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大豪李存义 161、李存义砸李瑞东

作者 : 写意朋友

李存义散步时见有一个名叫汇武林的武馆,对联很美:武馆无尘留客坐,卷生有道待君来,便进去串门。舒残颚疈

聊天后,李存义与武师们交流拳技,一位姓刘的武师把他最擅长的一个套路耍起来,却时断时续,打完一个动作会停下来想另一个动作。别人便纷纷笑他。刘武师却说:“你们甭笑,不是我练不精套路,是我不喜欢练那个。我师父一开始就不让我重视套路。曾经我学长棍,求师父教我一个套路,师父就跟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是枣强县回家村的,也就是我师父他们老家那边的,有一个年轻人想要学棍,他家里是打铁的,他师父就教了他一招,拿着长棍把打铁用的铁砧先一棍挑起再凌空一棍砸下,先是用最小的铁砧来练,后来慢慢还大的,就这样练了十年,后来有一天这小伙子的一个会硬气功的仇人来寻仇,两人就比武,刚一出手,这仇人就被一棍从脚下挑起到空中,再被一棍砸下,就胜了。我师父说了,练啥就有啥,我每天都背诵这句话。

这时一位姓孙的武师说我说一个,我师父是湖南的,在师父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老家曾经有一个老人,眼睛失明了,但是学得一身听声辨位的本事。他把一个陶罐背在身上,让师父和一群小伙伴用棍子去打,四五个人用木棍怎么打就是打不到那个陶罐,师父他就跟这位老人学了听风的本领。师父告诉我们,以前是不懂武术,换成现在的话一棍就能打碎那陶罐,就是静静的贴近陶罐后再用寸劲。这位老人还有一双铁掌,河边拳头大的鹅卵石一掌就能拍成几瓣。

这时所有人都被逗出了说话欲。又一位武师说:我也讲一个:

我师父小的时候,湖南山里经常有木材买卖,砍下来的木材要运出山,得走水路。而那些个木材在运货点等着上船的时候,许多是被侵泡在水里的。运货点的经营者,一般都是当地比较有势力的人,有些黑色性质,他们将一捆捆的木材从水中捞出,一刀砍断捆绑木材的绳子,再将其一根根的运到船上码好。在劈断绳子之前,一捆木材要先过秤,再按照重量、直径、长度,给相应的价钱。因为运货点的人有黑色背景,所以在木材过秤的时候,往往会故意少算,那么辛辛苦苦伐木卖木的人,就只好忍气吞声,一来势力不及人,二来找不到其他买家,也只好如此了。我师父家也做这类生意,也会押着木材去买,而我师父的师公,也做这个生意。我师父那时还小,便随着大人到了码头,卸了货,过秤给钱了事。但是到我师父的师公这儿,就不行了。我师父的师父,有两个师兄弟,这个卖木材的师公,擅长拳脚,还有一个师弟,擅长腿功,而我师父的师父,擅长兵器。这个擅长拳脚的师公,平时并不多话,他走到码头,弯下腰去,将水里的一捆捆木材抬起来去过秤謇。

木材本就是一捆,虽说不粗(当然那不可能是大圆木那类),但也不会太细,特别是沾了水,分量增加,每捆都至少有两百多斤,其他卖木材者都是几个人一起在水里将一捆捆木材抬起,而这位师公,就一个人,站在水里,弯腰,好像双手端枪一样,端起一捆木材,就放到了过秤处。码头上的人看到这一幕,有些吃惊,但也没说什么,过秤后,一刀将绳子砍断,运到船上,继续看着他,意思是我看你能拿得动几捆!然后这个师公又一弯腰,又是一捆,再一弯腰,又是一捆,来来去去端了十余捆,面不改色,码头上的人知道来了硬点子,赶紧说老兄不要拿了,我们喝酒去吧。最后码头上就没敢克扣那位师公的钱。我也挺佩服码头上的人,很光棍,见到不妙赶紧另想办法,不至于规矩被破。

