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大豪李存义 125、云手左进靠肘采

作者 : 写意朋友

她接着讲道:

凡是步的进退,必然腰先转动。浪客中文网舒残颚疈规律是身向右转则左足进,身左转则右足进,是相反的。退时则右转右退,左转左退,是一顺的。进步时,后足重而前足轻;退步时,前足重而且后足轻。进步足根先贴地,落时足尖点地发劲;退时足尖先贴地,落时足根踏地发劲。不拘进退,重心是在月复部,如同拉地排车,上坡则塌把,下坡则扬把,扬塌是调节平衡的方法,重心则永远保持在车轴上。

“咱俩练练双人平衡床戏吧。”他提议道。

“床戏?这词真难听。”她说。

他四肢着地站立,让她背贴背仰躺在他背上。她能把身体伸直濮。

然后两个人换位做这个平衡动作。

接着她仰身向床下倒去,身子挺得笔直,他把双掌平铺在她小腿下面,能送她倒下,还能托她再立起来。

他单掌撑床身体与床平行着,她上去单掌按着她的颈后部将身体撑起和他呈平行状态翘。

他仰身躺在床上,双小臂竖起。她双掌按他双掌倒立得笔直,然后把他的小臂按于床上,然后他又直起小臂把她举起,如此反复多遍。

他请她趴在他胸月复上,他用月复肌把她弹出去,再落下来。再弹出去,再落下来。

然后两人换位。他等她把他弹高,她却伸手把他搂了,舍不得松手。

“别动,我再接着给你讲太极拳。”她把嘴贴着他的耳垂说。她的声音像青葱的地瓜蔓一样,蓬勃地往他的两个耳朵眼里爬进。她讲:

所以按劲的分配讲,中心永久保持一分。进时后足作六分劲,前足作三分劲;退时前足是六分劲,后足三分劲。中心的劲可以随时调给前足或后足一部分,使之平衡。在拳法进退时,前后手还有一部分劲,帮助调节,如同拉车扬把时,手须有下按劲,塌把时手须有上提劲。这也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配合。

再如手转的方向,角度大了,则脚的方向,必然得向相反之处开出,重心仍然平衡。大抵在变化时,下边的角度比上边的角度略大一点,略快一点,才能恰好平衡。

双重:我们明白调节重心平衡的道理和方法就可以体会到什么是双重,并且怎么避免双重了,双重决不是单纯在腿上讲的,有人认为腿一虚一实就不双重,骑马式的步子是双重的,但在不会掌握全身平衡调节的人,步法虚实虽然分清了,怎么更站不稳?而拳里为什么又保留骑马式的步法。

所以双重是说手足的配合,前手足同实,则后手足必全虚。全实是双重,就不灵活。所谓“双重则滞”不是进退前手足必须是一虚一实,就是腿必须虚。

用意不可用力和以柔克刚:

处理任何事物,必先有个道理,根据道理,生出方法,这个道理和方法就是理想,理想是唯物的。俗话说:“绳磨木断,水滴石穿。”这是柔能克刚的道理,但磨、滴就是方法,不磨不滴,并且不久磨久滴,也达不到“断”和“穿”的要求。

我们再看,农夫的锄地,木匠的斫轮,庖丁的解牛,只要老手动作起来好象不用力的,可是他们的心中是有数的,就是有原理有方法,劳动起来才能“得心应用”。

因此可以想到,太极拳既然有原理,一定有方法,有运动规律,结合起来就是理想,简单地说就是“意”,而不是空洞的意。任何动作或者研究推手,必须根据这样的“意”去作,才能作到“不用力”而以柔克刚,此拳“以柔克刚”的方法,就是“螺旋推进”。

“你干啥,该不是在我身上又找到新穴位了吧?”她问。

“我在螺旋推进,以柔克刚。”他说,“这才是女人独特拥有的穴位。”

“我这叫啥穴位?”她问。

“你自己不知道名儿,我更不知道了。”他答。

回头再说那杨氏。李存义和刘小燕走后,杨将失而复得的“老总谱”和《述善集》用油布包裹了,埋在地下。

(作者注:但后来证明,这样保存也有很大风险。后来,杨什八郎的老村子遭遇了一场大水灾,村南边一条大堰决了口,水来得急,杨啥也不顾,把“老总谱”和《述善集》扒出来就逃命。抗日战争期间,家谱传到杨的儿子手里。当时金堤上面是条公路,是从濮城镇到濮州(现濮阳县城)的要道,时常有日本军队从这里过。每到这个时候,他父亲啥也不要,背上装着“老总谱”和《述善集》的杏黄包袱就跑。有一次跑晚了,日本兵已进了村,他父亲背着杏黄包袱往北跑。日本人在后面喊,他父亲怕失了家谱,不敢停下,日本人在后面开了枪,幸亏前面有一条沟,他父亲跳进沟里继续跑,这才得以逃月兑。杨的孙子、曾孙后来收藏,虽然他们并不了解“老总谱”和《述善集》的学术价值,但保管好这两样东西,几乎已经成为他们从祖先那里传承下来的本能。)

