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形意站桩之道理,师父总是不厌其烦地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专门强调:
“不要以为站桩就是当死后的树的木桩子,而是当冬眠的虫子,在严寒无趣没有盼头的冬天里站着,站着站着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春季一到生机一起,枯木就又活了。舒蝤鴵裻当人站出这份生机,精力就有了旺盛的源泉,就涌出无穷了。凡是内家功夫,都是极重视站桩的。站桩不是竖一根死木头,而是象种柳树一样,种一根鲜柳木桩子,它能活,能萌芽,能长出新枝新叶新树冠来,能长成参天大树。
“站桩重要的是姿势一定要准确,注意月复部的感觉,也就是气沉丹田。注意三尖相照,整个身体要正,不要歪斜。形是向后坐,但要有身体向前冲的意念。前后手都要有撑劲,不能一味的松,但不是说要用犟劲,这种力能意会而难解释,你好好自己体会吧。站完桩,可以站浑圆桩放松,然后拍打全身,练练惊抖劲。”
一天晚上李存义练功练得有些脚痛,就自我按摩,竟发现自己的脚板长得歪七扭八的。他好沮丧,对自己练形意拳的前途失去了信心。好久了他还睡不着,心想要是离开师门,告别形意拳,就能结婚了,那就娶小丽过普通人的日子好了,师妹也甭想,他不会跟着一个没有真正武功的人的。李存义越想越心酸,一直到天光大亮才睡着。
次日李存义对师父说:“我怀疑我练不成武功了。师父你看我的脚。”李存义月兑下鞋让师父看脚底板。
“你的脚挺好的,是一流的。”师父说。
“它长得歪七扭八,不平。”李存义说。
“平就不好了,平足那是有毛病。平足人足弓的承重能力差,重心的稍许前移都会使足弓的压力成倍增加。那些怕走道的懒人,会出现足弓退化。练形意拳可以很好地保养和锻炼足弓的。”
李存义佩服师父懂的就是多。师父又说:
“人足为啥宝贵,因为它有个足弓,这是其它动物少有的骨头。这块骨头称为足弓,说明它像弓一般有着射力。咱们人类的祖先猿猴生活于森林中,过着树栖生活,上下肢功能没有明确的分工,都是以攀缘抓握为主,因此手足相似,没有足弓,也就不能直立行走,更不能直立发力,人进化出了足弓,才有了武术。对足弓这一人体精华,要好好保养,练武就是最好的保养足弓的方法,例如练拳时或站桩时十指抓地、足心内含,便是在保养足弓。为了训练足弓,可以时而用脚跟站,时而用前脚掌站。如果站桩时整个脚掌平均用力,就有可能把足弓压伤。
师父讲形意步法时说:
“形意拳的速度很快,但那不是靠什么速度球或者其他的训练手段练出来的,而是用最简洁的动作解决战斗。用身体去打人,靠步子去赢人!例如鸡形步、蛇形步,在进步时,前脚千万不要有缩的意思,大家可以试试,可能大多数都有这个毛病,这就使你的速度减慢了零点几秒,可就是这一刹那,胜负已经分清了。步法的驱动力主要是靠后脚蹬踩,前脚的扯拽。在练习的时候,要练到一进步,月复股沟就有微微的撕裂般的疼痛感,这才会长功夫!
“另外,进步要注意小月复的感觉,感觉是小月复在推进,而且小月复是一种很沉实的感觉,用手模,在进步的一刹那应该是瞬间鼓荡的感觉,就是这一鼓荡,就可以让你在动的瞬间有抗打的能力,让你动的迅猛!!后脚向前运动时,双脚间要有挟劲,要有提劲,要把下肢和上肢的劲都归到丹田,你的内劲才能充实,形体才能有力量。
“形意拳主要用鸡形步,大家回家注意观察一下鸡。我从前就仔细观察过,公鸡,草鸡,雏鸡,我都观察过,它们在抬脚时,是提缩力,落步时候是趟踩劲,其运动中腿和身体总是含着一种收缩伸展的的牵扯力,同时,在行步时,双臂双手是要随身体之动而动,所谓手耍身体,这样的运动才能一动而无有不动!!”
