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茉迷迷糊糊地看到一个人向她走过来,随着那人的面容逐渐清晰,让她越来越吃惊,来的那个人长相几乎和她一模一样,只不过她穿着藕色的褙子,梳着发髻,脸上带着几分愁绪。
“你是谁?”杨茉忍不住先开口询问。
“我是杨茉兰。”
杨茉兰,和她只差一个字,竟然有这样巧的事。
“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杨茉兰轻轻开口,“我曾许愿想要一切重新来过,现在是实现我们愿望的时候了。”
杨茉眼前的一切都在晃动,眨眼间杨茉兰消失的无影无踪,天空中像是下起了一场细雨,如丝绢般落在她身上,她抬起头,一缕光芒从天而降,让她微微晕眩,脚下跟着一空,顿时掉了下去。
大周朝,中通二十四年春,杨茉兰十一岁。
杨家的大门敞开着,门口的下人将来客接下马车,便像往常一样笑着说话。
走进内府气氛渐渐变得奇怪起来,下人恭谨地立在一旁,执事的妈妈都聚到杨老夫人的粟园中去。
园子两边种着海棠和芭蕉,转过去才能看到藏在里面的院子,两个丫鬟站在回廊里,看到来人忙上前推开门。
屋子里的合窗都关着,碧蓝色绣花的帷子卷在一旁,几案上摆着彩绘牡丹香炉,里面焚着的安息香扑面而来,红木嵌玉的葵花床上坐着头发花白,穿着松花缎绣花小袄的杨老夫人。
杨老夫人红着眼睛抬起头,显然是刚刚哭完,看到常大太太如同抓到了救命的稻草,向常大太太伸出手去。
杨老夫人和常老夫人是同胞姐妹,两家平日里走动很近,加之杨家人丁单薄,常家时常帮衬着杨家。杨老夫人最喜欢常大太太,常大太太知书达理、聪明练达,早早就帮着常老夫人管家,如今杨家出了这么大的事,杨老夫人更是没了主意,将全部期望都放在了常大太太身上。
“本是要寻你们来吃宴,谁知出了这事。”杨老夫人说着将手中的信递给常大太太。
常大太太顾不得坐下,忙将信打开,只看向后面的几行小字,“杨大人被御史会审,现已拿问,速速打点上下。”
常大太太心中一阵乱跳,却强作镇定,“可是从安庆来的信?”
杨老夫人也不瞒着,“收到信便托消息去亲家府上,”说着期盼地看常大太太,“我老婆子在家言路不通,大老爷可有什么门路去探探?”
常大太太坐下来,满脸担忧,半晌才道:“不瞒老夫人,杨老爷的案子京里已经有了旨意,拟监斩侯……”
常大太太虽说的格外小心,还是将杨老夫人吓得怔在那里。
看着泥塑般的杨老夫人,屋子里的气氛立即变得更加凝重。
常大太太忙起身从丫鬟手中接过热茶,小心翼翼地奉给杨老夫人,“老夫人也别急,这会儿子在火头上,还没有真正用银钱,说不得有转机。”
杨老夫人听得这话才哭出声来,“秉政我儿啊,这可怎么得了。”
话音刚落,就有执事苍白着脸进屋传消息,“突然有官家进了东街的两家药铺,说是要盘查,铺子里的管事和伙计全都被撵了出来,管事这才过来报消息,不知怎么办才好。”
杨家好歹是名门,在京中开药铺这么多年,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更何况如今杨老爷已经是从四品的大员,即便是有些风吹草动,杨家也不该被波及。
杨老夫人脸色铁青,安庆那边才传来消息,没想到京里就有了动作,这场风雨来得这样快,难不成杨家的祖宗基业就要毁于一旦。
杨老夫人看向常大太太,紧闭着嘴说不出话来。
看到杨老夫人惊骇的情形,屋子里顿时乱成一团。
照这样下去,很快外面人就都会知晓了。
常大太太看向屋子里几个束手无策的妈妈,低声吩咐,“约束好屋子里的下人,不要将消息传出去,”说着又看旁边站着的执事,“去其它药店问问情形,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要报进府中。”
常大太太这样一说,杨老夫人顿时醒悟过来,稳住现下的情势是最重要的,毕竟朝廷的旨意还没有明发。
