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清 第四十四章 案中案 (五)

作者 : 龙城十二

毕德胜看着高二,虽然此人外表忠厚,可眼神不躲不避,和毕德胜对视,这哪是一般小民该有的表现,要知道,小民天生怕官,高二要么不怕,要么就是刻意表现,好来掩饰自己心虚的一面。

“昨夜有人为看守衙役送来吃食,衙役们半夜肚痛,一个人鬼鬼祟祟的进了院子,用事先准备好的钥匙打开房门,进了屋子,钱文见到此人,高兴异常,可此人并不急于救助钱文,因为他知道,带着这样一位重犯根本逃不出前山镇”毕德胜在院中走来走去,嘴里说着故事。

“于是这人取出怀中准备好的酒水,用桌上的杯子倒了两杯酒,哄骗钱文喝下一杯,钱文不知有诈,喝下水酒以后便人事不醒,这人便取下钱文腰带,因为他还要抬人,根本无法在下面打上绳结,只好先爬上房梁,在上面打好绳结,接着抱起钱文,把他放入套中,又擦去自己的鞋印,用钱文的鞋子在凳子上盖上两个鞋印,随后将凳子推到,又把两个倒了酒水的杯子放回原处”。

院中众人就想听故事一般,听着毕德胜所说之话,高二脸上露出一丝讶然,可很快就隐藏下去。

“一切的一切,都设计的算是完美,可是高二,你忘记了一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用手段掩盖事实,这就是最大的破绽”毕德胜说到这,声音大了几分。

“第一,钱文脚后跟有拖痕,证明被人拖行,第二,房中茶盘中有两个水杯带有水痕,第三,钱文上吊并无挣扎痕迹,第四,房门钥匙以前只有你一人掌管,第五也是最重要的,杀人者所打绳结,结口处,左边绳头小于右边,这就证明此人是位左撇子,而整个周家,只有你一人是左撇子”。

毕德胜此时头脑清晰,将事情分析的透彻异常,旁边的周树理不禁问道:“为何结口处左边绳头小于右边此人就是左撇子?”。

毕德胜笑笑,使人取来一根绳子,交到周树理手中“周生员,你自己试一试”。

周树理拿起绳子,打了结,一看,竟然右边绳头少了左边一截,解开,又重新试了一遍,还是一样,不禁哑然。

“人都是如此,习惯使用右手之人必是左手把握,右手打结,打结时大多取其中间,可右手动而左手不动,绳结必然在右边多一点,所以右边露出的绳头就会比左边少,同理,善使左手者,左边的绳头就会小于右边”。

“大人高明”周树理彻底服了,场中诸人都是佩服不已,毕德胜讲解完毕,转身看向花匠高二。

“高二,你还是招了吧,免得本官大刑伺候”。

“呵呵,想不到毕大人审得一手好案子,小的佩服,不过大人,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小的为什么杀了钱文,哈哈,哈哈”高二有些猖狂的笑道。

毕德胜暗叫一声不好,这高二是存了死志了,还没等他开口,一口黑血就从高二口中流出,接着就是小半截舌头,不一会,高二就软绵绵的倒在地上,一个衙役试了试鼻息,苦着脸说道:“大人,这家伙嚼舌自尽了”。

毕德胜yīn沉着脸,心里翻江倒海,到底是什么事情,值得高二杀了钱文,而自己在被发现以后咬舌自尽,可事已如此,毕德胜想破脑袋也不得其解,只好作罢,让在场之人录了笔录,将钱文和高二的尸体收敛,一干人犯也全部收押,和当地士绅作了别,启程返回徐闻县城。

回城之后,一干后续自然由霍云志完成,而毕德胜心中挂念此事,找来张思道,张思道见多识广,和他参详,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先生可曾见过底座是如此模样的东西”张思道此次没有随同毕德胜前往问案,他留在县城之中整饬吏治,衙门新进之人甚多,他也需要教一二,不过毕德胜审案如神的事迹,他已经听到了霍云志的汇报,霍云志是什么人他清楚,很少给人如此评价,可见毕德胜真有可取之处。

张思道取过毕德胜临摹的纸张,纸张上有一莲花图案,不过细看,莲纹一般有九瓣,可这个却只有八瓣,没有了九九归一的寓意,显得不伦不类,张思道闭眼思索,这个东西他似乎也是在哪里接触过,可一时有些想不起来。