刘师腿快,交手步法是刘传形意的独到处。
步法粗分为横纵斜转,越是脚不离地,越能变化,凭空一跳,变化就没了。刘师说不要轻视形意拳的小步一蹭,难看是真难看,巧妙也是真巧妙。
刘师叮嘱练形意要养成上虚下实的习惯,上身永远轻松不着力,功夫蕴藏在,不伤身不穷神。
他又说:
“劈拳里前脚外撇的大跨步非常好,能把两条死腿弄活了,把体重转化成活泼的劲。练形意的要有自己的一套步法,不要稀罕、模仿别人。”
李存义记住了师父说的“一动无有不动”一句话,向师妹复述,说:“一动无有不动,我体会出来了,是一个全身体的整劲。记住这句话,严格照练,整劲就出来了!师傅文学真好,真会提炼!”
刘小燕一撇嘴,说:“冲着你师父的女儿夸你师父,你真会舌忝腚。”
“师父的文辞就是好,不象你净用些高粱地里的词,什么舌忝腚提鞋的。‘一动无有不动’,这词多么有文化,文诌诌的。”
“这才半句而已,后面还有半句呢。”
“哪半句?”李存义问。
“你自己想。”
“整动才叫功夫。”李存义想了想说。
“知道你想不出来,寻叫‘一静无有不静’。”
“真地道。”李存义夸。
“有文才的口诀多了,我送你一句啊?”
“嗯。”李存义期待着。
“出手不出肘,回肘不回手。”
“什么意思?”李存义问。
“自己想。”师妹告辞而去。
李存义想了十天十夜也没想明白,再遇到师妹时便问。
“就是说出手时只想着出手,对肘不想,不关心,不管不顾即可;回手时,只想着回肘,对手不用想,不要关心,不管不顾才好。”刘小燕告诉他。
他试了试,感觉很是有效用。
“别光顾着高兴,你得谢谢我啊。”
“怎么谢?”李存义问。
“我累了,你把我抱回家去。”
“胡说八道。”李存义说。
“背我也行,不然你就是忘恩负义。”刘小燕说。
“只能背十步远,不然被人看见了会说闲话。”
“真小气,十步就十步吧。”刘小燕高兴地道。
于是李存义蹲去,刘小燕打两个旋子扑到他背上。
李存义向前走出了他人生中最幸福的十步路。
师父开始讲形意打法(初级)了,说:
“形意的打法很微妙,不过可以概括为一个字,那就是‘打’,这最重要啊!当对手不动时,我不要表现出要动的**,但当对手微动的时候,我便发动狂风暴雨般的击打。因为在实战中,如果你看到对手的拳到眼前了,才想着躲或者阻挡,那就晚了,必须在他要出还没有出的时候击打,这就是后发先至。为了安全,大家可以采用走蛇型步(歪步),打其偏门。如果要直进,记住,一定要用步子抢位,这样就可以步到人翻。另外,手上要打顾结合,其实形意有很多的打法和咏春的沟漏手很象的,不过比那个要高级。还有一点重要的就是别忽视腰胯的作用,以腰带手和步,一击不中则已,中则不只一下,正所谓出手如钩挫,回手如鹰捉,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这才是形意!!!”
