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隆本来和慕容会一起共事,后来慕容隆被喊回去掐架,因为走得比较匆忙,大量隶属于王府的私人部队没来及带走,战事稍安后,慕容隆被派往中山,召集部属回中山的事情被提上rì程。
当时正赶上慕容宙护送先帝慕容垂和段元妃的灵柩回龙城(期间还有一段小插曲,慕容宙在路上遇到小股晋军,还好慕容宙指挥有方,没造成严重后果)。慕容会虽然不买老爹的账,对爷爷却是毕恭毕敬,慕容会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完祖父最后一程。
(慕容宙是慕容垂的小儿子,基本属于被遗忘的那个,而慕容垂生前最喜爱的慕容宝、慕容麟等人却无一人前来送葬,他们宁愿逼老妈自杀,也不愿意抽空拜祭一下祖陵,如果慕容垂泉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
关上陵门,慕容宙拿出了诏书,要调遣慕容隆的王府军前往中山,与主帅团聚。提起那个糊涂老爹,慕容会顿时怒气冲天,他撕毁诏书,大声训斥道:“主帅?哪个主帅?从今天起,我就是这些人的主帅!”
不容慕容宙辩解,慕容会便将其赶出王府,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干脆把慕容宙当成了出气筒,经常给大自己一辈的宙伯伯穿小鞋,处处刁难,甚至以污言秽语辱之。消息经过小道传到龙城街头,百姓们都议论说,“这小子要造反了!”
慕容宙终于忍无可忍,于是随便找了个借口回到邺城,结果还没坐稳,就被慕容宝派去救火。
…….
在并州百姓的协助下,拓跋珪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慕容农赶跑了,然后四处分兵,不久即占领并州除晋阳外的全境,这是早期北魏一次极其重要并且成功的扩张,北魏的国土增长了一倍,也标志着北魏正式插足中原,与晋灭蜀之战有异曲同工之妙。与此相对应的是,后燕则被迫退回河北,仅管辖冀、幽两大州以及豫州北部,形势由攻转守。
拓跋小地主摇身一变,成了大地主,兴奋的简直快要死掉了,在群臣的“逼迫”下,拓跋珪改元称帝。今非昔比,以前小地主的那套政策自然不适用了,新的措施呼之yù出。
所幸的是,拓跋珪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建立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用人制度,规定太守、尚书这些封疆大吏必须由读书人担任(少数民族大多数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大老粗,这些读书人八成都是汉人,他们为拓跋珪带来了先进的封建制度及生产力,这是北魏汉化的重要一步),如果你想应聘魏国的公务员,必须带齐毕业证、学籍证等有效证件,只要你不姓拓跋,少一样都不行。
更离谱的是,这些文官有相当大的zìyóu,大到令人咂舌:他们可以随意出入军营,如果觉得将军的排兵布阵有问题,随时可以面见主帅,直陈利弊。有皇帝撑腰,武将们自然不敢吱声。(到底是年轻人啊!有魄力!)
