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涌动的日子 第八章 “末位淘汰”啼笑皆非

作者 : 晨钟孤鸣

1

大会议室在办公楼第十八层。桌椅搭配可以坐两百人左右,撤掉桌子可以容纳三百多人。会议室上首有一个约六十平方米的台子,灯光和音响配备得比较高档,平时开会可作主席台,节日里可当作舞台,搞搞文艺演出。晚上七点二十分时许,处长们都在清点本部门员工,雷启明拿着表格,统计各部门的人数,统计完后,他写了一张纸条给了文一帆:

应到人数111人(除行领导5人),实到人数105人,缺席6人,其中:住院2人,外出检查工作3人,下乡未归1人。

文一帆问雷启明谁下乡未归,雷启明说是章行长的司机,他和章行长去了叠峰支行还没有回来,刚才章行长给办公室打了电话。文一帆点了点头。

七点半,许佳新准时到了会场,直奔主席台坐下。看了一眼文一帆递过来的清点人数的条子后,轻声说:“开会吧。”

“大家安静,”文一帆用手背拍了拍麦克风,全场慢慢地静了下来。文一帆说:“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晚上好!受市分行党委委托,今天晚上的员工大会由人事教育处主持。会议不会很长,希望大家遵守会场纪律,关掉手机,保持一个良好的会场环境。下面,请市分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许佳新同志讲话。”考虑这次会议的内容,文一帆没有说“掌声欢迎”之类的话。

全场鸦雀无声。

许佳新面部严肃,喝了口水,然后说:“这次会议,尹行长本来会亲自参加,因为省行来了领导,委托我来参加会议。”接下来,他看着稿子不紧不慢地讲了起来,有时也月兑稿。他先说了这次尹行长对机关突查的结果和组织上的措施,说了机关劳动纪律的现状和为基层服务存在的问题,强调了机关作风建设势在必行。最后,他对末位淘汰制进行了解释,要求大家对组织负责,对他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公平公正地进行测评。他要求大家作好两种思想准备,万一被淘汰,要正确对待,树立信心,放下包袱,接受教训,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完善自己。

许佳新讲话结束后,文一帆宣布了统票、监票人员名单,请大家举手表决。大家举起了手,文一帆清点了一下,然后宣布全体通过。工作人员迅速发票,发完后又核对了一次,然后向文一帆报告了应发张数和实发张数相符。接下来,包谨中就测评表进行了解释,并宣读了测评规则。

他还没有读完,有人就开始打票了。打票还算井然有序,有人边思考边打,很认真;有人轻声交头接耳,好像在商量;有人互相看票,表明互相帮了忙。打票持续了约十五分钟,大家把打好的测评票对折放在桌上。工作人员把票收走后,由统票人和监票人紧张地进行分类,把废票挑出来。主席台右侧有个能自动收放的投影仪屏幕。准备工作完成后,监票人开始大声地唱票,工作人员随即输入电脑,同步显示在投影仪屏幕上。这时,全场死一般的寂静,大家屏住呼吸,带着各种表情,死死盯着大屏幕。此时此刻,如果谁掉下一枚扣子,大家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半小时后,结果出来了,全场一片议论。文一帆请示许佳新后,宣布了最后五名员工的名单。会场先沉寂了一会,然后一片混乱,开始,有人在喊着不合理,有人叫着要重新投票。后来,只听见拍桌子,踢椅子的声音响成一片。也有人在高声叫骂,也有人在哭哭啼啼,也有人在劝阻和安慰,也有人在起哄。文一帆他们似乎也乱了方寸,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许佳新大声喝止:“大家听我说,大家理性一点!我们都是市分行机关干部,都是高素质的人!要冷静!要正确对待!末位淘汰的结果就是这样,不是哪个人的意图,是广大群众的意向!”

见会场逐渐地安静下来,他接着说:“你们,是塌了天,还是丢了工作?这点挫折就受不了啦?长江行的改革刚刚开始,都持有这种心态,以后怎么办!不要自我感觉良好,不要老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你们知道现在的金融形势吗?你们知道现代企业制度吗?中国正在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且为期不远了。到时候,中国银行业要与全球接轨,必会有一场重大的改革,必会触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大家要有冷静和清醒的思想准备。各位处长听着,把你们的员工带出去,并负责做好工作,要保证不能出任何问题!散会。”

许佳新的话镇住了混乱的场面,再加上处长们的劝说,大家慢慢地散去了。

2

被淘汰的五个员工大大出于文一帆的意外,所有人同样感到意外。一个是患了慢性病一直在住院的信贷管理处的男员工,一个是办公室医务室的女员工,一个是章行长的司机,还有机关物业管理中心的一男一女两个员工。三个不在大楼上班,一个天天跟着行领导在外面跑,一个躺在医院里。这五个人被淘汰很难与机关作风建设联系起来,在岗位上都不是主体,在影响上基本上没有。这次末位淘汰,简直变成了一场极其荒唐的滑稽戏,文一帆哭笑不得,有点狼狈。文一帆与尹力平通了个电话,汇报了测评结果。尹力平半晌没有回应,最后只说了句:“明天再说吧。”就挂了。

