绝,而是回信说愿意聘请大晋国的宫廷礼仪官员,雍州会授予其官员,发放薪俸等等。至于衣冠车架,嬴征倒是委婉拒绝。
从大晋国聘请几个人倒没什么大碍,毕竟这是官面上的事情,而且嬴征为其授予职位发放薪俸,谁也不会牵强附会到以为是大晋国给予的赏赐之类的。充其量也就说明两国关系融洽。借车驾仪仗就有点不妥了,毕竟连车驾仪仗都要借人家的,这国君当得也太丢份了。
没过几日,大齐国的使节也历经两个月的长途跋涉到了雍州,他们带来了齐王的书信,齐王正如嬴征预想的那样,承认了雍州立国。这队使节除了送信,还会参加接下来的立国庆典,算是身兼多职,嬴征自然妥善安置。
使节团中随行的还有稷下学宫的几个弟子。毕竟当今天下礼教的准绳皆出自儒教,立国庆典中一应事务事关礼节的地方都会向这几个弟子征询意见。不出差池还好,即便出了什么差池也有这几个弟子挡箭,相信没人敢对儒教弟子在礼仪上指手画脚,这根本就是孔夫子门前卖文章。
齐、晋之后就是大楚国了。
楚王收到这个消息时,直觉就是不承认。毕竟楚王眼中,雍州就是一个偏角旮旯,根本没有资格立国。
这就好比一个百万富翁和乞丐一样,富翁可以容忍乞丐的存在,以此来衬托自己的地位,但是富翁绝不容许乞丐与自己平起平坐,获得与自己同等的地位。
雍州的使节见到楚王顿然拒绝,也不继续恳求,而是淡淡的说道:“齐王和晋王都已经承认雍州立国,也不差楚王一个。”
使节有气节是对的,但是这个使节却错估了楚王的反应。楚王本来就因为雍州修建的官道比楚国宽阔而不满了,更因为雍州先交好晋国而不是楚国而恼火,此时再看到雍州使节不卑不亢模样,拔剑杀人的冲动都有了。
在楚王想来,雍州对楚国的态度一直都是谦卑的讨好,是臣服于大楚的,雍州理所当然应该对大楚国表示恭顺。所以,即便使节不卑不亢没有半点过错,楚王依旧觉得他这是骄狂自大向自己挑衅。
再加上大楚国与大晋国是仇敌,与大齐国也不怎么对头,楚王直接把使节的话语当做是对自己的无视和挑衅,于是直接唤来卫兵将其押进大牢。
朝堂上,那些有远见的大臣感觉着事情不妥,可是他们都知道自家国君的脾气,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那种,十分好面子,如果公然出头做那强项令,只怕不但救不了使节,反而会激怒楚王直接将其杀掉,于是那些有远见的大臣暗中把前朝的消息传给了后~宫。
老楚王因晋楚大战失利郁郁而亡,十几岁的楚王临危登基,三十多年间励精图治,不但扭转战场上的颓势,转败为胜,更是将楚国推向大国之列,是楚国有数的明君。正因为功绩卓著,所以楚王为人十分强势,朝中大臣没有人敢忤逆他的意志。
但是楚王生性至孝,侍奉母亲极其用心,楚王在决战中大败晋国,晋国献上数名绝子求和,楚王骄狂自满,耽于荒废朝政,在谈判中一连答应了晋国许多求和条件,大臣以死相谏都屡劝无效。就在有些人以为晋国赢得喘息之机,楚国贻害无穷的时候,老太后揪着楚王的耳朵一顿训斥,楚王幡然悔悟,不但将那些晋国送来的女子杖杀,更是驱逐使节,断然拒绝了晋国的求和,一鼓作气将晋国打得溃不成军,也直接造成了晋国的内忧外患以及竹下家族的崛起。
在如今这种关键时刻,能令楚王改变心意,也只有他的生母老太后了。
老太后也就扶儿子上位的头几年里参与过前朝政务,毕竟当时新君甫立,又时值内忧外患。但是楚王能**处理政务后,老太后就再也没干预过前朝政事,若非国家存亡时刻,她是不会迈出后~宫一步的。
原本这种小事也算不得什么,以往比这重大的消息老太后都不闻不问,她相信自己的儿子会处理好前朝政务,即便有所疏漏也会及时补救,根本不需要自己步步指点。
可是一听到事关雍州,老太后立刻就来了兴趣,再听到雍州立国,老太后兴趣更浓,于是问了一句“如今的雍州之主是谁”。
那宫人回答是嬴翔,老太后立刻哼了一声。虽然嬴翔是她女婿,可是因为女儿的死老太后一直都不怎么待见嬴翔。更因为嬴翔冷落嬴征,老太后对嬴翔很是厌恶。
老太后就要挥手屏退那宫人,可是经过前朝大臣提点的宫人立刻小声说,如今嬴翔闭死关,雍州大小事务都由嫡长子嬴征处理,此次立国便是嬴征提出的。