毕德胜也不催促,突然,他想起了钱文那个傻儿子的举动“拜拜……拜拜”,灵光一现,开口说道“要是我没猜错,估计这是佛像一类东西的底座”。

张思道突的睁开双眼,又拿起图案看了一遍,嘴角哆嗦一番,一脸严肃地说道:“怪不得如此眼熟,竟然是这个东西”。

“什么东西?”毕德胜开口问道。

张思道也不急于回答,整个人陷入沉思中,紧接着幽幽说道:“东翁,咱们或许遇到大麻烦了”。

“啊”。

张思道整理一番思路,才娓娓道来,刹那间,毕德胜犹坠入冰窟。

“这么说,真是白莲教的人了?”毕德胜听完,还有些不相信,不确定的问道。

张思道叹气一声,白莲教崇信弥勒,可这弥勒乃是坐于莲花之上,莲花底座却没有九瓣,是八瓣,这就是白莲教和佛教最基本的区别,接着,张思道有说起了白莲教的起源。

白莲教旧时伪托弥勒教,并混合摩尼教、道教、白莲宗及民间信仰之秘密教会,属净土教系统中之教匪结社,流行于元明清三代。

其中之弥勒教为崇奉弥勒佛之在家宗教团体,自隋唐之后,野心分子屡藉名弥勒转世,图谋造反。

摩尼教于武唐后时传入我国,因唐武宗排佛,摩尼教亦遭禁,而转入地下,以该教崇尚光明,所崇奉之神称为明王,故改称明教。

此二教教义中皆含不满现状、憧憬未来之思想,烧香、吃斋等仪规亦多相似之处,二教接触后,自然趋于融合。每逢现实政治令百姓失望时,弥勒、明王出世之谣传自然涌现。

此外,道教为我国固有信仰,流传于民间之弥勒教、明教,自不免受其影响。故其后于元代兴起之白莲教,亦融合弥勒教、明教、道教三种信仰,除此之外,白莲教之另一渊源,即为白莲社。

东晋高僧慧远于庐山创建白莲社,jīng修念佛三味,祈愿往生西方净土,南宋初年,慈照子元(茅子元)崇慕慧远建白莲社之遗风,故倡导一庶民念佛宗团,即白莲宗(信徒被称为白莲菜),但由于其门人小茅阇梨之歪曲教理,致宋代末年时被认为是一种邪宗门,盛行于江南一带。

至于白莲会之名,系在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由江南都邑县之杜万一结社集会而来。

此时与子元系统之白莲宗徒是否有连系则不明,但行白莲佛事则有之。此白莲会于元代时被视为乱贼,故受弹压,并敕禁白莲会之名目及一切左道乱世之术。

此时,江西庐山东林寺之白莲宗僧优昙普度,撰“庐山莲宗宝鉴”十卷,阐明子元所倡之白莲宗真义,并以之破斥当时白莲会之邪说邪行。

至武宗至大元年(1308),因福建省建宁路后山白莲堂白莲道人之非行,复被禁压,然由于优昙普度亲自上大都,努力于复教运动,于仁宗即位之顷(1312),又被允许复教,之后,英宗至治二年(1322)复三度被禁止活动。

顺宗时,臬城韩山童父子,诡言白莲花开,弥勒降世,正式创设白莲会,依托佛教,造作经卷符箓,传布民间,于至正十一年(1351)率愚民为乱,未久俱被处死,此即为“红巾贼”,明太祖时,曾加以禁抑。

明正德以后,白莲会受罗教(明代罗清所创,宗旨近于禅宗南派)之影响,吸取“真空家乡,无生父母”之思想,奉无生老母为创世主,宣称无生老母派弥勒等神佛下凡,将迷失红尘中之皇胎儿女收回真空家乡。

此后教派林立,名目繁多,各派之间互不相属,教主独揽大权,父死子继;等级森严,教徒入教时举行一定仪式,交纳钱财,定期集会,烧香礼拜,宣讲经卷,教习拳棒。迄神宗万历年间,徐鸿儒、王森又起,提倡白莲教,此为白莲教立名之始。然若论白莲教中弥勒转世之思想渊源,应始自隋唐;若就其混合诸信仰之型态而言,则应形成于南宋或元代。王森以得妖狐之异香,自称闻香教主,率众谋叛,波及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各省,寻亦败亡。

清乾隆年间,其教又起,教主安徽刘松,被捕充军甘肃,又谋反,事败被杀。其后刘之协、宋之清、王三槐、冷添禄等人再起,号召教众,谋起兵覆清,事发,先后被杀。而官吏大肆搜索,株连甚多无辜。

于是荆州、襄阳、四川、陕西、甘肃等处之余众,以官(逼民)反为词,纷纷揭竿而起,蔓延达五行省,时称川楚教徒之役。清军与之战,无功,乃行坚壁清野之策,由额勒登保、杨玉chūn、杨芳等次第平定之。然白莲教之根株,仍未净绝。

将白莲教的缘由说完,张思道又叹了口气“如此邪教,当真是杀之不绝啊,这才过了几十年,又见端倪,东翁得小心,白莲教出现在徐闻,并且有人宁愿自杀也不泄密,看来所图非小,咱们现在就得注意防范”。

“如何防范”毕德胜感觉自己的眉头已经沾到了一起,他做怕的就是这种组织,野火烧不尽,chūn风吹又生。

“首先加强县城防卫,第二是加快团勇的扩充,第三就是派出密探,严密侦查”张思道想了想,又说道:“此事千万不要泄露出去,怕就怕这些人眼见事迹败露,暴起发难,到时悔之晚矣,只能等时机成熟,一举拿下首脑,余孽不足为虑”。

毕德胜点头应下,不过他总觉得自己是不是漏了什么,可连续两rì用脑过度,有些昏沉,只是找来华林,让他密切注意,暗中打探,安排好这些,毕德胜就回房休息。

*************************************************************

每rì三更,收藏有些不够理想,十二还是希望各位看官轻点手指,点个收藏,要是没有纵横账号的看官,也请申请一个账号,申请了账号,有许多好处,十二就不一一列举,一本书最终写成什么样,不单是作者的关系,同样也需要读者的呵护,大家希望十二写的越来越好吧,那就请用行动支持一二,另外新的一周来了,虽说已是分类第三,可是新书版遥遥无期,希望大家支持,一个用户点击,一个收藏,一张红票,都是对十二最好的回报,十二拜谢!!!!!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霸清最新章节 | 霸清全文阅读 | 霸清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