家人各自去行事,杨老夫人的手仍旧不停地颤抖,“到底是多大的案子,怎么就……连喘息的机会也不给我们……如今家中只有我这一个老东西,我要怎么办才好?……秉政就是不肯听我的,若是就守着祖宗家业,哪有如今的祸事……”
杨家祖上是杏林传家,三代做到太医院院使,杨秉政祖父因皇子医案被牵连大伤元气,之后杨家落败,加之子嗣凋零,只单传到了杨秉政,杨秉政天资聪颖不愿承继祖上医术,一心想着科举仕途,中通八年中了探花,杨秉政为官谨慎,杨家靠祖上传下的十几家药铺兴家,银钱上不需旁路,加之任上一直清正廉明,杨家也因此渐渐兴旺起来,如今官拜安庆府知府。
杨秉政为官在外,杨大太太本留在家中照应杨老夫人,只是身下不曾有子嗣,跟在安庆府的两个姨娘肚子皆不争气只生了小姐杨茉兰,杨老夫人心中焦急,这才打发了儿媳动身去安庆一是照应杨秉政,二是安排杨家后嗣。
这样一来,杨家老宅就只留下了杨老夫人和小姐杨茉兰。
常大太太忙从旁相劝,“恐还会有别的消息陆续传过来……如今杨大人和太太不在京中,都要靠老夫人上下安排。”
常家是前朝名将,大周朝开国功臣,先帝继位时因非嫡系,加之族中没有出类拔萃的子弟因此没落,却在京中已久历经几朝,见惯了官场中的起伏,遇到这些事格外有个主意。常大太太做事也格外妥当,这时候能伸手帮忙,如同给了杨家一线生机。
杨老夫人万分感激,一手拉着常大太太一手将几十年不离身的佛珠转的发出清脆的声响,常大太太如今是她唯一能信任的人,想到这里,杨老夫人擦干了眼泪,向常大太太讨主意,“你说说可怎么办才好,总要有个最坏的打算。”
常大太太稳了稳情绪,想到了法子,“照现在的情形,该叫人快去将京里的药铺都通一遍,铺里的余银都盘点拿出安置,家里的窖金也要仔细查点,细软等物也要有个去处,以防差官真的来府中,到时候查抄就什么也逃遁不出了。”
没有银钱先不说怎么救人,阖府这么多人也要生活,不管多大的家业,只要一抄家产就完了。
这里面的厉害关系杨老夫人如何不懂,这样一想,忙连着喊人去安排,又让府中管事来对账。屋子里进进出出几拨人,总算是安排出些眉目,杨老夫人感激地看向常大太太,“还好有你在。”
常大太太出自书香门第,父亲是朝中有名的直臣,风骨声名在外,常家登门求亲了几次才能将常大太太娶进门。常大太太进了常家,果然成了常老夫人的帮手,杨老夫人常思量,若是她有这样的帮手也就不用这般辛苦。
说到底杨家到底是子孙不昌,身边的帮衬的人少,可依托的亲戚细算起来也没有一个,杨老夫人将细软寄给京郊的旁支托管一些,剩下的又不知道怎么安排,忙看向常大太太,“三姐的寿材还寄在我们府中,今日若是能押抬出去,也好帮我们家逃遁些本钱。”
常大太太一怔,半晌才明白过来,“您是说要将银钱放在我们老夫人的寿材里?”
“我让人将家中的金子、借据封好放进寿材中,您府上抬走也是顺理成章,等风声过去,我们将来也好依仗活命,”杨老夫人说着就向常大太太拜下去,“如今家中出事,也只有你能托付,再难寻到旁人。”
常大太太忙伸手将杨老夫人扶去坐好,眼睛也红起来,没有了往日的平静,“老祖宗,您还不知晓我,这么多年的情分了,我将您当做长辈一般,如何能袖手旁观,再说我们两家还有这样的关系在,岂是寻常就能冲断的。我们家老夫人常说,对您就如同对她一样,当年若不是杨院使救回我们家老太爷,哪有如今的常家,我来之前老夫人也嘱咐我尽量帮衬……”
杨老夫人泪眼看着常大太太,“那……事不宜迟,我就让人将东西准备好,大太太回去的时候,我让家人将寿材一起送还。”
常大太太还有些犹豫,却如今的情形不容推月兑,“只要能帮杨家度过难关,我想办法安排就是。”
府中的执事全都调动起来,常大太太陪着杨老夫人正说话,一个妈妈脸色苍白地冲进来,“不好了,小姐从台阶上跌下来了。”
求收藏求PK票,大家帮忙投投,让我在首页有个推荐位吧!
隆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