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鸣也笑着说道:“应该是!”说完就将石头送还给朴圣姬。然后说道:“说到石头,你应该知道吧《石头记》的事情吧?”
朴圣姬听了,立即说道:“你是说《红楼梦》吧?”
沈心鸣点头说道:“是,就是这本书,原名就叫做《石头记》,后来改了,也曾叫过《金陵十二钗》。”
朴圣姬很认真地说道:“我知道一些,只不过贾宝玉手里的石头是块宝石,是女娃娘娘补天的宝石,而我手里的石头只是一块再普通不过的石头而已,只是有一些美丽的颜色而已。”
沈心鸣微笑着说道:“是不是宝石无关紧要,只要你认为它是就可以了,因为你喜欢它,认可它,它就有价值。”
朴圣姬听了,嫣然一笑,说道:“得不到宝石,就权且用它代替吧!也算是一点点慰籍吧!”朴圣姬边说话,边小心地将石头用纸巾包好,装在兜里。
这时候,沈心鸣看见了她身边放着的书籍,一看名字是《菉斐轩词韵》,就问道:“你还在研究宋词么?”
朴圣姬看了看书籍,知道他看见了那本书,就说道:“是,上次那本《宋词解析》我今天看完了,就还回去了,又借了这本。”
沈心鸣笑着赞美道:“你这么喜欢宋词,倒象是李清照一般无二了。”
朴圣姬听了,不好意思地红着脸说道:“我只是随便看看,怎能与李清照相提并论啊!她可是中国第一的女词人啊!可不是普通的凡夫俗子可比拟的。”她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满高兴的。
沈心鸣见她脸色绯红,明白自己说话有些过,让她难堪了,遂说道:“你这话倒是不假,在宋词方面,女词人中也就是数她的造诣最高深了。除了她,还有一个是唐婉,也是女词人中比较优秀的人物了。”
朴圣姬不假思索地说道:“是啊!她的一首《钗头凤》,足可以再词坛上立足了。我每一次读这首词,都会为她的才华和经历而叹息,她太可悲了。”
沈心鸣点头叹息着说道:“是封建社会观念,扼杀了一个才女。一首词,说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朴圣姬大为感动,随口念道:“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听她念完了,沈心鸣感慨地说道:“真是一首好词,完全写出了她的心境,写出了一个可怜的女人的境遇。”
朴圣姬既惋惜又愤慨地说道:“世事炎凉,又岂是古有今无,但愿这样的事情少出现几个吧!”
沈心鸣不想再说些比较哀伤的话题,就说道:“回去吧!应该要到了开饭的时间了。”
朴圣姬看看手表,说道:“是该回去了。”说完就站起身来,随着沈心鸣向回走去。
回到宿舍里,金咏荷一个人在屋里等着她回来,见到她很是疑惑,立即说道:“你到哪里去了?一下午都见不到你。”
朴圣姬一脸轻松愉快,说道:“我到阅览室里去看书了,然后就到镜心湖那里去看看。”
金咏荷很生气地说道:“你去湖边玩儿,怎么不找我呢?一个人去,不陪我,我可要生气了。”
朴圣姬连忙解释道:“我到哪里找你?也见不到你的影儿。”看她不依不饶的表情,又说道:“你可别生姐姐的气,姐姐给你一个东西,很好看的东西,你看这是什么。”说完就要从衣袋里向外拿那块石头。
金咏荷一听,立即忘了刚才的不爽,问道:“快拿出来我看看,是什么东西,这么神神秘秘的。”
朴圣姬拿出来,端在手上,说道:“请你高抬贵眼,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金咏荷接过来,忙打开纸巾,但见是一块红色的石头,拿在手里左看看又看看,好一顿欣赏,看完后,爱不释手地说道:“颜色这么艳,真是一块好石头,谁送给你的。”
朴圣姬故作神秘的笑道:“你猜猜。”
金咏荷皱眉想了一下,随口说道:“是沈心鸣吧?”
