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新传 第二章 拜见李纲

作者 : 往来白丁

()虽然现在心里还有几许惋惜,默默地暗叹:“自己运气为什么这样的不好,前世经过自己的打拼终于盼来了稳定的生活,谁曾想哎,可死就死吧,至少自己因公殉职,死得其所,或许还是个烈士吧?但现在竟然莫名其妙的穿越了,穿越就穿越吧,毕竟还能再活一次,也算老天对自己不错了,可现在好像有点悲催了不过除了尽快适应新身份,还能怎样呢?”无奈的摇摇头,既然不得不接受张瑞这个新的身份,就不能不为这个新身份的未来做打算了。依稀回想起张瑞这几个月经历,先是依从父亲安排出城避祸,继而城破逃亡,逃亡途中又遇见贼兵抢掠,两个家丁一个被人群冲散,生死不明,另一个护主身亡,虽然盘缠终究被洗劫一空,兄妹三人xìng命却安然无恙。就这样他带着弟弟、妹妹随同难民一路南逃,来到这南京城外,虽谈不上九死一生,但也是历经千辛万苦。

现在他要面对的第一问题,就是怎样带着弟弟、妹妹生存下去,仅靠自己在这乱世之中维持生计,何其艰难,况且弟弟、妹妹尚未成年。自己前生是独生子女,不曾有过兄弟姊妹情深的感受,但现在这个身份让他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一切,前世曾经看过一部电影---《我的兄弟姐妹》,现在的自己与电影中的“哥哥”处境差不多吧。现在只得暂时投靠李纲,走一步算一步了,总比成为流民要好得多吧。只是不知道现在能不能进城,当rì众多难民来到南京城下,守城官兵被金兵吓破了胆,紧闭城门,难民被拒入城,大批难民只得继续南逃。但多rì来的高度紧张、长途奔波,以致他体力不支,随即昏迷,弟弟、妹妹只得艰难的带着他寻了这一破庙,暂且安身。现在自己身体略见好转,今天天sè不早,只得明rì再做打算,打定主意后便不再多想,继续睡下,一夜无话。

次rì天明,起身后已感觉大好,想来身体并无大碍,只不过是长时间辛苦跋涉所致,兄妹三人来到城门下,已不见当rì紧张气氛,城门大开,偶有人出入。在守城兵丁鄙夷的目光下,三人胆怯地快步入城,几下里打探,终于来到了李府门外,请门子通传后,不一会便有管事带三人进府,李纲为官清廉忠直,其府邸并不很大,只有三进,穿过天井里,便已来到正厅,见一人正端坐正堂,颇有几分威仪,此人正是大宋名臣李纲,当rì陈东领导太学生为李纲请愿,张瑞也是参加的,但却未曾亲见,现在当面,竟是有些怯怯不安。此刻李纲正看着这破烂不堪的兄妹三人,只是略一皱眉,未等三人拜见,便吩咐下人先带三人下去,梳洗、用饭后再来回话,一番打扮后,下人又端上饭菜,三人显然都是饿狠了,张昊、楚楚一番狼吞虎咽,张瑞爱惜的模着楚楚头道:“慢些用,莫吃得太急”,二人已是浑然不管他人,丝毫看不出曾是大家出身,张瑞微笑着摇摇头,便也顾自吃起来,虽然也是很饿,但他吃得却是很斯文,用饭过后,不一会下人便又带三人来到正厅。李纲只见堂下张瑞身着白sè长衫,更衬托的他肤sè白皙,五官清秀。虽还有些憔悴,但丝毫不掩盖其清秀中带着的一抹俊俏,帅气中又带着的一丝温柔!真是个人间俊俏少年郎,浊世翩翩佳公子!与刚才真是天壤之别。

张瑞进来后,一撩袍子的下襟,朝桌上供着的孔圣人像恭敬行礼。这举动又让李纲好感倍增。给孔夫子行完礼,张瑞又朝向李纲,朗声道:“学生张瑞,见过相公。”

李纲赶紧呵呵笑道:“快快请起,不必拘礼。”吩咐三人落座后,道:“国蒙大难,社稷不幸,生灵涂炭,尔等也受苦了”,又道:“吾闻尊父已遭不幸,尊父身赴国难,吾深敬之,吾为尊父生前至交,断不会令忠良之后再遭苦难”说完已是黯然神伤,不再一言。

张瑞三人也是掩泪低泣,片刻,张瑞站起又朝向李纲再次拜道:“家父常对我提起相公事迹,蒙相公于我兄妹三人落难之时收留,我兄妹无以为报,只能铭感五内……”

李纲摆摆手道“免礼了,吾为尊父至交,尔等世伯,不必再以相公相称,尔等为吾子侄,吾责无旁贷,尔等暂且在吾府中安身,rì后再为尔等打算,今rì先下去歇息吧。”

张瑞再次致谢,这才躬身告退,离开了正厅,便有下人带三人下去安置。

次rì,便有下人通传,道:“老爷在正厅,有事请公子相商”

张瑞来到正厅拜见李纲,落座后。

李纲颔首道:“听闻你在太学用功,想必已熟读四书五经了吧?”

“读过。”张瑞起身答道。

“很好。”李纲一指头上的匾额道:“为老夫解释一下,这四个字的出处。”

“中和位育……”张瑞脑海中便闪现出一连串字句,不由月兑口而出道:“这句话是出自《中庸》第一篇第五句,圣人在《中庸》的开篇中讲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不错,那是什么意思呢?”李纲点头笑道。

“大本者,天命之xìng,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达道者,循xìng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此言xìng情之德,以明道不可离之意。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无少偏倚,而其失不守,则极其中而天地位矣。自谨独而jīng之,以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谬,而无适不然,则极其和而万物育矣。所以‘中’是天地‘位’的前提,‘和’是万物‘育’的前提;只有天地万物的存在状况适中才能谓之‘安其位’,只有天地万物之间和睦相处才能谓之‘遂其生’。从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和’是‘位育’的前提,而‘位育’则是‘中和’的最终归宿。”

这是朱熹的解释,张瑞的前世是学汉语言文学的,文学功底深厚,曾被称为文学院“四大才子”之一,在当时公务员考试中其申论亦是大放异彩,想不到世事境迁现在又派上用场了。至于朱熹他老人家现在还尚未出生吧,张瑞此时借用,倒是成了个人的见解了,也不算亵渎了古人。

说完后,张瑞便安静的立在堂中,静静地回味方才所言,似乎心有所悟。

李纲也双目微闭,不言不语,仿佛亦有所感悟。

好在两人的神游状态没有持续多久,只听李纲抚掌欢笑道:“好,见解独到,悟xìng之高令老夫叹服。”

张瑞赶紧谦虚道:“小侄不过是谨记圣人之言,稍加体悟罢了,世伯过誉了。”

李纲捻须笑道:“你今年多大了?”

“虚度十八光yīn。”张瑞轻声道。

“十八岁能达到如此程度,可见你天分之高,用功之深。难得,难得啊!”

张瑞也心道:‘来正题了。’果然,便听那李纲转过头来,笑眯眯道:“世侄啊,你对当今局势可有看法。”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南宋新传最新章节 | 南宋新传全文阅读 | 南宋新传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