去北京时,在师弟“包子张”张彬儒家饱餐了一顿一个肉丸的包子后,李存义带张彬儒去拜访李瑞东,让张彬儒去拜李瑞东为师爷。

原来张彬儒20岁左右时投了尚连义学习自然门,在青少年时期接受了不同门派的武艺锤炼,1900年间张彬儒的姑夫在端王府当差,与同在王府的司新三私交很好,知道司新三练太极拳,武艺高强,遂拜其为师.张彬儒仰慕司新三武艺,亦欲拜其为师.但由于姑父拜师在先,事情难办。这时李存义出主意说,为不乱辈分而又能实现其毕生追求武学真谛的人生信念,就以感人的谦卑,远观的心态,自甘在晚,拜司新三为师爷。司新三、孙广泰和李瑞东既是同辈中交情深厚的挚友,又同为武学大家,经常在一起研讨武学,交流拳艺,他们之间以师兄弟相待.由于这一层关系,李存义又劝张彬儒于1901年拜武子门孙广泰为师爷,学习武子。孙广泰所练武子传世不多,他以反关节、短接长打为主,兵器也是一样。如他所教的八把儿,就是短棍长打。现在,李存义又劝勉师弟去拜太极门李瑞东为师爷,学习太极。李存义对张彬儒说:“南京到北京,把式数瑞东”隈。

时年,张彬儒先生已30岁,开包子铺已多年,人称“包子张”。在北京练武术的人很多,练得好的大家都知道。多数练武之人武德好,相互尊敬,相互学习,非常规矩。很多老式的礼节、传统的礼数在武术界尤为盛行。当时李瑞东已55岁左右,武艺非常精湛,张彬儒也非常仰慕瑞东先生,便跟着李存义去李瑞东家。

庚子之后李瑞东先生从清宫辞职回到武清家中,一心研究武学,传授弟子。

大前天李瑞东乘轿车携长女进京购置嫁妆,轿车行至京东采玉时,路遇一伙强盗拦路。为首的一个持一把左轮枪,车夫以为这下可完啦,强盗们有枪!李瑞东却看那支枪如看一只小鸟,不慌不忙下车,突然闪电般地飞身上前,一掌将为首的那个持左轮枪的打倒在地,其余匪徒均作鸟兽散。被打倒的那个,当时一命呜乎,头骨碎裂,两个眼球迸出,死了比活着时举枪耍威风更吓人。李瑞东先生说了声“没事”把小鸟捡起来揣进衣兜就带长女进京办嫁妆去了。等两天后即昨天返回时,才看见官府正在验尸,围观者甚众。李瑞东佯作不知情,还下车看了看。

“你的镖局里有没有女孩?”李瑞东问李存义。

“有啊。”李存义说。

李瑞东便把那只左轮手枪送给了李存义,说:“让女孩子防身用吧。”

李瑞东先生武功早入化境,远非寻常人可比,全国各地千里迢迢到武清城里访先生者很多,因此先生的武功也是靠实战打出来的。当时李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上门者,都要热情款待,但来访者也都要在“来时露一手,走时留一手”。由于来访者很多,几乎是络绎不绝,所以先生经历的实战机会很多,可谓见多识广。因此各门派留在李派的拳械套路也很多,有好的内容就记载下来。李瑞东先生虽然家资雄厚,但也因此几尽家产。由起先的四十余顷良田,变成了后来的四顷多。俗话说“穷文富武”,可见没有相当的财力是难以做到的。

李瑞东先生从不向徒弟索要财物,先生传授弟子基本上是尽义务的。先生有些弟子长期在李宅吃住,只是自觉地从家里带些粮食而已。李宅内有一个四合院专门用来住徒弟和客人的。先生对徒弟要求很严,练功夫严禁偷懒,一经发现,轻则严厉训斥一顿,重则重则逐出师门。

李存义和李瑞东性情极为相似,所以才能成为知己好友。两人毫不保留地交流练拳心得,像拉着手一起向前跑,一会你拽我一下,一会我拽你一下。瑞东先生的武功醇厚,拳术理论精深,但是他不轻易地传人,真是痴迷武学、真是练武奇材,才能做他的入室弟子。有句老话叫“卖金的得遇到买金的”。李存义则是逢人爱送金的脾气。两人的共同点是,两人都是武术大家,行动坐卧,无处不散发着武术的味道。

