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下了雪,融化之后浸入泥土,山路又湿又滑。好在今天天晴,地面干燥且坚硬,相比上一次上山的路要好走许多。
我与小桃青走在前面,玉军师跟在身后,几番险些崴了脚,幸亏玉军师扶了一把,才没有跌倒。
他有些不解:“玉姑娘为何将你母亲的墓置在这城外的山上呢?”
“母亲喜静,临终前嘱咐我将她安置在这里。”
我停下脚步,放眼望向北方,那里是一座城,是住了我和父亲的城。
母亲选择长眠于此,也许是想远远地观望着、守候着我们吧。女人的爱,到底有多无限呢……
身后的人没有再多问,他随着我的目光看去,透过干枯的枝桠,却只看到一片苍茫的天。
其实我还猜想到母亲之所以这样决定,也是想离开那个地方,毕竟她在那里经历了无数个孤独痛苦的日夜。
这样一来,反是一种解月兑。
回过神,心底一阵酸楚。
“走吧。”我深吸一口气,唤他和小桃青。
来到母亲的墓前,看到原来的小土堆此时已变成理石砌成,坟墓周围环栽着几株半人高的翠松和几株光秃的海棠树干,树干上裹着稻草绑成的麻被,且树根处的泥土松动,看上去应该是从某处移植过来不久。
我不禁感到些许宽慰,父亲的话,终归是做到了。
小桃青在碑前帮忙摆放祀品,我则取了两柱香和一些纸钱来点。
祭拜完之后,回头看了看玉军师,他正站在不远处静静地望着我们,怕是一早就回避去了一边。
“玉军师我们回去吧,这次真是有劳你了。”我走过去,心存感激地对他说。
他抿唇笑道:“唤我军师实在愧不敢当,玉姑娘不嫌弃的话就叫我临风好了。”
我微微一怔,心想直接唤他的名好像有点亲密,但又看他面色坦然,叫人着实不忍拒绝。于是点点头,算是答应。
回城路上,他不时和我说几句话,气氛也不似来时那般尴尬。
想到楚茖说他是东昭最聪明的军师,我打心里佩服他,便忍不住感叹道:“我小时候看过一些军书,不过都是些皮毛,但也无法想象将一些兵法布阵运用到现实的战争里。而你这样年轻就做了军师,自古以来也不多见,想必有着过人的才能和机智,真叫人敬佩。”
“其实那都是荣郡王太抬举了。当年我东昭国的军队在边关与西宾交战,我只是一个跟随他去打仗的士卒罢了。同你一样,我自幼读了些许军书,偶尔有幸在旁提出一点建议而已,哪里算得上是军师。”他转头看向我,意气风发的气度,即使眼底闪过一丝遗憾,但还是能感受到他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一腔热血和无怨无悔。
这个人与楚茖不一样,甚至与任何人都不一样,他说他只是士卒,可是气质却并非如是。
我紧紧盯着他,试图察觉出到底是什么地方与众不同,他却冲我一笑,眸光清澈如水:“玉姑娘,天色不早了,我们赶紧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