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说 第十九章

作者 : yinpin0508

晚上,省城七中。整个学校教学区十分安静,路上基本没有行人。操场上偶尔有几个人在跑步,练投篮的,也非常小心,好像生怕影响到了教室里上自习的同学们。一个个教室里灯火通明,坐满了上晚自习的学生。初二三班内。尚天赐和同学们一样,正聚精会神地在做作业。

突然,晚自习下课铃声骤然响起。刚才还十分静谧的校园一下子沸腾起来。同学们收的收作业,放的放东西。有的叫,有的闹,并争先恐后地朝教室门口挤去,乱糟糟的吵闹声几乎覆盖了铃声。

尚天赐也慢条斯里地收拾着书包。高驰宇走过来友善地对他说:“尚天赐,我请你吃宵夜。”

尚天赐爱理不理地回答他:“不去。”

并想走。

高驰宇却一把拉住他:“走嘛,算是我今天报答你。”

见尚天赐还在犹豫。高驰宇就一把将他扯住就走,尚天赐这才与他一路小跑,一下子汇入人群之中,抢在人群中往校外跑。

学校门外的小吃一条街。到处摆满了各种小吃摊,商贩老板跟服务员有的洗菜,有的切菜,有的洗碗,有的擦盘子,有的炒菜,忙成一团。小摊四周站满了人,尚天赐与高驰宇也在其中。

高驰宇问尚天赐:“说吧,想吃什么,我请客。”

尚天赐却盯着那些好吃的不放:“不用,我自己有钱。”

高驰宇坚持说:“不行,今天必须由我请。”

尚天赐仍表示自己掏腰包:“真的不用,我自己有钱。”

高驰宇似乎有点生气:“怎么?看不起我啊?”

尚天赐连忙解释:“不是。”

高驰宇这才高兴地说:“那就好。你说,尽管说,想吃什么。”

尚天赐只好想了想说:“随便吧。”

高驰宇看了看:“如果你觉得这里没什么可吃的,那我们去那边看看吧。”

说着又拖着尚天赐往小街的另一处挤去。

终于,他们在一处烧烤摊前停下,点完菜,他们高兴地坐了下来,等着老板端上来。

不一会儿,尚天赐与高驰宇就坐在小桌旁津津有味地啃着鸡翅鸭脖等小吃来。

突然过来几个社会混混,其中一混混甲碰了尚天赐一下,用十分挑衅的口吻对他说:“喂,同学,借点钱来用用。”

尚天赐也不甘示弱地问:“怎么,我们很熟吗?”

高驰宇斜了一眼又继续低头津津有味地啃他的鸡翅:“就是嘛,我们又不熟悉,凭什么借给你?”

混混乙对高驰宇说:“我说这位同学你真有意思啊,我们又没向你借,你废什么话?”

混混甲:“就是嘛?再说了,借过不就熟了吗?怎么样,同学?快拿钱啊。”

尚天赐:“没有。”

混混甲:“咦,不给面子啊?”

混混乙:“没有?没有那你们吃的哪来钱买的?”

尚天赐:“对不起,刚好用完。”

混混甲:“看来这位同学是不给哥哥我面子了?”

混混乙:“是怕不还吧?嗨,别那么小气嘛。”

几个混混一起坏笑起来。

高驰宇不理他们,自顾自地招呼尚天赐:“来,再啃一个”

并递给他一个鸭脖。

几个混混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混混甲向混混乙使了个眼神:“那让我们看看,你到底还有没有钱。”

说着就动手搜尚天赐。

尚天赐急忙用手捂住口袋。

高驰宇也马上冲了上来,阻拦他们:“你们干嘛?”

混混甲将他一推:“管你屁事。”

又厉声对尚天赐说:“还不赶快拿出来,臭小子,想挨打啊。”

高驰宇又想冲了上来,却被另两个混混紧紧抓住。

混混甲再次威胁尚天赐:“怎么,小子,活得不耐烦是不是?”

说着扬起了手,做出想打人的样子。

尚天赐吓得一子将手伸进书包,拿出钱包,迅速掏了十块扔给混混甲:“给。”

混混甲一看:“哼,臭小子,你当我们是要饭的吗?”

混混乙趁机一下子抢过尚天赐的钱包,掏出里面所有剩下钱,把钱包丢给了尚天赐。

转身手一招:“收工。”

几个混混骂骂咧咧地扬长而去。

高驰宇冲上来,急得抓住尚天赐的肩膀猛摇起来,并吼到:“你傻啊你,人家叫你给你就给?”

