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纪事 楔 子

作者 : 草庐

()民族进步的力量,经常是透过古代文明的再认识与新发现而获得的。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文化传统和文字记载的民族,拥有数千年的?蛲ㄊ贰分兴担骸爸泄?涤惺澜缟献罟爬系摹⒘??欢系奈拿鳎?蛘咚担?泄?拿魇鞘澜缟献罟爬系摹⒘??欢系奈拿鳌!彼?衔?泄?拿饔肴死嗥渌?按蟮奈拿飨喔艟?某潭染偈牢匏?2?颜庵帧案艟?惫榻嵊诘乩淼囊蛩兀??担骸爸泄?惺芬岳吹拇蟛糠质奔淅铮?拿嬉恢北挥行У那卸狭恕K?奈髂厦婧臀髅妫?耸澜缟献罡叩纳铰觯欢?妫?侵钡浇??侥苡庠降女乃?窖螅槐泵婧臀鞅泵妫?蚴谴笊衬?痛蟛菰???瞧鹱藕艽蟮谋;ぷ饔谩!包br />

十八世纪中叶,当西方扩张主义者发现中国文明并为之震惊时,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却煞有介事地说:“我们不必为中国人的成就迷住心窍,以致竟承认其帝国的体制真乃世界有史以来最好的。”事实上,墨子早在伏尔泰出生前两千年,就已经向自己的赫赫帝国和辉煌文化提出了挑战。只能说,伏尔泰们对博大久远的中国文明知之太少且心存芥蒂罢了。

中华民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自己的先祖。

传说在远古时代,少典族的后裔有熊氏,迁徙到今陕甘交界地区以后,与活跃在秦岭北麓的有蟜氏通婚,生下了炎帝和黄帝。炎帝部落居住在姜水流域,以姜为姓,主要从事农耕,号称神农氏,炎帝为其酋长的名号;黄帝姓公孙,名轩辕。起初,黄帝部落居住在姬水流域,以姬为姓氏。后来,炎、黄两个部落东迁时发生冲突,三战于阪泉(今河北怀来)之野,炎帝失败,被迫臣服。黄帝部落开始强大,遂定都涿鹿,继续东进,打败东方的共工、蚩尤等部落,历经五十二战,最终征服天下。

中华民族从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教民渔畋,神农氏揉木为耒、始教耕作,至对偶婚、氏族公社形成……经历了漫长的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时代后,于公元前21世纪初,禹接替舜的部落联盟酋长职位,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父亲名鯀。传说尧执政时,天下洪水滔滔,四方诸侯和群臣都说鲧能治水,尧不同意,说:“鲧,违背教化,毁誉同族,不堪重用。”大家一再劝谏,尧才勉强起用了鯀,结果治理九年,洪水未退。舜继位后,处死了鯀,又起用禹治水。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取得成功,受到民众的拥戴,舜便禅位给禹。

从禹开始,夏朝至少做了三件影响后世的大事,一是治理黄河,开疆画界,疏通九州四夷;二是征伐三苗,扩大部落联盟,促进华夏民族的融合;三是以“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禹死后,本来要传位给东夷部落首领伯益,禹的儿子启不服,强夺君位,从而开启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先河,奴隶制国家也得以确立。

夏朝自禹至桀,共传了十七位君主,历时近五百年。其国家机构较简,仅设立军队、刑法和监狱,维护君主统治。设置牧正管理畜牧、庖正管理膳食、车正管理车旅。夏朝统治者把管理民众(奴隶)视为放牧,称地方官吏为“牧”。夏朝的最后一任君主桀,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暴君,穷奢极yù,肆虐无羁,经常自比太阳,希求统治长久。百姓对其恨之入骨,指着太阳愤怒地诅咒说:“你这个太阳何时完蛋呀?我们宁愿与你同归于尽!”夏朝末年,夏桀内外交困,众叛亲离。商族首领成汤趁机起兵,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东)击溃夏军。夏桀逃亡,死于南巢(今安徽巢湖),夏朝遂亡。