文一帆脚步沉重地回到了房间。来人事处第一仗就打成这样,真没有出息呀。文一帆有点懊恼。现在回想起来,这个末位淘汰是有风险的,因为是一个隐密操作的行为,没有办法掌控它。当时自己“立功”心切,没有想那么多,对包谨中的警示根本不在意,还认为他多虑了。不想了,不想了,文一帆拍着脑门,苦笑了一下,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处理好这件事。他用手指敲打着太阳穴,心想,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知难而退,以机关员工有互相串通嫌疑为由,取消末位淘汰。另一条是坚持到底,想办法做通被淘汰人员的工作,哪怕就是作一点让步也可以。第一条路绝对不能走,这对下一步人事制度改革影响很大。第二条路如何走,又怎样让步呢?他自问自答,可不可以由他们选择支行,选择岗位,或多长时间以后调回市分行。不行!这是无原则的妥协。他又狠狠地驳斥了自己。就这样,一个晚上反来复去地思考,凌晨四点多,才迷迷糊糊睡去。

一阵铃声把文一帆惊醒,一看手表已经七点了。是尹力平来的电话,八点半开党委会,研究末位淘汰的事。文一帆来不及起床,赶紧与几个领导联系,还好,都接通了。立马,文一帆又给包谨中打电话,吩咐他务必八点半以前准备好纸质的测评汇总表,打印八份。然后匆忙地洗漱了一下,因为食堂周末不开火,急忙到外面吃了点早餐。

在党委会议室里,包谨中给每个领导发了《市分行机关员工测评情况汇总表》。

尹力平关切地问:“许行长,你们几个昨晚辛苦了,都没睡好吧?”还没等许佳新回答,他神态轻松地接着说:“昨晚第一时间,文处长告诉了我测评结果,后来,许行长又给我说了一下现场的情况。昨晚我还接到不下三个为淘汰的员工求情的电话。有些电话很不理智,但可以理解。说实在话,我昨晚也没有睡好。”

文一帆心如刀绞,头脑一阵眩晕。其他领导都保持沉默,没有接尹力平的话。

“我想打个比方,”尹力平接着说道:“北港市分行机关就像是封冻多年的坚冰,而且在逐年加厚,船开不进来,水活不起来。这次末位淘汰就像一只破冰船,它的目的是打开航道,让水活起来。”

尹力平加大了口气:“末位淘汰是一次破冰行动,是一场打破传统的旧习惯的一次改革,是北港市分行党委一次尝试性的勇敢行动。如若失败,必定严重影响我行下一步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今天党委会讨论的不是调解,也不是妥协,而是尽快把被淘汰的员工安置好,把矛盾化解于未然。首先,请人事上先谈谈初步意见吧。”

文一帆强作镇静,但出言没作深思,月兑口而出:“首先,我代表人事部门向党委检讨,工作考虑不成熟,带来了工作被动,给各位领导增加了麻烦。”

许佳新厉声地打断了文一帆的话,“文一帆,你没有做错什么,谈何检讨。人事制度改革哪有不麻烦的。这次末位淘汰,我认为人事处的工作做得很细致,在操作上是很规范的,无可挑剔。”

文一帆感激地看了一下许佳新,心里踏实了,头脑也清醒了许多,清了两下嗓子,接着说:“说句心里话,这次搞末位淘汰的时间太紧,员工动员工作做得不够,再加上对机关员工评估太高,没有达到初衷的预期。我个人的意见是,必须维持这个结果,但对淘汰的对象可适当照顾一下,由他们自选单位,都安排在支行机关。”

“我说一下吧,”许佳新说道:“被淘汰的员工调出市分行机关是一定的,否则,难一点工作就没法做了。看了昨晚的现场,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那些起哄的员工,哪像个机关干部,真是唯恐天下不乱。在这次机关作风建设中,非要把这种歪风刹下去。今后,要建立机关干部能进能出的机制,就是大批地换血也在所不惜。我的意见是,淘汰的人可以安排在支行机关,但不能自选单位,不然都会选择收入高、办公条件好的金桥支行,这样会给金桥支行带来压力。”

林启运说:“那个生病住院的员工,我认为目前不要动,否则会影响病情的稳定,显得不人性化了。非要动的话,先缓一下,等他出院后再动。”

章必成说:“我这个司机,总的来说还不错,就是脾气不太好,与同事相处差点。我也批评过他,这次被淘汰是个深刻的教训,他也认识到了。能不能这次不动他。”

杨谦辉说:“我的意见是,住院的员工可以考虑,放在桌面上也说得过去。司机万万不能留,我理解章行长的难处,别人会说一个行长连自己的司机都保不下来。我认为,这恰恰说明章行长维护大局,不循私情。章行长没有司机,可以在接收行对调司机,这样也就关照了他。章行长新来的司机只能是借用形式,这个时候市分行还是不进人为好。”

