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 10.第三五回 孙中山倡导革命 康有为鼓吹变法(下)

作者 : 若愚

第10节第三五回孙中山倡导革命康有为鼓吹变法(下)

第三五回孙中山倡导革命康有为鼓吹变法(下)

甲午战争前夕,孙中山深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便北游京津,写了《上李鸿章书》,称:“观欧洲各国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浪客中文网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应勤求远略,仿行四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他希望李鸿章收用自己,能玉成其志;幻想着在李鸿章的支持下推行资本主义改革,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立宪政体代替封建**制度。但是,他的上书被李鸿章拒绝。

上书失败后,孙中山接受了教训,开始认识到和平方法难以实行,只有采取暴力革命的手段,才能改造中国。于是,孙中山放弃改良思想,走上暴力革命的道路。他回到檀香山,在当地华侨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兴中会宣言中规定了“振兴中华,维持国体”的革命宗旨。不久,孙中山来到香港,与旧友陈少白、陆皓东、杨衢云等成立了香港兴中会总部,重新修订章程,发布宣言,一方面斥责清政府“政治不修,纲维败坏;朝廷则鬻爵卖官,公行贿赂;官府则剥民刮地,暴过虎狼;盗贼横行,饥馑交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一方面指出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危机道:“方今强邻环列,虎视英瞵,久垂涎我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多;蚕食鲸吞,已见效于踵接;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在秘密誓词中明确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基本纲领,号召人民以革命手段救亡图存。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正式开始。

兴中会成立后,联合了香港、广州一带的会党和反清志士。筹划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孙中山在广州设立了起义领导机关,由陆皓东、郑士良组织实施,联络了广州附近的会党数千人,定于1895年10月26日起义。计划由杨衢云率香港会党三千人抵广州后首先发难,各路同时响应,一举攻下广州。谁料,其事不密,被官府发觉,立即在海关、港口严加戒备。香港会党在运送武器到达广州时,被海关搜获手枪六百支,当场抓捕七十多人。陆皓东、朱贵全等领导人被捕,惨遭杀害;孙中山、陈少白等人被悬赏通缉。第一次武装起义尚未正式发动就失败了。孙中山被迫流亡海外,四处奔走呼号,宣传革命主张。他在报纸上撰文道:“中国正处在民族革命运动之前夕,只要星星之火即可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从此,孙中山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不断积蓄革命力量,决心用暴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和孙中山相反,康有为选择了一条改良主义的道路,企图依靠封建皇帝变法维新,达到挽救民族危亡之目的。康有为,字广厦,广东南海人。生的脑门宽大,脸颊稍长;眉淡目细,鼻小唇薄;两撇八字须,一张谈天口。康有为出身于小官僚家庭,自幼受到严格的封建教育。他天资聪明,博览群书,思维敏捷,口才过人。青年时期对中国古代典籍逐渐厌倦,目睹时局动荡,民族危机,萌生了济世救民思想,开始阅读西方进步书籍,眼界为之开阔。中法战争之前,他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失败后,南回途中,路过上海,看到高楼林立,商业繁华,马路四通八达,社会秩序井然;方知西方人管理有方,治世有术。于是,广泛购求介绍西方史地、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书籍,发奋攻读,顿觉耳目一新,初步形成了改良主义的思想体系。

中法战争之后,康有为第二次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已被录取为进士。但康有为却在发榜之前给光绪皇帝写了一份奏书,指出国家正面临着“外夷交迫、兵弱财穷”的危机状况,认为当此非常时期,应变革旧法,实行新政,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的主张,以挽救国家之危亡。然而,他的上书并未递到皇帝手中,而是被朝中大臣扣压,并立即予以排挤、报复。主考官徐桐在看了其上书后宣称:“如此狂生,不可录取。”竟在发榜前夕,删除了康有为的名字,取消了其录取资格。此事传开,康有为的主张渐为世人所知,使其在北京暂露头角。

上书未达,反倒葬送了录取资格;康有为颓然回乡,在广州开设万木草堂,收徒讲学,阐述变法思想,培养维新力量。数年间,造就了梁启超、陈千秋、麦孟华、徐勤等一批骨干,为改良、变法大造舆论,四处鼓吹。梁启超,字卓如,广东新会人;生的宽额隆鼻,剑眉炯目;才思聪敏,文笔犀利。因科举考试失败,思想裂变,愤而题诗自励曰:“献身甘做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随后,他慕名赶赴广州,拜康有为为师,竭力推动维新变法运动。

