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与争 6.第三十二章 九兵团入朝(B)

作者 : 草叶笛

第6节第三十二章九兵团入朝(b)

第三十二章九兵团入朝(b)

11月5日是导致9兵团悲惨结局的关键一天。这天在朝鲜东线战场,志愿军124师371团在难山和美陆战7团3营激战,虽成功的顶住了美军的进攻,但已临近油枯灯灭的境地;西线,前一天刚从安东入朝的27军80、81师,因无仗可打又奉命再搞一次折返跑,顺着入朝的路退回国内。数万大军在东北的冰天雪地兜了一圈后,27军最后从临江匆匆入朝;这天晚上,北京的**签发了一封致彭德怀、邓华并转9兵团的电报,明确指示“宋兵团立即入朝。江界、长津方面应确定由宋兵团全力担任,以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为方针。尔后该兵团即由你处直接指挥,我们不遥制。九兵团之一个军应直开江界并速去长津。”

11月5日的电报,彻底改变了先前制定的9兵团到东北后先整训、换装,然后再择机入朝的计划。几十年后回看这段历史,我们发现正是**的一变再变导致了9兵团未在东北换装、整训,就进入北朝鲜高寒地区作战,从而使得几万士兵冻死冻伤。**搞千机变的理由是什么呢?官方战史和主流媒体的说法是“战况紧急”。事实真的如此吗?11月5日,东线战况真的紧急到需要9兵团“速去长津”吗?

东线战场上,担负阻击作战任务的124师固然是减员严重,但是126师的378团已经拍马杀到,而且难山阵地还在志愿军手中。难山后面是黄草岭山口,上山的路只有一条让美军望而生畏的狭窄且陡峭的山道,山道旁的山头上则有志愿军预设的阻击阵地。这条被美军官兵称为长隘道的山路,有些地段更是一面靠山一面是深沟,而美军中型坦克因车身太宽连路都上不了。既然美军在地空火力支援下,猛攻一天拿不下124师把守的难山,那么后面地形更有利于守方的山头,应该可以固守得更久一些吧?所以,东线战场的实际战况虽有压力,却远远谈不上紧急。应该说驱使9兵团未在东北整训、换装就匆匆入朝的不是军情紧急,而是**心情紧急,想在东线“寻机各个歼敌”。

为了诱敌深入,42军担任阻击作战的两个师主动放弃了打阻击的绝佳阵地,一枪未放就让美军过了天险黄草岭山口。阻击部队的主动后撤,让东线的形势看起来就真的军情紧急了。由于9兵团先头部队27军已被忽悠到西边去了,宋时轮只好将后卫改前卫,让20军“直开江界”。9兵团两位司令员也分了工,司令兼政委宋时轮去辑安指挥入朝,副司令陶勇则坐镇沈阳协调属下三个军的开进。

由于此前东北军区已经将为9兵团准备的冬季装备和其他作战物质,运到了预定的整训地点梅河口一带,现在突然取消整训,9兵团各部直接入朝(20军更是“直开江界”),不去原定的集结地了。为近16万大军准备的作战物质不是一个小数目,东北军区后勤部的人也不是神仙,不会移山填海这一类法术,因此急切之间无法将已经堆在集训点的物质,转运到载运9兵团士兵的军列途经的车站,这就使得9兵团士兵只能穿着江南的薄棉衣过鸭绿江了。

9兵团入朝时的着装,以及随后在战场上的着装,本来是一个简单而明确的事。可是出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各路砖家跳出来猛捣一阵浆糊后,到60年后的今天,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巨大谜团,在网络论坛上被广泛而无结论地探讨。最离奇的说法是“穿着单衣、踩着胶鞋”,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里和美军作战。这个被各路媒体广泛传播的谎言的原始出处,已经无可查考,但是要揭穿谎言却并不难,因为它远远背离了生活常识。

隶属第三野战军的9兵团虽说长期驻扎江南,军民鱼水情也做得超凡入圣(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故事也曾家喻户晓),但我估计就算宋上将能请来江南七侠的传人做武术教练,士兵们也未必就都练成了“少阳玄功”,可以在零下30℃的荒野里,着单衣顶风行军数日而不冻死。如此荒谬的言论能出笼并广为流传,一方面固然是负责忽悠工作的人,大脑容量严重缺斤少两,另一方面也说明改造受众的脑残流水线工作业绩很是骄人。

在官方战史上,这个问题被一笔带过,仅用“衣着单薄”四个字就将数万人被冻死、冻伤的罪过掩去。实际上导致这种悲惨结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着装固然是一个方面(且实际情况并不是如坊间流传的那样悲惨),更重要的恐怕还是部队缺乏在寒区作战的经验。关于着装,穿着江南的薄棉衣过江,并不等于交战时还是身穿薄棉衣,因为在过江和作战这两件事之间有长达十几天的间隔。主流媒体在谈及这段历史时,不知出于什么心理,都有意忽略了这段时间里东北军区后勤部所做的工作。

可是历史很顽皮,无论你如何遮掩,它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展露真实的容颜。就在我决定要相信9兵团士兵大盖帽、力士鞋、薄棉衣战美陆战1师时,一份东北军区后勤部财务部部长苏焕清、政委张济民、副部长耿万福于1950年11月30日,写给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等领导,并转呈中央军委的报告彻底击碎了上述谎言。该报告可以在《抗美援朝战争后勤经验总结资料选编军需类》一书中找到。下面我们将报告中11月17日前的流水账和最后的总计摘录出来:“1950年11月第九兵团冬装分发情况:

11月6、7日补发棉战帽633顶,棉手套338付,发棉大衣641件,棉皮鞋300双。

8日:9兵团的20军到沈阳将发13兵团而未运走的棉大衣35090件,棉手套6400付,棉胶鞋27178双(准备发后方机关的),军委送来的布棉帽31000顶,连夜送皇姑屯发20军防寒。

10日:兵团部及27军到沈阳,将被服局赶制的边防大衣2980件,棉绒帽58600顶,血被19100床,棉皮鞋11920双,棉背心165259件,全部发给。高主席批示财政部拨给的新旧棉大衣100000件中的49年大衣39127件,旧大衣400件,送苏家屯发给27军。

13日:将财政部下欠的旧大衣6万零473件全部拨给9兵团(另外拨给9兵团旧棉大衣3万件,他们在9万件大衣中选旧棉大衣6万零460件,其余的不要了),棉皮鞋1万3千200双,日式毡靴45双。

16日,发棉毡帽8万6千4百顶,华北运来的棉皮鞋8万双。

17日:发给棉大衣3千763件,棉胶鞋4万4千双。

(17日后的流水略去。最后一笔流水是28日:棉手套2千付,棉皮鞋7千500双,血被1万床。)

以上发棉绒帽18万5千952顶,布棉帽3万1千顶,共发棉帽21万6千952顶。发边防棉大衣3万8千711件,50年大衣8万7千963件,49年大衣3万9千127件,旧大衣6万零860件,共发棉大衣22万6千661件。发棉鞋(布的)2万双,棉皮鞋17万6千653双,棉胶鞋7万1千178双,日式毡靴45双,共发棉鞋26万7千876双。共发棉手套18万6千813付,棉背心18万5千876件,绒裤18万6千650条,美国被850床,血被2万9千100床。”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战与争最新章节 | 战与争全文阅读 | 战与争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