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迤逦而行,走过热闹非凡的德宣路,拐过弯便到了越华路。
总督衙门所在的街面自然不会那么喧闹,街道虽然宽阔,但行人却少了许多,除了街角有数家店铺外,整条大街两边几乎都是高高的围墙,一看便知道,这里就是大小衙门集中办公的地方了。
果然,众人沿着马路边一直前行,那个戈什哈便殷勤地介绍着,“您瞧,这里是广州知府的衙门。”
“斜对面门口有两个大石狮子的,则是广东巡抚的地儿了。”
“这里拐进去,却是广东水师提督府了,一般人还真找不到。”…
“……总督衙门还在前面………”
说着说着,林瑞几人便到了目的地。
眼前的总督衙门显得并不太阔气,紧闭的大门看上去只有五六米宽,门两侧则各有一个八米来高、宝塔状的石质门柱,大门两边的侧门却是敞开的,十多名戈什哈正挎刀而立,不时地对路上的行人投去审视的目光。
既然有人带路,林瑞等人自然不会受到刁难,只是在进入总督衙门的时候,门口一个领头的武官笑骂道:“你们几个来的也太慢了,小心总督大人等的心急,发飙。”
一听这话,引路的那个戈什哈便急忙催促道:“林司官,您得赶紧跟我去签押房,另几位就留在门房等候。”
于是林瑞吩咐了一声,从白斯文手里接过木盒,便随着戈什哈沿着花岗岩的石板路,快步向绿树掩映下的二层木楼走去。
“晚生林瑞,拜见总督大人。”
林瑞一进签押房,便见到主位上坐了一位身着一件九蟒五爪秀金袍,外罩簇新的锦鸡补子,起花珊瑚顶子后面拖着一根双眼孔雀翎,虽脸颊清瘦,但却是满面端庄肃穆的老人,而聂缉椝就规规矩矩地坐在一边。
见到此情此景,只要不是傻子,便都会知道正中那位必然就是两江总督刘坤一了,于是林瑞便直接拜了下去。
“起来吧,都是自家人,就不必多礼了,赏座。”刘坤一淡淡地开了口说道。
一旁的亲兵立即便端来了一张梨花木木墩,林瑞道了声谢,便小心翼翼地坐了下去,腰背却是挺得笔直,心道,初次与这样的大佬见面,必须时刻留心,得留个好的印象。
刘坤一上下打量了林瑞一番,如炬的眼神让林瑞浑身不自在,好像针刺一样。好一个年轻的后生,刘坤一在心里赞叹道。
一米七八的个头,线条分明的五官,加上在南洋磨砺出的一丝粗犷的味道,已经让林瑞从后世的一个小白领,蜕变为一名颇具气度的年轻俊彦。
半响,刘坤一脸上浮出一丝笑意,开口说道:“仲芳自南洋归来后,已经向我大力举荐过你,今rì一见,果然将门虎子,有几分当年罗山公的风范。”
未等林瑞开口谦虚两句,刘坤一却转头对聂缉椝夸奖道:“仲芳,你看人眼光确实不错。”
聂缉椝连忙谦逊道:“能在南洋暗流汹涌,惊涛骇浪中掌控自如,挫洋人锐气,长我中华志气者,自然不会是凡人,更为难得的是此子还是我湘军之后,下官若是看漏了眼,大人rì后岂不是要责罚我?”
林瑞心里暗叫,还是聂缉椝厉害,顺着刘坤一的话头,又将自己夸了一顿。便连忙谦虚道:“晚辈哪里敢担得起二位大人的赞誉,晚辈只不过是随心而为,量力而行罢了,因为在海外飘零甚久,无法沐浴圣人之道,又狂悖之处,望二位大人见谅。”
说完,又是深深地一辑。
刘坤一笑道:“如此看来,谦逊之道你倒是懂了不少,年轻人,有才华、有志向,又谦虚好学,值得赞誉,我湘军有后了。”说完便仰面哈哈大笑,聂缉椝也是捻须附和着微笑起来。
趁着这极好的气氛,林瑞立即从身边拿出自己的礼物,恭敬地递了上去,道:“晚辈小小心意,请总督大人笑纳。”
守候的一边亲兵立即走上前来,将林瑞手中的木盒转递到刘坤一旁边的茶几上。
刘坤一的笑意更浓了,口中连连道:“老夫年事已高,早已清心寡yù,送与老夫岂不可惜?”
林瑞笑着说:“小小物品,大人可打开一观,看看是否合乎心意?”
