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与争 26.第二十五章 大人物的小疏忽(B)

作者 : 草叶笛

第26节第二十五章大人物的小疏忽(b)

第二十五章大人物的小疏忽(b)

得到参联会的许可后,11月8日,美军出动了一个庞大的机群对鸭绿江上的三座桥进行了轰炸。鸭绿江上最大的桥梁坐落于新义州,是1910年由一家美国公司修建的混凝土桥,其余两座是由日本的“横河桥梁”和“大阪车辆”公司于1939年和1943年建造的,分别位于朔州、满浦镇江面上。

中午时分,美空军第51战斗机联队的f80、f51战斗机群接近目标空域时,从中国领空飞过来的米格15战机和美军战机发生了交战——斯大林总算是为朝鲜战争做了点实事。这是空战史上首次喷气机间的对抗,结果,驾驶美制f80战机的拉塞尔?布朗中尉击落了一架苏制米格15战机,另外还有一架米格15受伤,0:1.5,性能优于美制f80、f51的苏制米格15完败(看来唯武器论还真是有漏洞,最少对于苏联飞行员而言是如此!)。

当轰炸机群出现时,米格没有前来进行空中骚扰,但是丹东地面的防空炮火很猛烈。美军飞机由于不能进入中国领空,这样就限制了轰炸机的进攻线路,最后虽然投下了584.5吨炸弹,却没有摧毁大桥。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美军对朝方边境地区进行了持续轰炸,但随着气温下降,鸭绿江结冰后,连载重汽车都可以在冰面上行驶了,麦克阿瑟切断交通线的期望彻底落空。

在朝鲜的沃克,其实和华盛顿的政治家们想的一样,希望将朝鲜半岛一分为二,尽快了事。沃克对一心想着进攻的麦克阿瑟说,我们在云山遭遇的是一支有组织、高素质的队伍的伏击与突袭,绝不是什么自愿人员,那是中国的正规军。然而东京的麦克阿瑟决心已定,要继续向北挺进到鸭绿江边,使朝鲜半岛成为一个统一的自由国家。

不知是有意还是疏忽,东京的总司令部在推算中国人已经进入朝鲜的军事力量时,犯下一系列低级错误。他们无视已经发生的战斗事实,和自己派出的谍报人员传回来的情报,一厢情愿地认为志愿军在朝鲜的兵力只有2万人左右,而遭受了全面攻击的第8集团军居然也认同了这个结论。历史有时候很诡异,让后人百思不得其解,好在我们不想当砖家,只是追寻一个真实的故事。

早在10月15日,曾在仁川登陆中提供了准确情报的尤金?克拉克上尉就带着一组特工,领着150多名南朝鲜人潜入距鸭绿江口只有15公里的地方。克拉克上尉在靠近新义州的一个半岛上建立了营地,每天让南朝鲜人穿上中国衣服,前往新义州和更北边的中国境内查看。世界上再隐秘的阴谋,也无法不在日常生活中留下痕迹,收集并分析社会琐事也是获取情报的一个途径。

派出的人通过观察当地生活的变化、和当地居民交谈,了解到中国人已经集结了约30万兵力,准备进入朝鲜作战。克拉克一面将情报向东京汇报一面派特工再次去核实,几天后,从不同渠道得到的情报都证实中国大军正涌入朝鲜。克拉克上尉最后向东京报告:“我确信中**队的数字和运动情况没有错”。

显然,克拉克的情报是准确的,只是不符合麦克阿瑟的愿望,因此只能被判定为“虚假的”。如果告诉沃克的是北面有几十万大军在等着他,想必一直被自己的后勤困扰的“虎头犬”是怎么也不会挥军北上的,就算被撤职也不会;但是现在中国人只有2万左右,那么在稍稍缓解了后勤的困窘状态后,将第9军拉上前线,集中第8集团军的力量是可以荡平北朝鲜,进而结束战争的。

总司令部情报处长给出了一个麦克阿瑟想要的数字——中国人可以调动的兵力在1到2万,最多不超过3万。到11月17日,在空军的大力支持下,沃克总算最低限度的解决了后勤供应问题,所以他告诉麦克阿瑟,自己可以在一周内发起攻势;而麦克阿瑟则忽悠沃克说,持续10天的猛烈的空中打击成功地隔离了战斗区域,阻断了敌军的增援部队,而且使敌军补给大大减少。

当西线的沃克还在紧张地编组他的进攻队形时,东线的美第10军取得了让人讶异的成功。11月21日,第7师的先锋——库珀特遣队未遇任何抵抗就进入鸭绿江畔的小镇,惠山津。阿尔蒙德带着摄影师们倾巢出动,从50公里外赶去拍摄官兵们向鸭绿江撒尿的雄姿。

消息传回华盛顿,大人物们在兴奋之余也对一直争论不休的朝鲜政策问题做了结案。依然没有什么明确的方案,只是由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迪安?腊斯克起草了一份信件,罗列了一些华盛顿的政治家们认为必须予以注意的事项和建议。信件经科林斯将军做了几处修改后,于11月24日以参联会的名义发给东京的麦克阿瑟。

信中的主要内容有:在联合**和边境线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以减轻中国关于满洲(东北地区)会遭受攻击的忧虑;美军在进至边境后应该后撤,让南朝鲜的部队去占领边境口岸;不要摧毁北朝鲜的水电设施,联合国将与中国代表协商决定如何分配这些设施发出的电力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战与争最新章节 | 战与争全文阅读 | 战与争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