李存义把张彬儒推到李瑞东面前,张彬儒正式拜李瑞东先生为师爷,指认李子廉为师。

彬儒先生的武学悟性特高,深得瑞东先生喜爱。瑞东先生亲自教武艺,传授武学真谛,使彬儒的武学更加精深,向无形无相迈进。

李存义指导帮助彬儒的拳法向高深精准目标前进。他说:“要松软慢,轻灵活,快使劲。快使劲在别的太极拳法当中没有看到,如果没有快使劲,是不能赢人的。只有在对方拳的劲力打到自己的皮里肉外之间,对方已经无法应变时,即可稳、准、狠的快使劲将对方打倒。这个快使劲是练出来的二次劲。”

“你也懂太极?”张彬儒问。

“他的形意劲融在太极劲里,像冰山融在海水里。”李瑞东说。

徒弟们要看他俩表演,两人便玩玩。

李瑞东把大枪扎地上坐于枪柄上,李存义两只手各用3根手指扔出石磙把他砸了下来。

徒弟们个个笑得前仰后合。

李瑞东高兴,便张彬儒等徒弟们一吐为快:

“大家都听惯了吴式太极,还有武式,杨式,孙式,赵堡,三十七(宋书铭所传)等。现在的太极拳大多成了豆付架子,有没有听说过这三宗太极拳:

“悟修金蟾派:悟修金蟾派的功法有十二揉球法、操绳法、桩法、太极钓蟾功、太极十三丹、百日筑基功、卯酉周天功、九转还丹功、圣胎还元功、天罡钓蟾功等等。这些都属于道家功法,悟修金蟾派的钓蟾功不可盲修,容易走火入魔。大蟾气是钓蟾功的基础功法。当年李瑞东先生的钓蟾功学自甘淡然,甘淡然字霈霖,甘凤池之曾孙。大蟾气是一种人体内在呼吸的调动,如同蟾蜍呼吸时,两腮以及肚皮鼓荡。钓蟾功这功法杨氏太极没有,除了李派以外,太极各家均无此功。八法奇门拳也是太极拳,打法奇特,走奇门。用离、粘、随之打法。离打和沾打是相对应的,尽管外家拳也是拉开距离打的,但和奇门拳的打法迥然不同,相距甚远。奇门拳既离又粘还随,少林外家拳则不同。奇门拳体现了极刚极柔极轻巧,虽见打此拳者亦顿足发劲,然其刚劲均出自柔中,李派拳精华在于五行捶、八法奇门拳、太极十三丹、心意十二形,其中的太极八法奇门拳,不是一般的健身拳法,因为没有基础、不懂大蟾气是无法练习的,此拳是为了提高实战能力而设。此拳的呼吸完全采用了大蟾气中的吞气法,所以其打击力度极大。实战运用时如果使用,极易伤人。大蟾气就是吞气,关键在火候,练多了容易上火,练大蟾气过程中要“吸月窟以补真阴”,所谓吸月窟,是采月亮的阴气,用来平衡阴阳的,这样练大蟾气不会上火。武当功家南派的天罡气法就是大蟾气的原形。“李派太极拳:甘风池的曾孙甘淡然在光绪年间亦是武林隐者,是武当金蟾派的太极高人。曾经试手时用绝技钓蟾功中的大蟾气赢了我。我向甘淡然学习后创立了李派太极拳。

“清乾隆年间四川峨眉山清虚观的白眉道长创立了岭南白眉派。该派武功只传出家的僧道中人,不准传给世俗之徒。白眉道长曾只身打遍南少林而无人能敌。

“自然门是响当当的内家门派。曾经有位何九天的人自幼从习武当派。曾云游四海,后定居九华山。研究各大名派武艺20余载,独创九华自然门。何九天收了两个徒弟徒人,一是哑人(不详其名),二是江小鹤。康熙年间,江的父母被恶霸所害,江同哑师兄除掉此霸,后分别出走他乡。哑人到巢湖铁佛寺落发为僧,收何一凡(金寨人)为徒,这一支有徐矮子(隐士,不详其名)、杜心武、万籁声相继传袭。江小鹤到江苏扬州谋生,后收李凤伯为徒。这一支有杨斌(当涂人)、盛志英、蔡德林(均凤台人)相继传袭。杜心五上个月做了孙中山的保镖。他从小师从川人徐矮子,得自然门法真传。内功混元铁砂掌,精通此技并能练成上乘绝技的甚少,这样的铁砂掌一掌可击碎十三块砖。