和四川康定的木雅人一样,他们是是党项人的后代,是西夏灭亡后从今宁夏一带迁徙过去的。

一个西夏的牧民,被“世界征服者”改变了命运,从西北草原,来到濮阳定居。他的后代,混合哈刺鲁、乃蛮、旭申、克烈和汉族的血脉,发展成这里的一大旺族。杨氏的先祖唐兀台世居西凉州(后来的甘肃省武威市),西夏末年归附蒙古,从军征战多年,后其子闾马定居濮阳,易姓杨氏,至今已传二十八世。杨氏子孙虽然聚族而居,但因长期生活在中原地区,其语言文字、生活习俗已与汉族毫无二致,他们今天申报的民族也是汉族。陈晓娟开始讲第19式了。

第十九式肘底看拳

势名考释:势名也是说明动作的,并且也是太极拳法中练基本功的一个主要势子。要领:眼向正前方;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为左前虚步;手法逆缠双开,顺缠双合法。

我们可以借以练三种身法。步法做成高、中、低三种资势。一个开合,走高架;次走中架;最后走低架。3周已过再由低而中、而高。这样反复多练,腿部虽然初觉酸疼,10天后便无感觉。练过两月,腿力必可大增,而且是螺旋式的上升和下降,对拳法是极有益的。

功用歌诀:肘底看捶守门户,承上启下似流水。屈身自处静待来,有真无假形象古。

身向左转,左手下沉划弧,右手向前,两手形成左上右下,然后右手变拳和左肘下沉相合。

第二十式倒卷肱

势名考释:此势也是说明动作的。因步向后退,两手旋转,往后倒而转之,红者不顾情面而尽力击之,故名倒卷红。

老势练法,胸离地才二尺,今人皆不能,故稍变拳势,避难就易,然其活动处,较胜老势。

杨式太极拳则名为倒撵猴,《陈式拳械谱》名为珍珠倒卷帘,倒有象形意义。

要领:此势为陈式太极拳一路第一个倒卷红,共6个动作。眼向正前方,最后向右前斜角;身法左、左、右、右、左、左共6转;步法为左前虚步,右侧马步,右前虚步,左侧马步,左前虚步,左后扑步,右前扑步;手法为右转掤、退左步挒、开掤退右步挒、收掤、右转退左步掤、左双捋等法。

功用歌诀:退中有进着法精,采挒肘靠退行中。击前顾后皆倒使,两手更迭转无声。

右拳变掌下沉上翻合于右耳下,然后倒左步,同时左手逆缠向后捋,右手向前推,然后再移重心,左手上翻合与左耳下,右脚倒步,右手逆缠后捋,连续倒五步。

第二十一式白鹅亮翅

势名考释:取义同前。

要领:此势共2个动作。眼先向右,变为正前方。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从前势倒卷红最后动作的右扑步变右前虚步、左前虚步。手法包括收掤、右退步右采、左按等法。

功用歌诀:倒卷红下接白鹅,捋变右采变化多。敞开门户伏左脚,左手按下碧清波。

倒第五步的时候,左手与右手相合,然后下捋变白鹅亮翅;倒步,两手,右手上掤,左手下按,左脚收回,虚脚点地。

第二十二式斜形

动作一:身体向左转,右手顺缠向上领,然后变身体向右转,右手顺逆向下按,左手顺缠向上掤,身体向右转。右脚尖微向外摆,重心移到右腿,右手上掤,提左腿向前上步,然后左手和左肘从左膝下转过,五指合拢上提,松肩沉肘,右手向前推,再向右拉开,放松下沉,变斜形。

第二十三式闪通背

势名考释:势名是说明练法作用的。动作中有闪跌法,中气由任脉通督脉。督脉在背,所以名为“通背”。其他流派太极拳则名“闪通臂”或“三通臂”,乃音讹。

要领:此势共8个动作。眼法向左前方,随身步的转换最后仍向左前方;身法右、右、左、右、左、右、右、右共8转;步法从左弓蹬步变左侧马步,左前虚步,右前虚步,右小盘步,左半马步,内八字步,右后虚步成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转掤、左退步捋、左转身捋、右转身掤、左进步挤、右转身右采左按、右转身背靠、退右步平挒等法。

初学时,左转之前,两手向右转得多些,然后向左捋回。不如这样:左手在心口前转小圈,右手从手上走立圈,更为简捷。

功用歌诀:内通背先左退捋,转身左捋因敌用。右转拗步进左脚,右挤再转采靠成。

两手相合下捋,重心移到右腿,左脚收回来虚脚点地,左手上掤,右手下合与膝合,然后右手上提把左腿领起来,右手合于右腰间,左手手心向前,左腿提起向前上步,重心向左移,右手向上穿掌,左手下按变勾手于身后。这时候,要加速突然向右转身,提腿转身,两手这样向上掤,由上边划弧过去,把右腿提起来,转身震脚。

李存义回到保定后,听说定兴的长胜镖局有了困难。

河北定兴镖师李钧,在定兴开长胜镖局,声誉也很好。李钧自幼和父亲学练**拳及各种兵器,尤以刀术见长,和“北侠”李存义有密切的交往。

李钧有三个儿子,长子李采亭、次子李文亭(星阶)、三子李耀亭(子阳),受家庭影响都习武,且武艺不凡,各有所长。“天有不测的风云”,春风得意的李钧突患重疾,撒手人寰。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形意大豪李存义最新章节 | 形意大豪李存义全文阅读 | 形意大豪李存义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