当然了,两军对阵,有没有不要命的书呆子敢来完全是另一码事。
在农业方面,拓跋珪召集流亡百姓,劝课农桑,鼓励大家使劲儿种田打粮,拓跋珪身体力行,经常在散朝之后直奔田间地头,小伙子力气大,一个萝卜一个坑,一点不含糊。于是,魏国形成了一种风气:军人以建立战功为荣;读书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老百姓们则比谁家的粮食多,一个农业大国稍现雏形。
经过拓跋珪的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魏国上下焕然一新,都可以拿到市集上卖了。
忙完这一切,拓跋珪励兵秣马,准备进军河北,同时派大将封真进攻幽州。并州和冀州毗邻,拓跋珪不久便来到孤城晋阳,这是燕军在并州的最后一块立足之地,镇守此地的正是那个吃了败仗的慕容农。
拓跋珪没着急攻城,而是挑选了一批嗓门大的骑兵,绕晋阳城转了一圈,向慕容农喊话道:“我拓跋珪又来了!”,然后大摇大摆地回营了。(一代雄主也有如此可爱的时候,呵呵)。
喊声传到城中,慕容农又气又羞,马上出城迎战,结果大败一阵,灰溜溜地跑了回去。慕容农惊奇地发现,城门被关上了!无论他怎么喊,城门就是不开,墙头上的燕军兄弟告诉他,这是慕舆嵩(与上文那个死鬼只是重名而已)将军的命令。
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慕容农咒骂一声,直奔中山而去,魏将拓跋肥(后来改姓氏为长孙,话说这是唐初名相长孙无忌的老祖先呢!)在后边一通狂追,终于在潞川赶上倒霉蛋慕容农。
这战过后,慕容农输的血本无归,连老婆孩子都被人掳了去,慕容农只带着三个人狼狈逃回中山。
并州失陷的消息不啻于一场大地震,猛烈震撼着整座邺城,面对魏军的步步紧逼,后燕朝堂乱成了一锅粥,有人主张坚壁清野,有人主张防守险关要隘,慕容麟则建议固守中山,等魏军折腾累了,自然会撤军。观点虽然各不相同,本质却是一样一样的,就是一个字:拖,反正这是燕国的地盘,首先占据地利。
慕容宝无法决断,干脆将大家的建议汇总了一番,高筑墙,多积粮,不到迫不得已,坚决不与魏军正面交锋。慕容宝还任命慕容农出镇安喜(今河北定州市区东),任前敌总指挥;慕容隆镇守中山;慕容德任邺城守城主帅。(慕容家能打的全上了)
拓跋珪击败慕容农后,继续东进,再也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不久便到达常山城下。常山及其以东的郡县长官见势不妙,纷纷投降,只剩中山、邺城、信都三座城池还在死命固守。
这几座城互为唇齿,在先攻哪城的问题上,拓跋珪颇费了一番脑筋。考虑了大半天,拓跋珪决定全面开花,分兵攻打三城,重点在中山。邺城是后燕的都城,也是后燕的政治文化经济等等一系列中心,城池最不好打,信都较小,拓跋珪根本没放在眼里。
魏军全面出击,拓跋仪率军五万,进攻邺城;冠军将军王建、左将军李栗攻打信都;拓跋珪亲率中军,围攻中山。
令拓跋珪郁闷的是,他的大军根本没能接近中山城墙,在南城即被慕容隆阻挡。这里聚集了后燕最能打的部队,魏军久攻不下;其余两路情况大抵如此。拓跋珪只得撤军,把重点定在邺城,南下与拓跋仪会师。
拓跋珪刚到邺城城墙下,后燕就送上了一份大礼,慕容德趁魏军立足未稳之际,夜袭军营,拓跋珪遭遇了出兵以来的第一次败绩,被迫向后稍稍撤军,慕容德因为人少,亦不敢轻易追击。
慕容德好不容易得到喘息之机,赶紧向西秦求救,乞伏乾归不愿意掺合,干净利落地拒绝了。(这不明摆着拉人家当替死鬼嘛!)
在这个节骨眼上,拓跋仪的营中发生了一件事:一个叫马建的小司马暗通后燕,想搞死拓跋仪。此次出征,拓跋仪身为副帅,地位在贺赖卢之上,贺赖卢仗着外甥拓跋珪的权势,从不把副帅放在眼里,两人的小矛盾在马建那里得到了无限放大,他以为魏军要分家,率部投降慕容德,并建议后者攻击拓跋仪。
慕容德觉得这是个机会,便率军追击撤退中的拓跋仪,斩获颇丰。战报传到中军,拓跋珪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慕容德还留有这手。
邺城不能打了,拓跋珪又把重点放到不起眼的信都。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拓跋珪再也不敢攻城,而是将信都团团围住,而且一围就是两个多月。
信都城小,粮食也不多,守将慕容凤终于坚持不下去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找了把梯子,翻城墙溜了出去,信都毫无悬念地沦陷了。
与此同时,慕容宝在魏军后方烧了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