刘坤一便微笑着轻轻开启了木盒,当木盒打开的一霎那,刘坤一有些呆住了。
这是一块看上去制作极其jīng湛的手表。薄薄的表身,镀镍的表带,jīng细的缓缓转动的指针,都显示出超越这个时代的jīng湛技术,特别是表盘上的那个小小标志“上海”,更是让刘坤一惊讶不已。
看到刘坤一的惊愕的表情,林瑞则暗笑不止,这只不过是从船上的某个房间内找到的,一块后世极其普通常见的国产石英表。
“这是中国人制作的?”刘坤一问道,拿着手表的手有些微微颤动。
“这是已故舅父制作的,小侄也有参与。”林瑞估计这玩艺一定有些超出刘坤一的想象,但他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还有标识?上海?”刘坤一有些疑问,聂缉椝也好奇地凑了过来,端详着那块手表。
“是的,当时试制手表的时候,想着学洋人,也弄了一个商标,思来想去,觉得用上海比较好,毕竟是中国最为富庶之地,而且洋人都知道这个地方。”林瑞解释道。
刘坤一将手表翻来覆去地看了几次,又尝试着旋转表盘边的小小旋钮,但并没有熟悉的上紧弹簧的感觉。于是问道:“这手表不用上发条的么?”
“这是完全自动的,不需要上紧发条。将那个旋钮微微拉出,便可以调整时间。”林瑞回答道,心里暗道,这手表里的电池几年之内都用换,等没电走不了的时候,大概刘坤一都不知道将这手表丢哪儿去了吧。
“没想到你竟然如此jīng通机械之道,真是难得啊。”刘坤一赞叹道。
一旁的聂缉椝便乘机进言道:“林瑞此子想先创办实业,以为湘军财源,大人意下如何?”
刘坤一听了先是一愣,然后便说道:“你们二人在南洋立下如此大功,让英夷铩羽而归,仲芳你上奏电文已经发出几rì了额?”
“大约已经有十二三rì之久了!”聂缉椝说道,神情多少有些暗淡。
“如此大事,过了许久,朝廷却半点音讯也无,不免有些让人失望。”刘坤一言语中有些恨恨。
“说不得又是洋人在后面施压,还有那个李合肥从中参合,这样吧,老夫可与九帅一同上奏,代为请功,看看中枢那帮尸餐素位的大员们如何应对。”刘坤一安慰道,“我想如此一来,朝廷对你的封赏必然是个六七品的实缺,到时再确定是经商还是为官,如何?”
这最后一句话却是问向林瑞的。按照常理,总督主动开口帮忙弄个实缺,已是天大的面子,林瑞此刻应该立即躬身感谢才是,但是出乎刘坤一与聂缉椝所料的是,林瑞却出言婉拒道:
“多谢大人美意,晚辈在南洋行事,多有狂悖之处,然得聂大人宽容,已然觉得愧疚,宿务之事,虽最后侥幸功成,但其中艰险反复,难以言表。晚辈与英人之间也是一度水火不容,已是违背朝廷本意,近rì正恐朝廷降罪,哪里敢奢望得到封赏…………….
………….即便您与曾大人为晚辈开月兑,并代为请功,则必然会得罪英人以及朝中诸公,反而连累大人……….
………若是皇上顾及二位大人的颜面,以及晚辈在宿务的寸功,在平衡之后,许下一些奖赏,然晚辈觉得硬讨来的东西,拿在手里也不踏实,那顶子也戴不稳,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背后使坏,就给弄没了,不如实打实做些事情。”林瑞侃侃而谈。
“……….不妨这样如何,请大人和九帅走走京师那边的门路,给晚辈捐一个顶戴,只要方便做事便成,料想朝廷不会一直装聋作哑,所以不如双方各自给个台阶下,晚辈走纳捐一途,不补实缺,不也正好合了他们意思?”
林瑞心道,估计清廷即使有封赏,也不会是什么好的职位,老子才不会要一个偏远的知县实缺,傻傻乎地蹲在穷乡僻壤等着升迁呢。
刘坤一眼神一阵闪烁,徐徐才道:“那便是委屈你了,也好,你还年轻,机会尚多,多加历练,rì后则更有前途。不过,你yù创办何种实业?我看这表做工jīng致,想来内里机械亦是复杂jīng巧,难道是想开办钟表场?”
“钟表虽售价颇高,但制作费时费力,出产有限,无法聚敛财富,亦对国家富强无太大作用,”林瑞答道。
林瑞见刘坤一、聂缉椝并无不耐之意,于是反问道:“大人身居高位,见多识广,但可知洋人贩卖与我国的商品中,以何物利润最高?”
作为从生员起家,参与湘军,积功至知州,而后再慢慢到布政使,再督抚,从底层一路行来数十年,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在勘定长毛之乱中立下大功,又积极参与洋务运动,深悉社会内情的刘坤一哪里会不知道答案。
于是便不假思索道:“自然是烟土和军火。烟土利润之大,让西夷不惜以兵舰相威胁,逼我与之贸易。至于军火,我朝不善制机械,但为守土保民,只能外购,洋人自然也是获益颇丰。故此二物利润最高,可对?”
林瑞故意抚掌赞道:“大人果然洞悉中外,确是如此,鸦片为我所恶,恨不得效法林文忠公,收缴此物,予以销毁………晚辈对机械略懂一二,所以想涉足枪械、军火制造,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这…”刘坤一连连摇头,“此种行业只能由官府独办,岂能由私人创建,朝廷断不会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