商族的始祖名契,是以鸟为图腾的东夷部落首长。

传说契的母亲简狄,有一次跟同伴在河里洗澡,看见玄鸟从头顶飞过,掉下一个鸟蛋,便顺手捡起来吃了,于是怀孕,生下了契。这个传说,生动地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知其母不知其父”的事实。

商族生活在今河南商丘孟诸泽畔,凭借肥沃的土壤,丰盛的水草,得以生存壮大。从契至汤,已传了十四代。

公元前16世纪,成汤灭夏,建立商朝,都于毫邑(今河南商丘)。成汤废除夏历,实行新历法;改换服饰,崇尚白sè。帝王朝会以及大臣进谏,也都规定在白昼进行。从成汤至盘庚,商朝先后五次迁都,往返于黄河南、北。公元前14世纪,盘庚帝从奄邑(今山东曲阜)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故有“殷商”之谓。

商朝统治时期,方国及部落林立,号称三千诸侯。商王针对不同的群体区域,采取“内服”与“外服”结合的办法实施管理。王室直接派官吏进行管制的地区,称为内服,包括今安阳、沁阳、商丘三个都邑。都邑之外为商郊牧野,牧野之外为四方,分布各方伯及部族,称为外服。商王只是作为方伯、部族的盟主。方伯对商王主要承担戍守四境、服从军事指挥等义务。商朝的建立,使奴隶制社会走向成熟。进一步发展了世袭制,形成嫡长子继承制度;形成“学在官府”的格局和官吏文化职能的分化,学习文化知识成为贵族的专利。

商朝自成汤至殷纣,共传了三十一位君主,历时五百余年。商王武丁在位期间,殷商进入鼎盛时期。武丁重用人才,拜傅说为丞相,使国家大治。公元前1300年代,武丁用兵三年,征服鬼方(今陕、晋北部)。接着又南征江淮,北伐河套,西征渭汭,夺取奴隶和土地,向四周扩张,国力rì益强盛。商朝的亡国之君纣王,暴虐荒yín,他在宫中设置“酒池肉林”,令众男女赤身**,于其中追逐嬉戏,酗酒行乐,经常通宵达旦。对敢于劝谏的大臣,滥施酷刑。古代灭绝人xìng的炮、烙、刳、醢、脯等刑罚,皆出于此。纣王的倒行逆施,促使商朝迅速灭亡。

周族的首领姬发,最终敲响了殷商王朝的丧钟。

周族起初生活在陕、甘一带,其始祖名弃。弃的母亲姜原,是有邰氏的女儿,帝喾的元配夫人。传说,有一次姜原出门到了野外,看见一行巨人的足迹,心里忽然产生一种欣喜的冲动,便试图踩踏巨人的足迹,刚一踩上去,只觉月复内莫名地震动了一下,似有怀孕之感。回来以后,果然有了身孕,经过孕期,生下一个男孩。姜原觉得不吉利,就把孩子丢弃到一个狭窄的胡同里。结果发现,所有经过胡同的牲畜都躲避他,不踩踏他。于是姜原又准备把孩子丢弃到山林中,正遇上那里有许多人,无法弃置。遂转换地方,把孩子丢弃到结冰的河沟里。还未及走远,回头看见一群大鸟飞来,用翅膀为孩子铺垫、覆盖。姜原觉得很神奇,心想:“连鸟兽都不想让他死,一定是个不寻常孩子,为人之母,我怎么能忍心抛弃他呢?”于是就收留了他,无微不至地抚养他成长。因为起初打算丢弃他,所以给他起名为“弃”。