朴圣姬听她这么说,脸上立即绯红了,说道:“谁能送给我这个石头,这是我在湖边拣到的。”
金咏荷很是惊讶地说道:“你真幸运。”然后看着石头,说道:“你看看这块石头上的两条黄线,多像是天边的闪电啊!又像是眼睛,还很像呢。”
朴圣姬听了,惊讶地说道:“你这话怎么与沈心鸣一模一样啊!你们是怎么想的。”
金咏荷惊奇地说道:“你说什么?沈老师也这么说,你见到他了。”
朴圣姬这才发现自己说走了嘴,只得坦白,说道:“是!”
金咏荷听了,不由坏坏地说道:“你说你们做什么去了,是不是约会去了?还说石头是拣到的,我看是他送给你的吧!”
朴圣姬脸色更加绯红起来,慌忙说道:“瞧你这是说什么,谁去约会了,我能请得动他么?我们是不期而遇的。”
金咏荷见她申辩的有理,就问道:“那你说是怎么回事。”
朴圣姬就把当时的情形详细地说了一遍。然后又说道:“你这才是栽赃陷害呢。”
金咏荷听完后,轻笑一声,有些怀疑地说道:“好了,好了,我相信还不行么,是我错怪姐姐了。”说完就又看着手里的石头,朴圣姬从她的眼神里可以看出来她很喜欢
朴圣姬说道:“你要是喜欢这块石头,我就送给你,算作以后一个纪念,怎么样?”
金咏荷听了,立即高兴地说道:“真的么,谢谢姐姐了,我一定好好的保存起来,海枯石烂也不放弃,这可是我们姐妹的感情的见证啊!”
朴圣姬笑道:“就是,姐姐可是割爱啊!”
金咏荷笑嘻嘻地说道:“知道!知道!”说完就把那块石头小心翼翼地摆在自己的床头上。欣赏了一下,又说道:“这个石头要是有个底座就好了,在那里一摆,岂不是更好。
朴圣姬点头说道:“是,与你那些小玩具摆在一起,还很好看呢。”
金咏荷很坚定地说道:“我以后一定买一个好的底座,镶嵌上去。”说完意味深长地看着朴圣姬说道:“这可是你我有益的见证啊!我的保存到永久。”
朴圣姬听了,莞尔一笑,说道:“那就看你珍惜不珍惜了。现在别看了,咱们吃饭去吧!以后留给你欣赏的机会多着呢。”
金咏荷立即觉醒,说道:“几点了?”
朴圣姬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说道:“六点,还差几分钟。”
金咏荷说道:“都这时候了!这个时候去吃饭,估计没什么好吃的饭了,咱们两个买点东西对付一口得了?”
朴圣姬想了想说道:“好吧!”
金咏荷说道:“那咱们现在就去买,快去快回。”说完就穿上外套,与朴圣姬一起去商店里买东西去了。
星期日早上,沈心鸣早早地吃过早点,来到班级,因为同学们约定要在今天开始学习书法。沈心鸣把毛笔砚台纸张都拿到班级里,耐心地坐在一边静静地磨墨,每次开始写字的时候,沈心鸣都是这样子,一边酝酿一边调整心态。扑鼻而来的墨香味,洁白如玉的萱草纸,让他的心情变的很是愉快,他现在就是在享受着美妙的一刻。沈心鸣练习书法将近二十年,深知写书法的要旨。人有哪一种心情,能写出哪一种心情的书法,沈心鸣今天就要把持好这种心情。
过了片刻,朴圣姬、金咏荷、赵君豪、武剑、藤野贞和等同学都陆续来到教室,还有很多班级的同学,也有一些个沈心鸣不认识的学生,都是别的班级的,也是慕名而来学习书法的。他们每个人都拿着写字用的工具,笔墨纸砚和水都应有尽有,看来是经过精心的准备了。她们的脸上都挂着欣喜的笑容,有些迫不及待、如饥似渴的表情。沈心鸣见她们这么热爱,非常的高兴。看见同学们已经来的差不多了,因为这次组织学习书法是赵君豪发起的,所以沈心鸣就询问赵君豪是不是人员到齐了。赵君豪向教室里看了看,说道:“应该还有几个人,他们今天也许有事情,来不了了。”
听见老师说话,教室里立即肃静了。
沈心鸣看着赵君豪,说道:“你是今天学习书法的发起者,这个会长就有你来当吧!你要组织好学生,维持好秩序。”随即询问道:“大家看如何?”