尚天赐心虚地说:“不给行吗?他们那么凶。”

高驰宇:“凶什么凶?他们凶,你不可以凶?哼,笨蛋,懒得理你。”

气得一下子丢开他。

尚天赐呆呆地看了看他,然后低头再翻开书包看看,站在那里,一时手足无措。

高驰宇看他可怜又安慰他:“唉,算啦,赶紧吃,吃完了好回去。”

尚天赐却没精打采地说:“没心情,不想吃了,你自己吃吧。我先走了。”

说着就转身走了。

高驰宇也只好站起来跟着走了。

回到学校寝室。尚天赐气愤地将书包往床上一甩,重叹一声:“唉,真倒霉。”

同学甲问他:“什么事?跟别人打架了吗?”

尚天赐说:“不是打架,而是被打劫。”

一坐在床上直生闷气。

同学们一听兴趣来了,纷纷围上来问。“损失多少?”“要不要向唐老师报告?”“是不是青衣帮干的?”

尚天赐没好气地说:“报什么告?私自出学校吃宵夜本来就该挨批,还报告。”

同学甲:“怎么样,损失不大吧?”

尚天赐:“钱倒不多,就四五百块。”

同学乙说:“切,小意思嘛,我还以为很多呢。”

同学们一下子散开,回到各自的床上,但仍不忘对他的继续奚落。

同学乙:“喂,尚天赐,我说你就别再为这点小钱闷闷不乐了,你不是很有钱吗。”

同学丙:“就是嘛,反正你妈有的是钱,人家不打劫你打劫谁啊?”

大家笑。

尚天赐十分生气地说:“你们这些人,一点同情心都没有,看人家都这样了,还幸灾乐祸。”

同学甲:“不是我们没有同情心,而你自己活该倒这霉。”

同学丙:“就是嘛,给你说过多少次,叫你不要带这么多钱在身上,你就是不听,还说我们没同情心。”

尚天赐:“不带钱我用啥?哼,这社会,真黑暗。”

同学乙:“不是社会黑暗,而是你运气不好。”

同学丙:“那我们没带那么多钱,又怎么没被饿着冻着?”

同学乙:“还不是想显摆一下你家里有钱?怎么样?现在被别人盯上了吧,怪谁?”

尚天赐:“我没有显摆,是他们抢我的钱包。”

同学甲:“不一样吗?”

同学乙:“算了,谁叫人家有个当老总的妈呢?”

同学丙:“活该!看你以后还炫不炫耀自己有钱。”

尚天赐气得冲进卫生间,把门甩得价天响。他把门反锁上,一个人默默地流起泪来。

于佳毅正在办公室看文件,电话忽然响了起来,他一接,原来是高市长打来的。于是他高兴地说:“哦,高市长回来了啊,不忙,不忙,我正好有事向你汇报呢,好,我马上就过来。”

于佳毅来到高市长办公室敲门而进。高刚对他十分客气:“来来来,坐,坐,小于。”

二人坐下,开始交谈。于佳毅在向高市长汇报完前一天市民群体性反映问题的事件后又补充说:“为此,下午我还专门和信访办黄主任,拆迁办王主任他们一起,到现场去看了看,并走访了一些群众,我觉得这里面确实有问题,拆迁工作不能强行推进。”

高刚虽然深思,但仍十分不悦地说:“有什么问题?不就是几个市民有点意见吗?现在的人啊,只知道站在自己的个人立场上来思考问题,不从大局出发,不为长远打算,只顾眼前利益,不为子孙后代着想,鼠目寸光。不过以前我们也遇到过类似情况,但后来按既定方案实施了,绝大多数老百姓到最后还是拍手称快。”

于佳毅:“但这次不同,群众意见太大了,我们不能不考虑啊。”

高刚:“怎么不考虑?但要看怎么考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不能因为群众有点看法,我们就把工作放下不做了吧。”

于佳毅:“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要慎重。最好等宋书记回来后研究研究再说。而且我还有个个人想法,不知当说不当说?”

高刚不耐烦地手一挥:“说吧说吧。”

于佳毅:“我建议我们对整个东城旧城改造的可行性再进行一次评估,重新研究一下……。”

高刚一下子火了起来:“那怎么行?这本来就是市委常委反复研究才做出的决定,为什么还要重新研究?”