章必成脸色有点难看,欲言又止。

“好吧,”尹力平最后说:”我来归纳一下大家的意见。目前住院的员工暂时不动,出院后,还是要调出市分行,由人事上安排,不要再上党委会了。其余四人全部调出市分行,请人事上按城区各行缺岗情况结合本人能力酌情安排,城区行应无条件接收,这是党委的决定。章行长的司机可以在基层借调,原来的司机表现好了,以后可以调回来嘛。这一点,请章行长理解,并做做司机的工作,你说的话与他们说的话是不一样的。这样可以吗?章行长。”

“放心吧,”章必成表情缓和了些许,口气淡淡地说:“我理解,我会配合许行长做工作的。”

尹力平接着说:“今天下午还是麻烦许行长和文处长,做好被淘汰员工的工作,工作调动最迟下星期三到位,时间长了怕生变局。那个住院的员工,统一口径是,住院期间暂时不动。”

3

散会后,文一帆很有感概,对包谨中说,每参加一次党委会,便会使自己成熟一点,聪明一点。包谨中点点头,表示有同感。两人一起上了电梯,各自回办公室准备下午的工作去了。

包谨中叫来管理人事档案的朱乾鹏,调阅了四个人的档案。机关物业管理中心的两个员工,一个曾经在信贷上搞过,一个在会计上搞过,医务室的员工没有搞过其他工作。包谨中心想,滨湖支行是个大行,机关人员也不多,可以安排两个人,把医务室的员工安排在办公室管理文件档案、物品和后勤工作,物业管理中心搞过信贷的员工可以到信贷管理部。金桥支行是个单点支行,安排一个是可以的,物业管理中心搞过会计的员工可以到财务会计部做做会计监管工作。司机可以到桑阳支行,从桑阳支行借调一个司机到市分行。初步考虑后,包谨中来到文一帆办公室。

文一帆同意包谨中的安排,马上就给几个行的行长打电话。当然还得亮出市分行党委的“尚方宝剑”,不让对方讨价还价。滨湖支行行长蓝玉,是个办事利落,爽快坦荡的豪爽之人,她满口答应了,还说“就是你文处安排的,我也坚决执行。”说完朗朗地笑起来。金桥支行行长吴建林是从市分行机关下去的干部,对机关员工有亲近感,他说,“我会计上正好缺人,让她学着干吧。如果今后定编,别忘了给我增加个编制啊。”桑阳支行行长唐召彬与文一帆很熟,何况是一进一出,没有什么影响,更没有意见,说了一些题外话:“一帆啦,有困难就找我,不要太敬业了,今后的日子长得很,有你用武之地。等你这阵子忙过了,我接你过来玩玩。”唐召彬和文一帆两人关系不一般。一九九九年,在省分行培训学校学习,唐召彬和文一帆在一个房间住了一个月,两人情趣相投,建立了友情。

文一帆拨了许佳新办公室电话,无人接听。用手机联系上后,文一帆把四个人的工作安排说了一下。许佳新同意,并约定下午三点,在许佳新办公室逐一与四个人谈话。文一帆放下电话后,便安排包谨中通知谈话对象。

下午的谈话还算顺利。医务室的女员工哭得比

较伤心,她说别人都去活动,她一点都不知道,还说,看透了机关这些人,有病就找她,出了事就把她当替罪羊。现在也不想在医务室了,可什么都不会干,怎么办?许佳新说:“长江行今后的改革,医务室迟早要撤的,早点出来学点业务比较主动,以后选岗位也好一些,反正在城里工作,生活上影响不大。至于工作安排,人事处已经考虑你的实际情况,调滨湖支行办公室工作,具体是后勤上一些事,不会很忙,工作上手也快。星期一把手头的工作移交好,星期二到人事处拿调令,我安排办公室武主任送你过去报到。”她听后,默想了一会,点头应允了。

物业管理中心的男员工开始很激动,说他为长江行作了很多贡献,听从组织安排,到了这个不伦不类的部门工作,早就知道会边缘化,就是没想到被这样踢了出来,面子丢尽。当听到安排在滨湖支行信贷管理部工作,也就没说什么,要求星期三去报到。许佳新同意了。

物业管理中心的女员工眼泪擦个不停,说市分行处事不公,欺负她没有靠山,在工作上不管跟谁比,她都不怕。文一帆一听,知道这个人心理素质差,现在要顺着她的话讲,稳定下她的情绪。于是说,“我们知道你的工作不错,但群众测评就是这个结果,将心比心,我们也为你惋惜。但说出去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是不能收回的。你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应该知道这个道理。你再想一下,你目前的部门是个过渡的部门,很快就会撤掉的,迟早你还是要换工作。如果有个合适的工作,又有什么不好。许行长考虑你的情况,已帮你安排到金桥支行财务会计部工作,离家比较近,单位效益也很好,工作环境就更不用说了。吴建林行长听说你过去,很高兴。”该员工情绪稳定了,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说星期一就去上班。

章必成的司机爽快地同意了。文一帆心想,章必成肯定做了不少的工作。

文一帆和包谨中终于松了口气。谈话结束后,许佳新意味深长地说:“一帆啦,人事工作是门技术活,要文火慢熬,粗中求细,慢慢地去体会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大潮涌动的日子最新章节 | 大潮涌动的日子全文阅读 | 大潮涌动的日子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