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与争 1.第四十一章 巅峰时刻(A)

作者 : 草叶笛

第1节第四十一章巅峰时刻(a)

第四十一章巅峰时刻(a)

(这不是一个让人兴奋的时刻,李奇微收起桌上的全家福,然后将一件已经穿烂的睡衣钉在办公室墙壁上,并在睡衣上写下一句话:“第8集团军司令官谨向中**队总司令官致意!”)

12月22日晚上十一点(华盛顿时间),李奇微中将和夫人佩妮正在一个朋友家中聚餐。还有三天就是圣诞节了,大家心情都很轻松,宴会上气氛一直很热烈,直到客厅的电话铃响起。电话是陆军参谋长科林斯上将打来的,找他的副手马修?李奇微中将。“马特,很遗憾地告诉你,强尼?沃克在朝鲜死了!是车祸。”李奇微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手上的酒杯也放到桌子上了。“麦克阿瑟已推荐你作为继任者,希望你尽快赴任。”

沃克是在朝鲜当地时间12月23日上午出的车祸,当时美第8集团军司令正在去步24师的路上,公事包里还有一份给儿子的嘉奖令(萨姆?沃克上尉是24师的一个连长)。作为一个资深飙车族,沃克中将的吉普车是改装过的:车顶有警灯、底盘焊接了防地雷的钢板、前部加装了铁栅,供中将站立时扶手用;沃克的座车开出来,不仅外形拉风,速度也是风一样的,遇到塞车,司机会打开车上的警灯,提醒前面的蜗牛赶紧让道。

当天上午十一点,司机载着沃克和他的助手塔纳中校行驶到议政府南方五公里处时,看见前方有一队卡车停在路边(一共六辆,其中一辆车停得比较靠近路中间),沃克的司机没有减速,直接将车拐上了另一侧的车道逆行。

瓦罐井边破,将军阵前死,沃克的时间到了!就在司令官的座车开始超越卡车时,车道上迎面驶来一辆车,速度也不低,沃克的司机急忙打方向避让——都是民主惹的祸啊!大司令出行既不清道又不摆仪仗,这下傻眼了吧?道路泥泞,吉普车打滑挂上了旁边那辆靠近路中间的卡车,翻了个底朝天。翻转的吉普车将沃克扣在里面,车的侧板刚好压在司令官的脖子部位,当场就要了沃克的命。

那六辆卡车属于南6师2团,查明之后李承晚要枪毙“这帮混蛋士兵”,最后被美国人阻止——虽然卡车停得不是地方,有违交规,但车祸的主因还是沃克的司机太彪悍了。沃克死前,国会已经批准他晋升四星上将,因此可以说美军在朝鲜战场损失了一名上将。沃克的遗体装殓后,由其子萨姆?沃克护送回国。若干年后,小沃克在美国陆军也混到了四颗星星,直到1984年才退休。到目前为止,这父子俩依然是美国陆军史上唯一一对父子上将。

马修?李奇微中将生于弗吉尼亚州门罗堡,西点毕业后曾在母校任体育教官,有在中国服役的记录,二战中担任空降部队指挥官,立下赫赫战功;在朝鲜战场上,他的标志性装束是一件皮马甲,胸前挂两手雷——当然是掏空了火药的装饰品,头戴一顶毛边帽子,衣领上除了三颗星星外,还有伞兵徽章。12月23日晚上8点(华盛顿时间),提前点亮圣诞树,给孩子派了礼物后,李奇微吻别老婆爬上了飞往日本的飞机,抵达东京时已经是12月25日夜晚。——因为飞越了国际日期变更线,所以李奇微中将就失去了他的1950年12月24日。

在陆军副参谋长任上时,李奇微了解到的麦克阿瑟是一个天天在要增援,并用美军就要“被迫向釜山地区撤退”的悲观言论,向参联会施加压力的司令官。可是在东京的司令部,麦克阿瑟给第8集团军新司令的指示却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坚守住最前方的阵地”;要求“只要有可能,就要固守汉城”,因为汉城虽然在军事上意义不大,但在“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

麦克阿瑟坦率地告诉李奇微,他最担心的是军队“在战场上无所事事”,而让政客们转向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朝鲜问题。麦克阿瑟也许从来就没有信任过沃克,在沃克做第8集团军司令时,第10军不在集团军序列内,沃克也没有获得全权处置朝鲜战场事宜的授权,但是李奇微在上任后的第一时间就获得了这些权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朝鲜战争现在是李奇微的了。

志愿军进占平壤后,各方也在反复讨论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最后决定立刻在“三八线”以南打一仗,一战扫除“三八线在人们脑子中存在的旧印象”;战役结束后主力即可分置于粮运较为便利地区,休整两个月,准备春季攻势。决定出台后,志愿军总部机关各职能部门立刻就开始战役筹备工作。

