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母亲快要到京城了,嘉靖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给父母争回一个合理的名分。此外,嘉靖皇帝为了迎接母亲蒋氏入宫的接待仪式级别上的问题,又一次与朝臣发生分歧。
八月十二rì(辛卯),礼部第一次呈上一份关于迎接兴献王妃蒋氏入宫仪式的方案。经礼部商议,兴献王妃先由崇文门进入东安门,届时陛下于东华门迎候……。
嘉靖在看完方案以后,直接往桌子上一拍。
“再议!”
几天过后,礼部又再呈上第二套方案。经修改,此次礼部提议兴献王妃先由正阳左门进入京城,然后再从大明东门入宫……。
这回,嘉靖连方案一半都还没看完就直接拍案而起。
“什么崇文门﹑东安门﹑大明东门,现在叫你们游花园吗?既然要迎接朕的母亲到来,你们岂能如此随随便便!”
一顿训话过后,嘉靖皇帝直接下令,届时有关部门必须按照迎接太后的礼仪规格接待母亲蒋氏入宫。
看来,咱们小皇帝的态度已经很明确!然而,礼部尚书毛澄又再长编大论地争辩起来。
“陛下,微臣认为依照祖宗礼法规定……。”
对于这些熟到烂透的对白,嘉靖已经不想再听。因此,还没等毛澄啰唆完,嘉靖直接把他老人家的话打断。
“行了,我不想再听你上课,就按我说的照办!”
嘉靖皇帝的忍耐似乎已经到了极点,看起来双方摊牌的时候要到了!
九月二十五rì(癸酉),内阁那边收到了一个爆炸xìng的消息,皇帝大人辞职不干了!
“轰~~~!”这下子内阁那帮老头子的脑袋全都被震懵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嘉靖小皇帝收到消息,他母亲蒋氏虽然已经到达京郊通州。然而却因为“议礼”一事弄到现在连一个像样的名分都没有,于是拒绝入宫。
皇帝大人现在决定收拾行李陪母亲回安陆。
听到这,内阁一众官员吓得冲冲忙忙的往宫里跑!由于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杨廷和他们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当来到宫里时,他们看见嘉靖已经命人收拾好行李。
眼看皇帝大人马上就要离开,杨廷和等人连忙上前劝阻。
“陛下!国不可一rì无君啊!”
嘉靖皇帝一句顶回去。
“朕也不可一rì不孝!你们既然要逼我当忤逆仔,这个皇帝我不干了。”
说着说着这位小皇帝突然大哭起来。
皇帝要挟退位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宫廷,弄到内阁几位大臣狼狈不堪、满额大汗。如果事情再闹下去,到时候谁都付不起责任啊!“内阁逼走皇帝”这条罪一百条命搭上去也抵不了,看样子这回不能再敷衍那个小皇帝了。
于是,在经过一番短暂商议过后,杨廷和等人也只好选择妥协(暂时xìng)。最后,由张皇太后出面,这场风波才得以平息。
十月初二(庚辰),由张皇太后颁布懿旨,追封嘉靖皇帝的父亲朱祐杬为“兴献帝”;而母亲蒋氏则封为“兴献后”,并且按照嘉靖皇帝早前下达的要求迎接母妃蒋氏入宫。
两天过后(十月初四),兴献后蒋氏在大队人马的簇拥之下从大明门进入皇宫。此时,嘉靖于午门外亲自迎接母亲到来,母子二人终于团聚在一起了!可惜,如此温情的一幕却完全没有打动在场的官员。
而直到目前为止,内阁已经第二次向皇帝作出让步了。和早前小皇帝入宫登基时要求行天子礼一样,在与内阁两次的较量中,嘉靖开始意识到一个重要的信号!
“只要我肯坚持下去,他们是绝对奈何不了我的!”
然而,蒋氏的到来却惹得皇宫里的另一位重量级人物(张皇太后)很不高兴。事实上,这位张皇太后一直以来就从心底看不起这个来自外藩的亲戚。
而先前嘉靖哭闹宫廷并要挟退位的事,张皇太后更是一直记在心里。她始终把一切的责任全都归咎于这位蒋氏。在她看来为人母亲连儿子都没教好,整天让他在宫里与大臣吵吵闹闹的,实在太没教养了!
所以,后来每当蒋氏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张皇太后总以一副大宗欺压小宗之势,三番四次地为难蒋氏,并要求蒋氏在大庭广众之下以外藩身份给自己下跪。
张皇太后的行为,嘉靖皇帝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实在太伤自尊了!这个姓张的老太婆平rì在后宫摆摆款我也不理你了,现在竟然还要朕的母亲给你下跪?”
不过,张皇太后之所以如此目中无人,其实也说明目前母亲的分量还不够。
因此,他一直希望能为父母争取到一个“皇帝、皇后”的身份。所以,对于目前“兴献帝、兴献后”这两个称呼,嘉靖还是不怎么满意。
于是,在接下来的rì子里嘉靖皇帝再次召集群臣廷议,并且提出要在父母的称呼上多加一个“皇”字!(兴献皇帝、兴献皇后)
对于小皇帝这种得寸进尺的要求,朝廷大臣一律感到非常不满。不过,他们反对的理由还是很充分的!因为,就从封号上的级别而言,“兴献”乃是外藩级别,故此不可称“皇”,陛下如今随意更改,那简直就是对祖宗礼法的一种亵渎。
而就在群臣纷纷联名上疏反对的同时,却有一位老朋友跳出来说“可以改”!