下面的同学齐声说道:“好。”
沈心鸣说道:“同学们都很支持你,你看看这个场合你应该说几句话吧!”
赵君豪站在座位旁,听了老师的话,酝酿了一阵儿,说道:“因为大家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爱好,今天才坐在一起学习书法,虽然这只是一个沙龙式的组织,但是也希望大家要像正式上课那样认真对待,大家推举我来做这个协会的头,我一定不负大家所望,同时也希望大家经常指导。”
说道这里,他看着沈心鸣老师说道:“今天咱们请沈老师做咱们的书法老师,够辛苦的了,百忙之中,为咱们呕心沥血,大家应该表示欢迎,现在就请老师给咱们讲几句。”赵君豪一说完,教室里立即响起了一片掌声。
沈心鸣听了赵君豪的话,笑道:“坐在这里的人大家都认识,我就不客气了,说两句。大家想让我给你们教授书法知识,这是好事,我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好,来陶冶心情,丰富生活情趣。书法是中国的国粹文化之一,修习书法,大有好处,可以修心养性,可以提高知识面。既然我们有了这个想法和爱好,我们就应该付之行动。因为我本人的书法水平非常有限,也只能算是一个业余书法爱好者,所以希望大家能够谅解,我们在一起要互相学习,互相指导。如果以后我们的协会学习的人多了,我们还要请专门的老师来指导,大家看这个想法如何?”
下面三十多号人齐声喊道:“好!”“支持!”有的同学喊完以后还情不自禁地笑出声音来。
赵君豪说道:“老师,你的水平就够高的了,我们不需要别人来教了。”
同学们立即附和道:“对!就由你来教。”
沈心鸣笑道:“谢谢同学们的信任,可是,书法是一门无止境的学问,别看只是写字,可是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泛的,因为中国书法有行、楷、篆、隶、草,这几种写法,每一种都很精妙、深奥,我也不是全懂的呀!”
赵君豪说道:“老师,你就别推辞了,我们相信你。”
同学们也是七嘴八舌地响应起来。
沈心鸣听了,大受感动,说道:“好吧!那就学着看。”双手平举下压,示意大家肃静,接着说道:“那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了!学习书法,首先大家要了解一下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大家可能都了解吧!”
下面的同学又是一起喊道:“不了解!”
赵君豪说道:“是一知半解。”
沈心鸣笑了,说道:“那我简要地说说。中国的书法发展起源历史比较早,早在甲骨文时代就有了书法的雏形形成,后来经过几次发展,到了秦代就形成了篆书的字体,像是大家知道的玉玺,上面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就是丞相李斯写的。到了汉代就有了很大的进步,汉代有几个比较知名的书法家,像是曹操,钟繇、张芝、蔡邕等,那时候的字体大都是魏碑体,汉代以后到了两晋时代,这个时候出了一个大书法家:王羲之。他的书法整个影响了后世,被人们冠以书圣的名号。他的书法非常飘逸,宛若游龙戏凤,开合有致,韵味无穷,深受世人喜爱,备受推崇。传说他在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和一些当时文人,共四十一位,到会稽山兰亭的河边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作完了诗,大家把诗蒐集起来,合成一本兰亭集序,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这时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起笔来。这篇序文,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兰亭集序。此帖为草稿,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更是痴迷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今人所见,皆为《兰亭序》临摹本。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快雪时晴帖》、《黄庭经》等。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王羲之的书法是极美的。他的儿子王献之受其影响,也成长为一位书法大家,其父子被后世人称为‘二王’。书法在发展到唐代,又有了一个较大的飞跃。