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魂笔记 第六十二章 :向王天子的传说

作者 : 亚赫头人

渔鼓佬伸手一推,那看来很是结实的城门轰然一声就坍塌了,扬起了地上的一层灰尘,一股幽远的气息迎面扑来,龙驼跟渔鼓佬往后一跃,用袖口掩住自己的口鼻,却发现衣服还没有干透,此刻才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自身的感觉上来了。

那衣服湿漉漉的贴在自己身上十分的不受用,所幸的是龙驼手上还握有渔鼓佬先前掉在水里的那柄苗刀,所以胆气一壮,大踏步就走进了城门洞里,却发现里边还有一个内城,在这之间,有石刻香炉花瓶烛台共五件,还有就是石刻的鲤鱼。

渔鼓佬心下暗暗称奇:先前那个城门上的牛首辅首就说明这地方不简单,这些石刻件是被称为石五供或者石几筵,象征对死者的祭奠,看来这里并不是什么冥界而是而是苗疆草头天子的地下陵墓,既然是在山高皇帝远的苗疆更何况是在地下,就更不会顾忌什么僭越不僭越了!

而种种迹象也逐渐印证了渔鼓佬的揣测,那之前侗人的传说又是真是假呢?那个红衣厉鬼难道就是从这里边闹腾出去的,看样子真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自己歪打正着就来到了一个古代的帝王陵墓中了,也许即将解开这所谜题的谜底了。

之前当兵的时候就听人说在这些个古代的帝王陵墓中,藏有大量的收刮过来的金银珠宝,民脂民膏,为的就是让这些封建帝王在死了之后依旧可以为所欲为的过着生前的奢靡生活,里边肯定藏有大量的稀世珍宝,想到这里心下一阵激动!

渔鼓佬表面上不露声色,径直走到了那矗立城楼的城墙下,只见一个巨大匾额用汉字石刻着几个遒劲的大字:向王天子,在两边蹲着两只体型硕大的石雕黑狗,渔鼓佬常年走街串巷,端的见多识广,知道关于一些向王天子的传说。

土家族早后期受到汉人影响比较多,所以从之前的火葬改为土葬,特别是改土归流(将世袭的土司改编为流动担任的朝廷命官)至民国时期,土家族丧葬由道士主持,停尸三、五、七日后,由道士根据主人家境做不同等级的道场,有“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一竖桅”、“二竖桅”、“七竖桅”等名称。

一般道场都履行下柳床、开路、荐亡、交牲、上熟、散花辞解、解灯、打绕棺、辞灵、扫堂等具体操作程序。死者亲属披麻戴孝,跟随道士行丧礼,还请人唱挽歌,以哀吊亡人。

新中国成立后,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动,便只以唱挽歌代替道场,所以渔鼓佬的鱼鼓道情也就有了市场,他就常年行走在土家族的乡寨之间,自然而然就了解一些当地土家人的传说。

向王天子是流传于湖南张家界市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等地的土家族民族英雄。尤其在张家界武陵源,几乎每座石峰、每条峡谷,都与向王天子征战有关。在湘西的武陵源,向王天子简值就是主宰一切的神灵,在当地的土家戏中还有《杨家将征向王天子》的剧目。

故事说的是在湖广天子洲一带(也就是今日湘西),有一个土家族猎人叫向龙的,时值金国人大举南犯,向龙投军从戎厮杀沙场,立下了赫赫战功,得到赵官家的青睐,这也让他功高震主,再加上酒后狂言对赵官家出言不逊,在当时丞相张邦昌的煽风点火之下,被赵官家以莫须有的罪名投入死牢,准备次日斩立决!

不成想此事却惊动了上天,派出了“白芨仙翁”跟“扶敖真人”救出了死囚牢中的向龙,回到湖广天子洲后,时不我待的向龙扯起了造反的杏黄大旗,惊动了湖广一带的黎民百姓。没隔几天,就有三万人报了名参了军。向龙叫大家砍树扎寨。寨子一扎起,大家便推荐向龙为王。与赵宋朝廷分庭抗礼了。

司天监的邢中和在瞭望台夜观天象发现南方不再一片天平了,见得向王的旗子迎风招展,十万大军威武雄壮。他连忙上报了赵官家,于是赵官家命令天波府杨金花带兵三十万征剿南方叛逆。

杨金花点齐两女三媳,日夜兼程,又把洞庭节度使的十万人马带上,立刻点齐四十万兵马向南方开拔,不大败这些南蛮子誓不下马,向王在今百丈峡接火桥上与杨金花打了九十九仗,仗仗都胜了。