康有为一边招徒讲学,一边著书立说。他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穿凿附会,标新立异,撰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书,宣传维新变法道理。《新学伪经考》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把历代封建统治者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古文经斥为伪经,主张应予以抛弃。从而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古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孔子改制考》则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六经都是孔子所作,有关尧舜禹汤圣德大业之记载,都是孔子假托古圣先王之言,宣传其思想之作。其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之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康有为的新书刊印发行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地轰动,犹如火山之大喷发,思想界之大飓风;为其门徒发动改良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康有为第三次进京应试。正值《马关条约》签订,举国骚然,莫不为之愤激忧虑。考试结束,康有为向各省应试举人倡议,共同上书皇帝,请求拒绝这一卖国条约。在他和梁启超等人的努力下,约集各省举人在松筠庵开会,商议上书事宜。会场上群情激愤,众意昂扬;公推康有为起草书稿。康有为慨然命笔,用时一昼夜,写就一份万言书。其主旨是:“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前三项为“权宜应敌之谋”,第四项为“立国自强之策”,故着重尤在变法。书稿宣读后,一千三百多名举人在书后签名。次日,康有为等人将万言书交都察院转奏皇上;都察院官员推说马关条约已经批准,无从挽回,拒绝接受。此事即为轰动一时的“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是一次爱国知识分子的图强救亡运动,其主旨在于要求变法维新。此书虽未上达,但其全文却已辗转传诵,风靡一时。各省举人回归本省,四处传播,不断扩大影响。康有为亦因此而名声大噪,迅速成为全国注目的维新派领袖人物。何以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公车上书求变法,惊世雄文传万家。神州从此风雷动,人心思建新中华。

“公车上书”的次日,会试榜公布,康有为中了进士;不久,被授予六品官衔,任工部主事之职。康有为大失所望。本来,康有为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有超人之智慧,救世之才能;梦想着“一步登天当大官,辅佐明君为贤相”。没想到,折腾了十多年,只当了个六品主事的小官。康有为焦虑愤懑,夜不能寐,反复思索,极不甘心。于是,他把未能上达的万言书重新修改补充,以个人的名义写成了第三份上皇帝书。明确指出:“甲午战败,局势危急;民心既解,散勇无归;外患内讧,祸在旦夕。而苟借和款,求安目前,亡无日矣。故须大讲变法,实行新政。否则,是坐待自毙也。”康有为的第三份上书,经过几个大臣的转手,终于递到光绪皇帝手中。光绪看后,大为感动;誉为自强雪耻、富国强兵之策。立即令人抄送慈禧太后、军机处和各省督抚,广为征求意见。又派自己的老师翁同和拜访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从此,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取得了光绪皇帝的支持,并与帝党结合起来,推动了维新运动的迅速高涨。

康有为执着上书,终于感动了皇帝;又与翁同和一席长谈,使他大为振奋;幻想着大展宏图,参与治国理政。不料,等了两月,却不见朝廷有丝毫行动。康有为心急火燎,又写了第四份上书;请求“裁撤守旧官僚,起用维新人士,尽快推行新法”。但是,他只是个小小的工部主事,无权直接上奏皇帝,只好恳求工部堂官转递。工部堂官厌恶其“推陈出新”的主张,拒绝为他转递。康有为受此梗阻,犹如被人从火炉中提出,旋即塞进冰窖,顿感寒彻骨髓。盛怒之下,他辞去官职,与其门徒转向社会,进行制造舆论和组织团体的活动,以追求更大的社会轰动效应。

康有为等改良派特别能折腾。为了扩大影响,推动变法,他们在北京创办了《中外纪闻》,由梁启超、麦孟华等人编辑和撰稿,宣传西学,鼓吹维新。每日印发千余份,免费分送给达官显贵。康有为又鼓动帝党官僚、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组织强学会;推举户部主事陈炽为会长,梁启超为书记员。强学会是带有政党性质的政治组织,每十天集会一次;每次开会都安排专人演说,大讲“中国自强之学”,探求“救亡图存之道”。强学会的轰动效应日见剧烈,吸引得许多爱国官吏和知识分子纷纷加入。军机大臣翁同和、两江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王文韶等各捐五千元,袁世凯捐五百元以充会费,列名于会籍。甚至,就连李鸿章也表示愿捐二千两银子入会,但因其名声太臭,被强学会断然拒绝。

