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与争 22.第三十章 新的战争(C)

作者 : 草叶笛

第22节第三十章新的战争(c)

第三十章新的战争(c)

杜鲁门总统关于原子弹的这一嘴,漏得可就超级大了,其程度远远不是几十年后纵横神州“嘴坛”的宋祖德可以想象的。因为麦克阿瑟是路人皆知的“战争贩子”,天天在东京喊打喊杀,而且此时他麾下的部队正处于失败状态,如果现在将是否使用原子弹的决定权授予他,在西方民众眼里,几乎就是在公开表示美国要在朝鲜战争中使用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了。——其实这真是天大的冤枉,因为麦克阿瑟虽然有好战的嫌疑,但其本人却是一个颇具贵族气质的古典军人人,他对原子弹是从心里鄙视的,别说使用,按他的意思简直就不该研究这样的玩意。打仗嘛,那是军人的事业,如果丢个蛋蛋就结束了,还要军人干什么?

当杜鲁门的这个言论出街后,整个西方世界先是感到惶惶不安,继而群情激奋、板砖纷飞,各大媒体都开足了抽水机马力,好一顿立体式、全方位的猛灌,大有用口水淹了白宫的架势。再高明的危机公关技巧也有不好使的时候,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白宫的幕僚们一时都束手无策,最后还是杜鲁门自己出来赌咒发誓说绝不使用原子弹,才让民众的怒火暂时平息。爱耍小聪明的服装小贩这回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原子弹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军事武器,而是一个政治,甚至还包含伦理因素在内的问题。是否使用这种武器绝对不是一个由军事指挥官来决断的事,而是政治家不可推卸的责任。

至于盟友们的反应,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英国人。当天英国首相克莱门特?艾德礼差点就被下议院愤怒的议员们给撕碎了,熬过了下议院的质询时间后,首相先生立即飞往华盛顿找杜鲁门谈话;在家休养的老牌政治家丘吉尔则在杜鲁门发表了正式声明,承诺“不使用原子弹”后,点评说杜鲁门此举不仅未能吓唬敌人,反而是主动替敌人解除了威胁,足见其政治策略之低下。

12月4日,在美军决定放弃平壤时,美英两国的军政最高层终于在华盛顿坐下来,开始讨论朝鲜半岛的局势和他们要采取的策略了。二战后的大英帝国不再有日不落时代的豪情,艾德礼首相提出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任何决定都不能使欧洲陷入危险之中,因此要避免同中国进行全面战争;艾德礼建议西方世界对中国让步,他说假如中国愿意停战,并准备为此签订一个协定的话,英国人将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或者放弃对台湾的保护;为了掌握谈判的筹码,艾德礼认为无论如何,联合**不能主动撤离朝鲜半岛,除非被中国人赶出来。

在对中苏同盟关系的认识上,老牌的帝国主义者指出,“苏联和中国是远东地区历史的、必然的竞争者”,因而不能简单地将中国看着是苏联的卫星国,应该离间其友好关系,使中国断绝同苏联的联系。艾德礼首相接着表示,英国将继续和中国保持外交接触,并通过香港继续和中国做生意——香港人第一个应该感谢的就是这个艾德礼首相,正是他的决策让香港从一个破败的小岛,几十年间变为富丽堂皇的东方明珠。

然而美国人已经在朝鲜投入了那么多本钱,怎么肯轻易撒手让步呢?同时杜鲁门认为红色中国就是苏联在亚洲的代理人,因此坚决不同意在政治问题上对红色中国让步,美国绝不同意中国大陆取代蒋介石政府在联合国的席位;美**方也反对将台湾拱手送给红色中国,因为台湾是美军太平洋岛链的重要一环。如果台湾被红色中国占据,那么菲律宾、冲绳都将陷入危机中,这将严重损害美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在停战问题上,美国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迪安?腊斯克认为,“任何停火都应该限制在一个在三八线重新建立一条分界线的协议之内”;在停战时机选择上,美国人则强硬地提出,在朝鲜战场的军事局势好转之前,联合国方不应该考虑提出此类议案。

最后美英两国做出的决定是既不扩大在朝鲜的战事,也不主动撤出朝鲜,除非美第8集团军被赶出半岛(即杜鲁门的“有限战争”论);如果有可能,则争取进行停战谈判寻求政治解决的途径,但不准备对中国做出任何让步,无论是军事上的,还是政治上的。

在一个更广泛的层面上,美英两国也达成了一系列共识:首先,美国要立即着手加强日本的自卫能力,迅速使日本加入联合国以提升该国的政治地位(旧金山对日和约的迅速达成即是此思维的体现);接着,美英两国要展开统一的外交攻势,其目的是促使东南亚各国间缔结一个能够互相进行军事援助的协定,遏止中国在该地区扩张势力(东盟就是由此而来);与此同时,美英两国将加大对亚洲各国(包含台湾)的经济和军事援助的力度,并从文化上对这些国家施加影响,防止**在亚洲进一步渗透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战与争最新章节 | 战与争全文阅读 | 战与争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