弃从孩提时代开始,就表现出超人的勇气和意志。他喜好农耕,热心钻研种植,对各种谷物的习xìng和特征了如指掌。尧知道后,推举他做农师,使民众免除了饥饿和灾荒。舜继位后封弃于邰,称号后稷。弃之后,传至第四代公刘,周族开始兴起。公刘死后,儿子庆节继位,建都于幽。传至第十二代古公亶父,自幽迁至岐山的周原,周族开始强盛。再传至文王时,周族的势力更加强大。文王行善布德,笼络人心;讨伐犬戎、密须,攻打邘和崇侯,将都城从岐山迁至丰京(西安西北),威名大震,四十多个部落归依文王,号称“西伯”。文王去世后,武王姬发继位,在孟津大会诸侯,叛离殷商的诸侯多达八百余家。

公元前1052年,周武王率领大军,在朝歌南郊的牧野与各路诸侯会师。前来助战的兵车多达四、五千乘。于是,武王指挥诸侯联军,向朝歌发起进攻。纣王全军覆没,逃回鹿台,**而亡。

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都于镐京(西安马王镇),号称天子。为巩固其统治,武王采取分封制,将开拓的疆土及居民分封给亲属、功臣、扈从及部落首长,包括殷朝遗民。命其在各自的疆域建国(所谓“封土建国”),作为王室的屏障。

天子享有最多的禄田,方圆千里。在保证“王畿之地”的前提下,周王按照“列爵惟五,分土为三”的原则,将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依据等级,赐土建国。公、侯享禄田方圆百里,伯爵享禄田方圆七十里,子、男享禄田方圆五十里。禄田不足五十里者,隶属诸侯,称为“附庸”,天子不直接管辖。天子的三公,其禄田比照公、侯,天子的卿比照伯,天子的大夫比照子、男,天子的士人比照附庸。

周王宣称:“浦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觐纳贡,并规定一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贡。一次不朝,贬其爵;二次不朝,削其地;三次不朝,免职放逐。违背王命者,天下共诛之。天子出征,诸侯必须听候调遣,随时率师待命。诸侯对封国的内政全权负责,天子不加干预,但尊卑等级不得逾越,一切须按礼法行事。诸侯可以将自己的禄田赐给亲族或功臣。诸侯的上大夫或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共五等。卿、大夫的禄田称作采邑,士人也可以享有食邑。士人以下为庶人和奴隶,不再赐予。

西周初年,周武王封殷纣的儿子武庚于殷,派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领兵监国,并将殷商旧畿之地一分为三:武庚辖邶,管叔辖鄘,蔡叔辖卫。

公元前1025年,武王病逝,成王幼年继位,周公旦摄政。管叔、蔡叔和霍叔怀疑周公擅位,勾结武庚及淮夷、徐戎、商奄、薄姑发动叛乱。周公率军东征,历时三载,平息了叛乱,践奄灭姑,诛杀武庚、管叔,放逐蔡叔,废霍叔为庶人。于是,周公再度分封天下,将姜尚封于齐,建都营丘(临淄);伯禽封于鲁(奄),建都曲阜。齐、鲁两国,责无旁贷地承担起镇抚东夷和殷遗民的使命。其他诸侯,各有封国,亦各有监护之命。《荀子·儒效》称,武王至周公旦摄政期间,共立七十一国,其中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国。成王、康王及以后,仍有分封。据《汉书·诸侯王列表》记,西周有大小封国八百。从《chūn秋》、《左转》计,chūn秋时期尚有封国及与国一百四十余个。

周灭商以后,中国的奴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周公旦依照文王和武王创立的周制,参酌殷商旧法,确立了田地、官吏、俸禄、礼乐、法制、服饰、封谥、继承等管理规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即所谓的周礼。“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乐征伐由天子出”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周公旦的杰作。

西周由盛而衰,历经三百余年。公元前770年,周幽王死于犬戎的铁蹄之下,西周灭亡。周平王心有余悸,遂放弃镐京,迁都雒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我们的故事便由此展开。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列国纪事最新章节 | 列国纪事全文阅读 | 列国纪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