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第二十五章大人物的小疏忽(a)
第二十五章大人物的小疏忽(a)
(大人物们考虑事情一般都是很周密的,对主席大公子的安排看起来也十分妥当——留在总部,即安全又长见识,还高调地补上了所缺的军旅生涯。)
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在11月4日公开声明不能容忍外**队靠近鸭绿江,直言“将以武力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但是华盛顿依然没有意识到战争已经有了新的变化,在进行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前,应该先作出政治上的决定。东京的麦克阿瑟态度是明确的,在亚洲和**进行较量——然而这不是美国政府的政策,当华盛顿的政治家们缺位时,麦克阿瑟利用自己战区司令官的地位,悄悄地推动着战争按自己的意愿演绎。
11月5日,没有经过参联会的核准,他向远东空军司令斯特拉特迈亚,下达了轰炸鸭绿江桥的命令。这个命令明显违背了此前参联会划定的禁区:不得进入边境8公里以内区域作战,斯特拉特迈亚中将是知道这个作战禁令的,他立刻报告了华盛顿。
参联会的成员都被麦克阿瑟这个大胆的命令震晕了,他们一面下令取消了这个轰炸命令,一面再次向麦克阿瑟申明,进入边境8公里以内区域作战需要华盛顿批准,而华盛顿还需要和其主要盟友英国协商,征得大英帝国的同意后才可以将炸弹丢向中朝边境。因为,将战火烧向中国有引发中国宣战,进而带出苏联参战,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危险。华盛顿可没有为这个做准备,整个西方世界都不准备在亚洲和**决战。收到命令的麦克阿瑟在飞机预定起飞时间前的1小时20分钟,下令取消了对鸭绿江桥的轰炸行动。
11月6日,麦克阿瑟在东京发表了一个特别公报,指责“中国不宣而战,跨过鸭绿江进入北朝鲜,犯下了有史以来最令人生厌的违反国际法的罪行”。他还向联合国发去了一份特别报告,称联合**“目前与**军事单位有敌对接触”,并列举了12条有关中**队卷入的证据。
11月10日,安理会对麦克阿瑟提交的有关中国介入的报告进行了辩论,会前虽然安理会主动邀请中国派出一名代表旁听,但是**按斯大林的意思拒绝了这一邀请。在中国缺席的情况下,安理会的辩论结束后,谴责了中国的入侵行为;中国政府则回敬了一个严正声明,谴责了美帝对中国领土的轰炸以及对台湾的侵略。新生的中国,就此关上了可能的和外部世界联系的大门,彻底陷入孤立主义的泥沼。
在给参联会的说明电报中,麦克阿瑟指出“中国大批人马和物资从满洲越过鸭绿江上的桥梁潮水般涌来。这一举动不仅对我指挥的军队构成威胁,而且还有可能最终导致我的部队全军覆灭。阻止敌军增援的唯一办法就是摧毁这些桥梁,并从空中最大限度地摧毁北部地区帮助敌军推进的所有设施。每迟延一个小时,美国和联合国其他成员国就要付出巨大的血的代价。”这是**果的要挟,用美军士兵的生命要挟参联会,逼迫他们同意对鸭绿江上的桥梁实施轰炸。
征得杜鲁门同意后,参联会于11月8日授权麦克阿瑟对“鸭绿江桥南端进行轰炸”,但飞机不得进入中国领空也不能轰炸大桥属于中国的一端,——这个要求在60年后的今天,对美空军来说是小菜一碟,可是在当时那简直就是个笑话。在授权麦克阿瑟用一种让空军愤怒的方式炸桥的同时,参联会应华盛顿政治家们的要求,提出要和麦克阿瑟重新讨论朝鲜的局势。
11月9日的国家安全会议由国务卿艾奇逊主持,按华盛顿政治家们的意思,朝鲜那摊事最好快点了结,——把部队撤回到平壤至元山的防线上,然后由联合国出面,在中**队和联合**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华盛顿的意思是连贯的,在中国人已经插进来一脚后,美军的战场表现似乎不太好(最少是不符合“确保可以成功”这个前提条件),因此他们决定停下来,转入防御,并寻求政治解决朝鲜问题的可能性。
华盛顿的意见显然不符合麦克阿瑟的心意,危急时刻,麦克阿瑟再一次展现了他的政治才能。他先将这个提议与1938年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拱手让给纳粹德国一事相提并论,给华盛顿的政治家们扣上了一顶绥靖主义的脏帽子;随后又给正在打选战的杜鲁门重重一击:“把北朝鲜任何港口让给**分子,都将是自由世界在近期的最大失败。屈从于这样一种邪恶主张将破坏我们在亚洲的领导和影响,并在政治和军事上使我们的地位站不住脚。”
密苏里服装小贩又一次屈服了,虽然心头怒火万丈,还是不得不按麦克阿瑟的意思去干。最后会议得出的结论是,麦克阿瑟提出的全面进攻计划“应当予以审查但不应改变”。这表明华盛顿的政治家们放弃了自己的职责,没有重新调整政治策略,以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反而将全权授予了和他们意见相左的军事长官,听任灾难发生。而事后这帮政客又企图撇清自己的责任,将一盆脏水尽数泼在麦克阿瑟身上的举动,则彻底表露了政治人物的丑陋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