于佳毅:“但时间都过了那么久,情况可能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高刚:“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的宗旨是什么?是发展经济,是为老百姓谋福祉。”

见于佳毅没说话,高刚又语重心长说:“小于啊,我们是一级党的组织,是人民的政府,如果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点困难就退缩,那我们的事业还怎么去发展?如果研究决定了的事情得不到落实,或者都来重新研究,那我们成天就只好开会研究问题算了,还做什么工作?如果我们做出的决策朝定夕改,那还叫什么决策机构?那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同时他又用异样的眼光看了看于佳毅,继续说:“从来都没发生过这种群体**件,为什么偏偏你来了就出现?奇怪。”

于佳毅感到一下子受辱似地叫了起来:“这…….我怎么知道呢?”

高刚也显然察觉到了自己说了一句全世界最没水平的话,所以赶紧补救说:“我的意思是,这也充分证明你的工作没做到家嘛。”

见于佳毅默不作声。高市长这才和颜悦色说:“不过佳毅啊,工作中偶尔遇到点挫折也是正常的,我们的工作不可能做得百分之百的顺天意、如人愿。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不轻言放弃,那就是一个好的态度,就是尽到了责任。”

于佳毅:“那东城旧城改造的问题,高市长的意见是?”

高刚大手一挥,坚定地说:“拆,这是市委常委会研究的决定,必须无条件执行。于市长,请你务必要抓紧时间,尽快进行工程的招标实施。”

于佳毅很为难地说:“但拆迁安置工作都还没协调好,这怎么实施啊?现在汤总他们又把事情搞成了这样。”

高刚承认:“这的确是他们的不对,下来我一定会严厉批评。不过话说到这里,小于啊,汤总他们以前在赢州旧城改造工程中确实中过标,也和我们政府部门合作过好几次,比较讲诚信,所以招标时可以给予一定的考虑。”

于佳毅表示出明显的不愿意:“那怎么行?”

高刚委婉地说:“怎么不行?我又不是叫你直接把工程交给他们做。我的意思还是要让他们参加公开招标,并且还按正规程序走,只不过在某些方面可以倾斜一点嘛,毕竟是老合作关系了,知根知底,我们放心,资质信用业绩什么都是现成的,用不着再去重新考察,这也可以为我们节约一笔不小的出差费用嘛。”

于佳毅:“整个招标过程都是透明的,大家都盯着,怎么倾斜?一切都得严格按规定办。而且…….,我还是认为重新研究一下比较妥当。”

高刚一楞,再一次用十分陌生的眼光盯了他一眼,没说话,但明显厌恶的神情溢于言表。

看完一季度全市工业生产指标完成情况汇报材料后,宋书记十分高兴。他马上打电话把分管副市长于佳毅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并对其进行了肯定:“佳毅啊,这1-3月份全市工业方面的各项指标都完成得很好嘛。嗯,很好,不错,不错。基本实现了开门红。”

于佳毅谦虚地回答:“这主要还是宋书记重视,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

宋仕明:“是啊是啊。可小于啊,你就不要谦虚了,我知道,你也很辛苦。”

于佳毅:“不辛苦,不辛苦,应该的。”

宋仕明:“这一年来,你们都努力了很大的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看这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嗯,值得肯定。但这只是1至3月的结果,今年还有大半年,你们可要继续努力哟。”

于佳毅:“知道了,请宋书记放心。”

宋仕明:“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于佳毅:“刚好有些工作上的想法要给宋书记汇报。”

宋仕明:“你说。”

于佳毅开始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宋书记:“过去我们市在历史上是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发达。底子薄,基础差,起步晚,除了市电力公司、市供水供气公司、华荗家私、健为制药、伟业米业等几个像样的企业外,就再也找不到稍微好点的企业了。每到年终考评,我们都要受到批评,因为我们的工业总产值一直排在蜀东市五区市县的最后两位。”

宋仕明:“所以我们现在就要想办法彻底改变这种落后面貌。”

于佳毅点头:“嗯,我认为,要想彻底改变目前我市这种落后面貌,关键在于要大力发展工业,只有大力发展工业,才能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才才能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实现整个GDP的增长。过去我们只重视抓农业,现在已到了非抓工业不可的时候,再不把工业搞上去,我们市真的是要永远成为倒数第一了。”

宋书记点头:“对,我也赞成大

干工业,但怎么干,你们一定要好好研究,既不能保守,又不要蛮干,要干得大胆、科学、谨慎一点。”