首先自然是政治动员,志愿军入朝后,已经连续打了两个战役,人困马乏,正是需要大讲革命精神的时候。12月18日,志愿军党委先发了一个指示,号召“进入朝鲜中部之六个军全体党员特别是干部,要带领全军同志坚决执行与完成志司作战命令”,接着在23日,又给全体党员发出了一封信(那时候,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是用嘴讲讲就算了的!),要求党员“在部队中带头忍受艰苦,积极生动地做好工作”。政治工作方法是一套一套的、成效也是显著的,到了26日,志愿军全体指战员就向**保证:继续努力,争取再打一个胜仗,作为新年献礼。——我们口中的第三次战役,美国人称其为新年攻势。

虚的东西好整,然而作战是要消耗物质的,枪支弹药要补充,人粮马草要提前储备,随着两次战役的胜利,志愿军已经推进到三八线附近,运输线被拉长了一倍,后勤补给的困难愈加明显。为了抢修铁路,在已经有一个铁道兵师入朝的前提下,又增调铁道兵团直属**团、桥梁团入朝——这些铁道兵部队就是日后资本市场上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的前身;公路运输中斯大林允诺的2000辆汽车也兑了现。努力之后,运力虽有所增强,但依然无法满足前线的需求,为了弥补运输的不足,志愿军决定就地筹粮。

对志愿军官兵而言,战地筹粮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国内战争中一直都是这么干的。金日成也很配合,不仅向志愿军各部派出了联络员,共同组成征粮队,还以北朝鲜政府的名义,通令各级政府和人民予以协助。——根据协议,志愿军筹集的粮食(无论是从民间还是从北朝鲜政府手中得到的)日后都由中国政府偿还。最后,志愿军西线部队共从北朝鲜筹集到2万吨粮食,东线部队(虽没有参加第三次战役)也筹集到1万吨粮食。国内负责志愿军后勤的东北局于12月18日,专门开了“炒面煮肉”会议,解决志愿军战士的吃饭和营养问题。一个月内,东北局组织了650万斤炒面和52万斤熟肉,运送到朝鲜前线。

12月25日,中朝联军司令部决定战役发起时间为12月31日17时,一线进攻部队(志愿军西线6个军和北朝鲜3个军团,合计30万人,东线部队未参加此次战役)分为左右两个纵队同时向联合**展开攻击。27日,参战部队离开集结地向攻击出发阵地开拔,到30日全军完成战役展开。中朝联军总司令彭德怀在进攻锋面上的配置,由西向东依次是50、39、40、38军(右纵队);42、66军和北朝鲜第1、2、5军团(左纵队)。

结束了和麦克阿瑟的会见后,李奇微当天下午就出现在大邱第8集团军司令部,12月27日晨(与志愿军开始进入阵地的时间相同),联合**在朝鲜的最高司令官飞抵汉城。在回忆录中,李奇微说他进入第8集团军前线司令部后,说的第一句话是“各位,我是来带领大家进攻的!”——这当然不是真实的历史,事实上他立刻要做的事是指挥撤退。第8集团军虽说整建制逃出了北朝鲜,但是武器装备损失惨重,尤其是步2师和第一骑兵师,在未得到新装备前还不能投入战场;刚刚从噩梦般的长津湖撤回釜山的第10军,士兵也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才能重返战场。

当时美军估计其正面的志愿军和北朝鲜部队合计约40万人,而联合**在朝鲜的部队,虽然总数也有36万之多,但是第一线的作战部队只有大约25万人,其中南朝鲜士兵14万人,美军10万人,其他国家总计1万人。南朝鲜士兵没有经过什么正规的训练,战斗力本来就极其低下,还被中国士兵几顿猛揍,个个都被吓破了胆,战场上远远望见中国人就转身而逃;美军倒是能打,可惜眼下只有两个师(步24师、25师)能投入战斗。

李奇微认为他的首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损失”,然后才是坚持抵抗让敌人付出代价,并据此形成了联合**的总作战方针,即在釜山以北300公里的地域内,依托既设阵地使用火力对敌进行打击,当阵地面临被突破的危险时,就主动后撤到第二线阵地。

第8集团军司令部在分析了前面的作战情况后,得出中**队的攻势都是进行一周或者十天左右就结束,而且进攻距离以50公里为上限,因此最后决定在选定的防御区间(纵深300公里)建立6道防御阵地。

李奇微将8个南朝鲜师布置在最前面的边境阵地上;第二线阵地设在汉江南岸,为一个收容线,主要目的是在此收容从第一线阵地溃退下来的士兵,并为第3道阵地的防御争取一点时间;第三道阵地在37度线附近的平泽——安城一线,这里距离汉江南岸大约55公里,是南朝鲜最狭窄的地方,也是李奇微心目中的主抵抗阵地,因此主要由美军防守。再往后就是锦江阵地、小白山脉阵地、洛东江防线,作为最后的撤离线,戴维斯防线也计划给予再次加固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战与争最新章节 | 战与争全文阅读 | 战与争全集阅读