我说的这位老朋友,他就是张璁大叔。
作为嘉靖皇帝的拥趸,张璁大叔又一次在小皇帝孤立无援之际挺身而出,为嘉靖小皇帝重新抢回那块“道德高地”。
(而在张璁的“牵头”之下,像霍韬、熊浃等几个跑龙套的也跟着跳出来抢戏!)
张璁大叔认为,以目前的形势而言,既然朝廷能给予蒋氏以“太后级别”的礼仪接待,那么顺理成章也应该把尊号追封为“兴献皇后”。
于是,他又立即写了一封名为《大礼或问》的奏疏声援嘉靖。由于情况紧急,奏疏连墨水都还没干就直接Send到皇帝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来张璁大叔之所以能够顺利地把自己的文件绕过内阁那边的审查,直接上交到皇帝手里。当中是有一个被忽略而又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通过嘉靖皇帝身边的一些贴身太监帮忙。
在明朝,太监绝对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尽管在嘉靖王朝这四十五年间,没有任何宦官专权的情形出现,司礼监里的那帮太监可谓一个比一个乖。但我们通过这点可以看出,在“大礼议”这场政治博弈中,宦官集团其实一直在暗中支持着嘉靖皇帝的。
相比之下,张璁大叔的“高调”早已引起内阁那边的不满。或许对于他来说“投机”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但这种过于出位的方式最终只会“其成也速,其亡也忽”。
须知,每当内阁那帮大臣看到张璁那副整天很开朗的样子时,心里就会很不爽。要不是他在从中作梗的话,“继嗣”一事早已尘埃落定。
照样子看来,张璁大叔离滚蛋的rì子也差不远了!
果不其然内阁那边坐不住了!这回,他们发动朝廷上下各部级官员对张璁进行弹劾。很快,张璁就被群起而攻之。
后来根据国际弹联(即国际弹劾联合协会)统计,从十月到十二月期间,朝廷各路官员上奏弹劾张璁的奏疏数量达到全年最高点。
其中包括反对张璁议礼到直接对其进行人身攻击的都有,而弹劾罪名包括扰乱朝纲、淆惑视听、行为不检、甚至到教唆未成年人(嘉靖)等。
上奏官员一批接着一批,足以见其板凳深度。结果在以寡敌众一面倒的形势之下,张璁大叔被一众官员穷追猛打,最终沦为“战靶”!
正德十六年十二月,内阁授意吏部以人员调动为由,把刚刚实习期满的张璁大叔外派到南京去,免得他整天搞破坏。
“唉!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当消息传到张璁那边以后,他也只好心灰意冷地收拾包袱,然后离开京城。走出正阳门,张璁灰溜溜的坐上马车,然后再次回头望向京城。
作为一名老牌复读生,历经八次科举试才得以考上一名小进士,本以为可以通过这场“议礼”而飞黄腾达。岂料这次得罪内阁,结果被递解出京,真可谓辛辛苦苦二十年,如今一朝回到解放前!
“梦醒来是谁在安排要把我甩开,那奏折上以写出来杨廷和真厉害!送我离开,千里之外……!”
张璁大叔就这样一边唱着这首改篇版的《千里之外》一边回望京城,搭上前往南京的马车离开这块伤心地!
张璁大叔打起jīng神来吧!您的戏还没完的。
而此时,嘉靖皇帝的心情犹如十二月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冷!
张璁大叔的离开,嘉靖也感到很无奈。然而,小皇帝的厄运似乎还没有结束,不久之后,皇宫里头发生了一场意外彻底的让他失去信心。
嘉靖元年正月十一rì(己未)的这个深夜,清宁宫后面的三座小殿失火,经过一轮扑救大火终于熄灭。
但对于这场火灾,朝廷那帮大臣不光没有好好检讨皇宫里的消防安全工作应该如何改善之外,还趁机利用此次火灾大作文章。
在礼部尚书毛澄授意之下,第一个带头上奏的是给事中邓继曾。这位邓先生这回不跟你打擦边球了,他在奏疏中毫不客气地直接把矛头指向嘉靖皇帝。
“陛下,正所谓天有五行,火主礼;人有五事,火主言。如今,后宫失火全因陛下您‘废礼失言’所致,此乃天意,既然天意如此,陛下您也不能违抗天命啊!”
不管邓先生说的是真还是假,但作为一名唯心主义者,小皇帝的内心也开始有所顾忌。
只好妥协吧!除此之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嘉靖元年三月十五rì(壬戊),由朝廷向全国颁布诏书,正式追封嘉靖皇帝的父亲朱祐杬为“兴献帝”(本生父);而母亲蒋氏则封为“兴国太后”(本生母),到此为止“大礼议”事件总算暂告一段落。
记得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
“当你接受一种正统观念,永远意味着继承许多尚未解决的矛盾。”
正如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正负两面。正面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收获,而负面的东西则是一种代价。
所以,对于小皇帝来说,这个皇位也不是给你白送的。前任皇帝闯出来的祸,由现任皇帝来买单,这就是政治生态定律,所有人都必须无奈地接受!
因此,这场“议礼纷争”最终不管结果如何,其实对于双方(皇帝与大臣)来说大家都是受害者。而从客观角度来看,当初不管在皇族里面挑到谁来坐上这个皇位,这个“礼”也是议定的。
而真正需要为这件事负起责任的那个人(正德皇帝),却早已在事情发生之前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