“金刚力功是道、佛浑元一体、性命双修的高级功法。金刚力功讲究以气为本,以息为元,以心为根,以肾为蒂,以式为练。练功者以姿势、调息和意念活动把自己体内固有的潜能聚集调动起来,在体内形成一个柔中存刚的气团。这个气团可随着意念活动,在体内无处不到,无处不有,既能自我修复,自我调整,达到整体健康的目的,又能技击防身。据《金刚力功》功谱记载,金刚力功起源于汉代,历经汉、随、唐代日臻完善,到了宋代,成为一个成熟的、内功与外功相结合、道家功法与佛家功法浑元一体、性命双修的高级功法。宋代代表人物为著名的“铁将军”于化龙。

金刚力功和太乙金龙功都是内家功夫。太乙金龙功共有三个桩架,以内功(站桩)修炼,不讲究外练排打。真正的内家发力,内压集中点在月复部,以髋关节(带动下半身)、腰椎骨节(带动上半身)的运动带动全身的运动.关键在于月复部的抟气(腰月复肌均衡收紧,内压增大,给腰椎的内动提供一个有力的内在支撑)尾椎的惊乍(以骨盆为轮,脊椎为轴的发力,腰、月复、股肌肉搓动骨盆,力量沿脊椎上升,传至两手)。整体的感觉是劲力从尾锥(或是叫裆内)像龙卷风一样升起来,两腿的筋被抽紧,两只脚不得不抓住地,否则就要被这股力量给带的腾起来。如此练下去,直到力量大的十趾再也抓不住地为止,就会出现《神运经》上的飞腾之功,或叫轻功。”

第一套功法由六节动功组成,主练活筋骨、通经络、平血脉,疏通五脏六腑之气;第二套功法为“日”字功,主练调息,以动求静,以静求气,在意念作用下,使全身之气归于下丹田形成气团,久练此功,长气、长力、并能祛病健身。第三套功法为“月”字功,主练导引行气,以气求动,以意调气,在意念作用下,使下丹田的气团升至中丹田,直到使气团随意念升降,意到气到,即可治病、强身,又可发力技击防身。第四套功法为“天”字功,主练移精变气,外气内收,内气外放。练功到高层次,人体内固有的智能就开发出来,出现内视、遥控传递信息,达到“天脑通”、“天眼明”、“天耳通”、“天心明”、“神足通”、“仙指灵”,以至“缩命通”的境界;第五套功法由十八个技击动作组成发力功法,主练意到、气到、力到进行技击防身。以气发力可劈砖击石,月复部可承担千钧外力击打;第六套功法,由41个擒破动作和36个点穴绝技组成,主练以气发力擒打、点穴进行技击;第七套功法是以359个穴位为重点,以气点穴,针对性治疗疾病的绝技。

张彬儒先生为了追求武术的技艺和武术的真谛,不讲辈分高低,不求名利,品格高洁、气韵内敛,不仅继承并发展了李瑞东先生所创编的五形捶等拳法套路,更重要的是继承了李瑞东口传心授的武当常山金蟾派的功法和歌诀道语,练成了巧打神拿,移身换影之技。学到了鹊难飞的功夫,形成了自己的武艺风格和特点,成就为一位承前启后集诸家之长的谦和儒雅的武学大家。

一天傍晚,家中忽来人请李瑞东先生出诊,先生带一小徒弟同往。病人家住本城某胡同内,待先生与徒弟来到胡同口,徒弟忽然止步不前,道:“老师,我们绕道走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形意大豪李存义最新章节 | 形意大豪李存义全文阅读 | 形意大豪李存义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