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胡沙 第八十五节 巴山獠人 上

作者 : 楚江汉

()倏忽之间,那十余个以人为猎的匈奴斥候便被这数十个浑身涂抹得花里胡哨的山林怪人斩杀殆尽。山林怪人的杀伐手段极为酷烈,无一例外地刺死割首,取人头颅悬在腰间,作为战利品,浑然不顾那滴溚的鲜血洇湿了仅作遮羞的兽裙。

杀尽匈奴斥候后,其有两个腰间悬挂了多个人头的怪人复入林中,那头颅随着其步伐前后晃动。此二人大步走至张骏二人身前,大手一探,便将二人从草丛内提出。

这怪人身上的腥膻之气直冲口鼻,闻之yù眩。且其力道奇大,将张骏二人提拎出后,扔于那沙场与密林交界之处的巨型石像之前。张骏倒也罢了,那清吟大腿中箭,箭矢尚未拔出,这一摔之下因箭触及到了伤处,痛得汗出如浆,但清吟小小年纪,xìng格便很倔强,生忍此痛,咬紧牙关一声不吭。

此番张骏方才注意到这褚红沙场与密林交界处那一尊褐石,乃牛首人身的巨像,巨像头顶双角盘曲,面有三眼,兀立于界线之上,似山中怪人的守护之神。那三只巨眼眼球呈螺旋纹状凸出脸面,极为威严,似乎正jǐng示着贸然闯入者。在巨像之下,整整齐齐地叠放着数十个头颅,最下缘一层已风化得只剩下了白骨,而最上一层却毛发新鲜,显然是刚刚被摆放不久。累累头颅叠成京观,使人不寒而栗。

张骏眼见此景,心中咯噔一声。他大致想通了这尊牛首人身巨像矗立于此的涵义:界内莫入,凡越界者一律格杀,以头献祭!

那匈奴人因手执凶器,策马闻入,成为最具威胁者的外来入侵者,因此成为山中怪人首先要消灭的对象。张骏二人虽为情势所迫,但一旦闯入,也同样犯了其禁忌,也是格杀的对象。

一个粗巨壮汉手持弯刀,大步向前,欺近张骏身前,一把抓起张骏的头发,先用刀在他颈端比试几番,似乎寻找下刀之处。张骏饶是胆壮,也被这一群神秘的山中怪人的行事方式吓得不轻,他喉间一阵发干,沙哑着嗓子道:“且慢!”

那巨汉一手提抓着张骏的头发,使其下巴高高昂起,露出整个颈项,手中弯刀反shè着阳光,晃得眩目。

张骏自不甘如此不明不白被人授首,使力挣扎,大声吼道:“且慢!住手!”

那边清吟也被一壮汉提抓着头发,因腿上受伤,动弹复痛,已为鱼肉,月兑身不得,他身为道门子弟,临刑前口中自然宣了一个道号:“福生无上天尊!”

那壮汉下作的刀势一滞,扭头看向清吟,不仅是他,所有的山中怪人也直直地看着清吟,似乎正看着一个怪异之物。清吟见众人皆望向他,以为天尊显圣,连连宣号:“福生无上天尊!福生无上天尊……”

那提抓张骏头发正yù行刑的巨汉突然跪倒在清吟身前,口中道:“福生无上苦厄,师尊……解救……”众壮汉皆齐齐跪倒在地。

变起突然,清吟、张骏皆如坠云雾,特别是清吟,谔然中又带着一丝欣喜,原来天尊果然显圣了,降服了这群化外之人,顿时忘记了腿上伤痛,将那句“福生无上天尊”诵得山响。

张骏自鬼门关上走了一遭,良久才回过神来。见众山中怪人如此虔诚地拜服于清吟,脑门一亮:莫非这郡怪人也是奉道宗天尊为主神之部落?!

张骏挪步至清吟身边,问道:“你们是何方部落,竟在此地安身?”

那群山中怪人见张骏发话,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似乎不懂汉话。但刚才那行刑巨汉口中所道“福生无上苦厄”却是字正腔圆,这就令张骏心中疑惑不解了。

张骏手指刚才提抓其发的壮汉,道:“你可听得懂我们的话?”

那壮汉点点头,复又摇摇头,令张骏也分不清他到底是能听得懂还是不能听懂。此处距河水谷地仅十来里,紧邻河西汉人驻地,居然有听不懂汉话的部落存在,也太过匪夷所思了。

张骏道:“你们部落之中,可有人能听懂汉话的?”