练久后李存义明白了,形意虽然有时给人一种燕飞猴跃卖油郎跳舞蹈的优美感,实则是一门优秀的实战武术,非常非常的狠毒,能练出上战场痛杀敌人的真功夫,但人多练不得法。其实真传的形意主要就是单操,至于什么套路根本不用练,重点是五行拳,它是所有拳法的母拳,但不能自学的,因为那里有很多小动作,如果师傅不亲身示范,你自己是琢磨不出来的!都知道形意有三层工夫,其实五行拳每一个拳法都有三种练法,这三种练法就是三个发劲方法,共有十五练法,这个秘密知道的人不多,因为这是形意的秘密,并不是练明劲的一定时候就自然会暗劲和化劲了。形意的步伐主要是鸡形步,也就是要时刻分虚实,而在技击中则多用鸡形和蛇形步。所以说形意并不是无遮拦的硬打,它的很多理论和太极雷同,但训练方法比太极更科学,也就是先练刚,再练柔,最后练化。形意技击关键在于钩挫与束展,它主要也是借力打力。如果练者能好好研究一下太极图,相信一定能收获很多的。
刘师以近身短打的方式训练李存义,李存义一粘在刘奇兰身上,就跌出去了。刘师嘿嘿笑,说:“我一想,你就出去了。不能深想,深想你就伤了。不敢深用意念。”
刘师爱讲练筋练筋。
刘师说人是铁筋是钢,好我钢刀处处都能磨了好刀刃。不把筋练好不能气血汉畅,筋就象五股叉,叉一挑,把一堆柴禾挑开去,柴堆下面的小草们才能重见天日,长高长粗长叶长根开花结果。
刘师讲大象身沉体大,却动作轻灵,说明筋长得细密。中医除了十二经络,还有十二筋经,十二经络有图流传,十二筋经原有图,可惜在汉代失传了,幸好十二筋经的路线在《黄帝内经》一书中有文字记载。中医的针灸、用药都是作用在十二经络上,所以对十二经筋不重视,明明文字记载详细,绘图只是举手之劳,千年以来无人有重绘十二经筋图的兴致。但十二筋经却是我们习拳者的珍宝,形意拳的拳劲是筋力,有此知识,才能理解拳势的细微处。刘师教医学时,让不太识字的徒弟将穴位和药物的名字都背下来了。别以为练武者是糙人,其实他们掌握的知识量极大,他们会背诵: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踹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颧;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颧。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
师父教的形意的大杆子,丈二长,份量沉,三人高,劲一使在杆子上,杆子活物般自己会颤,师父说越不听使就越是好杆子,把根死木头变成活马,这就是智慧。
师父让师兄弟们互相帮助着练搓劲。搓法是正面应敌的巧劲,敌人胳膊打来,我胳膊迎上去,却不是硬架,而要像狮子搓球一样,搓着敌臂,我的手就越过敌臂了。搓劲不好练,手比胳膊敏感,先用手练搓,手心出来搓劲后,再延伸到小臂。凭空练不够,需用上器械——大杆子。让一个师兄弟用大杆子对着你,你以掌根或小臂搓着杆子进步,师兄弟持杆不断给与抗力,后来略抖杆子,你的胳膊不被杆子甩开,便有了初步的搓劲。没有师兄弟配合也可自己持杆,以杆头在一棵树身上搓,或在墙边上搓,以杆子搓出来手臂的劲。
有位叫张占魁的人,字兆东,同治四年(1865)八月生于河北省河间县后鸿雁村。早年在家务农,从一姓王拳师习少林拳技。光绪三年(1877)秋,因华北大旱,张占魁进津谋生,以贩卖瓜果蔬菜为生。
一日李存义帮人赶车去天津,路遇陌生人张占魁车陷泥沟,急忙下车相助赶车,一双鞋灌满污泥。张占魁心中感激,和李存义热情攀谈,并自我介绍。谈到习武,两人毫不保留地交流经验。
两人互相表演一套拳法,张占魁说:“把崩拳传得太神了,可不就是一个直拳吗?”
“形意的歌诀里有‘去意好似卷地风’。”李存义说,“什么是卷地风,各家说法不一,有的说是脚打,用脚踢对方的迎面骨;有的说是崩劲,脚到趟得对方起根;还有的说是步法发力,迅疾猛烈,有摧枯拉朽之势。这些说法都对,实在地说,卷地风应是上述所有看法的综合,它是踢、是趟、也是发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形意练的是五行劲力合一拳,三回九转是一势,一动之中,诸般妙用都含在里面了,要不然只凭五行十二形几个有限的动作,怎么跟人家套路繁多的少林拳比?一个崩拳打遍天下,这一拳里的内涵又何其丰富!绝不会是一个直拳那么简单。所以卷地风这一势也一样。卷地风只要有了劲意,腿一起,真是遇佛踢佛、遇鬼踢鬼,铁锁巨石也阻不住这一去之势。实际中做不到这么神,但一定要有这股劲意。脚出去,碰着敌腿就是踢,擦着敌腿就是趟,什么也没碰着,那就是整体发力的一部分。练这种卷地风的劲意,有个趟步的功法,很出功夫。它讲生趟硬撅,练久了,自然出卷地风的劲意。”
张占魁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