谁知向王手下有个大将偷恋杨金花闺女的姿色和高官厚禄,趁向王睡熟机会杀死哨兵,偷了军事地图连夜偷偷地投靠了杨金花。杨金花趁向王不备之时,带兵血洗了向王的大营,十万大军都遭杀身之祸,只有向龙三兄弟杀开一条血路,从插旗峪一路溃败逃到索溪峪。

只见马前横下一条万仗高的深涧,两山相隔约**丈远,无法过去。此时后面的追兵大作,向王对天长叹一声道:“天灭我也!”见大势以去,悲伤急了,向王纵身跳进了神堂湾的深涧当中。

从此以后,向王天子的故事便在索溪峪一带传开了,有人说这向王天子其实并没死,而是躲进了道教的金刚山修炼成仙了,如今,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在神堂湾还能听向王天子的故事,渔鼓佬之前也往这些地方跑过,将当地的传说也编成了渔鼓道情—《五女征南》。

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原本以为只是民间乡野村夫的以讹传讹,没成想这些都是有事实依据的,空穴是不会无故来风的,但是据说这帝陵地宫中经过一些堪舆大家的巧妙设计,到处是机关陷阱,一旦触发,自己将死无葬生之地,侗寨的闹鬼是不是跟这里也有着莫大的关系呢!

渔鼓佬跟龙驼一前一后的走进了最里边的城垛,发现上边压根儿没有可以攀沿的地方,也没有可供上去的石阶,看来矗立在上边的歇山顶建筑仅仅是一座具有装饰性作用的明楼而已。

一般而言,如无意外明楼底下就是地宫所在了,如何下到地宫就成了当务之急了,但是地面毫无可循的蛛丝马迹,龙驼还在傻乎乎的东张西望着,天际散发着血一样的红光,像是一盏亘古不灭高悬天际的长明灯,将周遭的景物照的朦朦胧胧影影绰绰,让人分不清楚究竟是在地下还是在地面之上。

在明楼的后边还有成片的建筑群,但是在明楼跟城垛的掩护下只露出了飞翘的一角的重檐,这些建筑显然是受到中原王朝的影响,所以那建筑之上也有那螭吻鸱吻等等,这些都是建筑屋脊上的一种装饰构件,确切地来说它位于建筑屋脊的正脊两端。

“鸱”在古代是指“鹞鹰”,是一种凶猛的大鸟,传说鸱吻是龙的儿子,所谓龙生九子,鸱吻为其中之一。鸱吻的形状像剪去了尾巴的狗婆蛇,这位龙子特别喜欢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而螭是龙生九子中的儿子之一,平生好吞,于是做成皇家宫殿殿脊的兽头之形,当然还包括了狻猊、囚牛、獬豸、凤、狎鱼等形象。

这种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在古建中,“五脊六兽”只有皇家才能拥有。但这些东西在老百姓眼里如凶神恶煞一般,是作威作福的象征。因此,狻猊、囚牛、獬豸、凤、狎鱼们流传到民间,就有了俗化的名字,分别为:走投无路、赶尽杀绝、跟腚帮捣、顺风打旗、坐山观火,看来这向王天子有样学样,倒也学到赵宋官家的奢靡的风气,这向王是土家族的土司王,当然有这般财力跟人力去营造这么庞大华丽的陵墓。

要想将这些建筑看个究竟,探个明白就非要攀上眼前这城垛上的明楼不可,居高远眺,就可以将这片建筑尽收眼底看的分明,较之贸然进去要好得多,想到这里,渔鼓佬抬头看了看粗糙的城垛,在双手手心上吐了吐吐沫,然后双手合起来摩挲了一下,将自己的腰带勒了勒,然后就攀着那突出在外的青条石的边缘往上窜了约莫一米高!

这些青条石并没有修饰的有多么规整,全是依照那石头原本的形状像是拼搭积木似得卯隼起来的,在这中间是用糯米鸡蛋清跟石灰混合而成的三合土,这种土的硬度较之当代的水泥也不遑多让,虽然历时久远,但依旧坚不可摧。

龙驼是一个驼子,如果是山间行走跟下河游水他是不在话下的,但是如果要让他攀高,那就有点强人所难了,所以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渔鼓佬上到了城垛一半的高度,那渔鼓佬往下一看,见龙驼还没有跟上来,心下也就明白过来!

0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换魂笔记最新章节 | 换魂笔记全文阅读 | 换魂笔记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