于佳毅:“嗯,我认为首先要从做强基础工业、特色工业开始。”

宋仕明又点头。

于佳毅继续说:“我认为当前我们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按照市里的‘工业主导、三化联动、六措并举、富民强县’的总体要求,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迈进。‘三大产业’的整体布局要合理,要与我市的实情、经济发展现状相统一,比例不能失调,并且在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的基础上,要让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同步跟进,从而为第二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减少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充分有效地利用农村劳动力。”

宋仕明频频点头:“说得对,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自己的传统产业,提高赢州的知名度,还要开发新产品,引入外资,开发高科技产业。要开发城市旅游事业,扶持个体经济,解决就业难问题。同时还要搞好新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让人民过上环境优美、经济富裕、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的美好生活。”

于佳毅:“另外我觉得在搞好传统基础工业的前提下,我们要大力发展我们的特色工来,比如像我们的农电事业。”

宋仕明问:“噢,就是你上次给我谈到过的农电工整合?”

于佳毅点头。

宋仕明:“嗨,年前事情太多,我还没来得及思考这件事情,不好意思啊。”

于佳毅马上说:“没关系,宋书记。当然,这还只是我们几个人的初步想法,不十分成熟。也反复给高市长汇报过,可他还是不怎么赞同。不过我们总觉得可以试试,所以今天再给宋书记您汇报汇报,希望能得到宋书记您的肯定和支持。”

宋仕明沉思着说:“嗯,我觉得有一定道理。我们就是要充分利用赢州有利的物资资源和文化资源,打造中国农电工之乡和中国曲艺之乡这两张名片,以推动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这样吧,佳毅,你抓紧时间,组织相关部门的人员,再进行一下全面的可行性调研与科学论证,拿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方案提交讨论。高市长那里我再去跟他谈谈。”

于佳毅一下子受到了鼓舞,马上高兴地回答:“好好好,我一定照宋书记您的指示去办。”

于佳毅:“另外,我还想向宋书记汇报一下旧城改造的事情。”

宋仕明:“好,你说吧。”

宋仕明听完于佳毅的汇报后,心情十分沉重。沉思了好一会儿都没说话,只是一个劲地猛吸香烟。搞得于佳毅也惴惴不安起来。

半晌,宋仕明才严肃地说:“这么大的事,怎么就没人给我汇报?”

于佳毅:“啊?我还以为高市长会告诉您呢。加之,您不是今天刚回来吗?……”

宋仕明打断他的话:“问题很严重呀,于市长。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群众工作没做好,说明我们的宣传解释不到位,说明我们的工作中出现了瑕疵、出现了纰漏,给老百姓造成了困惑,使老百姓不满意,有意见,所以,他们才走集体反映问题这条路。”

于佳毅点头:“就是。”

宋仕明停了一下又说:“关于旧城改造的问题,过去的情况,你我都不太了解,也不好去评说。但目前发生在眼面前的事,我们就不能不管,不能不去解决。我们要认真倾听老百姓的意见,详尽了解老百姓的需求。能解决的就马上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我们也要有个好的姿态,耐心解释,积极宣传。要及时研究处理办法,尽快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能不能得到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这是检验我们工作好坏、老百姓是否满意的唯一的衡量标准。”

于佳毅点头:“宋书记所言极是。”

宋仕明又说:“有些事情下来我还要专门与高市长交换意见,对过去市委常委研究做出的决策,再进行一下梳理和核实,如果真有问题,该纠的要纠,该改的要改。不过你做得对,佳毅,我也同意你的观点,对有些看起来明显就有问题的事情,我们不能一味地附和,不管它是哪一级党委和政府研究做出的决定,只要有利于党和国家、有利于人民,我们就执行,否则,坚决不执行。”

于佳毅点头。

宋仕明明确表示:“至于说到会不会因之而影响赢州经济发展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宁可影响,也不能损害老百姓的利益。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以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为重,都要以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前提。不能以所谓的抓经济发展就忽视我们党的宗旨,党的宗旨是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大多数人谋福利。我们的目标是,既不能影响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又要使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受到保护。”

于佳毅点头。

宋仕明:“我们是党的干部,一定要对党的事业忠诚,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同时又要对人民负责。”

于佳毅继续点头:“宋书记说得太得了,简直就是金玉良言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心说最新章节 | 心说全文阅读 | 心说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