这时候因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物质丰富,人们追求美学的思想逐渐成熟,涌现出了很多书法人物,像草书张旭、怀素,楷书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人,都是书法大家,颜真卿与柳公权的字体被后人称为‘颜筋柳骨’,后人追随者甚多,一般开始学习书法就要从这二人的字体开始练习。这时候的书法非常讲究章法和布局,书法也越发的美观大方。这以后的书法界年年代代都要涌现出几个大书法家,像是宋代的米芾、苏东坡、蔡襄等,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董其昌,文征明等人,清朝的傅山,这些人都有对书法的不同理解。他们的思想传之后人,是我们学习的一大笔财富。”
沈心鸣
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说道学习书法要达到的真正境界,就是要把书法作为美学来看待,写出一幅作品要让人看了爱不释手,看出美丑,看出思想,一点一横都要有它的神韵。写字最需要的是心手合一,就是说,眼到手到,要做到准确无误。要想做到心手合一,这就需要我们经常练习,精心观摹,自己领悟,从点滴做起,切不可刚会走就想跑,每一个字,每一画,每个布局,一点点地去思考,这才能够学好。”
沈心鸣略加思考,接着说道:“书法与画画有很大的联系,书法就是画,书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以书入画’,你可以把书法看作是花花草草,看作是山山水水,只要是看出韵味来,这才是达到一个真正的境界了。中国的很多知名画家,他们在书法界也有相当大的名气,因为中国的国画使用的也是毛笔,用的主要颜色也是书法的墨色,利用了墨的颜色变化,渲染出远近、高低、明暗、深浅,浓淡干湿焦,墨分五彩,就是这个理论。这也是书画家最伟大、最高明的发明创造。画画过程中要经常使用书法中的笔法,用到写字的技巧,这就让他们之间有了很大的关联。书法作品最后也要辅以诗词名句、印制几样文化的相互映衬,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这是我们以后要讲到的。”
沈心鸣看到学生们已经停了入神,非常高兴,接着说道:“讲了书法的发展历史,又介绍了几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我相信大家一定喜欢上了书法。”不待大家说话,又说道:“那就好,我们有了这个兴趣,学习起来就有了动力。今天,大家都是刚刚开始练习书法,必须有一个好的范本进行临摹,这就对字体的要求是至关重要的了,这就好像是模具一样,我们要在模具里进行填充,只有把模具练好了,才能达到心手合一、随心所欲。我们要用的字体是颜真卿的字体。为什么要用颜真卿的字体呢?这是因为他的楷书对练习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都是很好的范本。我这里有他的几本书法集,大家可以拿去看看,我参照书中的字把每个笔画的运笔规律,给大家进行详细地讲解。”说完,他拿起桌上的毛笔字帖,交给上来拿书的同学们。然后转身在黑板上用粉笔勾勒出字的笔画,细心地进行讲解起来。
讲过个把小时,沈心鸣基本上把笔画的写法讲完,见大家依旧兴趣盎然,就笑道:“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得需要经常的锻炼才行,想要一口吃成胖子这不可能,大家休息一下如何?”
同学们这时候才好像从梦中醒来一样,“轰”的一声散开了。沈心鸣走下讲台,侧身坐在一个靠边的椅子上。这时候早有几个同学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询问老师问题。朴圣姬在座位上没有动,她也想听听说些什么。
赵君豪说道:“老师,你讲的真好,我们现在可是兴趣盎然了。”
沈心鸣说道:“有兴趣才能练好。”
李靖明说道:“我要好好地练习一下,回家去好写对联。我家那边会写毛笔字的很吃香的呢,一到过年的时候,前几天,都会应接不暇的。”
沈心鸣笑着说道:“这是实话,我也写过。”
武剑说道:“我的字写的一点也不好看,就像蜘蛛爬的似的,什么时候能练好呀?”
沈心鸣说道:“毛笔书法与你写的钢笔字有关系,能写好毛笔字就能写好钢笔字了,你要通过练习毛笔字能改去很多坏毛病,能正确认识到字的笔法和间架结构,好好地练,不要气馁。”
武剑立即信心十足地说道:“好!我要改改。”
李靖明调侃道:“不改可不行了,你女朋友若是看你的字写的那么次,一定会有想法的。”
大家听了,都哄然大笑起来。武剑很尴尬地红起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