老太后虽然不待见女婿,可是对于外孙却上心的很,只是嬴征常年幽居,老太后虽然每年都会打听嬴征的消息,可是十几年来除了长高了就还是长高了,没什么新奇的事情。而今天,老太后突然听说自己外孙掌握了雍州的权利,更是想要立国,那老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
老人就是这样,也许他们对儿子女儿很严厉,但是他们对外孙外孙女就只有宠溺和纵容,这就是隔代亲,而在孙子和外孙之间,老人一般会对外孙更亲近一些。老太后虽是太后,也是一个寻常的老人,自然不能免俗。而一想起自己这个自小就没了娘的外孙,老太后不由得老泪纵横。
许久,老太后才抹着眼泪,急切的问那宫人:“我那外孙现在怎么样了?新立的国家叫什么国号?对了,我得嘱咐那混账小子,备上一份厚礼,咱们家从小就亏欠那孩子,原本想给他大婚的时候补上的,却没想到这么快就赶上立国了。”
老太后口中说的混小子自然是楚王。在老太后眼里,儿子再大终究是儿子,老太后从来不称呼“楚王”。
被老太后问起的那个宫人立刻苦起脸将前朝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这才是此行的真正目的。
果然,听到楚王断然拒绝承认雍州立国,更是把外孙派来的使节关进大牢,老太后气得直哆嗦,一抱拐杖,也不让人扶持就气冲冲的出去了。
后面的事情如何没人知道,因为大楚国记录楚王起居的官员将这一天发生的事情详细记录,被楚王砍了,新上任的官员得知了前任获罪的原因,就照抄了前一日的记录内容,这才没有跟前任作伴。
得知后~宫的动静,众大臣在几个老臣的带头下直言进谏,阐明雍州立国的利害关系,承认雍州立国与不承认雍州立国的影响之后,楚王从谏如流,不但赦免了那个使节,还在宫廷设宴款待使节,席间更是委婉的为先前的态度致歉。
那使节本以为自己就要在楚国度尽余生了,却没想到被窝都没暖热就被放了出来,一番梳洗打扮,就是华服美食的款待。
这使节自然不认为楚王是被自己的气节打动,也是后来回到雍州四方打听才知道嬴征与楚王的关系,不由得狠狠的扇了自己一巴掌,气愤的骂道:“我真是猪脑子啊,要是早知如此,我直接对楚王说‘你外甥搞了个国家,想让你点点头,不知道你答应不答应’。”
其实楚王也是被老太后敲打的时候才知道如今的雍州之主已经是嬴征。说实在的,当初他为了拉拢雍州,使楚国摆月兑困境,打击晋国,不得不忍痛将妹妹许配给了嬴翔,却没想到害的妹妹客死异乡,为此,惹得老太后气了他十几年。楚王受得气自然全都转嫁到嬴翔头上,这也是楚王对雍州无好感的根本原因。
在王宫的时候,楚王被老太后拿着拐杖一顿乱打,楚王倒是修炼之人,老太后手无缚鸡之力,根本伤不了他,可是楚王不敢躲闪,更怕反震伤到了母亲,被打的时候还得松软浑身筋骨,别提有多郁闷了。
经过老太后的训斥,楚王早已经转变了态度,此时有了群臣进谏作为台阶,自然而然的顺坡下驴。大臣们阐述利害之后,楚王“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于是着人拟定了一份礼单,给雍州新君备上一份大礼。
老太后还从没见过外孙,所以想着随使节团赶去雍州。楚王虽然什么事都答应母亲,可是这件事情上坚决的反对。毕竟老太后年纪大了,长途跋涉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该怎么办。再说了,出门在外,不比宫中的防御,楚王在外树敌那么多,也怕有人暗中惦记。
对于母亲的思念之情,楚王随口说道:“让你那外孙过来看望你不是一样么,再说了,那小子自打出生还没上门看望过我这个舅舅,总不能先让我去看他吧。”
出行的事情老太后也只是说说,所以并没有坚持。不过对于楚王的提议老太后却大点其头,于是又有了一番嘱咐。
~~~~~~~~~·
太久没写文,都忘记网站的一些屏蔽字眼了。好在又去检查了一遍,看到了后~宫被显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