那巨汉眨了眨眼,摇摇头,突用手指指头顶,又指指林内,接着又点了点头。

见张骏良久也没有弄懂他所比划出来的意思,那巨汉呜哇呜哇地说了一通,数十个山中怪人立即动作起来,十来个怪人牵过匈奴斥候遗下的马匹,数个怪人将二人举过头顶,如风般往密林内奔入。

林木深深深,山势越来越陡,也不知奔了多久,张骏听到了前方一阵潺潺水声,林间突然一亮,一处如垛如城型的巨型山峰出现在眼前,整个山崖皆是褐红sè的砂岩,几乎寸草不生,但却有一道瀑布自峰顶飞泻之下,流入峰脚的深潭中。

深潭边搭建着寥寥数间石屋,余外就在那褐红砂崖断面上,人工挖掘出了横横直直上百个山洞,远远望去似燕子窝一般,每洞之间似有暗路相通,不时可见有孩童自此处洞口一没,眨眼间便在彼处洞口出现,数个孩童在洞内穿梭,似乎正地玩着某种游戏。

想来那山洞才是人居之所,突听一声呼喊,大多山洞口上,片刻间黑压压地站了一群以兽皮裹身的妇人小孩,见这些同族勇士归来,皆大声欢呼。

牵马的山林怪人直接将马送至瀑布潭边的石房之中,那托举着张骏与清吟二人的壮汉,则沿着瀑布边缘以粗木搭成的天梯,蜿蜒奔向峰顶。

待到山顶,眼界一阔,这山顶乃一处内凹的台地,方言数亩,正中乃一处水潭,几股喷泉自水底喷涌而出,直出水面数尺之高,泉水漫过潭堤,汇成瀑布奔泻而下。

此山峰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却有如此水脉,大自然造化果然神奇。

更奇的是潭zhōngyāng小岛之上,筑了一间泥屋,以泥土草筋为墙,以芭茅草为顶,穹顶方身,造型粗朴,却象征着天圆地方。

那托举大汉将张骏二人送至潭边,伏地下跪,口中大呼有声,其语类乎在呼喊着“度度师君”。

那泥屋草门应声而开,从屋内走出一个脸上同样涂抹着褐红白粉,头顶着牛头面具的人来,远观不知其年纪大小,但见其上身以兽皮缠裹,胸部高高鼓起,两腿修长健美,身似正值青壮的女子。

张骏暗道:“莫非此女人便是什么度度师君?”

却见那女子启动屋间的一处轱辘,两道粗绳从水中升起,带出了一架绳桥,从潭边直通泥屋。那几个大汉向张骏二人作手示意,意要二人走过浮桥,入屋内去见某人。

此屋无窗,室内昏暗,良久张骏才适应室中光线,见到屋中之人,豁然一惊。

只见泥屋之内一副用粗木做成的担架之上,半躺着一个身穿道袍,头发花白,面容枯稿的老者,此老者重度残疾,双腿自大腿根处其没,其中右手仅剩下了大拇指和小指,只有左手还算完好。

那老者见搀扶而进的张骏二人,浑浊的眼中闪过一点光亮,张开无牙的嘴巴,声音极为苍老地道:“本道寂关多年,终见有同门中人了!”

清吟见这老者衣扮乃道门中人,忙行了个道稽。张骏虽未入门,但得凝真子所授种道心法,也算是道门善信,也忙作了一揖,道:“见过道长!”

那老道概因寂关时长,久不开言,一口汉话也不地道,加之其口中无齿,说话漏风,如不仔细倾听,还真听不真切。

那老道目视二人,道:“后生可是东南雁荡山郑道兄座下子弟?缘何出落于此?”

那凝真子道仙本名郑隐,师从于天师葛玄,清吟自不敢妄称师尊本名,因此张骏也未能得知。听老道所言,方知凝真子本姓郑。

那清吟听这老道对师尊以道兄相称,想来昔年定与师尊相熟,忙恭恭敬敬地道:“小道清吟,正是师尊座下弟子,请教师伯道名。”

那老道道:“本道寂关多年,已忘记了道名本姓,巴山獠人皆称本道为度度师君。”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静胡沙最新章节 | 静胡沙全文阅读 | 静胡沙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