李鸿章被拒绝后,对维新派怀恨在心,便串通后党官僚荣禄、刚毅等群起反对;又指使大学士徐桐、御史杨崇伊弹劾文廷式、康有为等人“私立会党,妄议朝政;蛊惑人心,聚众谋反”。李鸿章亲自赶到颐和园,向慈禧太后告密。慈禧太后立即召见光绪皇帝,予以严责,威逼光绪下诏查封了强学会和《中外纪闻》;并将侍读学士文廷式革去职务,逐回原籍。北京的维新风潮受到挫折。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前得到消息,逃离北京,南下上海避难。他们不甘寂寞,继续折腾,又在上海成立强学会,出版《强学报》,继续宣传变法。在上海一带活动的知名人士张謇、章太炎、黄遵宪等人纷纷入会,维新运动又以上海为中心迅速发展起来。

然而,官场游戏,变化莫测。张之洞得知北京查封强学会的消息后,立即见风转舵,查封了上海的强学会和《强学报》。康有为再次遭受挫折,不敢公开出面,便鼓动汪康年、黄遵宪创办《时务报》,邀请梁启超为主编,坚持扩大宣传。梁启超以其通俗、流畅的文风和犀利的笔锋,陆续发表了《变法通议》等一系列文章,猛烈抨击封建顽固官僚因循守旧,误国害民。提出了“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的论断,强调维新才能救亡,变法才能图存。进而阐发了伸民权、设议院的政治观点。主张“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矛头直指封建官僚体制,大力提倡政治变革。这些旗帜鲜明的议论,在知识界起到了振聋发聩、惊世骇俗的作用。每天新报印出,即被抢购一空,人们争相传阅,街谈巷议,无不深受鼓舞。

与此同时,在天津,严复创办了《国闻报》,成为与上海《时务报》齐名的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报纸。严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早年留学英国,广泛接触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甲午战败后,他痛心于国势日危,便努力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他翻译了《天演论》等西方书籍,根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提出了中国应当变法维新,以救亡图存的思想。《天演论》出版后,不胫而走,风行全国,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从而掀起了一股求新求变的社会思潮。严复在报纸上发表了《论世变之亟》等一系列文章,提出了废除君主**,实行君主立宪;废除科举考试,学习西方技术;并系统介绍了西方的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的政治学说。他呼吁人们不要再走老路,而要改弦更张,另辟新途径。他的大力宣传,启发了中国知识界向西方寻找真理,救亡图存的时代风尚。

在湖南,谭嗣同等人创办了《湘报》,开展维新宣传活动。谭嗣同,字复生,湖南浏阳人。出身于大官僚家庭,性格豪放,激情充沛。甲午战败使他痛心疾首,对清朝的**统治极为不满,便创办报纸,发表论文,抨击封建**;成为维新运动中的激进人物。

由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努力,《时务报》、《国闻报》、《湘报》成了解放思想,推进维新运动的三面旗帜,掀起了一股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在此影响之下,全国各地形成了立学会、办报纸、办学堂、办书局的热潮。可惜的是,这些组织过于分散,没有统一的领导和机构,旋起旋灭,旋建旋散,极易被统治者各个击破,迅速冰消瓦解。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当此大战失败,创深痛巨;列强瓜分,民族危亡的时代,一部分知识分子积极奋起,奔走呼号,竭力救亡图存,实在难能可贵。大部分守旧官僚反对变法,因循守旧,依然势力强大。占社会主体的广大农民、工人,因被忽视而置身事外。康有为等人看不见人民的力量,也不愿意去做发动民众的工作。而没有亿万民众的参与,维新运动就只能是少数知识分子的昙花一现,不可能实现推翻旧制度,建立新中国之目的。这才是:书生空负凌云志,月兑离人民成事难。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晚清风云最新章节 | 晚清风云全文阅读 | 晚清风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